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渤海国考古成果:揭秘渤海古国历史

渤海国考古成果:揭秘渤海古国历史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录1:渤海国考古成果渤海政权在其存在的229年当中,都城4迁4治。渤海国的这几处城址留下了大量的遗迹,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旧国”一词来源于《新唐书·渤海传》的记载。城山子山城北距渤海旧国敖东城12.5公里,有学者认为该城为东牟山城。据考证,永胜遗址应为金代晚期的民居地遗址。西古城是目前发现为数不多的、几个完整的渤海国建筑遗址之一,因而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考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渤海国考古成果:揭秘渤海古国历史

附录1:渤海国考古成果

渤海政权在其存在的229年当中,都城4迁4治。初都吉林省敦化市,后迁至显州,又迁至宁安,之后迁都珲春,最后回迁宁安,其中以黑龙江省的宁安为都的时间长达163年。渤海国的这几处城址留下了大量的遗迹,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

一、“旧国”都城城址

所谓“旧国”都城即上文所说的初都,位于今吉林省敦化市境内,敦化市位于牡丹江上游,市区附近分布着许多重要的古代遗迹,如古城有城山子山城和敖东城,著名的六顶山墓群、永胜遗址,神秘的24块石建筑址等。“旧国”一词来源于《新唐书·渤海传》的记载。(祚荣)“率众保捐娄之东牟山”“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旧唐书·渤海传》载:“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拒楷固,王师大败,楷固脱身而还……祚荣遂率其众,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城山子山城北距渤海旧国敖东城12.5公里,有学者认为该城为东牟山城。其中与都城址相关的建筑遗迹包括城山子山城、敖东城、永胜遗址。

1.城山子山城:位于敦化市区西南12.5公里的一座孤山上,此山海拔600米,山的北侧是牡丹江的支流大石河(曾称大什河),山城东距大石河口4.5公里,距牡丹江东岸的永胜遗址5公里,东北距六顶山墓群7公里,距敖东城15公里。

城山子山城分内外二城,城垣版筑。外城东西400米,南北200米,东墙已毁。内城正方形,边长80米,位于外城中偏西,外建护城壕。地势高于外城。内外城南门相对,向西南有通往扶余府(今农安)的道路。山城城墙围绕山腹而建,周长为2000米左右,建筑材料为土石混筑,墙基宽为5至7米,最宽处为10米以上,墙现今残高为1.5至2.5米。其北城墙位于大石河南岸的悬崖上,此处地势十分险要,因而城墙修筑的略低。

山城设有东西二门,东门宽3米,西门宽4米。城门两侧的城墙皆为由外向内回转修筑,这样就构成了两个相对的墩台。在西门东南方相隔36米、80米和200米远的几处城墙修有马面。城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门内南侧的平缓山坳里,分布有50多个半地穴居住址。这些居住址多为长方形,大者有8×6米,小者为6×4米,门多开在东侧。居住址的北侧和西门内100米处,各设有一个蓄水池,应为城内储水设备。在城东部的房址附近有一个大贮水池。在城的中部,有几块平地,最大者达数千平方米,亦是演兵场。城内外出土过铁矛、铁刀以及唐代的“开元通宝”等物。

2.敖东城:敖东城位于敦化市区东南部,南距牡丹江约500米。敖东城又作忽汗城、鄂多理城、阿可克敦城、俄朵里城,是一座平原城。该城历经多次调查,现存遗迹只有252米长的外城南墙残段和190米长的外城西墙残段。城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方形,外城为长方形,二城皆为土筑。

20世纪中叶日本人曾对此城进行过调查,测定为外城东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内城边长为80米。国内1960年公布的调查结果为外城西墙长190米,南墙残长252米,北墙残长189米,墙基宽8-11米不等。在南墙距西南角135米处,有一缺口,推测是城门所在地。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西处,边长89米,地势略高,墙外有护城河,对内城起到保护作用。敖东城内曾发现有建筑址和炕灶址。

3.永胜遗址:永胜遗址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镇永胜村北约1公里的牡丹江东岸台地之上,位于城山子山城之东,遗址西临江,东靠低矮山丘。其北偏东3公里处是六顶山墓群。遗址内有两座相对集中的大型建筑址,周围散布大量的砖、瓦当、鸥尾等建筑材料和生活器皿残片。出土建筑材料、陶瓷器、铁器铜器、铜钱、骨角器等大量遗物。永胜遗址是3处遗址中面积最大的,东西宽700多米,南北长1000多米,遗址内发现了5处建筑址。其中位于中心位置的1号建筑址较大,东西30多米,南北20多米,可以想见当时建筑的宏伟。据考证,永胜遗址应为金代晚期的民居地遗址。至于早于金代是否为民居点,尚有待考古学者的进一步发掘和论证。

据目前学者考证,在上述三处遗址中,城山子山城应是渤海最初的都城所在地,据《旧唐书·渤海靺鞨传》载:“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说明渤海初建之时是在东牟山上筑城,敦化境内再无其他山城可与城山子山城相比,因此推测城山子山城就是文献记载中的东牟山城,山城有利于军事防守,符合渤海初建时战争频发的局面。随着战争的平息,久居山中的百姓为了方便生活而移居到平原开垦种植,于是就出现了平原城敖东城,山城与平原城相得益彰,进可攻,退可守,满足了渤海初建时期的在战争中求发展的基本态势。由于此期处于渤海初建期,城址规模都不大,建筑也不够宏伟,整体布局有失规整。城址内还分布着众多的半地穴居住址,说明靺鞨族仍保留着“筑城穴居”的传统。

二、中京显德府

中京显德府府址位于今吉林省和龙市西城镇古城村,距西城镇4公里,距和龙市23公里。西古城位于海兰江流域中最大的平原头道平原,其地理位置与《新唐书·渤海传》所记“上京之南为中京”相符合。而平原本身面积宽广,四周丘陵环抱,内部河流纵横,土质肥沃,气候温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都城的建设和发展。古城附近分布有河南屯古城、龙头山墓群、北大墓群等众多的渤海遗迹。

