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源流教育对马来亚社会的发展与挑战

多源流教育对马来亚社会的发展与挑战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英属马来亚社会是隔离的,教育发展也体现了这种隔离特征,多种源流学校既是多族群社会的反映,也固化了各族群的隔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来女子教育也得到发展,专门办有女校,每年有数千马来女生就读。[56]20世纪20、30年代华文教育蓬勃发展,不仅学校数量多,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马来亚华校基本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延伸。

多源流教育对马来亚社会的发展与挑战

20世纪英属马来亚教育迅速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数量都较19世纪大大增加,现代教育体系也取代了原来的茅屋式或私塾式教育。但英属马来亚社会是隔离的,教育发展也体现了这种隔离特征,多种源流学校既是多族群社会的反映,也固化了各族群的隔离。

1. 马来语教育

20世纪马来文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茅屋教育逐渐被正规的学校教育取代,入读学生人数也在稳步增加,1916年海峡殖民地有马来文学校191所,学生超过13,000人,同年马来联邦有马来文学校174所,学生超过6,000人。[51]

30年代马来人教育取得更大发展,英殖民当局对马来人教育比较支持,建立了多所官办学校。1929年海峡殖民地有214所官办马来文学校,学生接近2万人,马来联邦有508所学校,学生超过3万多人。到1937年,海峡殖民地有228所官办马来文学校,学生超过2万多人;马来联邦有564所官办马来文学校,学生接近5万人;马来属邦教育相对落后,共有343所官办马来文学校,学生超过4万多人(表4-6)。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来女子教育也得到发展,专门办有女校,每年有数千马来女生就读。马来文学校学制一般为五年,亦有六年,课程设有马来语文、算术、地理、马来史、卫生、图画、劳作、园艺体育等。

表4-6 马来亚官办马来文学校和学生数(1929—1938年)

数据来源:关楚璞主编:《星洲十年》(文化),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年,1977年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根据第652、690、703、713、727、741、742、751、752页各州统计表格重新计算。

但马来教师严重不足,1916年教师只有1,700人,而且超过半数是未受过师范训练的。[52]为解决马来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在殖民官温斯泰德的推动下,1922年苏丹伊德里斯师范学院(Sultan Idris Training College)在霹雳建立,招收马来学生,这是马来人的最高学府,学生来源于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开办之初学院有115名学生、3名欧洲人教师,7名马来教师和1名网兜球菲律宾体育教师。[53] 1924年,该学院附设了一家翻译局,负责将英语教材和著作翻译成马来语,并从印度尼西亚引进许多文学和政治著作(用马来文书写)。这个学院对于马来文化的整理和民族主义的传播有很大影响,成为马来民族主义的摇蓝。此外,为解决马来女校师资不足的问题,1935年在马六甲创立马来女子师范学院,课程与伊德里斯师范学院基本相同,学生主要来自海峡殖民地和马来联邦,毕业生则派往各地马来女校任教师。

2. 华文教育

20世纪马来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1898年中国实行维新变法,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清政府要求海外华人社会也兴办新式学堂。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等变法人士来到马来亚,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也来到马来亚,他们虽然在保皇还是革命上政见分歧,但都大力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在中国社会精英的推动下,马来亚第一所华文新式学校——中华义学于1904年正式开学,共有学生240人,教师皆来自中国。[54]

中华义学开启了马来亚华文教育的新时代,各地华人纷纷仿效,建起多所新式学校,原有的私塾也改为新式学校。新加坡较早建立的新式学校有1905年建立的应新学堂、崇正学堂、华侨女校,1906年建立的启发学堂、养正学堂、端蒙学堂,1910年建立的培根女校等;吉隆坡的有尊孔学堂(1906年)、坤成女校(1908年)、开明学堂(1909年);在槟城的有新江学校(1906年)和1908年建立的时中学校、中华女子学堂等。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更激发海外华人的求新求变,华文学校如雨后春笋,截至1920年,马来联邦有华校181所,海峡殖民地有313所。[55]砂拉越也在1912年建立第一所新式学校,到1917年,共有11所新式华文小学建立,主要集中在古晋和诗巫。20年代砂拉越有25所华校,1934年增加到110所,1938年达144所。[56]

