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家长义工制实践操作优化方法

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家长义工制实践操作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如曹建华老师、黄荣华老师、陈奕老师等都是家长义工,他们不仅对学校课程计划、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等有关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探讨新课程改革下我校教学走向,还关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参与教研组建设和听课评课活动,这些都使得学校教育资源最大化。在探究性课题活动和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课程的建设中,家长义工的作用也显现得非常明显。目前,我校的探究

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家长义工制实践操作优化方法

(一)家长义工助力学校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学生个性发展的呈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等,都需要通过课程来达成。学校只有从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构建、重点学科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全新理解并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

2014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教研室对杨浦区进行了十年一次的课程与教学调研,其目的是了解区课程实施现状和教学的真实过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改革成果。这一调研对我校来说,无疑是拿到了一副如何科学制定课程规划、规范教学管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方”。学校依据市课程与教学调研的相关要求,在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多次组织教研组长研讨修订学校和各教研组、备课组的课程计划,理清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之间的关联,使之融合互补、无痕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充分借助家长资源,把学校的课程规划交给他们讨论,因为我校有很多家长本身就从事基础教育,有的还是校长、特级教师,他们很热心为我校的课程建设出谋划策。如家长义工委员会学习部部长张贤臣老师作为初中校长,他站在同级学校的角度,就我校的课程规划的校情分析、学校既有的课程有哪些不足,哪些需要强化或完善,哪些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第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交大附中的曹建华老师作为高中的分管教学的领导,站在高中的角度,对如何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更容易与高中学习接轨等方面,给我们的课程规划提出了改进意见。

当然好的课程还需要有教师去实施,但我们学校师资和场地都有限,缺口很大,如劳技课只有4位老师,而我们开设了13门课程;艺术只有2位老师,开设了14门课程,这中间家长义工自然是我们强有力的保障。如家长义工、复旦附中的音乐老师袁胜雄为我们开设了合唱课程,复旦大学物理系乐永康老师不仅自己亲自为学生开设单片机课程,他还邀请了学校的研究生到校给学生授课,如羽毛球围棋与魔方等课程。他们的参与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教师队伍,也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点燃了学生的兴趣。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慢慢被老师们认识,但微课的作用、微课的制作老师们都没接触过。家长义工张治老师两次到校给老师们做有关微课制作的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微课及微课制作的大致流程与方法,还请了一些利用微课教学的一线教师讲解他们是怎么制作微课的,给我们的老师启发很大。我校青年教师范明月就尝试了微课教学,录制了“最‘汉’的汉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长义工曹建华老师全程参与了我校第一届青年教师大奖赛的过程,给我们的青年教师在教案的撰写、说课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点评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帮助他们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能更快、更好地成长。学校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如曹建华老师、黄荣华老师、陈奕老师等都是家长义工,他们不仅对学校课程计划、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等有关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探讨新课程改革下我校教学走向,还关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参与教研组建设和听课评课活动,这些都使得学校教育资源最大化。正如家长义工张贤臣所言:“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改革等重大活动,对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改善学生学习环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都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这过程也势必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与专业能力。”

(二)家长义工助力学校课程建设的改革实践

教育教学本就在追求一种立体化、多维度的渗透,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形成合力时,教育的春天也就来了。倾诉并提出自己的困惑和要求,同时,倾听并思考来自家长义工的声音,学校总能在这样的特殊团体中得到最大化的帮助,最终受益者是我们共同关心的学生。

例如,这几年,学校的艺术基础教育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充分利用在校教师的特长资源,开发了许多基础性的校本艺术课程,茶艺、打击乐、书法这三门课程已排入课表中,成为艺术基础必修课程,补充、丰富了艺术基础课程。但这些课程还不足以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需求,2015年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艺术课程,同一时间段开设10门以上的艺术种类的课程供学生选修,面对只有两位艺术教师的学校,家长义工伸出了援助之手,比如温州画家、《海上画坛》主编潘之老师,以初二学生家长身份为学生们带来中国画选修课。虽然是传统的梅兰竹菊的画法,但却不能小看这些内容,它们都是家长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选定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所帮助的内容。而且,正是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东西,才能让学生领悟品德和艺术的双修并进。