西古城是目前发现为数不多的、几个完整的渤海国建筑遗址之一,因而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考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今,先后有数名日本学者根据地面调查资料和航空照片,对西古城的遗迹作了复原图。近代国内学者也对西古城进行了多次探查和发掘,根据已知数据,发现西古城城址有内外双重城垣,内外城均呈南北纵向长方型,城垣为土筑。外城南北长720米,东西长630米,南、东、北垣保存较好,残高一般在1.5—2.5米左右,最高处可达4米。东垣偏南部各有一个缺口,西垣基础保存完好。内城南北长310米,东西长190米,城垣基础尚清晰可辨,现辟为小路或田埂。内城共有5座宫殿遗址,南北纵向沿同一轴线分布有3座宫殿遗址,1号殿规模最大,面积300平方米;其北36米为2号殿,2号殿建左右配殿,1号、2号,及2号配殿有回廊相通。3号殿与2号殿相距80米,中隔一道横墙,其中部建门。殿址上现存排础和建筑构件,如鸱尾、花纹砖和瓦当、文字瓦,有的饰件上还饰有绿釉,这些都是此建筑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三、东京龙原府

东京龙原府的府址位于今吉林省珲春河冲击平原的西端,东距城区6公里,该处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临近海洋,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城址附近分布着众多的渤海平原城、山城、城堡、墓群和寺庙

外城:八连城亦分为内外两城,外城基本呈方形,建筑材料为土筑。东墙长746米,西墙长735米,南墙长701米,北墙长712米,周长2894米,城墙外设有护城壕。外城四墙中部各有一门,墙外有护城壕遗址。

内城: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北处,建筑材料为土筑。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18米,周长1072米。内城共有8处建筑遗址。在内城的中轴线上有两处,南部为朝殿,殿址东西45米,南北30米,高约2米。北部为寝殿,位于南殿北部约32米处,东西长21米,南北宽15米,形制与前面介绍的西古城第二殿址相同两殿址有回廊相接。其东西各有3配殿遗址。城址东南和正南还分有三处寺庙遗址。在佛寺址上发现了存放舍利的塔心础、石佛像、陶塑佛像等遗物。内城的东北隅有水池遗迹。各个殿址内都发现了一些建筑构件,如绿釉鸱尾、绿釉兽头、文字瓦、各色莲花纹瓦当等,这些遗物都真实的反应了建筑址当年的恢弘气势,也证明了这些建筑的等级与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内城之南至外城南墙,设有两个前后相邻的封闭区域,在中轴线位置上有门相通。这两个封闭区连同内城在内,应该就是文献记载中的“中央三城”。“中央三城”两侧,又各有两个独立的区域,有的独立区域内又被分成不同的小区。内城北侧有一道横墙,接外城东西二墙。横墙之北与外城北墙之间又形成一个单独区域,即文献记载中的“北大城”。

四、上京龙泉府

渤海上京龙泉府址位于今黑龙江宁安市境内的渤海镇内,遗址地处牡丹江中游的冲积盆地上,老爷岭和张广才岭耸立在东西两方,盆地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城址的西南方向为被称作忽汗海的镜泊湖,湍急的牡丹江水自镜泊湖奔流而下,从城址的西边和北边环绕而过,然后汇合城址东边的马莲河水,再向北流去。上京城依山傍水,地处开阔,从风水角度讲适宜为都。上京是渤海国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是鸭绿——朝贡道或长岭——营州道与黑水靺鞨道之间往来转换的枢纽,曾为渤海古都163年,因此在城内外都留下了丰富的渤海遗迹,且不断有新的重要发现。上京城也是几个都城中规模最大的,为都时间最长的城。城址分内、外城和宫城三部分。

1.郭城(外城):外城呈长方形,北墙长4946米,南墙长4584米,西墙长3500米,东墙长3359米,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以上。外城共有10门,南北各3门,东西各2门。城墙结构为土石混筑,下面有夯土的墙基,城外有城壕。南墙东门为单门道,门道两边是宽约3米的石砌门墩,门墩的外侧各有南北向的4块础石,这4块础石与门道之间的南北两端,又各有一块础石,可见门道和两侧门墩之上是一座面阔5间、进深3间的整体门楼建筑。北墙正门位于宫城北侧附属区北墙的中间,其规模宏大、布局与宫城正门基本相似,门址中间是一座夯土台基,台基四周砌石条,南北两侧的中部各有一条登台的踏道。台基之上的建筑面阔5间,进深4间。台基两侧各有一段长5.3米,宽2.2—2.3米的土石混筑的连接墙,连接墙之外是东西两侧的门道和门墩。

郭城内自皇城正门至郭城正门的南北中轴大街,俗称朱雀大街,宽达110米,将外城分为东西两区。目前已经发现街道9条,其中南北街5条,东西街4条,推测城南部还应该有一条东西街,四面城墙内应有“顺城街”。与城门相通的街道较宽,都在78米以上。郭城内的街道将郭城分为若干长方形区域,在这些长方形区域里,大多又修有十字形石墙,或一道南北石墙。将原有长方形区域分为4等份或两等份。每一等份和那些内部不修石墙的长方形区域就构成了一个个居民区里坊。大坊分布在宫城附属区和皇城两侧,小坊分布在皇城以南的广大区域。

2.皇城(内城):周长4.5公里,为石墙,位于宫城及其两侧附属区之南,中间以92米横街相隔,皇城内分东西两区,中间是以宽222米的南北街道,此街道是上京城内最宽的,街道的两端是宫城、皇城的正门。皇城设东、西、南三座城门,东、西门位于皇城北侧东西横街的两端,南门位于南墙中间,北对宫城正门,南通郭城南壁正门。皇城南门台基高2米左右,东西长28米,南北宽9米,内卫夯土,外部砌石,台基上排列础石,总体看,这是一座面阔7间、进深两间,具有3个门道的城门建筑。皇城内建筑:皇城东区东北部发现3道残存的石砌隔墙和3处建筑址,在东区西南角尚存一个直径30米左右、深约2米的圆坑,坑外围以土石间杂的墙垣,当地群众称之为“水牢”,有学者推测是渤海的祭祀遗址。

