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育地位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

美育地位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教育部制定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制定基本的行动框架,并开始研制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对于教育变革具有重大意义。进入新世纪,随着美育地位的确立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的出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艺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美育地位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开幕式上就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并将美育正式位列其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标志着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美育、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切实得到提高。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此,美育不再从属于德育,获得真正独立的地位,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是一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初期基础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强调基础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规定“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随后,教育部制定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制定基本的行动框架,并开始研制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关注学生发展又注重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支持。2001年7月,教育部推出旨在引领我国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艺术课程标准明确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反映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理念,致力于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学生终身喜爱艺术、学习艺术、享受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并规定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为新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包括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www.xing528.com)

2002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对于教育变革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世纪,随着美育地位的确立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的出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艺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在教育领域逐渐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对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的确定与选择具有不言而喻的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