20世纪20、30年代华文教育蓬勃发展,不仅学校数量多,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1929年海峡殖民地有华校332所,1938年增加到518所,学生人数则从23,518人增加到47,167人,教师从同期的998人增加到2,098人。[57]马来联邦的华校数量从1929年的376所增加到1938年的497所,学生人数从同期的23,393人增加到44,367人,教师人数从同期的902人增加到1,887人。[58]马来属邦1938年有华校245所,学生14,423人。砂拉越1938年有华校144所,北婆罗洲1939年有华校59所,学生4,779人。[59]需要指出的是,华校女生的数量也有较大增长,1928年海峡殖民地和马来联邦共有华校女生9,917人,占华校学生总数的22.56%。[60]1938年女生人数上升到24,889人,女生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也上升到27%。[61]

同时,华校从小学向中学发展。早期华校的办学层次是到小学六年级,20年代不少较大规模的华校兴办初中,30年代发展到高中。1919年南洋华侨中学在新加坡建立,它不仅是马来亚第一所华文中学,也是东南亚第一所。随后,更多华文中学建立,著名的有新加坡的南洋女中、槟城的钟灵中学(1923年)、吉隆坡的尊孔中学(1924年)、坤成女中(1925年)、柔佛的中化中学(1924年)、马六甲的培风中学(1925年)等。

马来亚华校基本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延伸。一方面,中国政府,尤其是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华校,设立专门管理海外华校的教育机构,颁布相关条例,编写教材,并时常派官员到华校调查,所以海外华校从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几乎与中国本土相同,教材大都采用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的教材,只是增加了点南洋特色而已。另一方面,马来亚华人认同中国,认同中华文化,自主兴办华校,华校教师大部分来自于中国,他们带来进步思潮,其培养的学生对中国事务更关注、社会责任感也更强。当然,殖民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法令试图对华校加强管理和控制,如1920年海峡殖民地颁布《华校注册法令》,但遭到华校的激烈反对。

20世纪上半叶马来亚华校的建立和维持有赖于各方言帮所属的会馆,因而仍带有方言帮色彩,但华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都依民国教育部门规定,教学媒介不是方言,而是国语(北平话),传播民族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是中国,民族认同是汉族,这有助于淡化方言帮界限。

3. 泰米尔文教育

1923年马来亚《劳工法》规定,种植园如果有超过10名适龄儿童(6—12岁),就必须为这些儿童提供泰米尔文教育,因此,许多种植园小学兴办起来,1930年,英当局还任命一位泰米尔学校督学检查办学情况。到1938年,马来亚共有13所政府资助的泰米尔文学校,511所种植园学校和23所教会办泰米尔小学,共有学生22,820人,其中只有7,236名女生。[62](www.xing528.com)

泰米尔学校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办学条件差、师资不足、经费短缺。大部分泰米尔文学校建于种植园,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一切都与经费短缺有关。印度移民宗教、种姓、阶级而严重分裂,极少印度富人愿意为教育慷慨解囊,相比之下,华人社会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又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尽管英国殖民当局同样不重视资助外来移民教育,但华文学校的规模和质量都远远高于泰米尔文学校。

4. 英文教育

马来亚的英文学校接受各族群学生,培养适合殖民地需要的精英人才,在20世纪上半叶也有所发展。

马来亚英文学校主要分官办和教会办两种,官办学校经费由政府支出,教会办学校享受政府津贴。1921年海峡殖民地和马来联邦共有英文男校59所,女校23所,1931年英文男校增加到73所,女校增加到28所。b男校大部分是官办(1931年官办男校为44所,教会办的只有29所),但女校绝大部分是教会所办,官办的只有两所,即位于新加坡的莱佛士女校和位于槟城的圣乔治女校。

