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效德育渗透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效德育渗透策略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教学策略笔者以一年级下册教材为例,首先分析了该册的教材特点,然后根据其中的德育因素提出了进行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效德育渗透策略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教学策略

笔者以一年级下册教材为例,首先分析了该册的教材特点,然后根据其中的德育因素提出了进行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材特点

(1)自然渗透立德树人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编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意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充分关注启蒙性,合理选择适合儿童发展的德育和法治内容,突出内容的基础性和风格的童趣性,以培养具有爱心、责任心和法治观念,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的儿童为根本方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这是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

本册教材力图通过倡导和谐家庭(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和谐校园(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思想;通过让学生合理安排生活、平等地参与活动,让他们感受多元生活中的“自由”与“平等”;通过引导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的乐群、合作、互助、分享,让学生学会“友善”。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在此基础上,一年级下册四个单元,针对这一时期学生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好习惯的缺失,把“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童年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未来生活的成长至关重要。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主题就是“习惯的养成”,本单元共安排了四课的内容,其中,“我们爱整洁”一课,教师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反省自己,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我们有精神”这一话题,承接上一课“养成好习惯”的话题,让学生懂得,在保持自身整洁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外在整体的精神面貌,知道爱干净、精神好的孩子才受人欢迎。“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这两课的编写,在教学中通过讨论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拖拉现象,及造成的后果,让他们感受时间的意义,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别人的帮助下制订可行的学习目标,勇于面对困难,乐于在别人的帮助下战胜困难。

(3)倡导和谐、共在与感恩的课程文化

本册教材体现的和谐、共在观,主要是指一种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以及与自己所处的世界和谐地共生共存、相互依赖、互相支撑的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尽早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教材中有多处体现这种和谐、共在的课程文化,例如,从第四单元的名称“我们在一起”,就可以看出该单元强调同侪之间的共在关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多处呈现了家人之间相亲相爱、和谐共在的情境,如在《相亲相爱一家人》话题下,教材呈现的妈妈给奶奶梳头、小姑娘给奶奶捶腿、一家三口手牵手去菜市场买菜、爸爸陪伴、照顾生病的妈妈……这些都是和谐共在关系的体现。

第一单元的共在关系,更多的是通过绘本故事的方式来体现。例如,第4课“不做‘小马虎’”中,通过绘本故事“小马虎添麻烦”,讲述了“小马虎”因为不小心,将作业本遗忘在家里,结果为了交作业,“小马虎”不仅麻烦爸爸专门花时间送一趟,还给保安和教师添了麻烦。引导学生从“小马虎”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反观自己曾有过的“马虎”行为以及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其认识到,在生活中,人们的很多行为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影响,所以要留意自己的行为,尽量减少因为马虎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在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先是通过“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三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建立与风等自然现象的共在关系,与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共生共存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提升自己的认识,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和人们的辛勤劳作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引发学生与大自然共在、感恩大自然的情怀。

(4)进一步渗透《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内容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一年级下册教材,在法治教育层面依然以隐性方式体现。本册教材侧重通过第6课“花儿草儿真美丽”、第7课“可爱的动物”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让学生懂得“遵守环境保护规则”等内容;通过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10课“家人的爱”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法律认识;通过第16课“大家一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并遵守班级、学校公共场所的规则,感受规则公平的意义和要求,初步树立规则意识。

2.德育教学策略

新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脱胎于以往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但因为融入了很多法治教育的内容,所以,本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遗憾的是,相应的法治培训与配套教学资源都还未能及时跟上,这无疑给一线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让自己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1)加强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研读,找准教学目标

鉴于专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尚未出台,因此,本套教材的编写,是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依据课程标准和法治大纲的指导,精心设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在教学“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时,有教师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家人添麻烦是小学生应尽的家庭责任”作为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如果仔细研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会发现,在内容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里,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的是“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没有要求低年级孩子“不给家人添麻烦”,即使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没有提出这类要求。显然,这位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程度要求上高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虽然一些孩子在上学前接受了幼儿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可能知道“玩具用完要放回原位”,也有一定的动手整理能力,但这种能力肯定还很有限,在整理过程中好心办错事、给家人添麻烦的事情难免会时有发生,把“不给家人添麻烦”设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教师意识不到该目标设定的不适合,可能会让学生因为自己的“不当”整理行为给家人添了麻烦而产生不该有的愧疚感。

