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突出应用型研究是必由之路

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突出应用型研究是必由之路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地市普通高校来说,既不同于部委属大学,也有别于地方重点大学,属于第三世界,基本上属于教学型大学,科研实力及水平有限,提高学术水平任重道远,在这当中,树立正确的科研工作指导思想,进行准确的科研定位尤为关键。地市普通高校属于教学型大学,教学工作是其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是其根本任务,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教学进行,科研工作也不例外。

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突出应用型研究是必由之路

◎四、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突出应用型研究是必由之路

学科在《辞海》中的定义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化”和“教学的科目”。从高等教育学的范畴看,学科大致包括教与学的科目、研究方向和学术组织这三层基本含义。学科是教育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特有的基本结构,大学所有的功能、属性都与学科有关。在学校中,通过学科把教师、学生、教学、科研、物质条件、学术队伍、研究方向及成果等有机结合起来。[23]学科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核心和龙头,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学科建设水平的标志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水平,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学术声誉,[24]学科发展的水平是一所高校地位的主要标志。

学科建设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一般来说,高校的学科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对学术队伍和条件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学科建设的内容可包括内涵建设、外延发展和学科建设管理等三方面,其中内涵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建设和物质条件建设等活动,外延发展指新学科建设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科规模的扩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的增加等方面,学科建设管理主要包括学科发展规划管理、学科管理组织及规章制度管理、与内涵建设有关的师资、教学、科研、经费、基地建设管理、学科建设评估管理等内容。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是师资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学术研究的基地,是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基础,是体现其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主要标志。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所言:没有一流的学科,绝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一流大学也主要是由于拥有一批优势、特色学科而逐渐奠定其地位的。

科研是高等院校区别基础教育的重要标志,加强科研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学术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和教师队伍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大学的科研水平的高低,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它的社会地位,也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

(一)准确定位是前提

科研定位旨在确定科研发展方向,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研工作的起点,是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思路和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对于地市普通高校来说,既不同于部委属大学,也有别于地方重点大学,属于第三世界,基本上属于教学型大学,科研实力及水平有限,提高学术水平任重道远,在这当中,树立正确的科研工作指导思想,进行准确的科研定位尤为关键。

1.指导思想

就地市普通高校的科研定位而言,旨在保持正确的科研方向,凝聚科研团队和力量,营造优良的研究氛围,形成良好的科研机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注意追求学术自由,净化学术环境,营造优良学术氛围。这是进行科学研究,从事创造工作的前提,也是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体现。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奠基在客观性、诚实性和无私利性基础之上高尚的学术道德,也离不开追求原创性的强烈的创新动机。但近年来,高校科研的利益导向性十分明显,一是学校整体的科研评价与学校的排名,博士、硕士授予单位的申请,博士,硕士点的增加,学校的升格、更名等紧密相关;二是科研评价与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津贴报酬等直接挂钩。科研工作过分量化考核,使科研工作被涂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使教师的学术心态失衡,导致目标置换,教师出书、写文章不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真理的自由王国里遨游,而是为了评职称、分房子或者获得更高的津贴。这种一味追求速度,追求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急功近利的做法诱发了科研工作者的浮躁心态,许多人缺乏十年磨一剑、“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的治学态度,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滋生,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泛滥,学术精神、科学态度、学术品格的养成得不到重视,学术水平也很难得到根本性提高。因此,地市普通高校虽然由于科研实力有限,不可能追求取得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外一流的学术水准,但仍要努力鼓励人才要耐得住寂寞,献身科学、潜心踏实做学问,塑造优良的学术品德,从点滴做起,从基础作起,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取得质的飞跃。甚至可以说,对地市普通高校来说,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比直接追求科研成果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另一方面,科研要促进努力教学工作,这是地市普通高校科研工作的另一重要目的。地市普通高校属于教学型大学,教学工作是其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是其根本任务,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教学进行,科研工作也不例外卡耐基教学促进会前主席博耶认为,学术活动意味着参与研究,但作为大学教师的工作还意味着寻求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桥梁,并把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据此,他认为学术形式有4种: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25]由此可见一斑。同时,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地方,教学本身具有研究性、探究性,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正如德国学者雅斯贝尔说:研究与教学的结合是大学崇高而不可放弃的原则,因为根据观念,只有最好的研究者同时才是出色的教师。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对教学研究,不能忽略,更不能歧视。要鼓励和充分肯定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建树,倡导教师通过科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和课程发展,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学生的优良学风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2.避免误区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龙头,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对地市普通高校而言,由于其科学基础比较薄弱,实力有限,因此,在认识及发展实践中往往会步入误区。

