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抗战:阻碍日本南进,支持美英战略

中国抗战:阻碍日本南进,支持美英战略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0年9月24日,中国外长对法国维希政权表示,如果日本被同意派军队进入印度支那,中国将也具有同样的权利。同日,中国驻美大使也对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表示,中国将抵抗日本占领印度支那铁路,并希望美国促使英国重开滇缅公路。由于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日本南进准备只有采取兼顾和逐步推进的战略。6月19日,他又指出,中国抗战不仅在远东制约了日本,同时也支持了欧洲方面英国抗击德国的战争。

中国抗战:阻碍日本南进,支持美英战略

二、中国抗战以延缓日本南进支持美英战略

中国的抗战在美国全球战略制定时期的战略贡献是巨大的,从1940年6月法国败降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牢牢将日本陆军主力制约在中国大陆,将日本的南进侵略扩张延缓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并在美英专注大西洋对付德国的时候,抑制了日本在最佳时间内南进,也极大地弥补了美英战略中的缺憾。

早在日本建立南进基地准备战略南进太平洋地区初期,中国除了坚持对日本陆军主力的牵制与打击外,还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日本的南进准备行动。中国多次坚决反对英国与法国在香港、滇缅公路、印度支那问题上对日本的妥协政策。1940年9月24日,中国外长对法国维希政权表示,如果日本被同意派军队进入印度支那,中国将也具有同样的权利。日本在印度支那作战将得不到供给支持,希望确认法国是否在冲突中保持中立。同日,中国驻美大使也对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表示,中国将抵抗日本占领印度支那铁路,并希望美国促使英国重开滇缅公路。中国在中国与印度支那边境部署了20万人的军队,包括1个师的中央军[225]但法国维希傀儡政权的态度是,如果中国军队进入印度支那,法印当局将抵抗并与日本联合。[226]中国介入印度支那制约日本南进的计划没有成功。

由于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日本南进准备只有采取兼顾和逐步推进的战略。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日本鉴于欧洲殖民宗主国的失败,加紧了南进的准备。7月17日近卫文麿再次组阁后,规定日本的基本国策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如果内外形势许可,就捕捉(南进)良机,行使武力”,并加紧南进体制建设[227]可见,中国的抗战仍然是日本南进的巨大障碍。如近卫在7月7日会见新闻记者时就说:“新政治体制的完成,时间上如果能赶上对中国事变的处理和当前外交问题的转变,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但须防止急于求成。”在7月27日日本大本营和政府内阁联席会议决定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中第一条记载:“关于处理中国事变,设法集中政略战略的综合力量,尤其应尽一切手段断绝第三国的援蒋行为,迅速迫使重庆政权屈服。”鉴于中国抗战给日本造成的战略物资上的巨大消耗,日本也特别担心美国对日本的经济禁运。因此,日本不得不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南进准备。进兵法属印度支那是首先采取的两全之策。这一方面断绝中国的外援之路,另一方面为南进作地缘战略方面的准备。[228]这反映了日本的两难窘境和在主要战略目标选择上的犹豫和摇摆。日本进驻印度支那北部对中国的施压,并没有使中国屈服。1940年11月13日召开的御前会议决定的《中国事变处理纲要》中记载:“长期作战态势是:确保蒙疆、华北的重要地区、汉口附近以东的长江下游重要地区,以及广东的一角和华南沿海要地;一面经常保持用兵的机动性,一面彻底整顿占领区的治安,并同时继续对重庆进行封锁和空袭。”[229]可见,日本在南进准备的同时,在中国仍然要准备对付中国战场的持久作战。

