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型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主要优化措施

应用型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主要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媒体传播类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次,要根据“拓宽”的要求,结合主要研究方向及对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科学设置选修课和补修课程。最后,力求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及相关能力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应用型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主要优化措施

应用型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根据数字媒体技术变化、传媒新业态发展需求、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等行业新特点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梳理应用型学科建设规划和研究生培养定位,也要强化基础学科组织建设,不断积累应用型研究成果。要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服务行业的现实生产能力,就必须在创新研究生培养体系上下功夫。而在这一进程中,最主要的抓手就是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案,构筑特色育人模式,树立品牌竞争优势。媒体传播类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是指传媒类各学科必须关注与所在学校人才培养总体思路相一致的研究生培养定位。培养方案应在遵守研究生总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传媒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主要服务对象对人才的需要,在重视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对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包括研究生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方面应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科学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毕业后可承担工作的类型等),使本学科的研究生不但符合目前社会的需要而且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和发展后劲。

2.优化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确定要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坚持跟踪和反映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传媒产业科技进步以及相关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原则,在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之间、规范与创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1)在突出学科优势和培养模式创新的同时,密切联系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及传媒产业发展中的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挖掘和凝练体现学校研究生培养定位和各学科培养特色的研究方向,充分体现研究方向的先进性、交叉性和前沿性,使研究生的培养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始终充满活力。

(2)设立的研究方向应当是研究领域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已经取得一批代表本学科优势、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有持续不断的科研项目/课题,并有较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

(3)同一学科内设置的研究方向应符合该学科的学科属性,不能出现名不副实的情况。研究方向在总体上对该学科的二级及以上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应有一定范围的覆盖,但既不宜划分过细,又要避免相互过多涵盖、缺乏相对独立性。

(4)研究方向的确定必须科学规范,保证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大的外延空间,既能较好地体现本学科的属性,又能反映其前沿和发展趋势,体现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特色。(www.xing528.com)

3.完善教学体系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需要体现按较宽口径培养、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要求,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和规范教学过程。课程体系要适应研究生的培养,按一级学科口径打基础,按二级学科口径进行培养提高,既要注重课程的学术性和基础性以及在体系上的完整性,同时又要体现本学科特色。首先,要根据本学科的属性和规范,并结合其发展趋势,分析本学科的特点、优势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科学确定本学科研究生应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二级及以上学科架构,设置学位课程和必修的基础、专业课程。其次,要根据“拓宽”的要求,结合主要研究方向及对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科学设置选修课和补修课程。再次,要重视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拓展学生选修的范围和空间。最后,力求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及相关能力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要兼顾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本学科课程与相关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真正形成科学、规范,同时又充满时代色彩的课程体系。

4.改进培养方式

改进研究生培养方式,就是要根据提高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应充分体现下列要求。

(1)培养目标的制定和相关培养环节(如教学实习、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研讨班、学位论文等)的安排要充分体现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敬业精神、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书写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2)突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把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应特别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硕士生的培养以课程学习与应用研究并重,基础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专业课可采用学术讲座、研讨班等多种教学方式。第二,结合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对研究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及水平、实验技能、文献阅读与检索能力等提出具体要求。第三,要强化对学位论文工作的管理,培养方案必须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并制定学位论文水平的评价标准。第四,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研究生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要在改进培养方式、指导和激励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另外,要从发挥学术群体的优势出发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成立导师指导小组,提倡主导师和副导师结合、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结合,尤其要把行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实业家纳入导师队伍。第五,根据课程教学、学术研究与必修环节的要求,各学科需要积极与相关传媒类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稳定的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创新并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实践平台。第六,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学术交流机制,营造学术交流氛围。学术交流是研究生教育创新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学术交流机制,如研讨班(Seminar)制度。硕士研讨班可以由学科点负责人或负责人指定的硕士生导师主持,参加研讨班的人员可以由研究生导师、导师组成员(包括课题组成员)和全体研究生组成。研讨班的报告人主要由研究生承担,可穿插研究生导师和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是聘请的有关专家、学者、实业家。报告人根据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选择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论文,做综述性总结报告。主持人则根据报告人的报告内容,引导大家就某个或某几个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发言,针对报告内容发表意见,互相提问、质疑,最后对报告做出评定。

总之,相对于基础学科比较成熟的知识体系和研究生培养模式而言,媒体传播类应用型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既需要不断创新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理念,又要在实践中依据学校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积累学科优势,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品牌。在理念上突出“宽”“新”“实”的同时,更要在实践中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而在媒体传播类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中,制订并实施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凸显高层次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的关键环节。在培养方案制订中,需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传媒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系统研究培养机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及运行机制等问题。只有这样,研究生培养方案才能真正体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一般与个性相结合,基础与专业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创新性教育体系,才能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传媒产业发展输送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