另外,学校在推行“学校体育多样化教学”即“大体育观”的同时,结合我校运动场地与师资情况,试行体育教师与学生家长一起参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按九个大项目,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为意愿进行选项,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其中部分课程就是由家长义工来执教的。家长义工们的到来,打破了校园过去的沉寂,家长和孩子可以一同体验运动的过程,家长在参与中更新了教育理念,增强了育子意识,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技能技巧,同时树立了自身的榜样形象。

再如,我校因有其特殊的地理优势,学生大部分是复旦大学或邻近大学教职工的子弟,其中很多家长都来自复旦大学外语系、同济大学外语系、空军政治学院英语部的教师或教授,还有许多从海外归来的博士后。这些家长不仅综合素养和英语水平都很高,更有着现代英语教学的最新理念和经验,优秀的家长义工也给我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他们帮助教师将所有磁带类的音频资料转录到电脑上并制作成MP3,方便教师课堂上、学生课后使用;他们推荐英语课外书籍、网站,助力英语课外阅读;他们协助督促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课后词汇复习;他们利用微信平台辅助英语教学,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方便的英语学习方式,为课堂学习引进了新媒体,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工具。因此我校的英语教学就是在这些“专业家长”的配合下越来越走向成熟。

在探究性课题活动和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课程的建设中,家长义工的作用也显现得非常明显。目前,我校的探究性课题与家长义工携手的结合点不少,比如开题申报、中期汇报的评审、结题的评审、参加创新大赛和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家长义工的出谋划策等,家长义工在这个活动中的积极性也很高。而在数学与科学创新素养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家长义工们同样为学校出谋划策,在优秀的课程群师资里,有一些是我们的最可爱的编外辅导员——家长义工!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得我们的团队如此的充实,并富有极强的战斗力。家长义工们还经常会协助负责教师联系专家,并与专家及时地沟通,将学生们的诉求进行转达,为更有效地课程实施提供了最新的反馈资料。因此,在专家授课的过程中,更能做到有的放矢,授课的效果也就更好了。在评价这个环节中,家长义工的身影同样活跃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协助负责教师修改完善对授课教师的学生评价问卷,并一起进行数据统计等工作。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家长义工们同样担当起了协助、沟通者的角色,和学生沟通,和授课教师沟通,和学校沟通。可以说,我们的家长义工们就是最好的家校间的一剂润滑剂!

(三)家长义工助推教研组成为教师成长的基地

在二附中优质的家长义工队伍中,有我们的同行,有享有盛誉的专家,也有经验丰富的前辈。他们的身份既是圈内的行家,也是二附中学生的家长。他们谈吐高雅,行事低调,从不以内行的身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指手画脚,更多时候是以家长的身份出现,谦虚地配合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只要学校方面有需求,这样的家长群体总会不遗余力、无怨无悔给予帮助。例如,2014年4月,语文组以杨洁的公开课为例,开展了“关于文本教学价值的确定”主题教研活动,语文特级教师陈小英以我校2012届学生陈铁元姑姑的身份,参与了教研活动。这是一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是时常困惑着语文教学的话题。鉴于语文组新入职的教师日益增多,请前辈专家给予指点就非常有必要。再如数学组、理化组都有两位新进校的职初教师,他们便以“师徒结对——为新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让青年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开设汇报课,并分别邀请区学科教研员、物理特级教师、复旦附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来全程听课、说课、评课,让新老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听课专家中就有学校的家长义工。(www.xing528.com)

(四)家长义工参与学校作业监督,助力有效作业与减负

2012年12月,PISA在全球65个国家(地区)同步揭晓评比结果,第二次参加该项目测评的上海学生再次登上“世界第一”。为此,英国教育部门专门派人员到上海来考察基础教育,寻找PISA测试第一的原因。成绩令人振奋,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也引人深思。评测结果显示,上海学生报告的校内上课时间为平均每周28.2小时,在参评国家(地区)中位列第9位;作业时间平均每周13.8小时,远高于OECD(经合组织)平均的7小时左右,位列第1位。相对于这样的数据,复旦二附中学生应该感到庆幸。但从我校开展的“作业设计和批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中,还是发现教师作业布置中的诸多问题:作业缺乏分层设计;在应试的压力下,各科间作业布置的量经常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有不少学生,甚至优等生为了完成学校作业而没时间去阅读、去拓展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整天埋头在低效的作业堆中,失去自主学习的空间,那么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何而来?课外拓展从何谈起?学生的创新素养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更成了一句空话。

