首页 理论教育 钮钟的形制、纹饰与铜钮钟的出土情况分析

钮钟的形制、纹饰与铜钮钟的出土情况分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腔体皆是合瓦形、弧口,差别不大,只是钮钟钲部多是乳状短枚或无枚,甬钟则多是圆台状长枚。铜铃的出现早于甬钟和镈钟,而钮钟的出现甚至更晚。其余三钟钲篆一体,钟面饰四组对称连体顾龙纹。Ⅱ式,方钮,钟体矮胖。阴文框隔枚、篆、钲区,钟体两面纹饰相同,篆部阴刻窃曲纹,螺旋状枚,枚布两面,面分两区,区3行,行2枚,共计24枚,枚间界格消失。郯城大埠二村出十,铜钮钟4件,形制纹饰基本一致,大小有别。

钮钟的形制、纹饰与铜钮钟的出土情况分析

钮钟和甬钟的主要区别是,钮的悬挂部件在前,而甬的悬挂部件在后。腔体皆是合瓦形、弧口(不包括云川地区羊角钮钟和广西简形钮钟),差别不大,只是钮钟钲部多是乳状短枚或无枚,甬钟则多是圆台状长枚。有铭文的钮钟多自名为“钟”,山东地区邾君钟自名“钟铃”,沂水刘家店子M1陈大丧钮钟自名“铃钟”,莒南大店M2中子平纽钟自名“游钟”、邾大宰钟自名“御钟”(言其用于外出),当数少数情况。参照镈钟的自名情况可知,“钟”是钟镈的通名,铃钟或钟铃是钮钟的专名。自称铃钟,意即铃式的钟或形制如铃的钟;自称钟铃,意即钟式的铃或形制如钟的铃,具体说来就是甬钟的钟体和铜铃的钮结合的产物。铜铃的出现早于甬钟和镈钟,而钮钟的出现甚至更晚。究其原因,我们从形制上看,钮钟的主题是体而不是钮,因此钮钟应当是甬钟吸收铃或镈的钮制,派生出来的一种形体较小的新式钟[65]

李纯一和辛爱罡都是按照枚制进行东周钮钟的划分[66],我们综合考虑钮的形制、枚的有无(多少)、钲篆鼓纹饰等,按时代特征和形制演变,将175件钮钟(临朐扬善公社暂不考虑)划分为8型,每型Ⅰ至Ⅳ式不等[67]

A型,环钮,无枚,腔面饰凤乌纹。可划分为前后2式:

Ⅰ式,舞面置环形钮,圆中见方。4件,海阳上尚都出土。其中3件保存完好,1件残裂。铸工精良。造型纹饰基本相同,大小不一,也不成序列,其间应有缺项。首钟舞部正中有一圆孔,是铜铃用来悬挂舌的设置,显然是从铃的形制演变过来不久。钟腔稍修长,平舞,于口弧曲极微,两铣微弧。腔面不设枚,首钟钲篆阴线分隔。其余三钟钲篆一体,钟面饰四组对称连体顾龙纹。顾龙纹整体用阳线勾勒,中间缀以顺向阴线单条纹,有牙无鼻,圆目、上、下唇同向翻卷、两唇之间有獠牙、额前有长弯角、脑后有短角、单体无足。较小的二钟纹饰略有不同,大概是因为鼓面空间的问题,省去了额前长弯角和上下唇之间獠牙。(4-47,1)