皇城西区与东区位置对称,大小相当,区内发现五道石墙,而把西区划分为5个大小不等的院落,并探出有建筑址7处,应该属于当时的官署建筑。

3.宫城:宫城平面呈规整长方形,东西宽620米,南北长720米,周长2680米。城墙由大小不同的玄武岩筑成,高处达3-4米,保存完好。5座大殿排列于中轴,并有回廊相连。另有10寺5桥、八宝琉璃井、点将台、驸马府、御花园等遗迹。宫墙四角有角楼遗迹。宫城南、北墙中间各设有一个门,南面为正门,俗称“五凤楼”。其两侧近年又发现城门,正门址中间是一个高大的台基,东西长42米,南北宽27米,高于现在地表5.2米,深入地下1.3-1.5米。台基内使用沙土和卵石层叠夯筑而成,外部分别用玄武岩和条石包砌两道石墙。台基上放置础石,东西向7行,每行10块,础石雕成覆盆样式。正门西门道之西57米处,还发现一个侧门,单门道,宽4.55米,深7.55米,底铺石板,上留宽1.05米的车辙沟,在门道的南部和中部,设两道门槛。两侧石壁同样留有排叉柱的烧痕。此门分别与一殿前广场和宫城西区相通。在门内西侧还发现一座小型门房,东西4米,南北3.8米。门开于东壁,沿北壁西段和西壁修有灶和火炕。在宫城正门东门道东侧约70米,与西侧门大体对称,同样设立一个侧门。该侧门倚城墙南侧修建门墩、门道。城墙北侧发现立柱痕迹,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砖瓦和被烧过的土块、白灰块和木炭,有的瓦件上饰有绿釉,证明此处原来修有很讲究的门楼,但是门道没有通过城墙,所以发掘者认为这是一座象征性的假门。

宫城可按功能划分为中区、东区、西区和北区4部分。各院落几乎都发现了宫殿址和其他建筑遗址。据统计,中区有建筑遗址7处,东区13处,西区17处,总计37处。中区位于宫城中心,以几座宫殿为主,是国王理朝和起居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正殿永兴殿,距离午门约有200米。台基高大,“东西约56米,南北27米,面积1552平方米,台基高平均3.15米,大约用4763立方米土石筑成,是宫城中今存之最高的宫殿台基”。[1]永兴殿北约140米处为2号殿址,宫殿的台基东西长120米,南北宽30米,高度是永兴殿的三分之一,面积却有3600平方米,是宫城中最大的宫殿。距离2号殿北约80米是3号殿址,规模比前两座宫殿小得多,台基东西约40米,南北25米,高约2米;后为4号殿址,台基东北约35米,南北约20米;5号殿址约在4号殿北约100米处,5号殿被一石墙围绕,构成宫城北区。台基高约1米,东西长38米,南北宽20米,台基约1米,上有东西向排列的12排础石,南北6排,共72块,是宫城中唯一的满堂柱础形式的宫殿,从结构上看可能是阔11间,进深5间的楼阁式建筑。[2]

宫城的东区约200米,南北与宫城长度相当,面积约145000米。保存有石墙、宫殿、回廊、亭榭等建筑遗址。西区大小与东区基本相同,但院内的结构相当复杂,有许多石墙和小庭院,有可能是渤海国王后宫嫔妃居所。宫城的南墙外环以城壕,以白灰和鹅卵石黏合铺底。东墙和西墙外也有城壕遗迹,只有北墙外尚不清楚。

经过比较研究发现,渤海上京城的建筑从各方面都是模仿唐长安城,可以说就是一个缩小的长安城。这说明唐文化对渤海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唐朝建筑知识也为今天考古学者研究渤海的都城建筑规模、风格、工艺等情况提供了挖掘和推测性的参考。上京城的建筑规模之大,城中各种设施之完备,都体现了当时渤海社会的繁荣与昌盛,为史学者进一步研究“海东盛国”之盛况提供了实物证据。

二、渤海墓葬遗迹简介

渤海的墓葬分布范围非常广,遗存也很丰富,比较重要的墓葬有贞孝公主墓、贞惠公主墓等,墓葬中出土了许多遗物,其中不乏珍品,有的墓葬还带有精美的壁画,这些都为我们了解渤海社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1.六顶山墓群:六顶山渤海墓群在敦化市区南5公里牡丹江右岸六顶山南坡山坳。六顶山东西走向,有起伏相连的山峰6座,最高峰海拔603米,由此向东南伸出一山含,山含两侧皆为墓地,渤海墓葬即分布在这两个山坳里,西面称Ⅰ区,有墓葬30余座;东面称Ⅱ区,有墓葬50余座。著名的贞惠公主墓就位于西面Ⅰ区中。墓区有石室封土基80余座。1948年清理贞惠公主(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墓,出土有陶器、玉区、勇金钢饰件。1949年9月,在贞惠公主墓内发了墓碑。碑作圭形,通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文21行,汉字阴刻,楷书真字700余。碑刻于公元780年。这批墓葬的形制结构分为4种,第一种是长方形土坑墓;第二种是石圹墓;第三种是石室墓,此种形制的墓葬数量最多,即以石砌四壁,一壁开门,部分墓门外有长短不一的墓道,此形制墓葬中既有大中型墓,也有小型墓,可见是当时这一地区的普遍墓葬形制;第四种是石棺墓。前三种墓葬中多使用木棺或木椁为葬具,有时二者并用。

六顶山墓葬中盛行多人葬,多人葬中又多是二次葬的零碎尸骨。由于墓葬多数已被盗掘,因而随葬器物出土有限,包括有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和装饰用玛瑙珠、玉珠等,金银器数量最少,只有5件,都是小型的装饰品。

由于贞惠公主墓墓碑的记载,判断此处是渤海前期王室和贵族的茔地。

2.贞惠公主墓:贞惠公主是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的二女儿,墓葬位于敦化市六顶山墓群Ⅰ区中央,墓葬为石室封土墓,墓室修建于地下,四壁以大小不等的玄武岩逐层垒砌而成,四壁涂抹白垩土。此外还有甬道和墓道。在出土文物中,以墓志铭和一对石狮最为珍贵,墓志为花岗岩质,碑呈圭形,高0.9米,宽0.49米,厚0.29米,正面镌刻碑文,碑文周边阴刻蔓草纹,碑首阴刻浅线卷云纹。立碑时间为宝历七年,即公元780年,唐德宗建中之年。墓志序文为骈文,记述了贞惠公主一生行状,文中表示了对墓主人的赞颂与悼念。序文的风采表现出渤海石刻的艺术特色,是中国首次发现的渤海石刻文字。石狮为一雄一雌,造型风格与雕刻手法与陕西唐昭陵乾陵前的石狮十分相像,唯一区别只是形体稍小。这是第一次发现了有准确纪年和墓主身份的墓葬,墓葬出土的实物精品是研究唐代渤海历史文化最直接的宝贵资料,解决了许多渤海史研究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力证明了六顶山墓葬为渤海时期历史遗存,而非高句丽遗迹,具有重大的历史现实意义。