误区之一:学科建设距离地市普通高校尚远。

地市普通高校中普遍存在一种麻痹思想,认为学科建设主要是重点高校为争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才开展,地市普通高校距离学科建设还很远。即使提及,人们也认为学科建设只是学校领导和某些行政部门的事,只是学校为表现跟随世界潮流的一种宣传口号和手段,而非地市普通高校建设真正的核心,因而对学科建设不以为然。这是地市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缺乏竞争意识和群众基础的一种具体表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在高校的办学思想中还没有升华为人们自觉、自主的思想和行为。从外部环境看,地市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始终处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状态。近年来,教育部十分重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检查和评估,而地市普通高校由于很少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往往感受不到外部环境的压力。同时高校工作面广、量大,千头万绪,致使有的地市普通高校“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时强调学科建设,但只有规划而无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落实措施,或有措施却无有效的制度保障,宣传工作做得热闹但不深入,没有真正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整个学校缺乏开展学科建设的学术氛围。

误区之二:学科建设就是重点学科建设。

这种认识具体表现为有些地市普通高校领导在做学科规划时往往重视重点学科的规划,忽视对一般学科的规划要求,资金投入时更不会考虑一般学科的需要。一般学科一无政策支持,二无经费来源,只能隔岸观火,事不关己。而重点学科对地市普通高校而言,一般指少量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从一个学校的学科体系来看,重点学科基本属于体系中的主干学科。在地市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经费普遍短缺、经费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地市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坚持重点建设的原则。重点学科在高校中具有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理应放在学科建设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重点建设不等同于重点学科建设,关键还是要看学科有没有优势,有没有特色,绝不能为重点而重点。

误区之三: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点。

认为学科建设的工作内容和目的就是学位点的申报,学科建设最大的成绩就是申报硕士、博士学位点的成功和学校学位点数量增加。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一所学校的学位点数量直接反应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是学科建设的最终体现。这是高校学科重心偏移,注重外延发展、忽略内涵建设的一种表现,也与社会一般评价标准有关。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地方学校教育资源先天不足,学校学科点偏少。为早日实现学校上规模、上档次的办学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过分注重外在的表象和学位点的增加。地市普通高校要在学科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真正从学科建设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外延式发展模式扭转为内涵式发展道路。看一个学校的学科建设,博士点、硕士点数量的多少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的问题。最理想的结构是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都有一两个博士点或硕士点,最理想的布局是学校的主要学院、系、所都有一两个博士点或硕士点。[26]学位点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学科梯队,同时形成有自己特色、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绝不能为申报拼凑文章或队伍。学位点申报成功与否都要注重学科点的建设,不能重申报,轻建设。

误区之四:队伍建设过分依靠人才引进。

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建设。一支好的学科队伍应该是: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下面有一批优秀的学术骨干和一支结构合理、整体水平高的学术队伍。地市普通高校由于自身资源所限,要完全从学校内部遴选学科带头人难度相当大,适当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由于许多地市普通高校虽重视学科梯队的建设,但措施不力,容易走入队伍建设的误区。具体表现为重引进,轻培养,花大气力、大费用盲目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员,而对本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不够重视。引进人才可以享受许多优惠条件,而本校人才颇受冷遇,这既挫伤了大量教师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使被引进人才因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和合作伙伴,潜能无法充分挖掘出来,其结果是边引进,边流失。

误区之五:学科建设就是科学研究,与教学关系不大。

持这种观点的人分别有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认为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上去了,学科发展水平自然就提高了。这种认识表现在学科建设中特别注重学校科学研究能力的增强,轻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没有好的学科,就难以争取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动力。但是大部分地市普通高校是以教学为中心,根本任务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如果不顾实际,简单地把科学研究水平与学科发展水平画等号,而置学科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于不顾,必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就会抹杀大学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区别,从根本上否定大学进行学科建设的必要性。[27]

