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审美规律探析

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审美规律探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文化传播与诗歌翻译审美规律综合以上对美学、传播学、比较文化、翻译史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初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传播与诗歌翻译共同的审美规律性要求:1.主题深入人心,注重情感需求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赖以发生的原动力。

文化传播美学与诗歌翻译:审美规律探析

(二)文化传播与诗歌翻译审美规律

综合以上对美学传播学、比较文化、翻译史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初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传播与诗歌翻译共同的审美规律性要求:

1.主题深入人心,注重情感需求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赖以发生的原动力。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对传播活动施加的控制,本质上都是对内容的追求或限制。抓住了传播内容这一关,也就是抓住了传播活动的龙头。

由于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意味着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而人类的共同社会实践必然产生共同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标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异域文化传播首先必须以各民族共通的意义空间为基础,从而找到情感审美沟通的融入点,如爱就是人类共同的永恒情感,其意义空间存在强烈的共通性,此外还有爱好和平、热爱祖国、珍惜友谊等等。以这样一些共通的人类情感、意识作为传播沟通的主题,并倾注真挚的感情于其中,则易于打动受众,赢得关注和喜爱。如,庞德古汉诗翻译实践所选取的大多是一些描写人类普遍感情主题的诗歌,而且其中感情质朴自然,容易取得理解和共鸣,从而有可能实现其追求“超越国界与时代的世界文学的标准”的翻译目的;许渊冲教授特别强调诗歌翻译的“意美”,而这个“意美”不仅包括译作传达之“意”美,从哲学上说,也必然包括原作的主题、感情意蕴美,否则追求译作之“意美”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就同时为我们指出了诗歌翻译的传播内容控制方向;赵译《荒原》准确地传达了原作中渲染的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荒原意识”和艾略特对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洞察与反思,诗中现代人特有的“荒原求水的焦渴”足以深入每个人的内心,而且其中的群体性隐痛深创正暗合当时中国国情,因此赵译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情感主题的选材成功。而从清末民初诗歌汉译主题的多样化转型中,我们也可以明确地得出这一结论。

2.形式优美自然,切合时代需求

传播活动本身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过程,受众既关注信息文本的内容,同时也必然对信息文本的形式有浓厚的兴趣。

在一般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往往是首先注意到了信息文本的形式,进而才会关注信息文本的内容。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创造了差异而这是质料所无能为力的,他把美规定为形式,认为艺术之为艺术不在质料而在形式中。形式已成为美和艺术的规定和根据,而正是形式使美和艺术成为可能。在谈到形式美的规则时,荷加斯说:“这些规则就是: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美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就传播效果而言,即便是同一条信息,用词的粗俗与礼貌、声音的有力与无力、语气的坚定与犹疑,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韵律的有无等等,都会引起接受方的不同反应。根据欧陆学派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hueren 1999)提出来的语言顺应理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就是对语言作出种种顺应,如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自觉顺应等。译者也应恰当地顺应语境,领会原文的意义和功能,有策略地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提高翻译的速度与质量,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因此,文化传播在体裁、音韵、文字、修辞等方面的形式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传播覆盖面和传播深度效果。如:许渊冲教授提出的“形美”、“音美”,就都属于形式美的范畴;庞德以西方自由诗形式翻译古汉诗,由于符合西方读者习惯的形式,就达到了自然即优美的境界,赢得了社会的欢迎和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起到了文化传播的应有效用;赵译《荒原》较好地保持了原作广泛采用的象征、寓言、时空错位、梦幻、意识流写作技巧和多层次、多线条、多视角的表现手法,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得到文艺界人士的接受和认可,并使译作生命力延续至今;清末民初诗歌汉译的形式转型,以新体格律诗形式或自由诗形式翻译外文诗,由于双方形式的先天吻合,同时切合时代需求,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功。

3.差异沟通和谐,满足心理需求

文化传播者对源语文化的译介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愿意并能够在异域文化氛围内对之作出合适的转化和阐释,以取得有效的沟通。(www.xing528.com)