3.贞孝公主墓:位于吉林和龙龙水公社以西龙头山上,龙头山是一条南北约15里的慢岗,贞孝公主墓位于慢岗中部的东坡平台上。墓室平面形状为长方形,长3.1米,宽2.1米,青砖砌筑,以石板封顶。墓室外接1.9米长的砖砌甬道,之后是7.1米长短土筑斜坡阶梯式墓道。1980年发掘。贞孝公主葬于大兴五十六年(公元792年)。甬道中置墓碑,碑文728字,记公主生平。墓室中央有砖砌棺床。墓壁壁画(贞孝公主墓壁画)共绘12个人物,有甲胄武士、侍从、伎乐等。所绘形象丰腴,服饰画风同于盛唐。

墓葬壁画内容为10个侍者和两个卫士。侍者粉面朱唇,体态丰腴匀称,头戴幞头或裹抹额,身穿圆领长袍,腰间束带,手捧各种包裹器物,其服饰、姿态及绘画风格与两京唐墓壁画无异。

贞孝公主为渤海文王大钦茂的第四女,其墓碑同贞惠公主墓碑一样,均系花岗岩制成,平面呈圭形,通高1.05米,宽0.58米,厚0.26米,正面阴刻汉字碑文,楷书正体,计18行,总共728字。该碑保存完好,字迹清晰,除个别字外,均可识别,这一点正是此碑的价值所在,由于它绝大部分文字及文风与贞惠公主墓碑相同,由此就可以校补贞惠公主墓碑残缺的文字。遗物还有鎏金铜饰件、鎏金铜帽钉、铁钉及陶俑面部残片和陶片等。

与同类墓葬相比较而言,贞孝公主墓中发现的壁画和墓碑(碑形墓志)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为我们展现了渤海社会文化及习俗道德伦理等许多方面的真实而又可靠的信息,其墓碑更是首次发现的有关渤海的完整的石刻文字,为研究渤海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墓中的壁画则弥补了渤海在绘画艺术方面的空白,因为文献对此几乎没有直接的记录,壁画无论从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都反映了渤海画家娴熟的绘画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完全可以说是渤海绘画水平的代表,为深入研究渤海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三陵屯墓群:三陵屯位于渤海上京城址北边的牡丹江对岸台地,再北则是逐渐升高的丘陵。此地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符合古人对风水的要求,因而三陵屯墓群就位于三陵屯东侧。其中编号为1的墓葬早在清代末年就被发现,1933年-1934年,日本学者原田淑人等曾对三陵坟进行了简单的清理发掘。1963年-1964年,中朝联合考古队也曾对三陵坟进行过调查测绘,并做简单清理。1988年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陵坟”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发掘,1989年秋,继续对其周围的园墙遗存进行了探查试掘。1991年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三陵坟进行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为“三陵2号墓”。经发掘整理,确认该墓为渤海王陵区内大型陪葬石室壁画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长4米,宽2.2米,高2.5米,四壁用工整的大石条对缝平砌,顶盖大石板。墓道底部为玄武岩雕造的“踏道”,墓室内发现了棺床残痕,出土了一些铁器和残头盖骨。墓道的上部发现了一尊豆绿色的蹲坐石狮子,墓葬的地表上留有础石和多片瓦件,瓦件有的饰有绿釉,四周发现石砌围墙墙基。墓室顶为抹角叠涩,上绘有彩色花卉。墓室的四壁和甬道也绘有壁画,墓室后壁绘有一端坐女性,面相丰圆,体态肥硕;左右壁绘的大都为女性侍者形象;甬道两侧则绘有武士相,表情威严,形象生动。根据此墓的形制规模和地上设施,应属于渤海王室贵族墓葬无疑,很可能是一座王陵陪葬墓。此墓内共葬有15具尸骨,不见葬具和随葬品,说明墓主人的等级不应属于王室贵族,但墓葬的形制和壁画装饰却又高于一般的墓葬,所以推测其有可能是1号墓的陪葬墓。当时此墓的发现轰动了国内外考古学界,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由于三陵屯附近还发现了几座比较大的渤海墓葬,观察其规模建制都应属于高等级墓葬,联系唐代长安城位于渭水之南、而唐陵大都位于渭水之北的布局,推断三陵屯墓区及其周围是渤海建都上京期间的皇家陵园区。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渤海高等级墓葬的建筑形式、规模等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有利的补充了文献资料,为勘查更加完整的渤海墓葬体系提供了线索。

5.和龙北大墓群:位于吉林和龙县八家子镇北大村附近,墓群南临海兰江,东距河南屯古城约4公里。1988年7月,和龙县八家子林业局准备在北大渤海墓群西部山麓下进行基建,延边博物馆与和龙县文物管理所于708月分两次对存留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11座,发现墓葬百余座,后来其他考古工作者清理了保存较好的60多座墓。

墓葬为石室墓,墓室筑在地下,平面形状多为铲形长方形和长条形,个别为刀形长方室。该处墓葬的规模都不算大,推测墓主人应该是渤海贵族以外的一般墓葬或平民墓葬。但是这些墓中却出土了三彩长颈瓶、三彩折腹绞胎碗、双系红胎褐釉陶罐及成套的带具、铜镜等随葬品,如1988年发掘的一座长2.75米,宽0.9-1.2米,深1.2米的长条形石室墓,规模不大,却出了三彩束颈展沿壶和三彩绞胎圈足碗,器物很精致,这一现象值得深入探讨。此处墓地的发现为研究渤海平民墓葬提供了实物资料,出土的随葬品一方面反映了渤海的手工业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反映了渤海与唐的交往情况。