另一种错误的倾向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研,如果从事科研工作过多,会占据教师的主要精力,影响教学。确实,一定时期学校经费总量和人力资源是一定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作为高校的两项重要工作,工作目标各有侧重,组织结构相异,构成要素相互分离,如没有良好的互动机制,在具体操作中确实会表现出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但同时应看到,教学建设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也是学科建设的范围和内容。一方面随着学科建设的成功,学科不断增多,可开设的课程门类和组织方式必然增多,从而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必然多样化。另一方面学科建设是宏观层面上的东西,必须通过教学将学科建设的成果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因此高校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学科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质量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必须将教学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之中来。

误区之六:学科建设主要与研究生教育有关。

认为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只与研究生教育有关,与本科生的培养关系不大,甚至认为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争地位,抢资源,与本科教育系统是相对立的关系,会冲击本科教育。这种认识的产生在客观上是由于本科专业建设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学科建设则是根据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两者在一级和二级在学科设置上有许多不一致,势必造成学科建设与本科培养的错位。同时,由于地市普通高校普遍没有学科建设的独立编制,相当一部分学校将其归口在研究生院(部、处)或科研处,且地市普通高校基本上以本专科教育为绝对,部门之间尤其与本科教学及管理部门交流和沟通不够,在学科建设评估时容易忽略对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考核。

总之,以上提到的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有些来自于地市普通高校决策层,有些来自于校内基层组织和群众。这些误区对地市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是极其有害的。只有消除这些误区,才能真正将学科建设深入到学校的整体建设中来。

3.基本准则

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学科建设时侧重点亦不相同。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必须充分研究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学科建设的新思路。要立足现实,超前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走特色化道路。高校领导要贯彻“全体发动,分层建设,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思路,[28]既要高瞻远瞩,作好各层次的学科发展规划,不但注重学科建设的外延发展,更应注重学科建设的内涵建设,特别要注重制度保障,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科文化和学术氛围。学科建设要坚持长期不懈地花大力气抓,切忌急功近利,抓而不紧,抓而未果。各基层单位和部门更应发动群众,端正思想,消除部门的本位思想,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同时要求地市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校的定位及自身学科特点,研究本层次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学科建设的规划、实施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地市普通高校虽然基本上属于教学型高校,科研工作并不是其首要任务,但科研本身既是高等院校区别基础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教师队伍成长、教学内容更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为此,地市普通高校也必须尽力做好科研工作,并注意发挥学科群体效能,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要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民族特征紧密联系起来,走地方化道路,处理好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加强科技转化,提高服务能力,促进良性循环。具体说来,就是:

第一,地方性,坚持服务地方的方向。

地方性是包括地市普通高校在内所有地方院校的第一特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基本职责。地市普通高校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符合地市普通高校科学研究的实际,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本身的客观需求,是其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正如王志刚教授所言:“立足地方是发展地方高校科研的根本”。[29]地市普通高校科学研究只有定位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会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地市普通高校,一方面要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的开发定位,从地方特有资源出发,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把地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出去。另一方面,要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民族特征紧密联系起来,用先进、科学的手段、方法解决地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围绕地方发展战略措施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为地方发展提高科技支撑,全面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等组织联系与合作,走地方化道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第二,特色性,走特色发展之路。

特色发展是地市普通高校的明智选择和出路,科研方面也应如此。地市普通高校科学研究比较普遍地存在层次不高、水平较低、力量较弱、方向分散等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地市普通高校科学研究的现状,必须具有特色意识,以科研特色培育为突破口。应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具有地方特点的科研特色,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突破口,以学科综合、交叉为立足点,通过特色形成科学研究的“品牌”,依靠科研特色提高科学研究的竞争力,依靠科研特色才能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总之,培育科研特色是地市普通高校科研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学术水平、办学层次提升和学科特色、办学特色培育的根本保证。

第三,应用性,以应用研究为主。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说过:基础研究为人们打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应用研究则是完成具体解决方案,这是连续的不能间断的过程。[30]地市普通高校由于在科研实力等方面与部委属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在基础性、原创性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攻关等研究方面没有优势。因此,在科学研究中,一方面,要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试验为主,把着眼点放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政府的合作研究发展方面,努力解决地方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地方社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研究,推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第四,稳定性,坚持稳定的科研方向。

地市普通高校由于科研实力、水平和成就所限,对科研方面的投入也相对有限,有些学校也缺乏科研发展的整体规划、长远设计,科研工作处在一种自发、分散的状态,缺乏稳定、持久的方向和目标,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一方面,在科研立项上,往往是以获取项目及其经费为目的,“随行就市”地确定研究方向及课题,缺乏长远考虑。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的科研不是从兴趣、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出发,而是为了职称等功利因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属于短期行为,从而影响着人才成长,也影响着科研水平的积累和提高,当然也很难取得大的成就。因此,应保持稳定的科研方向,坚持不懈,终会取得成就。