关于中国抗战对整个东亚地区乃至欧洲大西洋方面作战的重要性,美国官员在这一期间有不少分析。1940年6月12日,霍恩贝克备忘录中认为,中国的抗战有利于英美法,应该给予全力支持。6月19日,他又指出,中国抗战不仅在远东制约了日本,同时也支持了欧洲方面英国抗击德国的战争。6月20日,他主张美英应在远东局势中采取坚决的态度,英国舰队负责大西洋,美国海军负责太平洋。6月26日,他进一步指出援助中国抗战在欧亚两方面的意义,认为在欧亚实行绥靖政策没有任何好处,而对日绥靖将会带来诸多坏的影响。中国抗战制约了日本也支援了欧洲。如果中国抗战崩溃,这将是对德国与意大利在欧洲方面的极大支持。[230]6月28日,澳大利亚公使团在给美国的一份电文中建议美国与英国制约日本,帮助中国,美国舰队驻留太平洋,这可以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使日本安静些(即使日本不能在太平洋挑起事端)。[231]这说明美英澳人士对中国限制日本南进的战略作用的重视。10月9日,赫尔在给格鲁的电文中谈到,美国政府向英方表示,美国认为日本在中国的占领与在法属印度支那的新的行动吸收了日本人力与经济资源,日本将不会按其海军的建议横扫太平洋,发动对荷属东印度的战役,如果他们认识到这样一个战役将需要输送大量海军部队与大量的陆军部队的话。[232]尽管美国关于日本不会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判断是不准确的,但是关于中国抗战对日本经济资源的消耗的看法则准确地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中国抗战已经使日本陷入战争经济的极度困难之中。

可以说,日本的南进最佳时间应该说是在1940年底和1941年春。对于日本来说,此时英国和美国的注意力主要在大西洋和英伦三岛方面。而对于轴心国完成相互战略配合来说,这也是一绝佳时期。1940年9月日本进驻印度支那北部,就具有既想南进,又想迫使中国屈服的双重目的。[233]同时也证明其无法放手南进。日本的南进态势,也使英国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鉴于英国在远东防御的虚弱状态,它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如何保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问题。但是英国又不能不进一步明确把欧洲放在压倒一切的首位。在保卫本土的同时,英国把地中海作为下一步的“第一战场”,争取首先打败意大利,保住希腊、土耳其等国,并以此作为日后击败德国的基地。所以,当时欧洲、地中海和中东的战场形势使英国根本不可能派出一支增援部队去远东。英国方面已经承认,如果日本海军力量突袭,英国皇家海军势必面临无法应付的局面。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英国高层决策者们对单凭自身的力量完整保卫远东并没有多少信心和决心。10月4日,丘吉尔致信罗斯福,说明已重开滇缅公路,同时又担心日本对英国宣战,导致日英在太平洋上的冲突。因此,要求美国派舰队对新加坡进行“友好访问”,“愈大愈好”,以“阻止战争的扩大”。[234]但美国并没有派舰队到新加坡。1941年2月15日,丘吉尔在给罗斯福的电报中认为,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将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与英美开战。因为日本迫近暹罗湾(Golf of Siam)和印度支那。日本将先占战略要地和石油产地——荷属东印度,然后才是新加坡,也将袭击澳大利亚、新西兰,占领其沿海岸和港口,以便运送军队到中东。任何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入侵的威胁都将使英国从东地中海撤退军队去救援,而这样做中东就有灾难,土耳其将重新为德国贸易和石油开放黑海通道。[235]1941年3月5日,正是美英形成“先德后日”战略之时,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在第24号命令中关于“与日本合作”部分中就载明:“三国同盟条约订立的首要合作目的,就是促使日本尽快在远东方面积极作战。这将牵制大批的英国军队和将美国的关注点转向太平洋。”[236]

从上述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轴心国元凶德国的战略考虑是明确的:第一,希望日本早日南进,牵制美英,减轻德国进攻苏联时的后顾之忧;第二,避免美国卷入战争。这两项战略目标在对轴心国极为有利的时机时最终未能实现,完全是中国战场的制约所致。特别是在苏联没有参战之时,英美战略构架的中枢地带很容易出问题。英国最危急的时期,也是轴心国可能建立起战略联系,取得全球性战略优势的时期。日本如果趁机南进,中东可能不保,美英战略构架就会坍塌,中东和北非就会完全落入德国手中。但结果是日本没能南进,苏联、美英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日本大举南进时德国主力已经被牢牢拖在苏德战场,而无力向中东这一东西方枢纽之地作战略投入,其原因完全在于中国战场的牵制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牵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4%。[237]4月,日本认识到“美国军备还没有做好同时在两洋作战的准备”,“美国这时似乎迫切需要加强对英国的援助”,日本也就想“借此机会一举解决多年来悬而未决的中国事变”。[238]

