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通史:先秦卷震撼出版!

甘肃通史:先秦卷震撼出版!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写在《甘肃通史》出版之际知史明志,鉴往开来。经过历史学家历时5年的潜心努力,肩负“彰显盛世、传承文明”这一历史使命的八卷本皇皇巨著《甘肃通史》最终付梓。二编写《甘肃通史》既是继承历史,也是现实社会的需要。《甘肃通史》充分体现了甘肃历史的发展规律与阶段性特征。

甘肃通史:先秦卷震撼出版!

写在《甘肃通史》出版之际

知史明志,鉴往开来。一部浸润、凝结着甘肃人文精神与民族之魂的《甘肃通史》付梓刊行,这是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件盛事与喜事。

甘肃历史上曾多次编修通志,仅现存的明清民国的刊印本和稿本就有四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史志编纂工作,各个省区市也都纷纷投入财力、组织专家编写地方史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二十余年间,总计80卷、4000万字的甘肃省志编撰工作已基本完成。然而,方志的编纂并不能代替通史的撰写。志书重在客观记述,保存资料,通史则重在勾勒历史演进的过程,总结发展的规律和得失,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识之士就提议编写《甘肃通史》;80年代中期,先后出版了《甘肃古代史》和《甘肃近现代史》,此为甘肃通史类著述的发轫之作,功不可没。此后近二十年来,甘肃地方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收获了很多成果,积累了丰富资料。推动甘肃经济繁荣、文化丰富、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编写一部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反映甘肃悠久历史的《甘肃通史》的条件已完全成熟。

2003年,甘肃历史学界、新闻出版界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支持、关怀下,甘肃省新闻出版局与读者出版集团共同策划的《甘肃通史》正式立项,着手组织省内外专家编纂《甘肃通史》,并成立编纂委员会,指导协调《甘肃通史》的编纂。

为保证《甘肃通史》的质量,编纂期间,编委会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邀请社会专家参与论证、研讨,拟定了翔实可行的编写计划,并形成四点共识,作为撰写甘肃通史的指导性意见:1.正确处理好中国历史与甘肃历史的关系,应把甘肃历史放在全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撰写,不能脱离华夏文明形成、发展的主流,甘肃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血肉相连的组成部分。2.展示甘肃历史的亮点,书写甘肃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充分体现甘肃人民的勤劳与智慧。3.材料力求丰富,内容必须充实,论述应有深度,吸收史学新成果,突破传统史学的束缚。4.遵循通史体例,避免因分卷断代撰写而割裂历史,文风朴实,读者喜欢。

《甘肃通史》内容的时间跨度,从远古到现今,全书按时间顺序和发展阶段分为八卷,即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夏金元卷、明清卷、中华民国卷、当代卷。其中先秦卷阐述了甘肃地区的建制由来、自然环境和生态变迁。作为通史研究的一项尝试,每一章章首作者撰写了该章历史概述,以期做到前后呼应,并做到阐述历史与分析综合的有机结合。经过历史学家历时5年的潜心努力,肩负“彰显盛世、传承文明”这一历史使命的八卷本皇皇巨著《甘肃通史》最终付梓。这是甘肃几代人的期盼与等待,我们怀着严肃、负责的态度将它呈现给社会各界。当然其中也存在不少疏漏和遗憾,望社会各界谅解、理解并给予批评,不足之处留待后世修史者校正、补充。

编写《甘肃通史》既是继承历史,也是现实社会的需要。

修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最早“左史记言,右史记事”(1)开始,到历代史学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我国一直有着非常完善的史官制度、优良的修史传统与丰富的史学理论。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借鉴和个人修养的激励。特别是那些埋头苦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脊梁,更是从丰富浩瀚的历史当中汲取人生的价值取向,关注民族的前途、国家的未来。“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新世纪、新阶段组织编写《甘肃通史》,正是继承优秀文化、总结历史、推陈出新的重要文化事业,是当代甘肃人民承担这个时代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的重大文化建设举措之一。它的出版,必将丰富中国历史,必将促进当前甘肃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同样,一个地区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其优秀的人文历史传统,以及在这种传统文化中所形成的地域精神。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人类文明无一不是在已有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中传承发展起来的。学习研究历史,就是要了解昨天,服务今天,面向明天。这就是昨天的历史为今天的发展服务。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4)

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民族融合与伟大的社会实践,孕育了甘肃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民族性格,形成了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包容创新、团结奋进的精神品格,不但为中华文明增添了丰富的内容,而且推动了甘肃历史的前进,是甘肃各民族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书写甘肃历史,就是展示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阐述甘肃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造自然、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包容创新的辉煌历程;彰显贯穿于兴起、衰败、曲折、崛起等各个时代一脉相承的甘肃各族人民共同铸就的陇人之魂——甘肃精神。