6.和龙龙海渤海王室墓葬:考古人员于2004年-2005年发掘了位于吉林和龙龙海的渤海王室墓葬,其中编号为2、3、12的三座墓葬最为重要,收获最多。其中编号12的墓葬为渤海第三代王文王的王后孝懿皇后墓;编号3的墓葬为渤海第九代王简王的王后顺穆皇后墓;编号2的墓葬没有墓志出土,发掘者不能明确其准确身份,但从其规格和位置来看,推测为渤海第九代王简王墓。

三座墓葬皆为大型石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构成,墓道内用一层石块一层黄泥填充,墓门用整块石块构成,墓室四壁以大石块垒砌,墓室顶部用大石板封顶。其中编号3和12的墓葬中各出土墓志一块,上面为汉字楷书,具体的文字内容尚有待考证。出土的两块墓志皆为汉字,进一步证明了渤海广泛使用汉字的事实。

三座墓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包括金冠饰、金托玉带等珍贵文物,其中金冠饰制成三叶状,中叶挺直,两侧叶作展翅状,此外整个冠体还饰有复杂的花纹,此金冠饰为首次发现,它的制作体现了渤海的本民族特色,为研究渤海高等级身份者的冠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外,还出土有三彩男佣和女佣,皆着唐装,充分体现了渤海国向慕唐风的事实。(www.xing528.com)

根据城址地理位置不同,渤海城址又包括平原城址和城堡址,大的平原城作为主要行政区或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场所,城堡址的建筑位置各有不同,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位于江河附近,有的位于海口岸边,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御敌人。

龙海墓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吉林和龙市海玉宝墓葬发掘简报》李强《考古》2009年第6期

1.渤海长岭府:长岭府,渤海国“十五府”之一,领瑕、河二州。《新唐书·渤海传》记载渤海对外的有5条交通路线,其一为:“长岭,营州道也”,可知长岭府是渤海对外交通营州道上的一个重要城市,经过近些年连续的考古调查和研究,长岭府就是今吉林省桦甸市桦甸镇大城子村“苏密古城”。该城位于桦甸市区东6里的辉发河南岸,也是辉发河流域最大的一座渤海古城遗址。城池呈“回”字形,分为内城和外城,为夯筑。外城大体呈南北向长方形,周长2600米,每边都设有城门,西门、南门尚留有瓮城遗迹,城外设有两道护城河。内城位于外城中间,整体呈方形,周长1400米,设有东西2门,内外城都设有角楼。城墙为土筑夯实,内城城墙高2.6米,顶宽0.6米,基宽7米左右,内城四角高出城墙,特别是四周较为明显,呈四角楼遗迹。内城东西两门,位于东墙和西墙中段内城四周也有较明显的护城壕遗迹。外城城墙残高3米—4米,顶宽0.5米—1米,底宽13米左右,四角有角楼,现仅存东南和西南角楼遗迹,高出城墙约1米,东南角楼向东突出1米。东、西、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外城墙四门皆位于各墙中段,并筑有方形瓮城。东瓮城城门和北瓮城城门已遭破坏,西瓮城和南瓮城保存较好,突出城墙18米左右,开口向左。内城西门南部城基可以看到一些河卵石,还可以看到一层层夯层窝。因而推断,城基是先敷石块和河卵石,然后每隔10厘米—20厘米为一个垒垛夯层直至城顶。推测在筑城前此地已形成聚落。苏密城故址不但是探索渤海国发展轨迹的重要线索,同时它也是渤海国与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相互交往的重要历史见证。

2.城墙砬子城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西南约40公里的镜泊湖西岸的山峦之中,它是一座山城,也是著名的镜泊湖八景之一。据考证,此处为渤海国上京路湖州故城,地势险要,已历经千年,但城墙大部分仍巍然屹立,依稀可见昔日风貌。

古城依山势的起伏走向而修筑,东、南、北三面被湖水环绕,西面为峭壁。北面地势渐平开阔,与湖湾相连。整个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3100米。城墙为土筑,北墙略偏西处有一门址遗迹,宽2.5米,有瓮城遗迹,西段有一较大的马面遗迹,城外有城壕一道。城址西北段为险峻的山峰,因此不见城垣,只在山峰南坡山腰间筑有短石墙,今残存两段;而西南段因地势低矮而筑有一道高大而结实的土石混筑墙,墙外附筑有两个方形马面。古城南墙以花岗岩砌筑,墙面平整,高3-4米,顶部宽敞,可行马车。门址居于南墙正中,门外筑有瓮城。东墙为石块砌筑,现今大部分保存完好,走向为沿东山脊由南向北延伸,尽头与北墙东端相接。此外,在湖边一侧发现4处石台,均为借助自然地势略作修整而成,似为瞭望台。城内地势南高北低,东北侧发现一座土筑方城,没有明显的门址,相传为土牢,其具体作用尚需进一步发掘证实。南门址东端发现一处面积较大的建筑址,尚存基石,排列整齐。

3.渤海国江东24块石遗址。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古城东南,西侧是长图铁路线,北面距牡丹江300米,南面是201国道鹤大线公路。遗址处现存23块大石块。因其留有比较多的人类文化信息而闻名于国际考古界。从吉林省敦化市到黑龙江省宁安上京龙泉府这一段150多公里的路上,一共发现了10处24块石,平均15公里一块,约占总数的一半。敦化境内有4处。俄罗斯远东的乌苏里斯克也发现1处。关于其用途一直没有定论,是许多历史研究者探究的对象。这处24块石东西为纵,南北为横,一纵8块,一横3块,每块石头约0.8立方米,两侧的六块石头上有人工打凿出比较深、比较精致的凹槽。经过考古挖掘,发现地下有瓦的残片,具有明显的渤海风格,没有发现砖。说明这是一座只有瓦盖而没有砖墙的建筑。遗址周边采集到的板瓦残片看,与敖东城和六顶山古墓群的同类出土文物相同,属于同一时期遗迹。