1941年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部分解除了日本南进的后顾之忧,但中国问题仍然是日本的重大负担。日本同样不能马上放手南进。因此,其后进行的日美间的非正式会谈,就日本方面来说,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使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作出让步,解除日本南进的最大忧虑。但是,由于中国战场的坚持,中国对美国妥协倾向的警惕和抑制,再加上美国军政当局内的抗衡派力量对日本野心和对中国抗战的战略作用的认识,日本的目的未能达到。最后,日本不得不迈出南进准备的关键性一步——进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准备背着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在并不有利的时间和条件下对美国和英国开战。

还应提及的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之一,是想解决长期困扰其之中国问题。如在1941年11月1日和2日日本内阁与大本营联席会议讨论对美英开战中,日参谋总长就谈道:“通过南方作战占领菲律宾、荷属东印度、新加坡、缅甸等地,其结果,一向依靠英美支援继续抗战的中国,受援路一被切断,很有可能被迫放弃抗战的念头。”11月15日,日本在制定的《关于促进结束对美、英、荷、蒋战争草案》中也提到:“利用形势发展,尤其是作战成果,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积极措施,促使重庆政府屈服。”[239]但是,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总体趋势,日本既无法征服中国,也无法达到诱降蒋介石政府的目的。中国两大战场相互支撑的战略格局是日本实现战略目标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日本高层对在中日战争无结果的情况下从事太平洋战争信心极为不足。11月5日,在日本御前会议上,枢密院议长就说:“国民希望尽快结束中国事变。这还没有头绪就要同美国开战,为政者必须慎重考虑。”首相东条也谈到,太平洋战争“如果变成长期战,则有许多困难和不安”,“两年以后石油没有了,船不能开动,敌方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防务增强了,而中国事变却仍然解决不了。国内卧薪尝胆也不可能长年累月地忍受下去,这和日清战后的情况是不同的。担心坐以待毙,不过两三年就要沦为三等国”。[240]

上述都表明,由于日本不能及时南进与德国作战略配合,美国和英国在最困难的时期没有将“严重的注意力放在太平洋方面”[241]去对付与日本的战争。在先后占取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和南部的战略行动中,日本尽管获得了开始南进太平洋美英势力范围的战略要地,但同时也彻底暴露了其对英美开战的战略意图,激化了与英美,特别是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在日本行动期间,美国被迫对日本采取了经济制裁措施,并逐步加大了援助中国抗战和太平洋上军事准备的力度。这些反过来促使了美日最终走上必须兵戎相见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在大战略原则之下,对日本南进问题从心理上和行动上获得了一定的准备条件。在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时,美国和英国已经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1941年5月,埃文·福代斯·卡尔森在1941年5月的《远东观察》杂志上发表文章,分析了中国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综合分析了日本的战争战略和中国的处境以后,他指出,固然,中国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系于不列颠之战的结果,但同时,中国的崩溃将在同等程度上改善希特勒在不列颠之战中的处境,并且,会进一步地改变西太平洋上的战略平衡,以至于日本可以轻易南下。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说,西方国家将会很快发现,中国将是他们可钦可佩的盟友。[242]

中国抗战也抑制了日本的北进,使德国与日本配合夹击苏联的危险局面始终没有出现。这样就为日后美英“先德后日”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欧亚大陆两大战场支撑的条件。英国顶住了德国的攻击,使德国将主要进攻锋芒转向苏联而陷入两线作战。苏德战争爆发后,使美英“先德后日”战略构想增添了新的有生力量,美英明智地采取了与苏联合作的政策,建立起联盟关系,并对苏联实施大宗租借援助。但问题仍然在于,如果日本配合德国夹击苏联,“先德后日”战略就会失去有效基础。早在1941年2月15日,丘吉尔在致罗斯福的信中就说:“如果日本将矛头指向我国,而我们又是孤军作战,那么后果的严重性就恐非言语所能形容了。”丘吉尔认为,中国若崩溃,将是“世界悲剧”。[243]但是,日本参谋本部认为,“陆军大部分兵力正在进行对华作战,已经没有余力,并且绝对不能允许中途放弃对华战争……对北方只作必要的准备,等到德苏战争出现有利于日本的进展,譬如斯大林政权崩溃或苏联远东地区陷入混乱的时候,再行使武力解决北方问题……”[244]

