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傈僳族传统教育:泰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

傈僳族传统教育:泰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傈僳族传统教育学校教育只是针对某个人一定年龄段实施的有针对性的、主要是技能方面的特殊教育,是传统教育的补充。在泰国,今天的傈僳族仍然保留着这种优良的民族传统。[2]尊老爱幼是傈僳族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尊老敬老在他们中是出了名的。正因为如此,敬神成为傈僳族父母对子女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傈僳族传统教育:泰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

第一节 傈僳族传统教育

学校教育只是针对某个人一定年龄段实施的有针对性的、主要是技能方面的特殊教育,是传统教育的补充。在泰国,傈僳族传统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两部分组成,其特点有二:一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终身性特征,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再到最终逝世,都可能接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二是傈僳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故事性特征,即人们一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育。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出生就接受的最早的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影响也最为深远。家庭教育是在家庭范围内实施的教育活动,且主要是由家庭的长者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活动,教育内容极其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技能教育和宗教文化教育等。

(一)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历史上,傈僳族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热爱和平、有礼貌、讲信用、尊老爱幼的民族。在泰国,今天的傈僳族仍然保留着这种优良的民族传统。当有客人到家里做客时,父母告诉孩子们必须给客人搬凳子、沏茶添水;如果孩子想玩耍,要到离大人们较远的地方去玩;如果客人离开前确实需要打扫卫生,要轻轻地打扫,千万不能让灰尘扬起来。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与人友善、慷慨大方,不能对他人怀有恶毒、嫉妒之心;要诚实守信,不能撒谎和欺骗别人。[2]

尊老爱幼是傈僳族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尊老敬老在他们中是出了名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老人总是毕恭毕敬,老人们安排的事一定要尽力去做;孩子们不能与长辈或年长者争论,即便不同意他或她的观点;和长者一起走路必须弯着腰,低着头;大人们在一起谈话不能打搅他们;路途中遇到素不相识的老人也要主动敬让,年幼的或晚辈一定要先行让到路的下边,让老人或长辈经过后再走;吃饭时,第一碗饭必须先盛好,双手递给年长者,并且要等年长者先动筷子,全家人才开始吃饭;如果杀鸡或上山捕获到动物,鸡或动物的心、肝等内脏或营养最丰富且容易咀嚼的部分要先夹给老人。当然,这些东西也可能夹给到傈僳族人家做客的尊贵客人,噢多梅在泰北傈僳村寨田野调查期间就曾享受过这种待遇。[3]

谚语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傈僳族父母常常会把相应的谚语编成歌谣唱给孩子听。这些谚语有“牛要走犁沟,人要走正道”、“撵山必须有条好狗,做人必须有颗好心”、“登高山知天高,下深谷知地厚”、“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山路越走越近,经验越学越多”、“没有累死的人,只有饿死的人”、“刀不快石上磨,不懂礼向人学”、“道路走不完,道理学不完”、“撒饭不捡饭,饿死三代人”等。[4]这些谚语告诉人们要明事理、讲礼貌、善良正直、踏实好学、勤俭节约等。

寓言神话传说、诙谐故事也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往往通过一些栩栩如生的故事去触动并感染孩子幼小的心灵,唤醒孩子的良知,让他们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或祖父母会时常给孩子讲一些涉及社会伦理道德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等,并爱憎分明,将故事中鲜明的“人物”设定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此形成对孩子伦理道德意识的启发和熏陶。[5]下面是一则关于“诚实和欺骗”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泰国傈僳族村寨广为流传。

从前,有三个青年人到另一个村子去玩耍,他们在路上休息时捡到了一个装有很多钱的钱包。为了分得更多的钱,其中两个青年就商量好算计另外一个,他们三个投票决定是诚实好还是欺骗好。第三个名叫阿普的青年认为诚实好,但其他两个人都认为欺骗好,二比一,结果阿普输了,于是他就不能参与分享他们共同捡到的钱。晚上,他们住在路旁的村子里。睡梦中,天使告诉阿普说,就在他们住的村庄里国王的公主得了不治之症,只要阿普到村外拾三捆柴点燃,然后在火上不间断地烤一块大石头,直到烤焦了,这个石头就会变成一条小河,村民们就可以引河水灌溉庄稼,而公主只要喝一口河里的水病就会好起来。第二天,阿普照着天使说的方法做,果然,公主的病奇迹般的痊愈了,村民们有了河水灌溉,庄稼获得了丰收。为了感谢阿普,激动万分的老国王把公主嫁给了他,并让他继承了王位。[6]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要以阿普为榜样,为人诚实,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老天都会眷顾你。同时,故事告诉人们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老实人不吃亏,以此来培养孩子们崇高的思想品德,宣扬好的社会风尚。