(2)进一步加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

为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本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总主编鲁洁教授极力倡导要“走近儿童,走得再近一些”。她的这种倡导是有原因的,即使教材编者与一线教师天天在课堂上、在学校里与学生朝夕相处,也未必总能做到真正深入地体察、了解儿童。

仍以“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为例,教材首先借助话题“小雨和他的‘小伙伴’”,用拟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了解教材中小雨和他的“小伙伴”的亲密关系,回望自己的生活,学习如何在整理活动中处理与自己日常相伴的玩具、学具、衣服等物品的共在关系。因为篇幅所限,教材只重点介绍了“物归原位”和“定时整理”两种整理物品的方法,低年级学生掌握到此也可以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但凡有整理活动,就会碰到要不要对物品进行断舍离的问题。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要不要面对学生可能碰到的这类问题?”“怎么帮助他们看待和处理自己收藏的、舍不得扔的那些‘小玩意儿’?”这也许属于见仁见智的问题。

笔者认为,作为基于生活德育的课程,帮助学生面对而不是回避生活中碰到的这类问题与困惑,帮助他们提升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获得更好的生活情感与智慧,恰恰是对本课程核心理念的落实与升华。因此,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完全可以成为本课教学新的生长点。绘本《妈妈,您好吗》可以给教师提供对此问题的儿童心理参考。在该绘本中,小男孩述说了他对妈妈的深厚情感。同时用很孩子气的口吻,讲述了他对妈妈某次把他珍藏的那些“宝贝”一股脑统统扔掉的不满。他充满情感地讲述了他与每一件“宝贝”之间的感人故事,让人深切地感到,儿童与一些物品之间的亲密共在关系,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如果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聆听这样的故事,并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宝贝”的方法,显然是有意义的,只有当儿童觉得自己的情感被尊重了,自己珍视的物品也被重视了,他们才能在这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更好地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即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学会为他人着想,在整理的过程中学会珍惜,这不正是“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的道德意义所在吗?本册教材有丰富的绘本内容可供教师教学使用,但更广泛地阅读教材之外的优秀绘本或书籍,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刻地了解儿童心理,无疑会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重视对人性特点的研究,使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www.xing528.com)

本册第3课“我不拖拉”是很多教师喜欢上的一课。这不仅是因为拖拉现象,尤其是写作业磨蹭的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身上比较普遍,需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加以“矫正”,也因为在以往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有类似的话题,一些教师上起课来会感觉比较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但为什么低年级学生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拖拉现象是低年级学生身上独有的,还是普遍存在、人皆有之的社会现象?拖拉问题与学生个体有关,还是有更深刻的家庭或社会原因?如果教师能在课前主动思考这些问题,积极寻找学生拖拉的个体原因、家庭原因乃至社会原因,并进一步认识到,拖拉问题绝不仅是孩子身上特有的现象,拖拉现象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感冒”,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而很多家长在孩子升学压力下产生的“疯狂焦虑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孩子的拖拉行为。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对学生的拖拉行为就会有更多的包容、理解与接纳,教学时,就不会那么急迫地希望通过一两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立竿见影地改掉拖拉的毛病。如果通过本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事拖拉是不好的行为,需要改进,但并不意味着要一蹴而就;要学会在生活中,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与指导下,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并逐步改掉自己的拖拉行为。这样,本课教学的教育影响力就会更为深远,对学生成长的帮助作用会更大。如果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定要尽早、尽快、完全彻底地改掉拖拉的坏毛病,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紧张与焦虑,甚至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

(4)自觉学习与宪法有关的法律常识,增强对法治内容的敏感性

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而本册的法治内容,几乎都以相对隐性的方式体现。所以,广大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重视与宪法有关的法律常识的学习,增强对法治内容的敏感性,学习从教材和学生的生活中捕捉法治方面的焦点问题,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

例如,第9课“我和我的家”,从编者的角度来说,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血脉联系,能正确地称呼家人;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感情,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如前所述,这一课对法治部分的落实,是让学生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教材采用“家庭树”的方式加以呈现。在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都没有具体说明的情况下,怎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点呢?