第五,合作性,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力量。

一方面,地市普通高校规模相对小,各专业的教师人数较少,人才、师资队伍水平也有限,信息不够畅通,科研经费不足,科研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学术交流方面,缺乏举办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的实力,也很难邀请到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地处中小城市,对外交流有限,缺乏科研合作与交流的组织能力,对外合作的意识也不强。同时,从整体科研队伍来看,由于缺乏有影响的学科及学科带头人、科研核心,合作的基础不够雄厚。科研中,“单干户”“师徒店”“夫妻店”等现象普遍存在,研究经费和研究力量的分散,遍地丘陵,不见高山,低层次重复研究多,“短平快”课题多,重大项目少,获得专利少,科研转化率低,研究水平低,创新程度低。因此,必须鼓励、提倡合作研究,要围绕学校发展重点研究方向,聚集科研力量、筹措科研经费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在校外,要积极与重点大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联系;在校内,要加强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合力促进科研工作。

总之,作为地市普通高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首先,要加强学科建设,整合科研队伍,发挥团队集体智慧与力量。其次,在科研方面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产、学、研结合,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明确科研方向,坚持科研特色,扬长避短,做有价值的、实实在在的研究,提高科技转化能力和服务能力,有效的促进地方发展。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信息,扩大对外交流,提高自身的科研实力。另外,也可以利用所处地理位置特点,作重点大学、综合大学与所在地域联系的中介与桥梁,与省会城市大学合作进行科研项目,在充分发挥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重点大学与基层实际、省会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及农村地区桥梁作用的同时提高自己。最后,也可转变观念,放下架子,积极与当地一些民办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共图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系统整体效能的发挥。

(二)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

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促进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其内在必然规律,遵循正确的评价准则,是构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良性发展机制的保证。

1.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把质量放在首位

第一,重视学术研究的质量。判断学术成果的标准是真理和知识的客观性,特别是创新程度和自主创新水平,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专利获得情况等,而非成果数量的多少。只有创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规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方案、对策,为实践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等。

第二,弘扬学术精神,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提升品质,持续发展的灵魂,学术精神是其核心。努力鼓励人才要耐得住寂寞,献身科学、潜心踏实做学问,塑造优良的学术品德。完善科研奖惩制度,建立学术信誉机制,打击学术腐败。剑桥大学一位校长曾说过:剑桥留住人的关键不是工资和待遇,而是浓厚的学术气氛与宽松的发展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对地市普通高校而言,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比直接追求科研成果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2.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www.xing528.com)

第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单从—个方面评价事物,无法准确地反映其全貌,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也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从质上评价,考察成果有否充分的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逻辑上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真实可靠、成果是否有创新等。量上可考察成果的社会效应、经济效益、同行反映引用情况等。只有坚持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克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片面性,使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科学、准确、客观。在这方面可以重点考察代表性、标志性研究成果水平,以引导、追求学术精品。

第二,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科研成果的价值具有潜在性、模糊性,是一个具有多重价值的整体。在评价成果价值时,主评人往往会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从自己的理解出发,通过他对某一学科研究现状的了解,来对一项成果的价值做出判断。如果这一判断不建立在定量、客观的基础上,没有可比的分项指标量,没有详细的定量标准,而单凭感性、直观性进行定性评价,就很容易导致评价标准的自由度过大,甚至给主评人拔高或贬低某一成果带来方便,从而导致评价失去客观、公正、准确。因此,必须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建立健全专家评议制度,扩大评价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一方面,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力度,强化知识管理功能,另一方面,重大科研成果的评价可以尝试答辩制、申诉制,增强评价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公正性。

3.实行分类评价原则,促进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及成果应当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评价的目标、内容应当的有所区别。

第一,通常将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三大类,应区别对待。基础研究是以认识自然现象、提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活动,其表现形式主要为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研究成果具有间接性,评价时要强调其学术价值。应用研究是针对具体的实用目标,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流程的研究,其表现形式主要以技术论文、技术专著和专利为主,评价研究成果时要特别强调其技术性、应用前景和社会影响。技术开发研究是对实验室成果进一步扩大或具体化所做的工业性中间试验,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商业价值,评价研究成果时要强调其实用性和经济效果。