如民间故事《火烧腊门》载:

以前有两兄弟,哥哥叫腊门,弟弟叫腊迪。父母去世后,兄弟俩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了妻子,为了独自占有家中财产,他把弟弟赶进了深山。腊迪只好到深山里开荒度日。一天,在山鹰的指引下,他获得了要什么就会变出什么的宝磨,从此腊迪变成了一个有钱人。腊门听到这件事后,逼腊迪讲了事情的经过,然后按腊迪指点的路,找到一个山洞,背来不少黄金白银珍珠玛瑙。接着,腊门又夺走腊迪的宝磨,成天贪心地要求宝磨变出他们所要的一切。谁知,后来宝磨越转越快,迸射出了火星,喷出火焰,把腊门和他的妻子都烧死了。[7]

这个故事用词简单,意义清楚明了,便于人们理解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使人们在生活中形成脚踏实地、以人为善的好品格,坚决杜绝贪图私利、不劳而获的思想的萌生。

除此之外,傈僳族民间文学中还有一些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如《创世纪说》、《父行子效》、《两对朋友》、《石人的故事》等,它们都以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父母通过反复讲述,使故事中所蕴涵的道德观念和基础知识深入孩子的心灵,有利于孩子们是非观、善恶观的形成。

(二)宗教文化教育

基督教佛教传入之前,傈僳族崇尚“万物有灵”,将自然、图腾及祖先神化并加以崇拜。长期以来,这种敬神心理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于傈僳族的脑海中,并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正因为如此,敬神成为傈僳族父母对子女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父母告诉孩子,男孩可以去祭祀山神的神庙周围玩耍,而女孩则不能去;男孩可以参加大人们祭祀山神的活动,并学习如何祭祀,女孩则被禁止参加。点燃香表示祭祀山神活动开始,在整个祭祀活动过程必须保持安静,有礼貌,对山神毕恭毕敬,不能放屁,更不能怀有邪恶念头。不能砍伐神庙周围的树木,因为山神喜欢安静,天气太热时需要树叶遮住阳光。如果某个男性与其他女性有婚外恋行为,一经发现,人们就要求他来到山神爷爷面前承认错误,并款待他们一顿饭;如果某个小孩太淘气,父母对他(她)说,你再继续这样子,山神爷爷就会不高兴。[8]新年期间,虽然有的村子允许妇女到神庙周围跳舞,但也有严格的规定,怀孕的妇女及其丈夫不能参加。如果他们参加了,山神爷爷会坐立不安,这会导致妇女难产,甚至死亡。[9]另外,处于月经期间的妇女也不能参加跳舞,因为这样会给村里带来厄运,比如导致庄稼歉收或颗粒无收等。[10]

新年来临,父母会要求孩子把院子及其房屋周围打扫干净。据说,新年来临前,会有一位天使来人间视察,看所有的东西是否干净、卫生,安放得井井有条。只有屋子干净,家庭成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人家才能得到天使的赐福,金银珠宝才会滚滚而来;相反,对那些不讲卫生的家庭来说,天使会诅咒他们,让他们永远贫困,因为财神爷不喜欢居住在一个乱哄哄的家庭里。另外,过年时会有很多亲戚朋友来到家里唱歌跳舞,以示祝贺,当客人看到家里凌乱不堪,无法唱歌跳舞时也会嘲笑主人。 (www.xing528.com)

(三)生活、生产技能传授

在傈僳族家庭中,父母及长辈都很重视向孩子传授生活技能,其内容与傈僳族社会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体说来,傈僳族孩子生活技能传授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衣、食、住、行等相关的基本生活技能的传授;二是与傈僳族的社会娱乐活动相关的技能,即儿歌、简单舞蹈的传授。另外,父母传授给孩子的生产技能与其民族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内容是与农耕、狩猎生产相关的初级知识的传授。

孩子年幼时父母就带着他们外出劳动,教他们如何播种,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找猪草、捡菌类等。父母告诉孩子要热爱劳动,并教会他们如何分清节令,如何栽种庄稼,如何饲养鸡、猪、牛等家畜家禽。他们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不要看别人怎样吃喝,而要看别人怎样劳动”,因为世界上,不论在任何地方,如果一个人不参加劳动,就不可能获得食物。