因此,轴心国又丧失了战略配合的良机,而盟国则赢得了实施“先德后日”战略欧洲方面的主要基础,这是中国战场杰出贡献所致。中国战场对日本的牵制,与英国保卫战、苏联反德战争一样,为美国准备战争,将经济纳入战争准备轨道,赢得了宝贵时间,也支持了美国这一时期对英、苏全力的物资支援。更为重要的是,在德国全力试图迫使英国屈服之时,日本未能南进。这样,就使美国能支持英国顶住德国的攻击,迫使德国将进攻锋芒转向苏联而陷入两线作战。这种格局的形成,为后来美国稳住太平洋防线之后,适时地转入实施“先德后日”战略步骤奠定了基础。

中国能持续不断地对日本陆军主力进行牵制和打击,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战场的稳定和坚韧。其中,中国共产党对美英“先打败德国”原则的判断极其准确。正由于此,中共对中国抗战的长久性和持久性,对苏美英首先对付德国的战略和行动,在物质上和战略投入上对华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都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美英确定“先德后日”原则及其大战略方针时期,1941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在论及国际国内形势时就指出,英德决战的“主要战场,首为地中海一带,继则将移至大西洋……美国在援英名义下亦已进入实际的参战。英美之总方针为先对德后对日”。4月20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指示信中,同意周恩来的分析,也谈到“英美总方针是先对德后对日”。[245]6月4日,周恩来在《论目前形势》中指出:“太平洋上的冲突迟早不可避免的,但是英美政府主观看来,他们不能听任地中海的失败,而且要用全力来改变目前的局势,所以暂时缓和太平洋上的冲突,也是他们政策的当然逻辑。”[246]1941年10月20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电文中更是表明了战略上的远见:“无论日本北进南进,其对华侵略决不放松,此点我们应加强调。”[247]11月7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广播演说:“日本法西斯虽然同时在准备着南进和北进,但是无论他们采取哪一条冒险的道路,西进以求消灭中国是必然的。”[248]正由于此,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把抗战的基点放在中国自身的艰苦努力的基础之上,运用持久战游击战,坚持敌后战场作战,使日本侵略军无法真正构建起稳固的后方基地。中国正面战场所从事的维护大后方战略防线的重大战役,也是中国能制约日军主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在德意日军事同盟建立之后,也加强了中美英结成同盟的力度,并提出具体的合作计划。1940年10月7日,英国正式通知中国驻英大使关于重开滇缅公路的决定。中方向英方指出,印度支那北部多山,日军极易向南部发展。蒋介石提出中美英应加强密切合作。1940年11月2日,蒋介石通过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向英国提出详细的建议。第一,中国、英国和美国应该再次确定在中国的“门户开放”原则,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主权完整。第二,英国、美国与中国应该明确反对日本确保在“大东亚”的“新稳定局面”的企图,宣布中美英目的是执行在《九国公约》之下的责任。第三,英国和中国应订立同盟条约,并邀请附议国,或者最终得到美国的赞同。第四,英国与美国应该联合或分别对中国贷款5千万到7.5千万英镑给中国以维持中国通货和外汇。第五,美国应每年借给中国500~1000架飞机,1940年间提供200~300架。第六,英国与美国应派遣军事、经济与交通代表团到中国。蒋介石还提出,如果英美卷入对日战争,中国军队参加对日作战,全部中国空军机场将对盟国军队开放。[249]英国外交部对中国呼吁所持的观点是,日本增加了对印度支那与其他准备南进针对英国与荷兰领地进击的压力,中国持续的抵抗对于英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英国应该在不激怒日本与英国战争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援助中国。在这一观点之下,英国外交部也拟就备忘录,详细准备对中国贷款与战争物资支援,派遣经济与交通代表团到中国,商讨对华物资供应问题。但是,由于英国与美国的需要,飞机不能提供。英国的目的当然是让中国拖住日本,因此,英国外交部明确提出,对中国军队提供的支持不能超过中国军队给予英国的支持的程度。[250]显然,法国败降后日本南进问题,加强了中国在争取东亚及中美英联盟抗日的分量。从其后的发展看,尽管中国向英美提出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进展也比较缓慢,美英在援华问题上直到太平洋战争都没有完全放开手脚,但是,中国战场在制约日本南进中的战略地位与中国的努力,的确加速了中美英走向联合的步伐。