4.杏山窑址:位于黑龙江宁安市杏山乡境内,窑址选址在牡丹江左岸的一级台地上,地理条件优越,当牡丹江汛期来临时,江水可以涨到窑址附近,可以利用水路进行砖瓦的运输,渤海人充分利用了这一自然条件,体现了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台地上分布着十几座窑址,呈南北向,并列成行,窑与窑之间间距约1.3米左右,窑的结构基本相同,形制和规模也相似,应为同期修建的。修建方法是在砌窑前先挖好窑的形状,并把烟道孔、窑室壁、窑床、火膛和火口全部留出来,然后修整和加工。窑壁内砌一层砖坯,再抹几层草拌泥,这是为了防止窑室壁坍塌。窑室北壁留有排烟口,与窑室外的烟筒相通。窑室内有一放置砖瓦坯的窑床,火膛在窑室内部,北部与窑床相接。

窑址的发现为我们深入了解渤海的手工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了解渤海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5.平民居住址:在黑龙江省东宁县团结遗址发掘中发现了4座渤海平民居住址,建筑形式皆为长方形半地穴式,面积较小,多为15-20平方米,南壁中部开门,由土筑阶梯式门道通到室外。居住址内普遍建有火炕,有的用河卵石和石板垒砌,有的则直接在土层上挖造而成。炕面用石板铺盖,火炕是居住于东北的人民最常见的取暖方式,看来渤海人民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使用火炕的技巧。此处渤海居住址仍为半地穴式,还带有原始色彩,为我们深入研究渤海的平民居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深入考察渤海平民生活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6.长白灵光塔:唐代灵光塔位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城北郊海拔894米的塔山台地上,南临鸭绿江,隔江是朝鲜的惠山市。灵光塔建于唐渤海时期,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国遗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塔身高13米,塔基为等边四边形,塔高5层,青砖结构。由地宫、塔身和塔刹构成。地宫四壁砖砌,表面抹白灰,个别地方平涂赭石色,可见原有影作木结构的简单壁画。靠地宫后墙砌一表面的石台,估计是放置舍利盒的地方。地宫南辟甬道,有土阶与地面相通。塔底层周长12.4米,高约2.8米,以上逐层变矮并内收,各层叠涩出檐。底层正面开拱券门,第二、三、五层辟方形小龛,第四层正面和二至五层东西两侧均开方形直棂窗。

此塔是现存唯一的渤海地面建筑,应是渤海迁都上京之后的渤海塔,该塔建制与西安兴教寺塔、宁波天宁寺塔(咸通塔)等同类唐塔相似,由此可见可见唐代文化对于渤海影响之深远。渤海塔目前发现有3处(不包括石灯塔),都在吉林省,一为珲春马滴达塔,二为和龙贞孝公主墓塔,再就是长白灵光塔。前二者均在早年倒塌,仅剩废墟,不能观其全貌;只有灵光塔独存,且保存尚好,这是极为难得的,其学术研究价值更显重要。

7.张建章墓志:墓志于1956年出土于北京德胜门外,盝顶志盖,篆书“唐蓟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张府君墓志”,四周刻人像抱兽或顶兽十二生肖。志石宽0.96米,长0.95米,志文32行,记910字。张建章其人曾被幽州节度府派遣,回访渤海,他走的是渤海朝贡道,往返停留,从公元833年到公元835年,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因此对于渤海的社会经济,建筑,风俗等有较深入的了解,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著有《渤海国记》一书,此书为作者的亲身经历,是中原了解渤海的第一手资料,其重要性与珍贵性不言而喻,可惜该书已经失传。而张建章的墓志文中叙述了张建章的渤海之行,虽不及书中所记全面,但在书已失传的情况下,志文所记资料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8.唐鸿胪井刻石:该刻石原来位于大连旅顺口区黄金山北麓,20世纪日俄战争时被运往日本,现存于东京千代田区皇宫内建安府的前院。

碑石为褐红色硅岩,宽3米,厚2米,高1.8米,呈椭圆形。其左上角距石顶30厘米处有崔忻题记,共29字。具体内容为“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根据《旧唐书·渤海传》记载:“睿宗先天二年,遣郎将崔往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主,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岁遣使朝贡。”《新唐书·渤海传》记为:“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自是使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可见唐睿宗是曾派遣鸿胪卿出使渤海,此刻石应为他返回时路过旅顺,从现在旅顺黄金山下凿井两口留作纪念,并刻石题记。至于鸿胪卿的姓名史书记为崔,刻石为崔忻,学界大都认为应以刻石为准。

此刻石是十分珍贵的,它印证了史书中有关渤海国的记载,是研究渤海国与中原王朝关系的极具价值的文字实物资料。

6.渤海石灯幢:位于上京龙泉府遗址南部的兴隆寺院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珍品,也是渤海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原高6.4米,因塔刹损坏,现高6米,是用玄武岩雕琢迭筑而成。由塔刹、相轮、塔盖、塔室、莲花托、中柱石、莲花座和底座等部分组成。石灯幢为攒尖顶,现今的馒首状顶为后补制的。顶为宝盖,状如覆钵。其下为长圆形瓜状石刻(即宝瓶),置于相轮顶的露盘之上。宝瓶上刻有简单纹饰。露盘仰莲状,与相轮连刻。相轮为四轮重叠,由上至下一轮比一轮大,轮边凹刻纹饰。相轮下刻联珠,小于相轮。其下刻莲状覆钵,置于幢盖顶。幢盖为八角形,呈伞状罩于幢室上。幢室置于仰莲托之上,成八角形,各面刻出一近方形的窗口,每方窗口上各有一小窗口,故人们称此为镂空八角十六灯室。盖刻垂脊八道脊间刻筒瓦垄五道,其间刻仰瓦。盖石下方刻出跳头,与幢室相接。幢室镂孔,置于八角形方盘上。幢室底有一类似建筑物之台基内部平面略呈凹形。其下是幢身柱,为中间直径略大的圆形幢身柱,幢身柱为仰莲托,仰莲托重叠三层花瓣,线条自然清晰,有如莲花盛开;其下为基座(须弥座),八角八面形,八面刻壶门,八角刻宝瓶式柱;基座上为莲花覆盘;在下为底石,也是八角形,由十几块石板组成。底石由10余块板石组成,成八角形;幢室八角刻八根立柱,幢室角柱下部刻地栿,角柱下刻圆形础石,其下凿出榫,置于八角形方盘卯槽内,其外为泄水。此幢从外部造型分为13层,与佛家理论紧密相联。佛家塔的总层数,只能是单数。“佛言有十三大罪”,即凡夫俗子要经受十三种罪,每修一层塔,就表示经受过了一种罪,修了十三层,就可以得到解脱了。各具体结构中,按佛家之说,此幢刹顶(原为复钵)代表水,相轮部代表火,伞盖部代表风,幢室代表空,柱台代表地。