饲养鸡和猪等家畜家禽是孩子们的主要任务之一。父母教孩子用稻谷或玉米喂鸡,用玉米喂猪。猪一天喂两次,早晚各一次。白天孩子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参加劳动,下午他们就背着玉米、芭蕉叶和杂草等回家,孩子的年龄不同所背的重量也不相同。父母通过教授孩子饲养家畜的方法和技术,使孩子逐渐学会了帮助父母照看家庭,这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最直接的教育方式。

过去,傈僳族村子附近的森林非常茂密,孩子们到里面去寻找菌类、野果时,一不小心就可能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出口。人们认为,解决迷路最有效的办法是脱下衣服,反过来穿,就能找到出口。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在走过的路旁放一些如树叶、石头等标志物,以便回家时顺着这些标志物就很容易地找到出口。

总之,傈僳族家庭教育各方面内容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紧密联系,它们共同作用,促进着孩子们的初始社会化。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琐碎、连贯,有形、无形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傈僳族孩子完成了其民族性格的具体塑造,并使他们从身、心两方面为迈向傈僳族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很难对它们作出明确区分。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反过来社会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泰国傈僳族的社会教育主要是通过一些故事和例子来启发人们,引起他们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度思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新年是泰国傈僳族的重要节日,每当节日来临,老人们就会给年轻人讲述有关节日由来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由于人类中出现了部分道德败坏、作恶多端的人,神非常气愤,于是派遣世间的妖魔鬼怪来驱赶和消灭人类,一个寡妇听说这个消息后,背一个,牵一个,带着她的两个孩子跑了。魔鬼看到这个情景便问:“你为什么背着年龄大的孩子?反而让年龄小的孩子走路呢?难道大孩子是你亲生的,小孩子不是你亲生的?”妇女回答道:“不是的,小孩子是我亲生的,而大孩子是我多年前在路边捡到的孤儿。”

魔鬼听后深受感动,说:“闺女呀,我们以为世间恶人横行,没有真爱,因此,我们是专门来消灭人类的妖魔鬼怪。今天我们才发现,世间还有真情在。”说完,魔鬼随手从路边砍了一棵松树递给妇女,接着说:“闺女,明天是大年三十,晚上你把这棵松树插在你家门口,我们来消灭人类的时候就不会杀你。”

回家后妇女挨家挨户地把情况告诉了村民们,并嘱咐他们一定要砍一棵松树插在大门口。第二天晚上,当夜深人静时,妖魔鬼怪果然悄悄地从天而降,准备屠杀人类。当他们看到每户人家的大门口都插着一棵松树时都觉得奇怪,无从下手,最后只好匆匆离去。人类逃过了一场灾难。

这仅仅是一个传说故事,但对人们的启发比较深刻,它告诉人们: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善待别人;反过来,这颗善良的心将会拯救自己及别人。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对傈僳族夫妇生了一个白白胖胖、惹人喜爱的孩子。一个月后孩子突然不吃不喝,整天哭喊不停,逐渐消瘦下去。夫妻俩急得团团转,以为孩子生病了,到处求医问药,仍不见好转。一位老者对夫妇说,你们结婚后很长时间没有回去看望父母了。夫妻俩顿时恍然大悟,急忙背着孩子就往娘家赶去。回到娘家后,孩子果然又笑又闹,跟没事一样。原来,按照傈僳族的传统习惯,夫妇结婚生孩子后一定要背着孩子回娘家看看,而这对夫妇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特别是当父母年老时要关心、照顾他们。故事内容与歌曲《常回家看看》十分相似,但它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更让人感动,效果更好。

在班伦寨,一对夫妇争吵了很多年,差点闹到离婚的地步。2004年的一天夫妻俩又大打出手,闹得整个家庭乌烟瘴气。就在这一天,他们12岁大的孩子留下一封信后就上吊自杀了。这件事情传遍泰北地区傈僳族村寨,人们用它来教育那些不和睦相处,经常吵架、打架的夫妇。

教育家人热情款待远方来的亲戚朋友是泰国傈僳族的又一传统美德。当一个男性从另外一个村子办事回来,他首先会自豪地告诉妻子他所去的人家是如何盛情地款待他,人们是如何热情地帮助他。妻子听后会牢牢地记在心中,当有人来她家时,她会更加热情地招待客人,否则会遭到村民们的一致嘲笑。[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