Ⅱ式,钮成环形,无枚,钲篆分界明显,钲部面积相对缩小。2件,皆藏于山东省博物馆。1件传为沂水出土,1件为丁德萱先生捐献。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同等重量,大小亦差不多。前者保存完好,腔体作合瓦形,略修长,两铣略带弧曲,于口稍弧。环形钮,舞素面,中部略高并向前后略倾,钟体中下部微微外凸,钲部约占钟体的3/4,阴线界栏将腔面分成的两区内,各饰减地面凸的双连体顾龙纹。顾龙纹整体用平雕粗阳线勾画,并在其内用顺向双阴线双钩而成,同样是有牙无鼻,圆目、上、下唇同向翻卷、两唇之间有獠牙、额前有长弯角、脑后有短角、单体无足。钟体两面纹饰相同,内腔平素。并有长方形铸孔4个,其中1个透空(4-47,2)。丁德萱先生所捐那件舞部正中有一穿孔,一侧右鼓部有阴线凤乌纹,腔体内有音脊。

B型,方钮,无枚。腔面饰S形云纹。根据钲部的有无,分为前后2式:

Ⅰ式,1件,海阳嘴子前4号墓出土。青铜质,保存完好。通体绿锈覆盖。合瓦形,平舞,舞部为变体龙纹,铣棱斜直。无枚,钲篆一体,阴线框界格钟体,钲部约占2/3,鼓部素面,双面钲篆部皆饰S形勾连纹。勾连纹由两组上下对称的双阴线环绕三周构成。(4-47,3)

Ⅱ式,1件,亦出土于海阳嘴子前4号墓。形制和上例基本相同。舞面饰变体龙纹,无枚,阴线间隔钲篆,篆饰阴线S形勾连纹,钲间素面,正鼓部有一圆圈,钲部约占1/2。音乐文物大系中高度测量有误,故相关数据不进行统计。(4-47,4)

C型,方钮,乳状枚24。根据钟体及正鼓部的变化,可以分为前后3式:

Ⅰ式,螺旋状枚,钟体较为修长。其一,9件,仙人台M6出土。保存基本完好,造型一致,大小有序,是为一组。器表有厚绿锈覆盖,但多数钟都留存有铅白色亮斑,为未锈蚀面,钟面似经镀铅。各钟置螺旋形枚24个,枚布两面,面2区,区3行,行2枚,各枚间亦有长方形界格。最小的第9号钟(M6:18)腔内舞底中心尚存有凸起的圆形垫片。舞平,素面,上置方形环钮,合瓦形腔体,铣棱徼弧曲。于口弧曲较大。阴线界格钲篆部,篆部饰窃曲纹,鼓部中心饰一圆圈纹,为正鼓部敲击点的标志。余各部素面。第5(M6:22)、第6(M6:21)号钟除了鼓中之外,右侧鼓部也有一圆圈纹标志,作为侧鼓音的敲击点标志。于口内有窄小内唇,四侧鼓内无音梁。内唇上多有调音磋磨痕一周,主要磋磨部位为两正鼓、两铣角内4处。四侧鼓部也有调音磋磨,很规范,4个最小的钟特别清楚(4-47,6)。其二,山东省博物馆藏。1件,器保存完好,腔壁较薄,铸工粗劣。钟体修长,两铣斜直,平舞,方环形钮,钮下有一小孔。阴线界格枚、钲、篆区,枚布两面,面分左右两区,区3行,行2枚,共计24枚。篆间饰窃曲纹,枚作螺旋乳丁形。一面正鼓部和另一面右侧鼓部饰阴线圆圈纹(4-47,5)。

Ⅱ式,方钮,钟体矮胖。蓬莱柳格庄出土。编钟保存较好,通体绿锈覆盖,制作工艺规范。一组9件,造型相同,大小相次,最大的一件(M6:38)高24.3,最小的一件高14厘米。腔体作合瓦形,舞面微凸,曲于,两铣略弧。阴文框隔枚、篆、钲区,钟体两面纹饰相同,篆部阴刻窃曲纹,螺旋状枚,枚布两面,面分两区,区3行,行2枚,共计24枚,枚间界格消失。正鼓部有一圆圈纹,为正鼓音敲击点的标记。较小的2件正、侧鼓部各刻一圆圈纹。(4-47,7)