第二,不同学科门类应采用不同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形式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形式不同,前者主要体现为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后者除这些之外还可能体现为专利或技术产品、新农作物产品等。在专利中,发明专利法与外观设计专利的含金量大小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带来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则是间接的,自然科学研究却恰恰相反。同时,即便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成果形式差别也非常大,如艺术作品与论文、专著之间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是属于大文科类,对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评价标准与政,法,经,管等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

4.建立全面综合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由承担项目、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奖成果、获得专利、创造价值、人才培养等方面构成,其中以科研项目、研究论文、著作和专利为主要。①项目是产生科研业绩基础,是科研实力的一种具体体现,也反映了科研业绩产出的潜力。②论文是科研业绩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一篇论文在不同期刊公开发表以后,实际上就是接受了同行专家的评议。③著作主要分为专著(论著)和编著两大类。专著是指作者总结自己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成果撰写的理论著作;编著是指作者汇集国内外某一学科领域的新成就,经过分析整理后撰写而成,也包括工具书。④专利包括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⑤至于创造价值则包括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解决新的问题或困难,等等;人才培养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等。

第二,要注意将学术成果的展示层次与应用情况相统一,从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地市普通高校研究大多属于应用性研究,因此,在评价时要注意形式评价与内容评价相结合。形式主要是指成果的来源、类型与成果发表(出版)的形式(含刊物的档次);内容则是指成果的质量、产生的影响(引用、索引、评奖等)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在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别是人文社科研究进行评价时,应坚持以内容为主,兼顾形式的原则,将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

5.教学研究与非教学研究同等重要

一方面,大学是知识创新的地方,教学本身具有研究性、探究性。正如德国学者雅斯贝尔说:研究与教学的结合是大学崇高而不可放弃的原则,因为根据观念,只有最好的研究者同时才是出色的教师。因此,要鼓励和充分肯定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建树。另一方面,对于基本上属于教学型高校的地市普通高校来说,教学始终是第一位的,不能本末倒置。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应特别注意加强教学研究,不能忽略,更不能歧视。

(三)加强科研平台及团队建设

科研平台的范围包括:国家和省(部)市级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各类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等。

科研平台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及学校的学科发展,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地市普通高校在鼓励教师从事自由探索式研究的同时,一要更加注重有组织的、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坚持把构建大平台、大基地,组织大团队,承接大项目作为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二要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开展战略合作,要紧紧围绕地方建设,构筑面向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在地方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骨干和引领作用。三要紧紧围绕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四要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和平台、基地建设,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汇聚帅才、将才,同时,要加大力度培养人才,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增强发展后劲。五要加大力度建设创新团队,大力推进“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模式。六要注意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理顺院系行政组织与跨学科平台、基地的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院系行政组织与跨学科平台、基地积极性的体制和机制,为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加强跨学科联合攻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奠定坚实的基础。七要建立健全资源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大而全”“小而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八要围绕学科和平台、基地建设,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人才评价制度,鼓励校内互聘、复聘,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最佳组合与共享。

(四)强化学系在学科建设中的责任

大学是知识的发源地,是专门培养社会高级人才的机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和意义也越来越大,但要办好大学,学科建设始终是校院系各级单位的重点工作。

1.学系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系作为高校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高校按照学科性质设置的办学基层单位,是实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具体单位,也是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和目标实现的具体操作者。可以说,学校与各系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主办者和承办者的关系,离开了各系的具体实施和努力,学校的任何教育活动都不可能完成。近年来,随着大学的连续扩招及高校间的调整与合并,大学办学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的学科专业门类也明显增多,校内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更为突出明显,大学的组织结构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但不管是校、系二级管理组织,还是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都在强调管理重心下移,这就必然赋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第一线的各系更大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目前各个高校在加强学科建设的时候,都普遍重视学校总体规划设计、学科队伍整合、学位点申报等工作,强调主管校长、学科建设办、科技处(科研处)的职责和作用,而对学院以及各系在学科建设中的积极意义没有深刻分析并加以利用。而且,各系在日常工作中也重专业建设而轻学科建设,重学生培养而轻学科队伍建设,系主任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往往有责无权,只是学校领导和重要行政部门的“大干事”,这也是造成许多学校学科建设声势浩大而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之一。

