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护环境:实现天人合一

保护环境:实现天人合一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寄希望于渴求且能迅速接纳知识的乡村少年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不二法门。明确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后当如何践行环境保护?乡村教师须得遵从“天人合一”的诉求。此外,邀请环保局工作人员来校举办讲座,举行环保知识大赛或是环保方案设计竞赛,学校建立环保社团,然后动员学生回到各自村落建立环保协会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案。四个字表明了乡村教师的双重身份,即不仅是教师,更是乡村社会中的一员。初称“连环教学法”。

保护环境:实现天人合一

寄希望于渴求且能迅速接纳知识的乡村少年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不二法门。践行环保可实施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6]。乡村教师作为“小先生”的引导者,首先要让乡村少年们明确环保的目的是让人类自身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了解自然的价值所在,正如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中所说的,我们无法预料未来世界的食物或药品会如何产生,技术的发展速度又如此惊人,生态系统里正受威胁的物种里,很可能有一些潜藏着特定用途。[7]这便是潜在的经济价值。自然亦是科学、诗、哲学和宗教的源泉,康德对“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的景仰和敬畏,帕斯卡尔的“这无垠天空的无限的寂静让我战栗”的警句都产生于对自然的心灵游走。人类千百年来的心智历程都源于自然的启发。这当中孕育出自然的宗教文化象征价值。小学生的作文中,各大文豪的文字间,世界级绘画大师的画里以及《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照片无不彰显着自然的艺术或审美价值。最为关键的是自然的人格塑造价值,自然的广袤巨大让人感到谦卑,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人学会艰苦奋斗,偶发的自然灾害让人学会自力更生,脚下的泥土让人学会踏实,珍珠的形成让人学会包容。

明确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后当如何践行环境保护?乡村教师须得遵从“天人合一”的诉求。人与自然是同处一体、相互依存的,只有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并尽心尽力地体物爱物,才有可能谋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爱护自然可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引导乡村少年们不再伤害野生动物,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分类回收各类垃圾,尤其是化学农药或肥料的包装、电池等。此外,邀请环保局工作人员来校举办讲座,举行环保知识大赛或是环保方案设计竞赛,学校建立环保社团,然后动员学生回到各自村落建立环保协会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乡村教师何以被称为“乡村教师”?四个字表明了乡村教师的双重身份,即不仅是教师,更是乡村社会中的一员。乡村的繁荣与衰败时刻影响着乡村教师的生活,乡村教师的言谈举止足以影响乡村的几代人甚至整个乡村的发展。乡村教师作为最接近学生的人,要做乡村少年成长的引导者,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教他们学会生存与生活,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更要用呵护与温暖去填补留守儿童缺失的关爱。同时不忘致力于乡村文化建设,用自身的智慧与才艺丰富乡民们精神生活;投身于乡村政治经济建设,利用所学所能为乡村发展谋出路。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教师是国家大厦的基石,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力量。如果每一块基石都牢固,每一种力量都精彩,我们的国家必然更加强盛。乡村教师的肩上扛着整个国家,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教师能成为奋进者、先行者、引导者;期待着有更多的教师活出自己的精彩。

总之,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所提出那样,一方面,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把农村需要的人群纳入特殊教育体系。以市县为单位,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这些都为乡村教师全面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乡村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历史机遇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彰显自己的才华、在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注释】

[1]本专题由王丽娟(女,西南大学博士生)、高娅妮(女,教育学硕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完成研究、撰写工作。

[2]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98.(www.xing528.com)

[3]徐继存,高盼望.民国乡村教师的社会形象及其时代特征[J].教师教育研究,2015(4):80-85.

[4]车丽娜,徐继存.民办教师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5):45-51.

[5]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4.

[6]20世纪20—30年代陶行知倡导的制度。由年长的优秀学生教年幼学生或民众,以传播知识,开展人民大众教育。他有感于旧中国文化落后,文盲众多,普及教育中师资极端匮乏,提出让儿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入”,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授给周围的人。初称“连环教学法”。1932年后,山海工学团倡行此法时改称“小先生制”。他认为这有四大优点:(1)有利于普及女子教育,杜绝男女之嫌的议论;(2)使大人“无形中得到一种少年精神”,焕发学习情趣;(3)使“知识公有”,使教育成为“人人有得到沾施的机会”;(4)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打成一片。曾在全国23个省市推广,还被介绍到印度、墨西哥、加拿大等国。

[7]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