从法国败降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相互战略支撑,使中国战场不但成为日本实施第二期战略步骤的巨大障碍,制约了日本在最佳时间实施南进战略,而且也构成了日本冒险南进后无法摆脱的沉重包袱,为形成中国大陆战场与太平洋海洋战场战略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抗战是美英“先德后日”战略原则制定的重要前提之一,也为其后英美实施“先德后日”战略提供了东亚方面的有利条件。如果美英早日奉行积极的东亚战略,对太平洋战争初期美英的防御形势应该更有利一些。

【注释】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卷,第261页。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卷,第283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二卷,第252页。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卷,第418~419页。

[5]Nicholas R.Clifford.Retreat from China,British Policy in the Far East 1937-1941.New York:Da Capo Press,1976.p.142.(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6]Nicholas R.Clifford.Retreat from China,British Policy in the Far East 1937-1941,p.141.

[7]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688页。

[8]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101.

[9]秦孝仪:《战时外交》(一),第98页。

[10]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676页。

[11]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下册,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年版,第720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12]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681~682页。

[13]秦孝仪:《战时外交》(二),第377页。

[14]Nicholas R.Clifford.Retreat from China,British Policy in the Far East 1937-1941,p.141.

[15]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688页。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二卷,第271~273页。

[17]秦孝仪:《战时外交》(二),第115,116,117,118页。

[18]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726~727页。

[19]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690页。

[20]Mansergh Nicholas.Survey of British Commonwealth Affairs:Problems of Wartime Co-operation and Post-War Change,1939-1952.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p.82.(数据取自该书的表格)

[21]秦孝仪:《战时外交》(二),第38~41页。

[22]秦孝仪:《战时外交》(二),第44~46页。

[23]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730页。

[24]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740~742页。

[25]秦孝仪:《战时外交》(二),第76~78页。

[26]吴景平,郭岱君编:《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1,111,112~113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27]Christopher Thorne.Allies of A Kind: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the War Against Japan,1941-1945,p.67.

[28]Christopher Thorne.Allies of a Kind: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the War Against Japan,1941-1945,p.66.

[29]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5,pp.163-168.(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30]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6,pp.361-362.(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31]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第44~45页。

[32]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p.688-690,695.1940年11月22日,詹森美国对中国结盟的建议的态度是不参加结盟。11月26日,赫尔再次表示美国不参加结盟,也不派军队到有战争行动的区域。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694,697.

[33]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p.690-692.

[34]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p.700-701.

[35]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527~528页。

[36]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第52,58页。

[37]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478页。

[38]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第71,80~81页。

[39]秦孝仪:《战时外交》(一),第453~455页。

[40]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第91页。

[41]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第93页。

[42]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第61页。

[43]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第48~49页。

[44][日]矶野富士子整理;吴心伯译:《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4~75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45][日]矶野富士子整理;吴心伯译:《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第78,99页。

[46]转引自陶文钊等著:《抗战时期的中国对外政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76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47]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377.

[48]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383-384.

[49]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395-396.

[50]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746,751-754.

[51]Cordell Hull.The Memoirs of Cordell Hull,VolumeⅠ.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8.p.157.(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52]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86.

[53]Dorothy Borg,Shumpei Okamoto.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31-1941,p.444.

[54]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101.

[55]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53.

[56]BDFA,PartⅢ,Series E,Asia,Volume 2,p.199.

[57]BDFA,PartⅢ,Series E,Asia,Volume 2,p.200.

[58]日本防卫厅编撰;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校:《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页。

[59]BDFA,PartⅢ,Series E,Asia,Volume 2,p.207.

[60]BDFA,PartⅢ,Series E,Asia,Volume 2,p.208.

[61]BDFA,PartⅢ,Series E,Asia,Volume 2,p.213.

