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提升探讨

藏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提升探讨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认为应对藏族声乐艺术的独特性,进行细密的分析,在总结众多艺术家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一种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发展和提高”的课题打开思路。那豪迈奔放的气魄,蓬勃向上的情思,显示了藏族声乐艺术的鲜明特色。这些新的追寻,标志着藏族声乐艺术随着四化建设发展的推动和其影响,又产生着新的飞跃。

藏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提升探讨

◎泽仁雍珠

(1938.9- )原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藏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独具魅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求得新的突破?我认为应对藏族声乐艺术的独特性,进行细密的分析,在总结众多艺术家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一种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发展和提高”的课题打开思路。

一个民族的声乐艺术,和这个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审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依傍着喜马拉雅山生活的藏族人民,必然会从喜马拉雅山得到启示,总是从对美丽的喜马拉雅山的欣赏中认识自己,寻找到自己的形象,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藏族民歌起势突兀,似觉陡峭的唱腔,不也让人联想起那天下第一高山的神貌吗?山既高绝,歌亦穿云。穿透欣赏者的心灵,拓宽欣赏者的视野。那豪迈奔放的气魄,蓬勃向上的情思,显示了藏族声乐艺术的鲜明特色。

我国藏族人民不仅生活在西藏高原,还遍布在祖国的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广大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那辽阔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静穆的大自然又赋予了藏族民歌以浑朴天然不加雕琢的素质。

我们勤劳智慧的人民,民间艺人,民间歌手,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积累中,以自己民族的审美观创造了诸如劳动歌曲、悲歌、鼓舞、踢踏、圆圈舞、战歌、酒歌、箭歌、对歌、山歌、弦子、囊玛以及其他许多形式的民歌。这些优美抒情、热情豪放、宽广舒展、风采多姿、风格浓郁的藏族歌唱艺术,从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从草原绿野的牧场,从万里高原的农区,从星罗棋布的城镇,汇成了一个浩瀚的歌舞之海。这些充满着泥土芳香,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的歌唱艺术,代代相传、竞相争艳地开放在每个角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们是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闪闪发光的明珠,是发展藏族声乐艺术的基础。我们只有深深扎根在自己民族民间歌舞的土壤里,才能在发展、提高的过程中,永远保持浓郁芳香的藏族歌唱艺术的独特风格,才能开出更加艳丽的民族声乐的花朵。

近几十年来,党的光辉的民族政策的落实,老师孜孜不倦的培养,青年人的刻苦学习,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和专业水平的优秀青年歌手。他们的演唱确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歌唱家们在培养藏族声乐人才,发展藏族声乐事业,建立藏族声乐艺术的理论体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时代的飞跃,各族人民对歌唱艺术的需求越来越普遍,鉴赏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新科学,对音乐歌唱艺术也有更高、更新的追求。这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更高的鉴赏力,这更新的追求,又激发着每个热爱并从事藏族声乐事业工作者的热情。他们也在思考,也在追寻一个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既能继承保持浓郁的藏族风格,又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既能丰富表演艺术,又能适应高难技巧的声乐艺术的科学体系。这些新的追寻,标志着藏族声乐艺术随着四化建设发展的推动和其影响,又产生着新的飞跃。在藏族声乐领域里,出现的这些新气象,这根深叶茂的民族特性,人民群众的新思潮等,不仅充分地展示了藏族声乐事业具有了发展、提高的广阔前景,特别是对声乐这个特殊的专业,在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领域所作的综合研究。认识到声乐虽然是表演形式中的一种,但它也是一门以人的发声器官作为演唱工具,既是一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又是用高级神经活动自如指挥、控制、运用的心理性和技巧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每个歌唱者的发声器官,要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训练,以达到使歌唱者能随意、轻松地发出特定的音高、音质、音值、音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一个科学的训练方法。