Ⅲ式,正鼓饰顾龙纹,篆饰重环纹。9件,沂水纪王崮出土。长方形钮,平舞,曲于,于口内凹明显,铣棱斜直。阴线框界格钲、篆、枚区,钲部占约2/3,螺旋形乳状枚24。正鼓饰一对相背顾龙纹,由粗阳线间以细阴线铸成,前有长角,后有短角,双喙外卷,无长鼻,无牙,额前有二只阴线双足纹。(4-47,8)

图4-47 钮钟型式演变图(一)

1-2AⅠ-AⅡ;2-4BⅠ-BⅡ;5-8CⅠ-CⅢ

D型,绹索状钮,正鼓装饰凸字框纹饰。据钟体的演变,可划分为早晚3式:

Ⅰ式,绹索状长方形环钮,枚尚未形成。郯城大埠二村出十,铜钮钟4件(3件采集,出土1件,原件数不详),形制纹饰基本一致,大小有别。平舞,合瓦形体,铣棱斜直,于口弧曲较大。无枚,但钲、篆、鼓部分界明显,阳文框界栏,鼓部所占面积较大。舞素面,篆饰浮雕蟠虺纹,鼓部凸字形框内填以蟠虺纹,其中1件鼓部正中饰涡纹,通高17.4-13.1厘米。(4-48,1)

Ⅱ式,阴刻绹索状钮。铣棱斜直。9件,长清仙人台M5出土。造型一致,大小有序,是为一组。编钟器表有绿锈覆盖。保存基本完好,仅第5(M5:19)、第7(M5:21)号两钟一铣角微残,少数钟可见微小砂眼。多数钟钟腔两面上部有两个对称的长条形芯撑范孔,内大外小,有透有不透;舞面中心也有1个范孔。舞平,上置环形钮,合瓦形腔体,于口弧曲较大。阴线界格钲篆枚区,乳状枚36。舞饰钩形云纹;篆饰菱形几何纹,内填以卷云纹;正鼓饰以阴线“凸”形纹,内填以连续的卷云纹和三角纹,正中间一圆圈纹。于口有内唇,四侧鼓内有音梁,音梁外端与内唇相接,里端呈半圆形,渐低平。内唇上多有调音磋磨痕一周,主要磋磨部位为两正鼓、两铣角内四处。第8(M5:22)号钟未作调音磋磨,保留了完整的内唇和音梁原形。(4-48,2)

Ⅲ式,阳线绹索状钮,两栾微鼓。传世邾大宰钮钟1件,长方形环钮,舞平,铣棱微弧,两铣下垂形成尖角,于口弧曲较大。阳文框界格钲篆枚部,枚呈低平同心圆状,钲部明显上缩,甚至略少于钟面的1/2。篆饰浅浮雕蟠虺纹,正鼓部饰“凸”形纹,边框由虚线的阳线构成,内填以浅浮雕蟠虺纹。铭文34字(重文2),行款自正面右栾,至钲间,至左栾,至反面右栾,至钲间,终于左栾。(4-48,3)

E型,正鼓部饰带犄角的变形兽面纹。按照正鼓纹饰的变化,可分为前后2式:

Ⅰ式,9件,出土于莒南大店2号墓。保存完好,造型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是为一套。编钟通体褐色,造型浑厚,铸工稍粗糙,腔体修长,铣棱斜直,平舞,曲于。舞置小方形钮。绹索纹阳文框隔枚、篆、钲区,枚作螺旋乳突状,舞和篆间装饰蟠虺纹,正鼓饰带三对犄角的变形兽面纹,双目突出,规整几何形主体纹饰内间以重环纹和麻点纹。在铣部、鼓部和一侧钲间铸有70字铭文。腔体内留有调音槽。(4-48,4)