[62]BDFA,PartⅢ,Series E,Asia,Volume 2,pp.217-218.

[63]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p.211,216-217,222-223.

[64]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p.232-233,236,238,241-242,248,250,254,258-260,261-263.

[65]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527.

[66]公安部档案室:《在蒋介石身边八年》,第220,220~221页。

[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二卷,第343页。

[68]Raymond Callahan.The Illusion of Security:Singapore 1919-1942.转引自Jstor.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1974,Vol.9,No.2,p.84.

[69]A.Russell Buchanan.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 WarⅡ:Military and Diplomatic Documents.Sou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72,p.28.(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70][日]服部卓四郎著;张玉祥等译:《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71][美]约瑟夫·格鲁:《使日十年》,第285页。

[72]Paul W.Schroeder.The Axis Alliance and 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41.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8,pp.15-16.(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73]Dorothy Borg,Shumpei Okamoto.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31-1941,p.444.

[74]Dorothy Borg,Shumpei Okamoto.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31-1941,pp.351-352.

[75]Dorothy Borg,Shumpei Okamoto.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31-1941,pp.357-359.

[76]Dorothy Borg,Shumpei Okamoto.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31-1941,p.102.

[77][美]约瑟夫·格鲁:《使日十年》,第333~339页。

[78]Hadley Cantril,Donald Rugg,Frederick Williams.America Faces the War:Shifts in Opinion.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40,Vol.4,No.4.

[79]Langer,Gleason.Undeclared War,1939 to 1941.New York:David McKay Company,1967,pp.7-8.

[80]Richard Dean Burns,Edward Bennett.Diplomats in Crisis:United States-Chinese-Japanese Relations,1919-1941.Santa Barbara:California ABC-Clio,1974,p.111.

[81]Robert Dallek.Franklin D.Roosevelt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1932-194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pp.240-242.

[82][日]服部卓四郎著;张玉祥等译:《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卷,第63页。

[83]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429页。

[84]T.R.Fehrenbach.F.D.R.'s Undeclared War,1939 to 1941.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1967,p.292.

[85]Dorothy Borg,Shumpei Okamoto.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31-1941,pp.351-352.

[86]转引自Dorothy Borg,Shumpei Okamoto.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31-1941,pp.371-374.

[87]Irvine H.Anderson.The Standard-Vacuum Oil Comp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East Asia Policy,1931-1941,New Yo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p.225.

[88]转引自阿瑟·林克等著;刘绪贻等译:《一九〇〇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页。

[89]William L.Langer,S.Everett Gleason.Undeclared War,1939 to 1941.New York:David Mckay Company,1967,p.654.(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90]Henry L.Stimson,McGeorge Bundy.On Active Service in Peace and War.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1948,pp.338-339.(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91]Richard Dean Burns,Edward Bennett.Diplomats in Crisis:United States-Chinese-Japanese Relations,1919-1941,pp.23-24.

[92]Irvine H.Anderson.The Standard-Vacuum Oil Comp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East Asia Policy,1931-1941,p.230.

[93]Nicholas R.Clifford.Reatreat from China,British Policy in the Far East 1937-1941,p.158.

[94]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第109页。

[95]Christopher Thorne.Allies of a Kind: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the War Against Japan,1941-1945,p.67.

[96]Christopher Thorne.Allies of a Kind: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the War Against Japan,1941-1945,p.67.

[97][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教研组译:《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大战和中立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76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98][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大战和中立国》,第73~74页。

[99]W.N.Medlicott.The Economic Blockade.Stevenson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London,1959 p.486

[100][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轴心国初期的胜利》(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005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101][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轴心国初期的胜利》(下),第1007页。

[102]Christopher Thorne.Allies of a Kind: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the War Against Japan,1941-1945,p.54.

[103]Ian Nish.Anglo-Japanese Alienation 1919-1952.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p.218.

[104]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p.291-292,294.

[105]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387.

[106]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396.

[107]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7-8.

[108]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139.

[109]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142-148,149-150.

[110]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150-151.

[111]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162,164-167.

[112]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163.

[113]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428.

[114]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p.429-430.

[115]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430.

[116]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p.432-433.