甘肃历史内容丰富,特征鲜明。《甘肃通史》充分体现了甘肃历史的发展规律与阶段性特征。

甘肃曾有过领先国内其他地区乃至世界的光辉历史,创造了辉煌而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为缔造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七八千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其文明成就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以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为首领的甘肃先民所创造的。周王朝的先祖从陇东黄土高原崛起,天人合一,以农为本,以德治国,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与道德传统。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也是从黄土高原走向中原,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铸造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格局。自西汉张骞凿通西域之后,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由东向西横贯甘肃全境,甘肃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孔道和门户,彻底融入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布局当中,承担着各个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两汉魏晋时期,人才辈出,文化兴盛,西域文明与中华文明在纵横千余里的甘肃大地交切碰撞,促进了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为中国文化的创新与转型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广阔的空间。隋唐时期,民族和睦,社会繁荣,经济鼎盛,“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胡商外客,往返如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兴盛。包容、创新、开放、进取的甘肃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沿丝路主干道遗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是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众多佛教石窟。璀璨夺目的文化艺术仍然启迪着今天的文化繁荣。飞天梦变为现实,奔马精神鼓舞我们前进。

当然,社会历史的前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甘肃历史的发展也不例外。自宋而降,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社会动荡不安,甘肃进入了一个比较长的徘徊不前、缓慢发展的时期。事实上,从唐中叶起,甘肃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由于统治阶级的昏庸、各民族贵族之间掠夺战争的巨大破坏,已经停滞不前。少数民族贵族与中原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使得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陇原大地,烽火连天,生灵涂炭。同时,落后的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曾一度繁荣的畜牧业,都没有解决民生,反而使得生态恶化,灾害频仍。封建帝制决定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与衰退。另一方面,随着海上丝路的开通,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与南迁,“国家根本,仰给东南”(5)。甘肃成为偏僻之地,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陇中瘠苦甲天下”是封建社会后期以至近代甘肃的社会现状。尽管如此,甘肃各族人民在长期同严酷的自然环境的不屈抗争中,在广泛的民族交往与融合中,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造就了陇原儿女独特的精神品格: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奋发有为,为甘肃的复兴与崛起积聚了精神力量。(www.xing528.com)

从近代开始,甘肃走向崛起与复兴的时代。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欺凌的加深,更是加剧了甘肃经济的落后与社会政治的衰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穷则思变。不甘落后、顽强拼搏的甘肃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通过革命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于是就有了90年前响应辛亥革命的甘肃秦州起义;就有了80年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革命斗争和陇东革命根据地,以及随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近百年的艰苦抗争,终于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甘肃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甘肃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全国性的石油、化工、电力机械、有色等基础工业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甘肃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陇原儿女艰苦创业的历史,丰富、发展了甘肃人民在长期严酷的自然条件与恶劣的政治环境下磨炼出来的、最能体现特质和灵魂的甘肃精神。陇原儿女无愧于时代的骄子,在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支撑下,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业绩:金川公司、白银公司、酒钢、兰炼、兰化、玉门油田、兰铝、机械电器、电力等甘肃现代新兴工业,构筑了甘肃的新型工业格局和国民经济体系。核工业的发展,东风基地的建设,“两弹一星”、“神州七号”发射成功都给甘肃人民以鼓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甘肃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甘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不断健康发展。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的实施,给甘肃的全面繁荣带来了宝贵的机遇,综合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春风已度玉门关,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鼓舞下,2600万陇原儿女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正在创造新的辉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强省战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迈进。

《甘肃通史》在立项与撰写过程中,得到甘肃省委领导的具体指导,省委领导多次召集会议,听取写作进度,并尽可能地提供工作条件,为保证质量、时间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条件。

《甘肃通史》的主编刘光华先生,以耄耋之年,不惮其劳,总纂大纲,审读稿件,其认真负责、敬业的精神,令人感佩至深。各卷撰写者数易其稿,耐心细致地听取各方改进意见,撰稿过程中字斟句酌,呕心沥血,其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令人铭念至深。

承担出版任务的甘肃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一丝不苟,认真把关,与作者深入交流,研习问题,其对出版事业负责、追求精品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佩。

最后,我谨代表《甘肃通史》编委会对在立项、撰写、出版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专家、档案管理者、出版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对省财政部门给予资金的支持表示感谢。

周德祥

2008年1月

【注释】

(1)《汉书·艺文志》。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振兴中华民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8页。

(4)《新唐书·魏征传》。

(5)《宋史·范祖禹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