20世纪20、30年代英校学生人数有所增长,以海峡殖民地为例,1921年英校学生为17,322人,1931年增加到25,161人,1938年增加到25,351人。英校各族群学生都有,但以华人学生最多,占70%左右,欧洲学生占12%左右,印度学生占10%左右,马来学生最少,从未超过10%,且呈下降趋势,1928年最高时占9.5%,十年后下降到5.8%。(表4-7)

表4-7 1921—1938年海峡殖民地英文学校的学生

续表

数据来源:范若兰:《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根据表2 · 2重新计算。

马来亚英文教育体系最为完整,不仅有小学和中学,还出现大学教育。马来亚有两所高等院校,一所是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最早于1905年建成医学院,1910年迎来了首批7名毕业生。1911年橡胶大王陈齐贤以父亲陈德源的名义捐资叻币15,000元。1912年爱德华七世纪念基金会向该校捐资叻币124,800元,为表感谢,这家医学院改名为“爱德华七世医学院”,1947年,获得整建制大学地位。另一所是莱佛士学院(1928年建立),该校提供3年制的英语、历史、地理、经济学数学物理化学教育,以伦敦大学的办学水平为标准。两所高校注册学生很少,每年招收学生不超过200人,女生更是凤毛麟角,1930—1937年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不超过60人。[63]据英国殖民地部任命的马来亚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报告,1938年莱佛士学院共有18名女生,其中华人女生11人,印度女生3人,欧亚裔女生4人,没有马来女生。[64]

5. 教育成就与问题

马来亚现代教育在20世纪上半叶取得较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现代教育体系。华校拥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教育级别,马来学校拥有小学和中学,还有大学(师范学院),而英校教育体系最为完备。各源流学校教学内容虽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包括语文(马来文或中文或泰米尔文)、算术、英文、历史、地理、自然、卫生、美术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向学生传输本族群文化和西方文化,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新人。

二是教育发展提高了马来亚的教育水平,识字率有所上升。1931年马来亚男性识字率为35.6%,1947年上升到45.7%,女性识字率从7.6%上升到16.4%。[65]从各族群识字率来看,华人识字率高于其他族群,1921年男性为48.7%,1931年为42.2%,1947年为49.2%,女性分别为12%、9.7%和18.8%。[66]马来人1931年男性识字率为22.8%,女性为3.4%。[67]

三是教育发展消减了族群内部的隔离,马来亚学校教育分为四个源流,除欧洲人首选英校外,其他族群学生首选的还是自己母语的学校,华人大多数选读华校,以马来联邦为例,1929年华校生比例为73.2%,英校生占26.8%,[68]马来人因担心上英校会导致学生改信基督教,更愿意选择就读马来文学校,印度劳工阶层只能送孩子上种植园学校。华文学校听从民国教育机构的指导,使用中国教材,以国语为教学媒介,培养学生对中国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减各方言帮的界限。泰米尔文学校使用泰米尔文为教学媒介,其他族群,如泰卢固人、马拉雅兰人的孩子也不得不接受泰米尔文教育,这有助于印度劳工阶层内部的整合。

当然,由于这一时期马来亚现代教育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1)教育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海峡殖民地学校最多,马来联邦次之,马来属邦教育最不发达。城镇地区学校相对较多,农村学校极少,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2)各族群教育水平相差较大,欧洲人教育水平最高,其次是华人,马来人教育程度最低;(3)教育还存在族群隔离,各源流语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减族群内部的界限,但族群之间的隔离更为严重,虽然英校以及英语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各族群精英的交往,但基本没有消除族群隔离的藩蓠。(4)男女教育水平不平衡,男性受教育率要远远高于女性,男校数量和男生数量要远远多于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