[117]FRUS,Japan:1931-1941 VolumeⅡ,pp.433-434.

[118]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212-215,219-221.(www.xing528.com)

[119]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225-227.

[120]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228.

[121]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233-234.

[122]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238-239.

[123]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337.

[124]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第87页。

[125]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275-276.

[126]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276-277.

[127]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278-280.

[128]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288-289.

[129]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336.

[130]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341-342.

[131]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552.

[132]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559.

[133]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380.

[134]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346-347.

[135]FRUS,1941,VolumeⅣ,pp.425-428.

[1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二卷,第346页。

[137]Paul W.Schroeder.The Axis Alliance and 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41,Chap.,9.

[138]北京大学法律系:《毛泽东同志国际问题言论选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135页。

[1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二卷,第330页。

[14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二卷,第372,373~374页。

[14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69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142]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503.

[143]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574页。

[144]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435-449.

[145]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575页。

[146][日]矶野富士子整理;吴心伯译:《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第150~151页。

[147]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578页。

[148]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579页;同见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444-445.

[149]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497-499,504-505.

[150]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513-514.

[151]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514-515.

[152]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545-551.

[153]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588-592.

[154]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734-736.

[155]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736-737.

[156]章伯锋,庄建平:《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582页。

[157]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30-632.

[158]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45-646.

[159]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367-368.

[160]秦孝仪:《战时外交》(一),第147~151页。

[161]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46-647.

[162]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50-651.

[163]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48-649.

[164]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53-654.

[165]章伯锋,庄建平主编:《抗日战争》第四卷《外交》(上),第583~584,586~588,592~593页,居里转拉铁摩尔信给罗斯福,同见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652.

[166]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60-661.

[167]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654.

[168]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54-655.

[169]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55-657.

[170]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665.另见Edited by Francis L.Loewenheim,Harold D.Langley,Manfred Jonas.Roosevelt and Churchill,Their Secret Wartime Correspandence.New York:Saturday Review Press,1975,pp.166-167.(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171]Paul W.Schroeder.The Axis Alliance and 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1941,p.99.

[172]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第136~137页。

[173]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666.

[174]吴景平,郭岱君:《宋子文驻美时期电报选(1940—1943)》,第135~137页。

[175]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373-375.

[176]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375-376.

[177]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685-686.

[178]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376-377.

[179]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149.

[180]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378-379.

[181]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册,第775~776页。

[182]《解放日报》,1941年12月9日。

[183]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785-786.

[184]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793.

[185]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p.793-794.

[186]FRUS,Japan:1931-1941,VolumeⅡ,p.795.

[187]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Washington: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1953,pp.17-20.(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188]U.S.Congress.Joint Committee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earl Harbor Attack.Hearings,79th Congress,1st session,Washington D.C.,1946,part 33; 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15.

[189]William L.Langer,S.Everett Gleason.The Undeclared War,1940-1941,pp.176-178.

[190]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15.

[191]U.S.Congress.Joint Committee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earl Harbor Attack.Hearing,79th Congress,1st session,Part 14,p.973.Grace Person Hayes.The History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in World WarⅡ,p.10.

[192]Langer and Gleason.Undeclared War.New York,1953,pp.118-121.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25,27.

[193]关于美英“先打败德国”战略,学术界有“先欧后亚”(European First,Asia Second)、“欧洲第一”(European First)、“德国第一”(Germany First)等说法,本著作根据美英战略的战时特点,美英联合参谋首脑会议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订立的战略计划文件所确定的战略首先打击目标,采用“先德后日”、“德国第一”的表述。

[194]Forrest C.Pogue,Gorge C.Marshall.Ordeal and Hope,1939-1942.New York,1966,p.127.Mark Skinner Watson.United Prewar Plan and Preparations,Washington D.C.,1950,pp.121-123.

[195]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31.

[196]Hans-Adolf Jacobsen,Arther L.Smith,Jr..World WarⅡ,Policy and Strategy:Selected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y,pp.128-129.

[197]Hans-Adolf Jacobsen,Arther L.Smith Jr..World WarⅡ,Policy and Strategy:Selected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y,p.130.

[198]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p.31-42.

