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把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制度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一)概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1.经济建设

是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富裕和农村的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2.政治建设

是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3.社会建设

是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社会政策,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文化建设

是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5.法制建设

是指大力做好法制宣传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觉悟和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把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制度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3.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www.xing528.com)

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有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还有不少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很难实现。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材料阅读:

“人的新农村”究竟应新在哪里?

与“物的新农村”相比,“人的新农村”[13]是一个更宏大的命题,需要政府部门创造条件,让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条件向更符合小康社会标准的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幸福指数。

建设“人的新农村”,农民的生产方式要更新。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至今仍在部分地区和一些农业生产领域延续,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要实现“人的新农村”,就应当让农民按照现代化的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产出效益。

“人的新农村”关键要新在生活品质。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农村在吃穿住行等物质层面与城市差距不断缩小,但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仍有差距。一些新农村社区建设不输城市社区,但居民却只能在家里生火盆取暖;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严重欠缺,整体卫生面貌较差。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居住条件“进城”了而公共服务没有跟上,导致农民生活方式停留在农村,那就“新”得不完整、不彻底。

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突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经济落后,无法为当地闲置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青壮年只能外出务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结合农村特点,在引入合适项目的同时,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尽可能实现就近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资源对农民的服务也要“破旧迎新”。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差距明显,以养老金为例,数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每月发放的生活补贴不超过60元,远低于城市低保和退休职工养老标准。

同时,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公共资源在农村普遍稀缺,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建设“人的新农村”,需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让城乡居民都能平等享受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人的新农村”要新在农村社会管理方式上。村民自治政策在保障农村民主的同时,也为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制造了障碍。农民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年龄结构偏大,导致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步缓慢,甚至出现“小官巨贪”和“村霸”。

近年我国选聘大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输血”毕竟只是一时之举。要留住人才,需要政策的倾斜,需要解决农村干部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等不少问题。各级政府都应当创造条件为农村“造血”,让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成为农村的接班人。

农民的精神面貌是“人的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富裕起来的农村人,开阔了视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而来。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缺乏,一些农村春节聚赌成风,就是最直接的体现。推动农民精神面貌的转变,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人力和物资投入,普及农村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归根结底,“人的新农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只有确保“人的新农村”与“物的新农村”同步推进,才能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资料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12月26日第3版,作者:陈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