民族心理原型的差异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这是跨文化交际的重大障碍。任何一部特定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者,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他都天然地内蕴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习俗,同时熟谙他所属民族的人际传播与社会交流的全部技术与“具体的行动序列”,并必然在其作品中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从来。这就要求译者在异域传播中和谐沟通差异,忠实传达原意。但是,由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不平等现象,由于欧洲历史上的殖民主义污点,近代在译界也出现了一些提倡“译者主体性”,割裂文化,篡改原作的翻译现象、手法和流派,如“原产”巴西的“食人主义翻译”等,而从文化传播的效果和规律来说,这种做法必然是费力不讨好的。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是一种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所以要使传播有效,就要从受众的需要出发,改变长期以来以简单灌输为主的传播方式并转到平等的交流上来,在信息传播中要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因此,要取得预期的良好传播效果,正确的做法应是尊重并接受译入语文化习惯,既尽量减少异域文化障碍又充分展示其文化特色,在不改变原作本意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对方,做好转化与类同的沟通工作,使传播对象能够平等和谐地融入接受方,并争取达到对等的艺术效果。具体操作中较好的方法则是阐释文化时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则既能给人亲切感,又能予人新鲜感。新鲜感再加上亲切感就自然能够强化异域文化的吸引力。在这方面,许渊冲教授倡导的“翻译的时候,要发挥译语的优势”,采取“浅化扭转劣势、等化争取均势、深化发挥优势”的方法就是最平和、务实的解决途径;庞德将西方读者基本没有接触的古汉诗翻译出版,既不孜孜以求于完全对等,又重点传达出原作的突出特色,其审美传达方式既符合人们基于本土文化习惯的期待心理,又介绍了众多新奇的情感、语言表达方式,满足了人们的探究心理和求异心理;赵萝蕤提出:“要绝对服从每一种语言的、它的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如果两种语言都能胜任的话,翻译时就应该遵循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而她采用白话自由诗亦步亦趋地移译以“自由体”为主的《荒原》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文化传播的这一审美规律;清末民初诗歌汉译的转型则自觉或不自觉地依照社会价值观和接受准则调整了自己的翻译策略,翻译手段从归化翻译转变为异化翻译,表现方式从主题的多元到形式的自由乃至语言的新潮,无不与当时的中国文化动态环环相扣,符合社会的心理需要。

4.文字晓畅通俗,符合大众需求

“任何一位把大众传播事业当作一种社会体制的人,都不敢漠视大众的兴趣、品位……归根究底来说,媒体的格调是由阅听大众来决定的。”[1]

著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认为:“翻译是社会性的语际交流行为,为了保证社会交流效果,译者不能不依照社会接受的准则行事,选择、优化他的译语。”他还特别提到:“必须确立翻译审美标准的时代性,今天的翻译应适应当代清晰、欣畅的文风,具有时代感;必须确立翻译审美标准的社会性,翻译审美效果应以社会价值观为调节杠杠。”[2]美国的梅尔文.德弗勒曾经指出美国大众传播内容的一个特点,即:那些不断触怒批评家,广泛传布并拥有广大受众的内容的特点就是形式简单、内容浅显、接受起来无需特别费脑筋,而这正是最容易在普通大众中流行的内容。如《哈利·波特》的成功传播案例就是如此,这部书并不是什么内容深刻的大作,但却被译为—几十种语言,全球同步上市,万人空巷。而那些媒介批评家认为趣味高雅,能起到提高道德、教育和某种鼓舞的作用的内容,比如严肃的音乐、意味深长的戏剧政治讨论等,即使有时得到外力广泛传布但仍不一定能拥有广大受众。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想拥有受众,拥有更多实际数量的受众,那么我们的传播系统中,就要有一部分内容做到“内容浅显、形式简单”——注意,它与浅薄、低俗、粗鄙不是一回事。即:内容、形式让人接受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儿,但却给人以深深的心灵震动。这个道理,就是深入浅出的意思。因为,哪怕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道理、一个非常艰涩的理论,如果你真正弄懂了、弄透了,也完全可以用大白话说出来。许渊冲教授的“三之论”指出“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也就是说翻译应做到让读者能看懂意蕴、引发喜好、提高鉴赏,说明与时代挂钩、力求雅俗共赏是诗歌翻译审美规律的应有之义;庞德的诗歌翻译既注重“闪光的细节”和意象的再现,又做到节奏自由、语言平实、感情质朴,毫无虚饰浮词,以走向生活的审美姿态实现了其明确的翻译功利性;以《荒原》来看,虽然作品耗时7年,专家评价极高,但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应该说它的传播面远未达到与其艺术水准相应的程度,这不能不说与它的艰涩难懂有关,赵译取直译法,对原作的这一特点没有改善,其传播面自然同样受到影响,这也充分反证了诗歌翻译乃至文化传播的通俗明了、符合大众需求审美规律。

5.载体美观便捷,联系时代需求

要使受众关注相关信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信息的易得性,即在众多信息的竞争中,自己发布的信息对受众而言是最容易得到的。

文化传播必然牵涉载体选择。尤其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已经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普通的受传者还是专门性的受传者,在自己关注或有兴趣的方向上的信息数量,都远远超出了个人的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在有限的时间、精力约束情况下,“文化快餐”成为大多数人不得已的必然选择。同时,市场经济运作中商品化趋势、版权制度也要求文艺产品要进行自我营销,也要有一种流行时尚。在这样一种鱼龙混杂、文化包围的形势下,从文化营销和自我突围的角度看,传播载体选择与优化已经成为文化传播审美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地说,载体审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性强、吸引眼球,如书籍的装帧美观、印刷清晰、整洁挺括等,这点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有关,可从热销书籍的主题外因素中看出;二是取用方便、反应敏捷,如互联网的信息集中、随需随用等,这点有“百度”取代词典等工具书的事实为证。就诗歌翻译而言,如能在载体审美上多下工夫,无疑也将有效促进传播。

此外,还有一些技巧性传播规律如重复刺激、营造热点等,因与文化传播的本质规律关系不大,在此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