西洋传统声乐教学的科学性,就体现在他们有一批声乐艺术修养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有一套歌唱呼吸、声带、共鸣位置、语言的正确状态及运用的训练方法,有一套从五个母音、琶音,到练声曲、艺术歌曲、大歌剧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声乐教材。因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声乐教学及理论体系。我们也可以在自己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借鉴适合我们藏族声乐教学的这些经验,以增强和提高藏族声乐教学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建立一个体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而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代、两代,甚至更多代。看起来是件遥远的事,但常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及时地总结,并汇集成文,整理编辑教材,哪怕是几首经过实践效果好的教材,几条科学的教学方法,或点滴的体会,甚至一瞬间的理解,都得到重视,而且人人都来做这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会缩短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就能更快速地发展提高藏族声乐艺术。

建立藏族声乐教学及理论体系,应重视下面若干问题。

关于师资

历代的科学都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发展提高的。从创造发明到群众的普及过程中,媒介、传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主要就是教师。

长远的观点来看,一方面急需开展民族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普及教育,急需开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文化、专业水平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要让中、小学成为普及音乐的摇篮,选送藏族声乐人才的基地。这里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音乐人才的源泉和基地。

另一方面,要在高等音乐院校培养一批文化艺术修养高,专业基本功扎实,既能参加舞台艺术实践,又有教学能力的专业藏族声乐教师,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也是培养人才成功的先导,是发展藏族声乐事业的重要措施。一个优秀的歌唱家,大都通过后天的训练成长起来的,在他们学习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关于教材

教材要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培养少数民族的声乐人才,并保持其独特的风格,选用及编写具有民族风格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藏族的民歌丰富多彩,风格浓郁,而这些风格,又靠着不同的润腔手段及声音色彩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选用各类型的藏族民歌短句作为发声练习,结构较完整的民歌作为练声曲,是使歌唱者保持民族风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如农区的山歌、牧区的牧歌、犁地歌,可以使声音宽广悠扬、流畅、灵活;弦子、囊玛,可以使声音明亮,婉转抒情而甜美;藏戏、酒歌、踢踏、锅庄,可以使声音高亢豪放,热情欢快;而藏戏中“正固”润腔的特殊技巧,“弦子”的装饰润腔,“山歌”华彩旋律和音色变化的规律等,都是藏族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

教材要具有科学性。声乐的乐器就是人的发声器官。而歌唱状态与说话的状态又有所不同,歌唱比说话的音节长,音量大,穿透力强。因而,歌唱的训练,要从建立良好正确的歌唱状态,从歌唱的站立姿势起步,歌唱呼吸时,腹肌横膈膜、两肋等的相互配合,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歌唱时,喉咙、嘴唇、牙关、上腭、颌关节的状态、感觉等,都必须从最简单的母音,较低的音域开始。但因每个人的发声器官、嗓音条件不同,训练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根据这些声乐教学中的特殊性,把各类型的民歌短句汇编成常用的基本发声练习。同时,也选用各种不同节奏、音型的音阶练习,并配上藏语的各种母音、衬词进行训练,把民歌结构比较完整的民歌作为练声曲。并把这些教材,编辑成初、中、高不同程度,不同声部,使教材具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科学性。同时,可选用《西贝尔》、《阿勃特》、《孔孔》等西洋声乐练声曲,作为辅助练习。

要训练高低音区的声音上下统一,连贯,并能适应各种风格润腔的演唱能力,必须与发声器官及其他生理结构的运动规律相适应,相协调。如果在训练中不分声区,不分高低,那么对扩展音域及各种技巧的训练,就会造成很大困难。因此,给学生的每条练习,都按不同声部的要求,按半音的顺序进行上、下行的训练,每条练声曲、歌曲按不同的程度定好调,才能使这些练习与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及其运动的规律相协调。从而使这些声乐教材更具有科学性。

关于语言

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是不一样的。因为它的语言是诗词化的音乐化语言。它必须服从音乐、节奏、曲式、音域及力度的变化。因此,对歌唱语言的训练,也应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语言运用的规律。