Ⅱ式,钟体更加修长,正鼓面积加大。出土地点一:临沂凤凰岭。9件成编,编钟保存较好,青铜质,通体绿锈覆盖,制作工艺规范。造型相同,大小相次。腔体作合瓦形,两铣斜直,平舞曲于。于口作弧形上收,舞置长方形扁钮。圆梗式阳文框隔枚、篆、钲区,钟体两面纹饰相同,二层乳突状短枚布两面,面分两区,区3行,行3枚,共计36枚。舞饰蟠螭纹,篆饰两头龙纹,正鼓饰的变形兽面纹,整体用平雕粗阳线勾画,并在其内用顺向双阴线双钩而成。顾龙纹头带花冠,与喙一体的长鼻下折,鼻前长角内卷,龙体极简,和龙首分离。由若干组顾龙纹两两对称而成,为了形成一个规整的方形区域,龙纹空白处填以窃曲纹,方形区域外饰三对六只长的犄角。钲间及钲两侧原有铭文,均被锉磨,遗痕依稀可见(4-48,6)。出土地点二:莒南大店1号墓。钮钟9件,形式相同,大小相次,部分残破。长方形钮,舞平,铣棱斜直,于口弧曲上凹。阳文框界格钲篆枚区,鼓部面积大,甚至超过钟面的1/2。枚36,呈二层台柱状,实为罕见。通体纹饰呈浅浮雕状,舞、篆饰蟠螭纹,正鼓部饰带三对犄角的浮雕蟠螭纹,且内填勾连雷纹,钮饰绚纹(4-48,5)。

图4-48 钮钟型式演变图(二)

1-3DⅠ-DⅢ;4-6EⅠ-EⅡ

F型,长方形环纽,钲篆枚一体。按钲部所占面积的大小变化等,可以分为前后4式:

Ⅰ式,绹索状环纽,纹饰几乎占据整个钟面。出土地点一:沂水刘家店子1号墓。9件,青铜质,出土时多有残裂,但大致完整,已经修复。造型相同,大小相次,是为一套。钮近梯形,合瓦形腔体,弧形口,铣棱斜直;腔面不设枚、篆、钲分隔,除鼓部外,虚线状阳文框内遍饰蟠螭纹,鼓部正中饰涡纹,为击奏点标记。舞部也饰蟠螭纹。两栾和两面正鼓部铸有铭文23字。于口内有调音槽(4-49,1)。出土地点二:青岛市博物馆藏,张少铭捐赠。保存完好,铸工精良。通体黛绿色,有光泽。形制、纹饰和上例基本相同,舞部饰变形龙纹,腔面饰蟠虺纹,鼓部正中有一团龙纹。一面上部正中有陶范芯撑遗孔1个,成长条形。腔内无明显音梁结构,有内唇,唇上作过调音磋磨,磋磨主要位于两正鼓、两铣角处,于口厚度较均匀(4-49,2)。

Ⅱ式,长方形绹索状环纽,于口弧曲明显。9件,诸城都吉台出土。保存大部完整,造型古朴。除第3、4号钟钮部残缺外,其余均完好。通体黛绿色,锈蚀较重。9件编钟造型一致,纹饰相同,大小相次而成序列,是为一套。合瓦形钟体,平舞,铣棱斜直。腔面未设枚篆钲区,阳文框内统饰精细的蟠虺纹,纹饰四周留出素边。钟体两面纹饰相同。(4-49,3)

Ⅲ式,半圆形环纽,钲部上缩,鼓部面积加大。其一,7件铜编钟,章丘女郎山出土。大小相次,其中1件严重残破。腔体为合瓦形,铣边有棱,舞平素面。钟体上部略窄,下部稍宽,钟口外侈,向上收成弧形。腔面未设枚篆钲区,钟面均饰有蟠虺纹,鼓部素面(4-49,6)。其二,临淄淄河店2号墓出土。保存完整,青铜质。由于椁室内经火焚烧及塌陷的石块砸压,纽钟多已变形,腔体均扁,且无法复原。合瓦形体,铣棱斜直。平舞,环纽。腔面未设枚篆钲区,钟面饰蟠虺纹。因椁室被盗,钮钟的确切数量不明。所出10件钮钟大小相次,应成编列(4-49,5)。其三,陶制,通体素面。7件,临淄大武镇东夏庄4号墓出土。钮钟长方形扁钮,钟体作合瓦形,舞窄口宽,两侧中腰微弧,弧口内敛,素面无枚(4-49,4)。