为此我校从2006年开始,把作业的有效设计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切入口之一。采取了四级作业监控机制,特别是邀请了家长义工共同参与作业监控,来确保“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顺利执行:①任课教师每天上传作业内容,包括希望完成的时间至数字平台,便于家长了解作业量和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②教务处每周两次至数字平台抽查作业上传情况,并与各年级分管领导沟通,以便及时表扬与改进年级组作业质和量的监控。③利用家长义工的技术资源,在各个年级的学生中展开作业调查问卷,包含了解教师作业设计的内容来源、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分层情况、教师批改作业的形式、各科作业耗时情况调查以及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方式、对教师批改作业方式、评价方式的期望、学生对作业负担的原因分析调查等,以求更客观、更科学地保障我校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④开通了与各年级以家委会家长代表组成的“作业监控聊”的微信群,目的是希望从家长处及时了解孩子在作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到学困生的实际困难,在教学中也能更关注到学困生的成长,同时通过微信平台所反映的学生作业完成的时间与教师预估完成时间的对比,教师了解了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学习进程、作业的难易度,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加以弥补和查漏补缺,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五)家长义工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兴趣与习惯的养成

现今,中学生的学习场所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学习内容也不局限于某门学科,家长、学校及社会更加关注中学生对于“学习”持什么样的态度,如何培养会“学习”的孩子。换句话说,学生学会学习不仅仅通过学校、教师,而是有更多元、广阔的天地。家长以义工形式参与到孩子教育中,从一个孩子的家长变成很多孩子的家长,从一个孩子的成长哺育者变成很多孩子的成长陪伴者,与学校教师一起共同构建学生学习、成长的立体化空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探索与尝试。

我校学生家长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职业多为大学教师或医生,很多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当他们把自己的求学故事与孩子们分享时,当他们专心投入自己工作并享受学习过程时,当他们带着班级孩子们参观自己实验室时,当他们指导孩子完成一个个探究性课题时,对孩子来说,都是无声的感染与引导,他们会好奇并尝试发现自主投入的魅力,去挖掘兴趣带给自己的快乐。

如我校乐敏老师曾经辅导的学生课题“校园噪音污染探究”,课题从初探到再探,最终走出杨浦区,走向上海市的创新大赛并获奖,中间就有家长义工的协助。家长义工不仅提供精密的实验器材,还积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实验,这些知识在初中教材中是不曾涉及的,家长义工的加入让孩子们尽早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了科学观察、科学实验、辩证思维、质疑讨论等意识,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以说“家长义工制”的有效推进,充分调动了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使命感和责任感。“家长义工”活动的开展很好地渗透了学校“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大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资源。通过义工活动,家校间的沟通更紧密,家长在义工活动的过程中更了解学校,从而更理解学校,家校教育的和谐机制也进一步提升。但在推行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一是对“家长义工制”的管理是否可以从“无意”管理走向“有意”管理。这里所说的“无意”管理指的是我校现在对“家长义工制”的管理是采用被动的方式,即家长有什么资源我们就借助什么资源。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即有的义工活动可能不是学生们最需要的,而学生的时间是固定的,如何在固定的时间里追求学生知识结构的最理想化,这是我们学校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想要追求的“有意”管理指的是学校精心为学生设计可以对他们的知识结构最理想化的义工活动,然后采取类似于招标的方式招募家长义工,这样的话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有目标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是我校推行“家长义工制”的人力资源条件较为优越,因此推行起来比较顺利,而一般的学校可能会认为他们有资源上的困难。其实,学校完全可以因校制宜,每个学校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家长资源,它们或多或少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因此“家长义工制”每个学校都有可以推行,并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总之,一个学校的制度如果既有利于师生的成长,又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那才是智慧的办学、智慧的教育。(李鸿娟 韩云松撰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