2.学系加强学科建设的基本途径

学科建设的主要实践活动必需落实各个学系及科研院所等机构平台,其中,学系是当然的主力军,责无旁贷。

(1)一个系的学科建设要取得成功,配备一个好的系主任是前提。因为,系主任作为一个系的第一负责人,也必然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任何一个校长来说,都不可能通晓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但系主任作为本学科的专家,对本学科的发展建设更有发言权,也应该负主要责任。而且,系主任在学科建设方面责任和义务的进一步强化,也符合强化学术权力、教授治教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原则。当然,作为系主任,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因为其岗位处于高校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交互作用的焦点之上,要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就既要协调好系内各专业、各研究所、实验室及性格各异的教师间的发展关系,还要处理好本系与他系、与校外学术团体和专家同行的关系。另外,一个好的系主任还必须是一个德高望重、胸怀宽广、淡泊名利、并愿意为大家积极奉献的热心人。系主任不同于具有法人资格,具有丰富教育思想的校长,也不同于主要以行政角色出现、有绝对权力的机关处长,他既是行政长官、也是专业权威、学术领导人;既是教育教学管理者,也是教育教学的一线实践者,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具体操作者;既是一般教师的榜样和楷模,也是教师的服务者。他的权威既依赖于组织权力和学术权力,也依赖于他的人格魅力。因此,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难以服众,没有宽广的胸怀难以容人。作为系主任,不能优先照顾、“重点支持”,甚至一味偏袒自己所属学科、专业、研究所、教研室,而轻视其他学科和同事的发展。正如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认为,一个优秀的系主任应该带领学系持续发展,理解他的同事们的工作方式,激励他们,确保教学有效进行。[31]另外,由于对一般专家学者来说,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学术事业和自我实现,许多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因此也不愿意当官从政。一项调查表明,只有3.8%的大学系主任表示愿意连任。[32]所以,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也当不好系主任。这也同时要求,作为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在转变观念,简政放权、重心下移,实施责权对等,给系主任更大的人权、财权,大力支持系主任工作的同时,要尽量减轻一般性事务对系主任的影响和压力,关心和支持系主任个人的发展。

(2)在学科建设方面,首先,各系应依照学校或学院的性质特点、宏观规划和总体部署,高度重视系级学科建设工作,制定出全系学科发展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定位,确立科学合理的学科研究和专业优化的方向,使学科发展既能体现出自身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又能保持学科发展的持续生命力,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其次,必须把学科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做。学科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有可能培养高水平的学者,才能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的师资人才。因为一般而言,教师对学科的忠诚大于对学校的忠诚。[33]为此,必须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团结合作的学术队伍,才能保证学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第三,选拔、培养德才兼备、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是学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许多大学之所以世界著名,就是由于他有一两个,甚至几个世界一流、享誉全球的科学家、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例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1999年大学评估中,超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是世界顶尖学科,这一切主要来源于两个教授,一个是密立根,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使这个学校的实验物理迈进世界一流;另一个就是冯·卡门,他把美国的航空技术带起来了。有了这两个人,加州理工学院就世界知名了。[34]在这方面要克服论资排辈现象,大胆选用年轻有为的人,并赋予他们相当的学科自主权,尊重他们的学术权利。系领导不要过多的进行干涉,恰当处理好学科负责人与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之间的关系。第四,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如实验室、研究所、资料室以及学位点、重点学科等标志性建设等,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奖励办法等,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必须注意,作为一个系,在基地建设方面,不能追求小而全,要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资源,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搞好有优势、有特色、有意义的现代化设施建设,并积极与其他系联合,创设一流的学科条件,吸引一流的学科建设人员,创造出一流的学科成就。第五,努力争取大的科研项目,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大的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成果标志,只有在高层次、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中才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科队伍,促进学科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通过有社会意义的大型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既可以补充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经费来源,又可以扩大学科和学系的社会影响,促进学科持续发展。最后,加强学术交流也是进行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时代,知识在不断分化的同时,更显现出综合的趋势,闭门造车就会很容易被淘汰,应积极加强系内外、校内外、国内外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观念更新和知识创新,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学科发展水平。

(3)各系在进行学科建设的时候还必须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任务,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大学的一切工作也必须以它为中心。大学的学科水平既应该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上,也应该体现在利用学科成果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贡献上。我们在学科建设中既要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利用学科建设成就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优化专业结构,充分利用不同专业促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综合性学科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永恒追求

