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效率的法宝:精英教育中的核心能力

提高效率的法宝:精英教育中的核心能力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提高效率”的阶段是精英教育的阶段。★挫折教育针对的是欲望与实现,努力奋斗,寻找方法去实现欲望;精英教育针对的是投入与效率,善于经营,提高效率去实现成就。图3-5效率与自我经营懂得经营自己,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习效率。在思维导向上要具备:持续学习、投入导向、评估价值。表3-42~表3-51解释了提高效率的胜任力素质。

提高效率的法宝:精英教育中的核心能力

有奋斗目标,有前进动力,有学习方法,有专注投入,还要讲究效率,才能有更丰厚的收获,多快好省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事半功倍地成为学霸精英。

学习“提高效率”的阶段是精英教育的阶段。

精英是被精选出来的优秀者,具有出色的处事能力和领导能力,因善于解决问题而勇于担当,因善于经营资源(包括人际)而效益显著。

精英是独立思考、人格自主的延伸者,是有能力负责和有能力利众的孤独者,是掌握客观规律和优势资源的价值衡量者,是做事有结果、为人有魅力的先驱者,是实现众人愿望和自我理想的经营者。

精英教育与挫折教育相对。

★挫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寻找方法的能力,亲力亲为地肩负责任;

精英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成为领导的能力,领导他人处理事情。

★挫折教育是培养如何获得好绩效的能力;

精英教育是培养如何经营好优势的能力。

★挫折教育培养出冲锋陷阵的将才;

精英教育培养出运筹帷幄的帅才。

★挫折教育的目标是百折不挠、永不服输;

精英教育的目标是审时度势、游刃有余。

★挫折教育针对的是欲望与实现,努力奋斗,寻找方法去实现欲望;

精英教育针对的是投入与效率,善于经营,提高效率去实现成就。

当你做到“有目标”“有动力”“有方法”“有投入”时,才可以谈“有效率”的事情,没有前面四个步骤的支撑,就会沦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普通人。

作为学霸,要有持续学习的精神,要有敢于付出的精神,要有价值评估的思维导向。也就是说,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保持领先,只有不断投入时间精力才能不被超越,只有做最有价值的事才能提升学习效率。

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首先,想取得“满分”,要以终为始,评估该学习目标离自己还有多远,并对实现该目标进行前瞻性预测,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提升自我经营管理效率。

其次,要不断改良学习方法,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

再次,消减那些浪费时间的无谓事物,放下自己有偏好的科目(不偏科),使自己的各科成绩在整体上稳定地向前发展。

最后,日进日精地推进各科的成绩实现效益最大化、结果最优化

经过长时间的自我经营训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就可以真正地成为精英学霸的一员。

当孩子成为精英学霸之后,其大部分的思维已经完全和普通学生不一样了,孩子会变成普通学生中的“另类”,经常不被那些还在挫折中找方法的同伴们理解,有时候还会感到孤独,这是他习得与普通学生不同的学霸胜任力素质决定的。当他找到一群和自己的思维、行为相一致的学霸们时,会与他们产生共鸣,成为精英学霸中的一分子。从某个角度来讲,孩子的阶层发生了变化,从普通阶层进入到精英阶层。

图3-5 效率与自我经营

【提高效率的目的】懂得经营自己,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习效率。

【提高效率的标志】在思维导向上要具备:持续学习、投入导向、评估价值。

在具体行为上要具备:以终为始、前瞻预测、改良精进、削弱顶端、舍得放下、整体效益、日进日精。

【提高效率的胜任力素质】表3-42~表3-51解释了提高效率的胜任力素质。

表3-42 胜任力:持续学习

续表

表3-43 胜任力:投入导向

续表

表3-44 胜任力:评估价值

续表

表3-45 胜任力:以终为始

续表

表3-46 胜任力:前瞻预测

续表

续表

表3-47 胜任力:改良精进

续表

案例故事 3-17

何俊平同学是广东广雅中学1983届的学霸,高考时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

在我们采集学霸胜任力的时候,请教了他学习的秘诀。

持续学习

他说:“主要是争强好胜的性格驱使,然后再通过刻苦努力、认真钻研,动动脑筋想些办法看怎样才能学得更好。比如当时我用归纳法,将每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使之条理化,便于理解和记忆。”

投入导向

改良精进

在被问到成为学霸后,怎样才能保持学霸的地位时,他说:“我的成绩时高时低,但我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希望能尽量拿到更好的成绩。当然实在拿不到也无所谓。”

日进日精

舍得放下

“当取得优异成绩后,如何突破,再上一个台阶?”

