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最佳原则

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最佳原则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应特别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始终把科学性作为思想性的前提,教师利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这一有利条件,在各学科教学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同时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正确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的,没有思想性,科学性就难以保证。

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最佳原则

学校为了完成德育工作的任务,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应该把德育的内容科学地渗透到稳定而系统的教学管理中去,对学生进行经常而持久性的教育影响,只有这样,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教学管理中对德育内容的渗透不是盲目的,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所谓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教学管理的特点、品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提出来的。教师了解、掌握这些原则,是实现利用教学管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保证。具体的原则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育人性原则

育人性原则是指学校教学管理要着眼于育人,学校的各级各类的教学工作人员、各项教学工作、各种教学设施都要对被管理者起到教育的作用。这一原则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统一的规律的反映,也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一原则首先要求学校的所有教学工作人员都必须为人师表,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对于学生来讲,学校里每个教学工作人员的思想行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他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思想行为的示范性和表率性,言传身教,做好榜样,以自己良好的政治道德文化素养和模范行为,教育、影响被管理者,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其次要求教学管理的一切措施和方法都应具有教育作用。一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教风,增强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二是建立一种教学制度化的秩序,使各项工作纳入正轨,各类事情有章可循;三是要建立一类规格化的教学工作标准,要求明确,规格统一,事事讲求育人质量;四是要创设一个文明化的教学环境,使之整洁优美、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具有革命理想的激励作用、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学习求知的激发作用、审美认识的深化作用和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教学管理中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技能,及管理程序应该是正确的、符合规律的,同时,所渗透的德育内容也应该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教师应特别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始终把科学性作为思想性的前提,教师利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这一有利条件,在各学科教学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同时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正确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的,没有思想性,科学性就难以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管理渗透德育内容的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防止学科教学管理中品德教育的偏向。实践证明,教学管理者严谨的教学管理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循之善诱的教学管理方法等,对被管理者都起着极其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管理中要注重教学管理者主导作用与被管理者学习主动性相结合。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由于本身知识水平与所负的责任与学生不同,掌握着课堂教学管理的主动权。儿童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等的初步形成时期,他们的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所以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还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在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教师只是教学管理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促使学生世界观发展与形成的外部条件,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单靠教师的说教、引导,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其是取得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成功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没有学生主动的感知、理解,单凭教师的渗透、灌输,学生的道德感受力难以发展,正确的道德观与世界观,也难以形成。所以,坚持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必须注重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追求良好的渗透效果。

(四)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所渗透的德育内容,应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与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必须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即通过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能够使学生的思想与道德水平从现有的水平上提高到一个最近发展水平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时,除了注意科学性外,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道德发展水平,使渗透的内容有一定难度,且通过讲解、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真正成为促使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催化剂。要从学生本身实际、教材内容实际以及当前社会实际出发进行德育渗透。从学生本身实际出发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选择合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渗透方法。从教材的内容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就是在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时,一定要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渗透与发展,所渗透的德育内容也应该是符合社会现实的,防止形式主义的生拉硬扯以及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象。(www.xing528.com)

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学管理者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并对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做出正确的估价。小学生思想单纯,想象能力与好奇心以及模仿能力都比较强,容易接受影响与教育。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丰富的知识与社会经验,识别判断行为的控制能力等都比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时,应首先注意对道德识别内容的渗透,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同时,还应注意对其道德情感的渗透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道德意志与情感。另外,时代在变化,社会风尚也在发展变化中,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随时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也会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教育管理中渗透德育时,应注意社会的发展变化,观察学生言行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适时地渗透相应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原则

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有行政管理、激励管理和思想教育管理等,其中思想教育是比较高层次的方法和手段。它是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境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途径来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各种管理方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其主要的管理手段则是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学校管理的主要手段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形成他们的道德品质,必须通过说理教育、情感陶冶、实际锻炼、榜样示范、修养指导等正面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去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第二,学校教育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小学生,这一时期个体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儿童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社会经验,他们还不够成熟,思想感情、志趣爱好乃至性格气质都不够稳定。他们的可塑性大,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弱,接受社会信息时往往是盲目的、不自信的,不善于对社会信息加以选择、过滤和取舍。有的甚至会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误入歧途。因此,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促进其自我教育和矫正不良行为的自觉性。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促进其道德品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第三,就思想教育方法本身来说,它是一种精神性的工具和手段。在管理活动中,精神性的工具和手段与物质性的工具和手段,都是不可缺少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是,二者相比,在德育管理中精神性的工具和手段不能不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精神性的工具和手段,表现为一种理性的力量。黑格尔曾经说过:“理性是有技巧的,同时也是有威力的,理性的技巧,一般讲来,表现在一种利用工具的活动里。这种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他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如果把精神性的工具和手段比喻为“软件”,把物质性的工具和手段比喻为“硬件”,那么,正如软件是支配计算机运行的灵魂一样,精神性的管理方法是支配学校管理活动的灵魂。

管理方法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各种方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一种方法只有在其他方法的配合下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如果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它就可能丧失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在运用思想教育方法的同时,也要配合使用行政、激励等方法。

(六)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学科教学管理过程中,所渗透的德育内容与要求是相互联系与一致的,是按照一定的计划、目的、要求进行渗透的。这一原则也是由德育的反复性与长期性所决定的。在学科教学管理中,违犯了这一原则,不仅会使各科教学管理效果相互抵消,甚至还会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从而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

实施一致性原则,要求同一个班级、同一年级以及同一学科的任课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内容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上应统一起来,要具有一致性,高低年级教师之间、同类学科教师之间、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任课教师之间等,在教学管理中所渗透的德育内容与要求,也应该共同研究与讨论,做到相互衔接,保持渗透德育内容的系统性、计划性与完整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所渗透的德育内容应符合社会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为社会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