藏族的语言虽然比较复杂,但也有它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它的一般规律与汉语歌唱语言所总结的“五音”、“四呼”等规律是相通的。因为每个字都是靠唇、舌、齿、牙、喉等器官及“开口”、“启齿”、“撮口”、“合口”等不同的口腔形态而形成的。藏族语言的特殊性、复杂性,体现在藏语分为三大方言及一些独特的个别县区的土语。三大方言:

(1)卫藏方言:以拉萨市、彭波区、隆子、日喀则、江孜等县为代表。

(2)康区方言:以昌都、德格、甘孜、乡城等县为代表。

(3)安多方言:以甘肃的玛曲县,青海的同仁、黄南等县,以及祁连县的阿力克为代表。

总的说来,卫藏方言与安多方言差别较大,而康区方言则介于卫藏方言与安多方言之间。其中卫藏方言、康区方言较安多方言好发音、好吐字,更适合于歌唱语言。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应不断努力探索藏语在歌唱中应用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教与学。

在本民族语言能够在歌唱发声中运用自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普通话,学习掌握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语言运用的经验,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条件、程度,学习几首外国民歌并用其国家的语言演唱,这样就可使学生歌唱路子进一步拓宽,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www.xing528.com)

关于演唱形式

藏族演唱风格的特色之一,就是载歌载舞。我们开办的民族声乐班的课程设置,除声乐、音乐的基础训练外,同时要重视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但它又区别于专业舞蹈的训练,而是适宜于歌唱表演的形体较简化的动作。既不影响歌唱发声,又能有优美的舞姿,使歌唱形式多样化。

关于声音训练

无论一般或特殊演唱风格的润腔,都与呼吸、声带、共鸣位置等发声器官密切相关。因此,风格润腔手段,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使风格与科学发声技巧相结合,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完美的声乐艺术。因此,藏族声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建立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在训练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呼吸,要让他们的思想非常明确歌唱呼吸的全过程。这全过程就是:吸气、保持运用和快速恢复常态。

吸气:像闻香花那样,用鼻和微微张开的嘴,将气深深地吸至横隔膜;吸气的同时,喉咙松开,全身要自然放松;气不要吸得太多,要使横隔膜及腰周围有扩张的余地。

保持运用:气吸至横隔膜就要保持住。思想也不能放松。发声时,腹肌收紧,随着音量的大小、乐句的长短、音高的逐渐上升,横隔膜及两肋也逐渐微微向外扩张。腹肌的逐渐收紧,与横隔膜,腰周围,两肋的向外扩张,就会产生一种对抗的感觉。这种对抗的感觉,就是歌唱气息的支持点。

恢复常态:一个乐句唱完的同时,整个腹肌、横隔膜、腰周围、两肋等要很快、完全地放松,恢复到吸气前的状态;决不能忽视这种快速的放松,否则,再唱下一个乐句时,就会出现吸气浅、胸部逼气、喉部肌肉紧张的现象。

正确运用声带。

声带是演唱发音的重要器官。它是发音的音源。只要一出声,就必须使用声带。重要的是正确地使用声带。在藏族歌唱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声带运用法:

(1)真声唱法。即大本嗓唱法。这种唱法,完全以真声为基础。发声时,从低声区到高声区,声带都是全部振动。声带张力也不变,声带拉得比较长,声门闭合也较紧。这种声带用法的声音效果是明亮刺耳,音色单一,不富于变化,音域窄,耐久性差。专业的声乐演唱,最好不要采用这种声带用法。