Ⅳ式,长方形环纽,钲部约占钟面1/2,于口弧曲大,钟体修长。阳信西北村出土,9件钮钟造型一致,大小有序,是为一组。编钟保存情况较差,仅钟A保存完好,其余各钟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其中钟B—铣角及于口大部残去,腔内尚存部分泥芯;钟C于口大部分残缺,两铣均不存,腔内留存大部分泥芯;钟D腔体下部大半残失,尚留一铣,腔内泥芯不存:钟E—铣下部残缺,腔内尚留少量泥芯;钟F残—铣,泥芯基本除去;钟G大致完整,于口略缺,泥芯基本不存:钟H于口两铣残损,余部完整,尚存少许泥芯:钟I残损严重,仅存钟钮及舞部,腔体已成碎片。9器均制作粗劣,腔体极薄,仅为0.2厘米,铸疣也未作修磨。编钟舞平,合瓦形腔体,铣棱清楚,两铣角很长。舞、鼓素面,腔体上部饰头尾缠交的蛇形纹。钟内有窄细三棱状内唇,无调音磋磨痕迹。(4-49,7)

图4-49 钮钟型式演变图(三)

1-7FⅠ-FⅣ式

G型,梯形钮,正鼓多饰蟠螭纹。依据钮制的长度变化等,可将其分为早晚3式:

Ⅰ式,长方形钮,略呈梯形,上饰几何形纹饰。9件,滕州庄里西出土。除了00613和00616号两钟已有破裂之外,余7件均保存完好。9钟造型一致,大小相次。除了00620号钟钮部饰连续方形图案外,余8钟均饰三角雷纹。合瓦形腔体,舞平,铣棱斜直,于口弧曲上凹,有内唇。浇冒口位于于口口沿一侧,留有清楚的铸疣。以绹索纹框隔枚、篆、钲区,螺旋形乳状枚36。舞饰勾连卷云纹;篆饰蟠螭纹;正鼓纹饰蝶形蟠螭纹,由四组八只对称单体顾龙纹构成,顾龙纹单体蜷曲,喙前有长鼻(角),下唇向后翻卷。纹饰整体使用密集并行细阳线,且每画都用突阳线勾勒,并在每画起笔处施用凸起的螺旋纹,使得整个纹饰好像浅浮雕式。钟00612于口内唇上有调音锉磨痕,主要位于两正鼓、四侧鼓处,两铣角未作锉磨:四侧鼓内有低平音梁,自于口向内延伸,端渐尖细。钟00613和00618腔内无音梁。钟00619和钟00620无明显的调音磋磨痕。其余各钟均有调音磋磨痕和音梁结构。(4-50,1)

Ⅱ式,梯形钮,饰窃曲纹。8件,出土于郯城第二中学战国一号墓。钮钟保存完好,青铜质,未去锈,通体有绿色氧化层覆盖,造型一致,纹饰相同,大小相次。合瓦形体,长腔阔鼓,束舞扩于,于口弧曲上凹,两铣下垂。平舞,绹索状阳文框界格钲篆枚区,钲部两侧枚区各有3行带涡纹的乳丁状短枚,每行3枚。舞、篆均饰蟠螭纹,鼓部饰蝶形蟠螭纹。内腔除了舞底中心有一凹陷外,未见明显的铸孔。各钟均音质良好,内腔均有音梁。音梁较长,楔形,两边起棱。于口有内唇,第6、7、8号三钟的内唇和音梁保存完整,其上未作调音磋磨。其余各钟的音梁和内唇上均有明显的调音磋磨痕。根据音列,可知其4、5号钟间尚缺一钟。(4-50,2)

