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模式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模式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数字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同时加强本馆富有特色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建立起富有本馆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有必要与其他数字图书馆共享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模式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意义

1.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能够推动知识创新的发展

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将其运用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其目的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最新的学术知识。高校图书馆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要认识到知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进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虽然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关于其自身运作的信息,却很少用这些信息去创造组织的知识,也没有运用组织的知识来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学术知识的传播。

2.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能够有利于自身知识的创造

从理论角度看,可以把知识看作一个金字塔,所有的知识都是从金字塔的底部开始,即原始文献。经过图书馆的加工处理,在对其进行分类、编目后,这些数据就变成了信息,而当进一步加入参考资料后,信息就变成了情报,情报经过证实就变成了知识,最后,知识经过综合则变成了智慧。过去,图书馆只善于从原始文献中创造学术信息与情报,却不善于从情报中创造知识。知识管理就是发展与应用组织知识来提高图书馆效率的一种方式,同时,知识管理还会为高校提供组织知识。

3.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图书馆整体工作效能

知识管理强调集中图书馆资源的智慧,发挥集体力量,通过有效地管理来做好图书馆的各项业务活动。这样,一方面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失误,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对知识需求和知识创新产生反应,通过自身的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来满足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并能有效地吸收外界的知识创新并纳入自身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自身工作效能。

4.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高校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充分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主要体现在人事管理业务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和创新。

(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人是创造、传播和利用知识的主体,图书馆知识管理十分重视人在知识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培养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全面提高馆员素质和定位人的价值就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

(2)知识创新管理

包括知识的理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管理三部分。理论创新管理是追踪图书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如对数字图书馆等的深入研究;技术创新管理就是对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如多媒体信息的分编等;组织创新管理是通过实行图书馆机构重组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符合数字图书馆的有效组织管理体系,以适应知识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发挥高智能员工在知识创新中的巨大作用。

(3)信息技术管理(www.xing528.com)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交流形式更为生动、直观,通过这些技术能够促进知识向用户及时准确地传送,实现信息反馈、激发知识的创新。

(4)知识资源管理

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使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体现为: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即对显性知识加以序化组织,以便建立知识库,供用户使用;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发掘,即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要建立一种创新、交流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与激励机制,三是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人才库。知识库和人才库的建立,是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备条件。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模式

1.基于显性知识的管理模式

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知识管理的工具对馆藏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其达到合理配置。在此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数字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同时加强本馆富有特色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建立起富有本馆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有必要与其他数字图书馆共享信息资源。只有通过多个图书馆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互为补充、互为利用、互为推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提供网上文献信息服务,文献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知识的存储和传播上,可以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代理、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保证知识的充分共享。同时可以利用专门的分析工具与反馈系统,实现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交流,使信息资源得到及时匹配和传送。

2.基于隐性知识的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包括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是挖掘图书馆员的潜在知识功能,使图书馆员从单纯的管理图书向管理知识转变,因此,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营造宽松环境,促使每个员工不断地学习,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并在此上实现潜力的外化,即自主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其次还可以建立和开发与隐性知识相配套的知识共享报酬和刺激机制,挖掘和发挥高校图书馆员工的潜在能力,完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可以参照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分为两大类:专业馆员和非专业馆员。前者主要在参考咨询部门工作,包括各种文献的选定、专题数据库的开发及利用、网上资源建设、检索课教学、读者辅导等;后者则主要从事图书馆的一般性助理工作。这种分工有助于更好地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以及更大效率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四)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的重构

1.重构业务流程

传统高校图书馆工作流程的管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分工明确,虽然便于管理,但不利于信息有效和连续的传递。因此,从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的角度,要对图书馆业咢流程进行重组,打破原职能部门的分工界线,充分考虑知识传递和利用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减少管理层次和重复作业,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这既体现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也将从根本上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比如有些高校图书馆将中外文图书的采购、编目、典藏业务合并入文献资源部;将中外文期刊采购、编目、阅览、图书流通、剔旧、书库管理、文献咨询并入读者服务部;将文献检索、信息咨询、信息导航、数字资源采集、多媒体阅览、用户培训并入信息部;将系统维护、软件开发、网上本地资源管理、本馆主页维护、技术服务、网络用户服务等合并入技术部等,通过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重组,进一步体现新型的服务理念,以提高知识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使用价值。

2.整合显性和隐性知识管理内容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同样重要,两者如何整合是重构知识管理流程的关键。首先,建立以技术为基础的显性知识管理系统,显性知识管理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效率的高低,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服务技术,现代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显性知识管理的效率,但必须辅助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加强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其次,建立以激励和惩罚制度为基础的隐性知识管理体系,人会对激励和惩罚产生反应,从而产生知识创新行为,因此,在显性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以激励和惩罚制度为基础的隐性知识管理体系,激励图书馆员工进行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效率。第三,技术和制度有机结合,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技术和制度是知识创新和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如何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是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的关键,建立以技术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以人力为根本,以服务创新为目标的业务流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