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化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音乐课一样具有德育教育功能,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这已经引起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化策略

如前所述,德育不能仅仅依赖于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学科教学应该与德育教育互相结合。小学音乐课一样具有德育教育功能,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这已经引起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于音乐课来说,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好音乐课上的每一分钟,利用一切契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适时恰当的教育,一定会产生比简单说教更为显著的效果,更容易使他们从心底里接受,更容易转化为身体力行的行为。

(一)在小学音乐课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音乐课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内心健康、品德高尚的人。这样一方面能够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乐观的心态来战胜困难与挑战。

1.引导学生完善个性

在小学音乐课中融入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完善个性,对他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曾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女孩,学习特别好,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每次考试总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她和周围学生的相处却不太融洽。由于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的性格非常霸道,稍有不顺心就与其他学生吵闹,渐渐地,谁也不愿意和她玩了,做游戏时经常把她孤立在一边。她发现了这一点,性格慢慢变得内向、胆怯、不爱表达自己,成绩退步得特别厉害。教师是在一次音乐活动课上发现这个情况的,看到她小小的身体蜷缩在角落里,很孤单,感到非常心疼。于是,教师把学生召集在一起,分小组来做“小鹿回家”的游戏。在游戏中,每个学生都得齐心协力才能躲避“大灰狼”的追赶和“猎人”的陷阱,顺利回家。她在做游戏的时候体会到了同伴的宝贵之处,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积极友善地与别的学生进行交流,在游戏中与伙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慢慢地大家又接纳了她。从此以后,她就懂事了许多,和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毕业多年后,一次元旦音乐教师收到了她的贺卡,上面写着,是那节音乐课让她学会了分享与承担,学会了怎样和人相处,让她至今受益匪浅。所以说,把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引导学生完善个性,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感染他们的情感,升华他们的道德品质,进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使他们走好以后的每一步。另外,由于音乐课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因此也可以从多种角度,全方位地对受教对象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做游戏等形式来巩固所学的内容,深刻体会音乐家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从音乐中吸取养分,最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要把发展不同个性和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生动、团结友爱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和可能。

2.启迪学生智能的增长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书本中的歌曲和知识,还要适时地加入其他学科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启迪他们的智能,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例如,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介绍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在介绍贝多芬时,因为学生对于贝多芬的了解较少,教师就可以引用他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月光曲》来导入新课,介绍贝多芬的个人情况及其作品,由此也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必要的铺垫。这样做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聆听和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拍、声部和旋律等,由此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通过聆听乐曲,提高学生耳朵的辨识度,也可以感受乐曲的情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以欣赏《欢乐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学唱主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贝多芬在失去听力后,依旧不改对音乐的那份热爱以及他对安宁生活的憧憬。然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通过这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贝多芬虽然历经艰辛,但是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内心渴望获得真爱。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要求学生用高昂的情绪去表现乐曲,通过这个环节,一方面使学生深刻体会贝多芬优秀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生又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对这些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有了深刻的理解,促使学生不断追求他们高尚的精神理念,学习其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使音乐课与德育教育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在学生了解这些作曲家的同时,会有多种多样的思维形式参与进来,与记忆、联想等各种心理活动相联系,可以开发受教对象的智力,也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范围。在学习了内容各异的音乐名作,以及领悟越来越多的历史、自然以及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之后,就会使受教对象加深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认识。

3.促进学生社会思想价值观的建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树立整个民族共同的思想观念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而小学生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做好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就是为整个民族的未来保驾护航。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对树立民族共同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优秀歌曲,对当时的青少年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些歌曲鼓舞着他们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在这些慷慨激昂的歌曲的影响下,中华民族众多的优秀儿女走向抗日的前线,当时的整个中国为之沸腾,也为之欢呼雀跃,这些青少年为我国最终能够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如,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歌曲《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对当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些歌曲的鼓舞下,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迅速提升,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为之一新,到处洋溢着祥和、安定的气氛。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音乐所具有的德育教育功能,因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思想价值观。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一般来讲,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找到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对于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十分关键,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设计课堂的能力,既要体现德育教育的效果,又不破坏整节课的流畅性。要想获得这种设计课堂的能力,离不开积累大量的教学素材,寻找可以用来为自己教学服务的大量资源,这要求教师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有搜集习惯的教师。掌握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之后,做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就比较容易了。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融入德育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对已有的教学资源做出合理的筛选,保留那些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素材,舍弃那些单调乏味的无效素材,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整合筛选后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最初的名字是《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前奏部分和号角式旋律以及主调组成,第二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之间都有密切联系,歌词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在学习国歌的时候,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国歌所蕴含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于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对国歌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就可以采用铃鼓律动的练习方式来导入这节课,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然后,教师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揭示本课的主题,学习国歌,必须要了解国歌诞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作曲家的个人经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影《风云儿女》的节选片段,再配上《义勇军进行曲》的背景音乐。通过观看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在电影片段播放完毕后,再向学生介绍国歌诞生的历史背景,同时介绍作曲家聂耳的个人经历,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国歌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以此为后面欣赏乐曲奠定思想感情基础。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到歌曲中的渐强记号和重音记号,告诉他们正是这些记号增强了大家的听觉感受,也激起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指导学生不光要注意歌曲结尾部分的号角式音调,同时也要注意再次出现的重音记号。感受歌词“前进!前进!前进!进!”所表达的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最后,教师可以播放汶川地震后升国旗、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冠军领奖等视频片段,这些片段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背景音乐的,通过观看这些视频片段,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www.xing528.com)