他说道:“那时都是以高考为目的,除了要搞透彻教科书的内容,还要多阅读些课外资料扩大一下知识面。那时我买过不少物理、化学、英语等的课外读物,也上图书馆看一些课外参考书。”

以终为始(www.xing528.com)

前瞻预测

“你最希望学校老师给予的支持是什么?”

“一是希望老师能耐心解答疑问,不要流露任何一点不耐烦;二是希望老师能多给予学生表扬鼓励。那时我成绩好经常会受到老师表扬,这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良性循环促进作用。”他又补充道:“我觉得做老师的一定要给学生多表扬,包括那些后进生,发现一点闪光点就要表扬,让学生有自信,否则差生会越学越差。这点美国学校的老师就做得不错。”

价值评估

投入导向

“你最希望父母给予的支持是什么?”

他说:“我父母不是知识分子,所以在学习上也帮不了我什么忙,我只需要他们在生活上适度关心就好了,也不要太宠我,以免造成无形的压力。我取得好成绩时和我分享快乐,取得不好成绩则只要安慰我一下,不要责怪我,因为我已经很自律了,成绩不好我肯定会总结经验教训,奋发图强,不需要他们在旁边替我再操心、唠叨。我父母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基本是无为之治,让我没有太多压力和包袱。”

【案例分析3-17】

因争强好胜而持续学习,因持续学习而不断进步、刻苦努力,认真钻研是不断地投入时间精力,价值评估是维系持续学习和不断投入的天平

以目标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去思考问题,去采取行动。多花点时间去思考改进,就会多一分的效率,日进日精,这是很少人懂得和愿意去做的。

学霸们为什么都那么“轻松”?他们懂得放下。考试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考得好不好,只是一次检验,这种豁达,体现出他们满满的自信。

表3-48 胜任力:削弱顶端

续表

表3-49 胜任力:舍得放下

续表

表3-50 胜任力:整体效益

续表

案例故事 3-18

自然界的植物有顶端优势这一现象,植物的顶端吸收着比其他部位更好的阳光和养分,生长势力最强,同时它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当人们剪掉其顶端的时候,侧芽会得到更好的生长,逐渐茁壮。

在家庭里,占据顶端优势的家长,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他成员(尤其是孩子)的成长产生抑制作用。现代的资讯统计说明,高考状元大多都是在比较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所以去掉家长的顶端优势,很有必要,也符合《易经》里所阐述的“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的理念。

反过来,如果孩子比较“强势”,会不会让家长们感到“不适”呢?家长要不要去掉孩子的这种顶端优势呢?有些家长对孩子这样说:“你怎么就那么不听话?”“你是不是想气死我?”直到把孩子变成“乖孩子”才安心。有些家长却相反,一味纵容,把孩子娇宠为“熊孩子”。

2015年,赵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市重点中学的初中,全家十分高兴。

初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赵同学获得班里的第一名,语文尤其突出,已经连续两次获得年级的第一名。

赵同学的妈妈在大学时读的是中文系,毕业后在某出版社任副总编,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在文学方面有发展,就给孩子列了长长的名著阅读清单,孩子似乎也很喜欢,看了很多名著,尽管不能够完全理解,但在同学面前,是饱览群著的范儿,她写的作文总能引经据典,很有阅读性,老师经常拿她的作文作为范文供大家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妈妈带女儿参加出版社的作家培训班、作协的交流会等,还要孩子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这让赵同学有些飘飘然。

初二的时候,赵同学偏科严重,尤其不喜欢物理,她问过妈妈应该怎么办,妈妈说:“你还真是我亲生的,我也不喜欢理科,不如将来就学文科吧。”