[199]Hans-Adolf Jacobsen,Arther L.Smith,Jr..World WarⅡ,Policy and Strategy:Selected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y,pp.141-144.

[200]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53.

[201]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38.

[202]J.R.M Butler.Grand Strategy.London:Her Majesty Stationery Office,1957,p.268.(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203]J.R.M Butler.Grand Strategy,p.270.

[204]J.R.M Butler.Grand Strategy,p.272.

[205][英]约翰·科斯特洛著;王伟,夏海涛等译:《太平洋战争》上册,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206][英]丘吉尔著;原北京编译社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四卷《命运的关键》,长春:时代出版社1995年版,第792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207]J.R.M Butler.Grand Strategy,p.277.

[208]J.R.M Butler.Grand Strategy,p.278.

[209]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696.

[210]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第254页。

[211]Hans-Adolf Jacobsen,Arther L.Smith Jr..World WarⅡ,Policy and Strategy:Selected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y,pp.132-133.

[212]FRUS,1941,VolumeⅣ,The Far East,pp.168-169.

[213]秦孝仪:《战时外交》(三),第707页。

[214]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56.

[215]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pp.66-67.

[216]Grace Person Hayes.The History of the Joint Chiets of Staff in World WarⅡ,The War against Japan.Marryland:The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ess,1982,pp.20-22.(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217]Grace Person Hayes.The History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in World WarⅡ,The War Against Japan,p.15.

[218]Francis L.Loewenheim et al.Roosevelt and Churchill:Secret Wartime Correspondence,pp.163-164.

[219]Langer,Gleason.Undeclared War.New York,1953,pp.298-304.

[220]Ribert Wohlstesstter.Pearl Harbor:Warning and Decision,Stanford,1962,pp.172-173.

[221]Warren F.Kimball.Churchill and Roosevelt,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VolumeⅠ,p.266.(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Winston Churchill.The Second World War,Grand Alliance.New York,1962,pp.496-500.

[222]Maurice Matloff,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1953,p.75.

[223]Henry L.Stimson,McGeorge Bundy.On Active Service in Peace and War.New York:Harper&Brothers,1948,p.389.(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224]Henry L.Stimson,McGeorge Bundy.On Active Service in Peace and War,p.384.

[225]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p.149-151.

[226]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156.

[227]胡德坤:《中日战争史》(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293页。

[228][日]服部卓四郎著;张玉祥等译:《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第26,33,47~52,63页。

[229][日]服部卓四郎著;张玉祥等译:《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第65,67页。

[230]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p.362-364.

[231]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p.367-368.

[232]FRUS,1940,VolumeⅣ,The Far East,p.171.

[233][日]服部卓四郎著;张玉祥等译:《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第60~63页。

[234]Warren F.Kimbal.Churchill and Roosevelt: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Volume 1,p.74.

[235]Warren F.Kimbal.Churchill and Roosevelt:the Complete Correspondence,Volume 1,pp.135-136.

[236]A.Russell Buchanan.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 WarⅡ,Military and Diplomatic Documents,p.30.

[237]胡德坤:《中日战争史》(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页。

[238][日]服部卓四郎著;张玉祥等译:《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第115~116页。

[239]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天津政协编译委员会译校:《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中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9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240][日]服部卓四郎著;张玉祥等译:《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第213,228~229页。

[241]Forrest C.Pogue,Gorge C.Marshall.Ordeal and Hope,1939-1942.New York,1966,p.178.

[242]Evans Fordyce Carlson.Strateg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Far Eastern Survey,1941,Vol.10,No.9.

[243][英]丘吉尔著;韦凡译:《丘吉尔回忆录》第三卷《伟大的同盟》,长春:时代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584页。(后文引述该书,仅出注作者及书名、卷数、页码)

[244][日]服部卓四郎著;张玉祥等译:《大东亚战争全史》第一册,第144页。

[24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集》第十三卷,第72~73,82页。

[246]周恩来:《论目前形势》,《解放日报》,1941年6月14日。

[247]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2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第669页。

[249]Sir Llewellyn Woodward.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VolumeⅡ,pp.114-115.

[250]Sir Llewellyn Woodward.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VolumeⅡ,p.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