(2)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很多师范类院校对所培养的人才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要有耐心地时常与学生沟通,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自己的言行,把友爱和自信传递给学生。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逐步完善自我,进而耳濡目染地感化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向往美好的未来,使他们树立起对人生理想和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

2.随时拓展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第四单元的标题叫作“绿色的梦”,这个单元所选的音乐作品都是有关保护自然环境以及表现美丽大自然的,通过学习这些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同时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这个单元中有一课叫作《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是主和弦五音开始下行跳进,加上八分休止符的运用,这样的编排显得曲调十分活泼;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旋律升高,节奏平缓,让人有一种明亮的感觉;第五、第六和第七小节的和弦转换使得乐曲听起来错落有致;最后的第八和第九小节先是从高音下降,然后在主和弦上停留。整个歌曲给听者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极佳地表现了少先队员在进行植树活动时的喜悦之情和绿化祖国的崇高理想。通过这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植树造林是势在必行的。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教师要随时拓展教学内容,不能局限在小小的教室之中,走出教室,拥抱大自然,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包含着特殊意义的节日和社会习俗与小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各种法定节假日以及各种纪念日等,而这些都可以作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拓展内容。具体来说,如每年的“九·一八”纪念日,作为音乐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歌曲,如《松花江上》等,指导学生欣赏这类歌曲,探寻作品幕后的故事,通过组织音乐故事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通过讲述与歌曲有关的故事和典型人物,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这与兴致索然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因为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所以比较容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一方面有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增添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在讲解与历史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开发本地的艺术馆、博物馆等有效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场所,从而使他们更深刻地感悟歌曲中的情感。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1)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掌握着主动权,因为教师已经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了,而学生还是心智都处在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所以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明确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因为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专业功底而喜欢教师的课堂,也才会因此而接受教师的说教。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更需要别人对他进步的肯定。课堂上,教师应把问题分几个档次,运用鼓励性的眼神、语言手势来让这些学生有一片畅所欲言的天地,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恐惧感,不管问题回答得怎么样,教师都应该给予他们一些适当的鼓励。如大家一起为他鼓掌,向其他学生宣布该生有了很大的进步或者给他一个温暖的笑容等。课下,师生之间要互相沟通谈心,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彼此坦诚相待,这样就把师生关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作为朋友,教师再鼓励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和谐的生生关系

教师都喜欢到表现优秀的班级上课,作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拥有高度的凝聚力,而和谐的生生关系是形成高度凝聚力的重要条件。一个班集体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性格与成长经历,这种差异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他们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让他们学会相互尊重,正确看待他人与自己的差异。

例如,在讲《大鹿》这首歌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首先要学会基本节奏的练习,其次在学习歌曲时学会情景表演,最后通过学习树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通过做游戏掌握所学的知识。第一步是听音连线,即移动鼠标,指向正确的音符,然后共同演唱。第二步是射击听音,指导学生演唱靶标中心的音符,只有在唱准确的情况下才可以通关。最后一步是节奏练习,即使用乐器打出正确的节奏才可以把小鹿从笼子里解救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是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还喜欢卡通动画的特点,通过这些游戏,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此外,在组织欣赏歌曲时要适时提问学生,如“歌曲让你产生了哪些想法?”“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组织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进行一些节奏练习,进而突破本课的难点。关于节奏练习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办法,并且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必要的指导,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分工合作、相互努力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最后的音乐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建立起和谐的生生关系,懂得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明白同伴的重要性。这样,拥有了和谐的生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3)和谐的教学情境

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里的每一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新时期,教师要掌握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并且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例如,在学习《手拉手,地球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来导入本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地球村的意思,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进一步示范演唱歌曲,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歌曲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通过欣赏歌曲,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学唱歌曲环节上,教师可以采用分段学唱的教学方法,首先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分组节奏练习,由小组成员展示练习的成果,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教师在弹奏歌曲旋律的同时,要求学生读唱乐谱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最后,组织学生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为了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决心,在扩展延伸环节,教师还可以播放关于地球环境遭受破坏的视频,并让学生在观看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从小关注地球村的兴衰,与全世界小朋友一起“把地球村打扮得漂漂亮亮”。这样通过欣赏歌曲并结合内心情感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音乐,使教师不再是课本上的刻板教条的代言人,而是通过音乐的学习,把德育更好地送到每一个学生心中的传递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