(2)真假声交替使用唱法。长期生活在草原的藏族歌手,很善于演唱长乐句和旋律起伏大的山歌。他们的气息深,腹肌控制能力比较好;在低声区基本用真声,中声区从e左右就开始用真假声交替出现的唱法。并依靠这种真假声,巧妙地把声音送入头腔区的g2左右;下行时,这种声音可唱到低声区的B或A。在真假声交替使用时,喉结很不稳定,唱真声时,喉结就下落;唱假声时,喉结就往上移。这种真假声交替使用的连续出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特殊的演唱技巧。在训练中,要求气息流畅。唱真声时,要注意声带不要拉得太长,声带闭合也不要太紧;唱假声时,声带不要过于松弛,上腭弓要开得圆些。喉结不稳定是因为这种风格的需要。只要对声带没有造成不好的后果,应允许保留这种唱法,不要生硬地要求喉结的稳定。否则,就会失去他们独特的演唱风格。

(3)真假混声唱法。仍以真声为基础,发声时,从低声区到高声区,虽然也用同样的声带张力,但声带不像大本嗓唱法那样全部振动,而是局部振动;声门闭合也不像真声那样紧,而是自然闭合,喉部肌肉比较放松,音色明亮柔和,一般可唱到e或f。但再唱高一些,声音就有逼紧、声音音色尖亮、喉部肌肉用劲的现象。这种声带用法属自然唱法,只能适宜唱简单的音域不宽,短小的歌曲,而不能胜任音域宽、乐句长、速度快,或旋律起伏大、音程跳动大的高难技巧的歌曲。但可以在这种声带用法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在正确的歌唱气息的支持下,按声区的要求更合理的科学的调整运用声带的张力,声门的闭合,还有恰到好处的共鸣位置。我认为,这是藏族歌唱中比较理想的声带用法之一。

运用正确的共鸣位置。共鸣腔起着美化、扩大声音的作用。它分为胸腔,喉腔,鼻咽腔,头腔共鸣等。在歌唱中,它们既有独立的功能,又需相互协调的配合。共鸣腔体的大小及位置等的运用,对声音音色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藏族歌手,在演唱时,多用喉腔、口腔的共鸣位置。因而他们的声音开放,音色尖亮、单薄,有时完全是白声。在训练中,要及时改变歌手这种不好的共鸣位置。要求在气息的支持,在发好基音的基础上,强调每个音的共鸣位置。特别是起音,要放在鼻咽腔共鸣位置上;因为鼻咽腔共鸣位置,在整体共鸣位置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腔体。它的下端与喉腔相连,上顶端与头腔相连,因而,它起着低音到高音的桥梁作用。

为了避免鼻音,在练唱时,上腭弓要积极兴奋,随着音高的不断上升,颌关节要上下自然松开,鼻咽腔、上腭弓、上下颌关节要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通往头声区的共鸣腔。通过这一整体的共鸣腔,美化并扩大声音,使其明亮、圆润,有穿透力。因此,这头腔、鼻咽腔共鸣位置比较适合藏族人民对歌唱声音的审美观。

训练声音的目的,就是把气息的运用、声带的张力、共鸣的位置、歌唱语言的咬字、风格润腔手段等等调整好,以达到歌唱者自己歌唱时的最佳状态。声音训练的过程,也就是调整的过程。这种调整达到熟练、准确的时候,声音技巧的运用也就比较自如了。

总的说来,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藏族声乐教学体系,是件任重道远的事业。亟待广大同行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实现。我谨以一管之见,就教于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老前辈和各位老师们,并期望得到帮助。

参考书籍

1. 瞿霭堂著:《藏族的语言和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

2. 金鹏主编:《藏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3. 江荻著:《藏语语音史研究》,民族出版社。

4. P. K. 本尼迪克特著,J. A. 马提索夫编,乐赛月、罗美珍译,瞿霭堂、吴妙发校:《汉藏语言概论》,剑桥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

5. 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6. [意]P. M. 马腊费奥迪著:《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7. [美]罗杰姆汉涅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

8. 沈思岩著:《声乐讲座》,人民音乐出版社。

9. 薛良著:《歌唱的方法》,中国文联出版社。

10. 谢绍曾编著:《歌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印,1993年11月。

原载《艺研动态》198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