石灯幢各节层之间衔接处经过精心设计,凿雕成相应的榫卯对接而成,其接缝严密,几乎看不出来,工艺可谓巧夺天工,是渤海工艺水平的代表。同时也为研究渤海的建筑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可以反映当时渤海建筑的基本风格。

7.石佛雕像:此佛像是1984年在吉林龙井德新乡仲坪渤海寺庙遗址发现的。残高25.3厘米,底座长20.3厘米,宽7.9厘米;重量2727克。系我国唐代东北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公元698—公元926年)遗物。文物为高浮雕佛造像。中间一尊为主佛,首已脱落,首后可见残缺的雕饰华丽的背光。双手于脐前结禅定印,结跏趺坐。身披宽松佛衣,内穿斜领左衽衣。下部衣褶呈“平直阶梯式”垂放于方座之上。佛装衣褶线条质感柔软飘逸,可想见其高雅宁静之美。主佛两侧各站立一尊接引佛。左侧的脸庞丰满,顶结双髻,首后可见圆形头光,褒衣博带,双手裸露于阔袖之外,裸露双足。右侧佛只残存下部和跣足,应与左侧佛艺术造型相似。该文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渤海传入了佛教,为研究渤海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块石雕雕工细致,手法娴熟,佛像观之,使人有心境平和之感,此石雕可以说是渤海石雕工艺的代表作之一,表明渤海的石雕工艺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由此可见渤海国的手工业发展十分繁荣,同时也展示了佛教在渤海的传播情况。

8.“天门军之印”:该印是一个小学生在上京城宫城南门外的东侧地里发现的,后被当地文化站征集。印为铜质,呈正方形,每边长5.1厘米,背部中间有一钮,扁平,中间有一圆形穿孔。印正面阳文篆刻汉字“天门军之印”,背面錾凿楷书小字“天门军之印”。印文笔画苍劲有力,质朴中透着一股英气,其篆书风格与唐代印文风格极为相似。

上京宫城的正南门,渤海时期即称“天门”,而此印就发现在“天门”遗址外东侧,据考古推测为守护“天门”的禁卫军,即天门军使用的官印。

四、境外渤海遗迹遗物

1.克拉斯基诺古城:克拉斯基诺古城遗址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桑区的克拉斯基诺镇以南2公里,地处楚卡诺夫卡河河谷的右岸,靠近波谢特湾内湾埃克斯佩季齐亚湾,属于谷地城址,距艾克斯别基茨湾北岸0.6-0.7公里。古城遗址的形状接近于长方形,但在此基础上增建了一些超出其轮廓的建筑物。南墙和东墙的转角为直角,北墙呈轭形,南墙和西墙的相接部分接近于弧形。古城址城墙的周长为1380米,以城墙根为限,遗址地表面积接近12.6万平方米。城墙建筑材料为土石混筑,基宽10-12米,顶宽近1米,经过考古发掘得知,城墙至少分早晚两个时期建成,早期的内外两侧铺砌卵石,中间用土填实。后期是从城墙外侧向上堆土,并在顶部铺河卵石,城墙的外面发现了城壕遗迹。城墙开有东、西、南三门,均带有瓮城遗迹。从南门至北墙有一条古道,宽30米,将城内分为东西两半,其中西北部城区高于其他部分2-3米,在此处发现了佛教寺庙址、烧瓦窑址和石砌水井。在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总共发现了12座陶窑,它们都与建筑寺庙综合体的瓦的烧制有关,在建造这些建筑物时发挥了作用。大多数陶窑长4-6米,它们被挖成长方形的基坑,具有炉膛、烧制室和1-2根烟囱。此外,还发现佛寺的遗址,镀金的青铜小佛像。寺庙的顶盖上覆盖着瓦,可能是四面坡式,因为顶盖上的瓦倒塌在土台的4个侧面。屋脊的两端装饰着鸱吻———样子像长耳鸮尾部的赤褐色的突起。屋脊的中部装饰着赤褐色的莲花。每个檐角上悬挂着铁铸的风铃。在距陶窑群西南3米的西城墙附近发现了有两层木井栏的石砌水井,下部有木栅栏在水井里发现了罕见的类似契丹陶壶的瓶形木制器皿,还有陶瓮、舂米的石臼等10世纪以前的器物,极具研究价值。

2.开心寺:位于朝鲜咸镜北道明川郡宝村里七宝山开心台,1984年维修此寺时,发现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在大雄宝殿的屋脊发现一个小木匣,内装墨书纸条,上有“渤海宣王九年丙午三月十五日”修建该寺的文字。具体内容包括修建时间、修建地点、该寺的创建者、具体的修造者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字数不多,但对于整个寺院的修筑情况介绍的十分全面,而且又有准确的纪年,是十分难得的保存至今的文字资料,对研究开心寺及渤海时期的寺庙建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北青土城:位于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东南14公里南大川左岸的广阔平原上,是一座平原城。城址现存西墙、北墙和南墙,墙高2-3米、底宽8米、上宽1米,城墙上还建有角楼和马面遗迹。城址周长大约2000米左右,城址共有4个门址,门内的十字大街将城内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之内又分为田字形4个小区。城址西门东北部和北门东南部发现有建筑址,推测应为官府府邸。青海土城的布局和大小,和中原唐的小型州城和县城属于同一类型,应该相当于隋唐京城的一个坊。北青土城曾是新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新罗道就是先从渤海上京到东京,然后沿朝鲜半岛东海岸南行,到达北青土城,继续向南,则通往半岛东南部的新罗。该城址的发现,有助于研究渤海国交通干线的走向及沿线城镇的发展状况。