自主创新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基础,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更是科技进步和国家强盛的源泉,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曾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科研的灵魂是创新,大学作为知识创新、传承文明、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社会机构,对于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地市普通高校虽作为大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既不同于部委属大学,也有别于地方重点大学、中心城市院校,属于第三世界,基本上属于教学型大学,其自主创新能力虽十分有限,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也是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

准确定位,树立端正科学的发展理念是地市普通高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地市普通高校由于其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能力有限,在竞争日中处于劣势,此时的发展心态,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显得格外重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既影响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因此,首先应认识到地市普通高校既然属于大学的组成部分,也应保持大学应有的精神风貌,树立高远理想、信念,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不仅是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责,也是地市普通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其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必须为之而努力追求和奋斗。第二,作为地市普通高校,虽地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中小城市,在人才引进、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等方面有不利之处,但正因为地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中小城市,在地方上是“最高学府”,便容易进入社会的中心,容易成为当地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地市普通高校只要坚持面向县区,面向中小城市,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办学空间,充分发挥自己与当地社会的天然联系,强化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创新成果不断产生的创新机制,便有可能成为当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经济发展的咨询站、应用技术的推广站、先进文化的领路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面向地方,加强应用性研究,强化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科技转化能力是地市普通高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表现。

首先,地方性是地市普通高校的第一特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基本职责。地市普通高校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符合地市普通高校科学研究的实际,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本身的客观需求,是其科学研究基本职能的重要表现。地市普通高校科学研究、自主创新只有定位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会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要全面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等组织联系与合作,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民族特征紧密联系起来,围绕地方发展战略措施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为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特别要“以培养专业人才职能和发展知识职能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地方社会提供学术性服务”,[35]走地方化道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其次,地市普通高校由于在科研实力等方面与部委属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在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没有优势。因而,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要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试验为主,把着眼点放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政府的合作研究发展方面,用先进、科学的手段、方法解决地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努力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第三,作为地市普通高校,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是其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邀请社会、企业人士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共同改革完善教学计划、专业设置、科研计划、科研立项等工作。只有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才能使地市普通高校的研究课题符合市场的发展方向;也只有地方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地市普通高校获得更多的项目和科研经费的资助;当然地市普通高校加强与企业的结合也能使企业借助高校的科研实力,解决技术当中的难题,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主要以企业为主,研发经费的多半来自民间,而我国的研发经费的投入目前还是政府主导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36]因此,地市普通高校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努力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综合各方面技术、设备、人才、市场、信息等优势,通过互补,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同时,注意强化特色性、稳定性和合作性也是地市普通高校提高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必需。①特色发展是地市普通高校的明智选择和出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也应如此。地市普通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具有地方特点的科研特色,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突破口,以学科综合、交叉为立足点,通过特色形成科学研究的“品牌”,依靠科研特色提高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依靠科研特色才能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提升自主创新的水平。②地市普通高校由于科研实力、水平和成就所限,对科研方面的投入也相对有限,有些学校也缺乏科研发展的整体规划、长远设计,科研工作处在一种自发、分散的状态,缺乏稳定、持久的方向和目标,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既影响着人才成长,也影响着自主创新水平的积累和提高,当然也很难取得大的成就。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应保持稳定的科研方向,坚持不懈,终会取得成就。③加强合作性,充分发挥团队力量。鼓励、提倡合作研究,要围绕学校发展重点研究方向,聚集科研力量、筹措科研经费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在校外,要积极与重点大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联系;在校内,要加强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合力促进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体现

强化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地市普通高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体现。

地市普通高校基本上属于教学型大学,教学工作是其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是其根本任务,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教学来进行,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工作也不例外。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专业教育是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办学模式,曾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思想底蕴不够,导致大学生知识面不宽、创新精神不强。因此,地市普通高校要建立起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通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加通识教育课程,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训练要求整合为一体,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强调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促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顺应学习型社会需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37]要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索问题,培养学习的兴趣和钻研问题的毅力,积极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活动,学会学习,增强探新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三,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既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要大力建设开放型实验室,在空间上,适应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要求;在时间上,适应生活学习规律,打破了上课时间的限制;在管理上,适应教学、科研需要,打破专业和隶属关系限制。

第四,利用学生社团,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要通过航模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等丰富的文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兴趣、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心向。

总之,地市普通高校只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自身实际出发,面对地方,强化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推广、创新,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才能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也有助于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及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