Ⅲ式,梯形长钮,钟体明器化。其一,山东省博物馆藏(6.481),器保存完好,腔壁较薄,铸工粗劣。钟体大致呈直筒形,两铣斜直,舞、于幅度相近。舞部平齐素面,环形钮高而长,钮下有一长孔。圆梗界栏隔枚、篆区,面积极度狭小,枚布两面,凸起的乳丁现已简化为涡纹图案,面分左右两区,区3行,行3枚,共计36枚。钲间甚宽,上下无界栏,整个钲部约占钟体的1/2,篆带平素,篆间每面各有长方形铸孔2个,但一面未透。正鼓部饰蟠螭纹已锈蚀。钟内腔体平滑(4-50,3)。其二,站马张家村出土钮钟1件。青铜质,钟体较薄,合瓦形,钟口近平。篆部纹饰几乎布满了整个钟面,纹饰呈横条状布局,三行圆涡纹图案式枚与二行变体龙纹相间。钮为方形,铸造后内外边缘部分未进行修磨,钟内腔无任何锉磨调音痕迹。高20.8、铣宽13.1厘米。此钟形制虽迥异,但考虑到其简化为涡纹图案的枚等因素,亦划入此式(4-50,4)。

图4-50 钮钟型式演变图(四)

1-4GⅠ-GⅢ式

H型,长钮,纹饰布满整个钟面。后期两栾渐鼓,分为2式:

Ⅰ式,9件,诸城臧家庄出土。从形制上讲属长腔长钮阔鼓式,钮钟9件均器形完好。青铜质,通体呈黛绿色,造型一致,纹饰相同,是为一套。编钟长条形环钮较为特殊,饰阴线云纹。合瓦形体,平舞,长腔阔鼓,柬舞扩于,于口弧曲上凹,两铣下垂。阳线界格钲篆枚区,两侧枚区各有3行饰蟠蛇纹及涡纹的泡形短枚,每行3枚。舞饰无首交龙纹和云纹,篆饰浪花纹,整个鼓面饰无首交龙纹和S形云纹,并皆以细阳线雷纹为地纹。钲部上、左、右三边和钲间饰多种形态云纹。(4-51,1)

Ⅱ式,梯形长钮,鼓栾,已呈现出青铜乐钟衰落期的特征。14件,临淄商王墓地出土。保存完好,合范铸成。共14件,分甲乙两组,各7件。甲组藏淄博市博物馆,乙组藏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每组大小相次,形制、纹饰相同。乙组1号钟于口微裂。通体绿锈覆盖,但氧化层较薄。铜胎质地较好,铸工精良。合瓦形体,其腹微鼓,铣部内敛,于弧。腔面枚、篆、钲各部界格分明,设半球形枚36个。钮、篆和枚间饰三角云纹和卷云纹,泡状枚上铸旋纹,舞、钲及鼓部饰变体凤鸟纹,羽尾勾卷,突出钟面。凤羽之间填以细线纹和羽状重环纹和圆圈纹,钟腔内壁也有模印的卷云纹和凤鸟纹,纹饰清晰,与钟面纹饰相同,其细微之处甚于秋毫,铸造技艺高超。(4-51,2)

图4-51 钮钟型式演变图(五)

1-2HⅠ-HⅡ式

【注释】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1集)[M].济南:文物出版社,2007:112-116.

[2]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二十周年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345.

[3]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97.

[4]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M].济南:齐鲁书社,1997:135.

[5]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M].济南:齐鲁书社,1997:13.

[6]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M].济南:齐鲁书社,1997:13.

[7]常兴照,宁荫堂.山东章丘出土青铜器述要兼谈相关问题[J].文物,1989(6).

[8]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文物,1972(5).