因为整体成绩下滑,老师找赵同学谈话,要她注意偏科的现象,要平衡发展,赵同学听不进去,还拿着自己在报纸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给老师看,证明自己很突出,也很优秀。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是统考,老师们换班改卷,赵同学的作文得了很低的分数。这让赵同学心里很不爽,找老师论理。语文老师对她说,你的作文堆砌了太多华丽的词语,但内容很空洞,一看就知道脱离了实际,是在自己的想象下编出来的。

赵同学觉得很委屈,也受挫,茶饭无味,百思不解。

【案例分析3-18】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看到正在念初中的孩子有某方面的天分,更应悉心培养,扎扎实实地打好各科的基础,不应急于求成,更不要急着助推孩子的才能,在孩子还没有足够的支撑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与年龄不相符的“光环”,孩子因缺乏社会经验和必要的生活体验,经受挫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孩子在这些方面,越想做好,越做不好,挫折感会越加强烈。欲速则不达,精进需平衡。

在这个案例中,赵同学偏科严重,对将来中考、高考的考试总分缺乏“以终为始、前瞻预测”的考量,缺乏评估价值和投入导向意识,不愿持续学习,更不用说改良精进了,她任由自己的顶端优势(语文)的发展,不舍得放下语文优秀的包袱,被其他科拖了后腿,不能全面发展,整体效益严重缺失,前进的支撑不足,即使是自己擅长的作文也因为“支撑”不足而受挫。

表3-51 胜任力:日进日精

续表

案例故事 3-19

时任广东广雅中学语文科组长、1997届高考广东省理科第一名曾卫华的班主任、前广东广雅中学副校长、前党委书记的何冠南老师在《中国名校优良传统丛书——广东广雅中学》撰写文章《一个毕业生的成功启示录》,介绍曾卫华的学习与成长的事例,摘录如下:

他的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中学六年,每次大考都在年级的前三之列,而且经常摘取全级桂冠,他优异的成绩来源于他那强烈的使命感,他把自己现阶段的学习与未来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他成功的首要因素。

价值评估

有人询问曾卫华学习的“秘诀”,他说:“学习如磨刀,不磨刀背即是捷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在曾卫华身上更有一种高于方法的东西存在——良好的学习品质

曾卫华有较强的超前意识和危机感,每到假期,在完成必要的假期作业外,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下一学期新内容的预习上,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持续学习

前瞻预测

以终为始

曾卫华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极强的专注力,这是他学习高效率的关键。不说上课,单说老师不在场的自习课,他也能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不论周围的人如何高谈阔论,他就是不为所动,全神贯注醉心于他的练习与思考。

投入导向

曾卫华惜时如金,尤其是巧妙地充分利用了一些零碎的在别人看来不经意的时间,如等车、散步、打饭……他也能把某些知识回顾梳理一遍。他深信:能主宰时间便可主宰命运。

日进日精

削弱顶端

整体效益

曾卫华学得扎实,学得细致,无论哪一门学科,从不急功近利。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无论是哪种题型都可以迎刃而解……他很注意对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各科齐头并进,和谐发展。

曾卫华勤于归纳与整理,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习惯把每次练习、测验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分析错题,查漏补缺,这样就很少犯过去的错误了。在他看来,重视一道错题比做一百道新题也许更为重要。

改良精进

曾卫华优异成绩的取得还在于他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竞争心理。他学习成绩优异,但绝不做分数的奴隶,他不是为分数而学习,他只是为自身的价值而拼搏。在经验介绍会上,他说过这么一段话:在高考复习阶段,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尤为重要。要顺顺利利地备战,轻轻松松披挂上阵。在紧张中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境,是取胜的一大法宝。

成功属于抱负远大的人,成功属于自强不息的人,成功属于坚忍不拔的人。

价值评估

舍得放下

整体效益

【案例分析3-19】

曾卫华同学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完全掌握了必备的胜任力素质。他善于评估价值,乐于投入资源,形成了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他能够以终为始地看待问题,约束自己,内在的危机感使他学会了前瞻预测,通过不断地改良精进,削弱自己的顶端优势,舍得放下分数的包袱,使自己轻装上阵,保持整体的学习效果,以日进日精的不断努力,高效地完成了高中的学习,成为当届理科状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