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文学与文化:文言小说的地位与影响

明代文学与文化:文言小说的地位与影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聊斋志异》达到了文言小说的艺术高峰,这自然与明代文言小说由复苏到兴盛的文艺风尚、艺术经验的积累,有着密切关系。总之,明代文言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文言小说的艺术美,更是白话小说所无法取代的。

明代文学与文化:文言小说的地位与影响

五、明代文言小说的地位与影响

综上所述,明代文言小说,在我国文言小说史上具有兴衰起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既继承和发展了唐人传奇的小说艺术传统,又为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言小说高峰的出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不仅如此,而且对短篇白话小说和戏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艺术经验。明代许多优秀的文言小说,大都为拟话本作者改编为白话小说,并为戏曲家所取材。略举数例,可见一斑:

续表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审美取向特质的差异。

明代文言小说的题材、内容为拟话本作者所取资,是毋庸置疑的,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在这方面做了充分的考证工作,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方便。但是,由于文体规范的不同,接受对象文化水平、审美意识的差异,艺术表现手法也有很大的区别。文言小说是以唐传奇作为仿效规范的,尽管其题材也可能来自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或友人的闲谈,但其用以写作的语言工具,却是规范化的文言,作者大多是士大夫,读者也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阶层,它主要是诉之于接受者的视觉,是案头读物,通过阅读与欣赏,引起接受者心灵的共鸣和美的感受,它叙述故事力求委婉曲折、引人入胜,而笔调则简洁雅致。对人物的形象描写不太重视外貌的精细刻画,而侧重于内心世界的展现,思想境界、心理活动的描写较细腻,着重表现人物的神采、风韵与气质,遗貌取神,追求神似,艺术上具有雅洁、含蓄之美。优秀的文言小说,经得起读者的咀嚼回味,内涵较丰富。拟话本既然也成为书面文学,当然也可供案头阅读,但是它仍然保留通俗文学的基本特征,它主要是用当时的白话来表述,即使穿插诗词韵语,一般也通俗易懂,它本来是诉之于接受者的听觉的,所以特别强调情节的富于故事性,人物描写注意外貌特征和服装色彩,心理刻画也有,但是不宜过于细腻,动态描写则较多。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富于刺激性的情节写得特别细致,较显露、少含蓄,所追求的是俚俗之美。因而,写同一题材、同一故事,艺术风格、美学意趣,却很不相同。只要把某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这两种不同文体规范的作品,异同点都是很明显的。例如文言小说《珠衫》与拟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题材、故事内容相同,而表现手法却有雅与俗的区别。更为典型的例子是《觅灯因话》中的《卧法师入定录》,与凌濛初改写的拟话本《乔兑换胡子宣淫,显报施卧师入定》(收在《初刻拍案惊奇》中),两篇内容基本一致,描写胡绥与铁生之妻狄氏通奸,狄氏勾结奸夫胡绥,愚弄、欺骗铁生,几置铁生于死地。经卧法师入定,见南北二斗,昭示“福善祸淫”之理,铁生得不死,胡生纵淫作恶则受恶报。但由于文体规范与审美意趣的不同,前者文字雅洁,虽涉及纵欲之事,表现却极为含蓄;后者迎合市民审美趣味,文字粗俗,描写淫秽情节,穷形极态,过于显露,不堪入目。前者写卧法师听南北二斗说“福善祸淫”,虽然也掺杂有唯心主义宿命论观念,但却包含着不少朴素的生活辩证法思想,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主要是借鉴佛家入定产生的幻觉,描绘一种超乎现实的意象,对现实人生具有启示作用,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后者则主要借卧法师之口,宣扬因果报应,而舍弃某些合理因素,并且将报应作更具体化的描写,堕入庸俗恶趣,但却能为当时市民阶层思维定势所接受。

明代小说文学的主流,是白话小说,但在文学史上,并没有因此而使文言小说绝迹;恰恰相反,它在为白话小说、戏曲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发展,以至到了清代,文言小说蔚为大观。《聊斋志异》达到了文言小说的艺术高峰,这自然与明代文言小说由复苏到兴盛的文艺风尚、艺术经验的积累,有着密切关系。《聊斋志异》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固然受唐人传奇中像《任氏传》、《柳毅传》等志怪类传奇小说的影响,但是受明代同类传奇小说的滋养更为直接。《聊斋志异》以写狐妖鬼魅形象著称,其实在明人传奇小说中就有不少这类富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例如《剪灯余话》中《胡媚娘传》的胡媚娘,其美丽颖慧,不亚于任氏,虽被道士尹澹然作法震死,现出真狐原形,但人们仍然感到这个艺术形象的美,同情她无辜被剿除。《滕穆醉游聚景园记》、《绿衣人传》、《秋夕访琵琶亭记》等作品的女鬼形象,都写得非常优美,富于人情,而少鬼气。这些作品,对《聊斋志异》的艺术构思、想象、形象塑造,都是有影响的。再如《剪灯新话》中的《太虚司法传》里的冯大异的形象描写,《剪灯余话》中《何思明游酆都录》和《效颦集》中《续东窗事犯传》,主人公何思明和胡迪的性格特征,以及对阴司地府的构想,都对《聊斋志异》中席方平形象的塑造及同类题材的艺术描写,有所启发。这些影响,都还是表层的、显而易见的,更深层的影响在于,明代文言小说作者的艺术追求、审美意向,以及理想人物风度气质、韵致丰采的表现,对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明代文言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文言小说的艺术美,更是白话小说所无法取代的。

【注释】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

[2]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参阅瞿佑《剪灯新话·序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明初刘兑有《娇红记》杂剧,明末孟称舜有同名传奇剧本,均根据元人清江宋梅洞传奇小说《娇红记》改编。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捎带提及瞿佑《剪灯新话》云:“文题意境,并抚唐人,而文笔殊冗弱不相副,然以粉饰闺情,拈掇艳语,故特为时流所喜,仿效者纷起,至于禁止,其风始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www.xing528.com)

[7]见张廷玉等《明史》本传。又见钱幹《河南布政使公墓碑铭》。

[8]见张廷玉等《明史》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9]现存赵弼《效颦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实为25篇。

[10]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引顾炎武《日知录之余》卷四《禁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1]《秦桧东窗传》,出宋洪迈《夷坚志》,但中华书局1981年版无此篇。

[12]张廷玉等:《明史》卷三百四《宦官一·刘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据陈子龙撰《宋幼清先生传》,谓幼清死年五十一,见《九籥集·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4]周建鼎:《松江府志》卷四十四《文苑》,康煕二年刻本。

[15]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

[1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

[17]详见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

[18]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

[19]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