研读《青少年法治大纲》,可以知道,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是国家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工作要求之一。这意味着,学习和研究《宪法》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当下的必修课。研读《宪法》,不难发现,在本课教学中可以渗透《宪法》第49条中的部分内容,如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例如,课前可以请家长配合,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读自家的户口本或出生证明,帮助孩子了解其中文字的含义,以及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然后,让学生将户口本或出生证明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一起互相翻一翻、读一读,进一步了解大家的户口本和出生证明上都写了什么。教师对诸如“某某某之女”“某某某之子”等名词进一步加以解释与说明,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不仅有如“家庭树”一般根脉相连的血缘关系,还在法律上有重要归属关系。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告诉学生“每个家庭以及家里的老人、母亲、儿童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爸爸妈妈作为自己的监护人,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也就是说,他们有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的义务,有保护孩子安全的义务;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年岁大了,爸爸妈妈作为子女还有赡养、孝敬他们的义务……”虽然有些法律的术语和名词,对学生来说很陌生,甚至很难理解,但相信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解释和说明,学生也能懂得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对每一个公民的保护,每个人都享有宪法保护的一些权利,同时也要承担宪法规定的相应义务。由此,法治的意识就能在低年级学生心中得到启蒙。

鉴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刚刚开设,关于法治教育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还有待各级教育部门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也有待教材编者、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共同努力、探究。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教学策略

1.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概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作为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载体,教科书中德育内容的比例构成和年级分布的特点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教科书中对德育内容比重的设置直接代表着国家及社会对该内容的重视程度,同时,人的思想品德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德育内容的年级分布情况也会影响着学生思想发展水平。笔者对八册教科书中的德育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归类,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内容,即道德教育内容、政治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法纪教育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其中,道德教育内容是教科书中最为重视的德育要素。上述德育要素各有各的特点,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起构成了德育内容整体。

2.德育教学策略

(1)情感渗透,言传身教

德育教育的过程是塑造少年儿童心灵和人格的过程。言传身教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少年儿童正确的行为时,还得讲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道德教育进入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教师要按时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语言行为美,教师要做到不打骂学生,不讽刺挖苦后进生;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他们讲究卫生,不乱扔瓜果壳、皮纸屑,不乱花零用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教育他们要孝敬父母,尊敬教师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濡目染,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

(2)思想渗透,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就是利用现有的教科书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培养爱国情操,强化道德观念。例如,三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第三单元“来自社会的关爱”,讲的是学校里有哪些人在为大家服务,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学校工作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大家的学习和安全,他们提供了什么服务?”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答案,“门卫黄大爷一天要锁好几次门”“医务室的于大夫半夜为生病的学生打针”等。使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为校争光。这样,《品德与社会》也自然地渗透了思想感情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行为渗透,规范动作

紧扣教材,联系实践,规范学生行为。例如,在上“规则在哪里”一课时,笔者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并提醒学生,游戏要有规则,否则无法进行。从而导出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规则,如图书室看书要安静、电影院看电影要保持安静、交通行路规则等,教育学生从小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各项规则可以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从而进行愉快地学习,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带来的好处。

(4)挖掘教材,触动心灵

这种方式适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历史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只有对课程内容加以梳理,才能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珍爱生命”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采访爸爸妈妈,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爱护集体的荣誉”一课,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让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教授“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让学生观看视频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祖国的国土被外国列强的铁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列强所掠夺,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残酷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体验和感受中国曾经遭受过的那段屈辱历史。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重现了这段历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从小捍卫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生活能力的角色。

(5)设置情境,激发情怀

设置具体教学情境的方式经常被用在各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设置情境,自然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帮助小学生理解国家或祖国对人们的意义,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情境设置进行教学,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与国家繁荣富强产生共鸣,以国家发展为荣,以国家富强为荣。

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可能不会那么深刻,如果教师采用非常僵硬的情境教学,就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让小学生感到厌恶。因此,通过特定情境的设置,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具体举例来说,在讲授“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通过搜集与母亲河相关的视频和音频,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感受母亲河的魅力及伟大。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歌颂母亲河的优美文章,在课堂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情怀进行传播和渗透。再者,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发搜集关于母亲河的资料,并且在课堂上进行每个人的集中展示,鼓励每个小学生分享自己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对于母亲河的看法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创造情境,引导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也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