4.“渤海使”木简:1986年出土于日本奈良平城宫东南、长屋王官邸附近的一条水沟内。该简长85毫米、宽80毫米、厚7毫米,上书文字内容不连贯,内有“渤海使”、“交易”等文字,并绘有耳形图案。与此木简共同出土了200多枚木简,年代范围在和铜八年至天平元年(公元715年-公元729年)之间。在此期间,公元727年渤海第一次派遣高仁义、高斋德一行24人出使日本,海中遇风,漂至北方虾夷境,高仁义等16人遇害,仅首领高斋德等8人得以幸免。高斋德等年底入京,第二年正月拜见天皇,呈国书、信物及礼物——貂皮三百张。这批木简的出土说明长屋王可能在私宅招待过这批渤海使臣,或许还进行过物品交易。该木简的发现与文献记载资料进行有效的印证与补充,是研究渤海与日本交往史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5.咸和十一年渤海国中台省致日本国太政官牒:咸和十一年渤海国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原来收录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的《壬生家文书》“古往来消息杂杂中”。1950年宫内厅书陵部出版的《图书寮典籍解题》历史编发表了中台省牒的照片,始为世人所知。此后日本的三上次男、新妻利久、中村裕一、铃木靖民、酒寄雅志相继发表文章,予以介绍和研究。《图书寮典籍解题》介绍此牒:“用纸29厘米×48.8厘米,薄鼠色雁皮纸,有天头地角,当写于平安后期。”咸和是渤海王大彝震的年号,该牒是公元841年贺福延奉大彝震之命出使日本所携带的官方文书。根据这份牒文可知,当时渤海使团大体由4部分人组成:第一,中央官员之大使、副使、判官、录事。他们是使团的主要成员,是渤海政权的政治代表。选任武将文官或通晓经文、娴于文辞的人充任;第二,事务官员之译语、史生、天文生;第三,地方首领,他们是渤海的地方政治势力的代表,可能是分别代表62州和3个独奏州的;第四,梢公。

该牒展示了渤海牒文的全貌,是一件极其难得的渤海文献实物资料,丰富了渤海史料。牒文中关于渤海官职名称的记载,可以作为文献记载之外研究渤海职官制度的新资料,同时也为渤海与日本的交往史的研究提供了实证,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五、渤海遗址中的釉陶、瓷器

1.1934年—1935年日本人发掘上京龙泉府的宫城、禁苑,出土了一些釉陶建筑构件及日用器。1964年的发掘在上京宫城西区的所谓“堆房”(釉陶盘5、盆1、双耳罐1、三足器1、器盖5、壶及砚台残片、瓦当3、青瓷碗片1、白瓷碗片1)、皇城东区官署(釉陶残片28,可辨器形者有盆、罐、器盖、砚台)、东半城1号佛寺(绿釉筒瓦24、鸱尾1、兽头13、黑釉瓷罐1、白瓷碗残片2)、城北9号佛寺(绿釉筒瓦数量不详、鸱尾2、兽头8)、西半城第一列第二坊的围墙(白瓷碗1)等处都发现了釉陶或瓷器,全部所获釉陶残片在1500片以上,绝大多数出在“堆房”。瓷器共出土10件。1999年上京宫城第二宫殿出土有白胎绿釉鸱尾、绿釉柱础覆盆、筒瓦、白胎三彩兽头及殿阶螭首。2000年发掘上京宫城第三宫殿,在殿阶基附近出土有红胎绿釉筒瓦、红胎绿釉柱础覆盆、白胎三彩殿阶螭首、白胎三彩鸱尾等。2000年—2001年发掘上京宫城第四宫殿,在其南侧出土三彩兽头等遗物。

2.宁安三陵4号墓1996年发现并清理,墓葬情况尚未见详细报道,出土有三彩薰炉。

3.吉林延边和龙北大墓地88HBM7。为近长方形封土石室墓,长2.75、宽0.9—1.2米,是该次清理的11座墓中规模最大的1座。出土三彩长颈壶、三彩折腹绞胎碗各1件。此外,和龙北大墓地1973年发掘的M28还出土了1件双系红胎褐釉陶罐。M28为长方形封土石室墓,南部有墓门。该墓在此次发掘的54座墓中规模中等偏下。

4.和龙龙头山墓群石国1号墓1985年由延边州博物馆进行了清理。1998年的再次清理在墓内发现了三彩陶俑、绞胎釉陶枕等遗物。

5.吉林汪清红云遗址是由长方形土石结构的台基和四周分布的础石组成的建筑址,从建筑的结构及出土的佛像残件、铁风铃等遗物推断是一处寺庙址。出土白胎三彩壶、白胎三彩兽形残件(简报称器耳,但更似鍑或薰炉的器足)各1件。

6.珲春密江东六洞(东云洞)二号遗址1988年发掘,清理出一处平面呈长方形的地面式房址,出土遗物中有施以黄釉或绿釉的建筑构件,但形制不详,推测是鸱尾或兽头一类的残件。

7.和龙西古城2001年度发掘出土的建筑构件中,有釉陶的鸱尾、兽头、柱础覆盆、檐头筒瓦、筒瓦等。

8.位于宁安渤海镇上官村哈达渡口遗址采集到模印缠枝花纹的绿釉方砖、莲花瓦当及外绿釉内黄釉的釉陶残片等遗物。

9.1966年—1967年发掘的海林山嘴子渤海墓地据报道也出土过绿釉陶器,但材料至今未发表,具体情况不清。

10.1996年发掘的海林二道河子镇细鳞河遗址为一处渤海时期村落,清理出长方形半地穴房址7座、灰坑40多个、水井1处。出土1件三彩器残片,器形不辨,同时出土的还有“开元通宝”

此外,在珲春八连城城址、珲春三家子乡新生寺庙址等地也均出土过绿釉瓦。

俄罗斯滨海地区渤海遗址出土的釉陶和瓷器数量不多,残片约100件。主要出土地为克拉斯基诺城址、马里亚诺夫斯克城址、尼古拉耶夫斯克2号城址、新戈尔杰耶夫卡城址及村落址、杏山寺庙址等。釉陶中有单色绿釉,也有三彩,器形可辨者有盒、盒盖(?)、三足鍑、敛口罐等;瓷器主要为白瓷、青瓷,器形仅见碗、盘。

【注释】

[1]朱国忱金太顺李砚铁:《渤海故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2]参见杨雨舒《唐代渤海国五京研究》,香港亚洲出版社,2008年,第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