[9]高广仁,邵望平.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01.

[10]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www.xing528.com)

[1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13]高广仁,邵望平.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23.

[14]高广仁,邵望平.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24.

[1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M].济南:齐鲁书社,1982:1.

[16][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128.

[1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M].济南:齐鲁书社,1982:212.

[1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M].济南:齐鲁书社,1982:211.

[19]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77.

[20]朱文玮,吕琪昌.先秦乐钟之研究[M].台北:南天书局,1994:11.

[21]李纯一.关于殷钟的研究[J].考古学报,1957(3).方建军.西周早期甬钟及甬钟起源探讨[J].考古与文物,1992(2)

[22]高至喜.甬钟探源[N].中国文物报,1991-02-24.

[23]陈亮.扶风五郡西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编钟及相关问题[J].文物,2007(8).

[24]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J].考古,1991(10).

[25]殷玮璋,曹淑琴.长江流域早期甬钟的形态学分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6]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0(4).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96.方建军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天津山西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73、90.

[27]蒋定穗.试论陕西出土的西周钟[M].考古与文物,1984(5).

[28]蒋定穗.试论陕西出土的西周钟[M].考古与文物,1984(5).方建军.西周早期甬钟及甬钟起源探讨[J].考古与文物,1992(2).殷玮璋,曹淑琴.长江流域早期甬钟的形态学分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261-270.殷玮璋,曹淑琴.早期甬钟的区、系、型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31-254.

[29]朱文玮,吕琪昌.先秦乐钟之研究[M].台北:南天书局,1994:69-90.

[30]辛爱罡.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17-437.

[31]朱晓芳.山东地区两周乐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29-38.

[32]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63.

[33]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文物,1972(5).

[34]唐兰:《古乐器小记》[J],《燕京学报》1933年第7期。

[35]王子初:《礼乐重器镈的发掘与研究》[C],《中国音乐考古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67页。

[36]冯卓慧:《试论青铜镈的起源》[J],《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3期,第53页。

[37]郭沫若:《称器形象学试探》[C],《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38]陈双新:《青铜镈起源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2期。

[39]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论》[C],《海外巾国铜器图录》上册[M],北平图书馆,1946年。

[40]高至喜:《论湖南出土的西周铜器》[J],《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

[41]高至喜:《论商周铜镈》[C],《湖南考古辑刊》3[M],湖南:岳麓书社,1986年。

[42]方建军:《两周铜镈综论》[J],《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

[43]陈荃有:《中国青铜乐钟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4]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45]王子初:《中国青铜乐钟的音乐学断代》[J],《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1期。

[46]高至喜:《论商周铜镈》[J],《湖南考古辑刊》,1986年第4期。

[47]朱文伟,吕其昌:《先秦乐钟之研究》[M],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第60-65页。

[48]杨涛:《先秦青铜镈研究》[J],《黄钟》1993年第3期。

[49]方建军:《两周铜镈综论》[J],《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第29页。

[50]方建军:《中国古代乐器概论(远古——汉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51]辛爱罡:《东周中原地区靑铜乐钟的形制分析》[C],《新世纪的巾考古学王仲殊先牛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17—437页。

[52]陈亮:《关中西部周秦铜镈研究》[J],《中原文物》2007年第8期。

[53]向桃初:《南方系统商周铜镈再研究》[J],《南方文物》2007年第12期。

[54]临淄区志编纂委员会.临淄区志[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545.

[55]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38.

[56]朱晓芳.山东地区两周乐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41-48.

[57]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商周青铜器纹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8]腾鸿儒,王洪明.山东海阳嘴子前村春秋墓出土铜器[J].文物,1985(3).

[59]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42.

[60]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41.

[61]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43.

[62]周昌富,温增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51.

[63]袁荃猷.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62.

[6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5]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246.

[66]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247.辛爱罡.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17-437.

[67]朱晓芳.山东地区两周乐钟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49-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