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书法发展史:从起源到演变

中国书法发展史:从起源到演变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以唐代作为一个分界点,唐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唐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秦始皇统一国家后,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成为阻碍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到了西汉,彻底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

中国书法发展史:从起源到演变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它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它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以唐代作为一个分界点,唐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唐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连。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于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一、文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很多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在距今五六千年的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现在又陆续有许多新的发现。汉字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也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而是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所以,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唯一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二、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文字

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如距今约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中出土的手制陶瓷上的符号,只是先民们用来交际、记事与图案装饰功能的结合,算不上真正的汉字,只能算是文字的雏形。后来在距今约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类似文字的刻画的彩陶,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再后来在二里头文化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因此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史前的书法。

三、殷商至秦—古文字时代

(一)殷商时期的文字,主要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刻在甲骨片上,称为“甲骨文”。虽然这种文字比较原始,但是艺术的意味已经非常浓厚。刻画者对物象撷取的简明扼要和对形式美的规律已运用自如。现在普遍认为,这个时代,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但是刻画者对美的领悟、创造,却已经为书法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主要是浇铸在青铜器上为王侯祭祀的铭文,称为“金文”,也有刻在石头上的,称为“石鼓文”。此时的文字与甲骨文有很大不同,形式处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粗细、曲直等方面的对比上有了明显的强化,甚至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痕迹。伴随线条的变化,字形结构中的象形因素逐渐淡化,而更注重形式规律的多样性,从而使金文比甲骨文更加稳定和谐、端正工整。所以,无论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其精神气息的角度来看,西周金文的艺术特质无疑是大大加强了。

(三)开创先河的秦代。战国后期,文字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多种地域书风。秦始皇统一国家后,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成为阻碍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秦朝开始统一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它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的。但是由于此时毛笔书写的文字材料越来越多,而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史上称为“隶变”。到了西汉,彻底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当然,此时秦代除小篆外,还有诏版、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迥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创造了辉煌一页,堪称开创先河。

(四)各种书法体简介

1.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盛于殷商时代。甲骨文距今已3000多年。甲骨文结体长方,随体异形,任其自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章法安排取纵有列、横无行的方式,而与笔画和章法的特点相配合的是,结构也以纵向取势为主。这些特点,使得甲骨文从总体上看来,形式虽然略显单调,但其意趣仍然极为动人。后来我们在书法上所谓的参差错落、穿插避让等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这说明甲骨文书刻者已有自觉主动的审美追求。

2. 金文

金文是指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产生于商代早期,兴盛于周代。金文与甲骨文相比,开始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后来演变得更为粗壮有力,气质浑厚朴茂,健峭厚重。金文最早在青铜器上文字并不多,如《司母戊鼎铭》《司母辛鼎铭》等,后来慢慢发展到四五十字,如《戍嗣子鼎铭》《宰甫卣铭》等,甚至有的竟有几百字,如《大盂鼎》《毛公鼎》等。

现在发现的金文作品比较多,主要有《周公簋铭》《天亡簋铭》《利簋铭》《德方鼎铭》《何尊铭》《商尊铭》《郿县大鼎铭》《大盂鼎铭》《静簋铭》《卫盉铭》《永盂铭》《曶鼎铭》《墙盘铭》《即簋铭》《大克鼎铭》《虢季子白盘铭》《散氏盘》等等。其中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著名。

3. 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得也非常早,商和西周已有石刻文字保存至今。但真正意义上的石刻文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书法艺术价值。《石鼓文》在唐初就被发现,刻在十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因其形如鼓,故通常称其为“石鼓文”。内容主要是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所以又称猎碣。《石鼓文》是大篆向小篆演进过程中的重要资料。其字虽然还有大篆的一些特点,但笔画更趋于均匀,体势趋于方整,出现了小篆风度。石刻文的主要作品有《石鼓文》《峄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4. 简牍帛书墨迹

简牍帛书墨迹主要书写在三类载体上:玉或石、丝织物和竹木简上。

简牍在晋以前,是主要的书写载体。目前发现的春秋战国简牍主要有楚地简牍和秦地简牍。楚地简牍如曾侯乙竹简长沙楚简、信阳楚简、江陵楚简、包山楚简等,秦简牍如《青川木牍》。楚简的应用性更突出,不以规范、工整为追求目标,用笔比较简捷,字形欹斜。至于秦简牍,文字学家认为其字体已属古隶,体势平正并趋向隶书的扁势,波磔已有萌芽迹象。

帛书主要是在丝织物“帛”“缯”上书写的文字。楚帛书的文字具有典型的楚地地方特色,起收笔锋运用的变化不大,笔画呈弧形而且倾斜,富有动感。字形多取扁势、侧势,有一种自然随意的效果。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的、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楚帛书》,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等,就是其中之例。

中国文字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书法的形态和技巧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还有很多其他文字形式出现,如“蝌蚪文”“鸟书”等。

四、求度追韵的时代—两汉至魏晋

(一)两汉书法

汉代最为突出的成就是隶书。西汉取代秦后,继承秦制,小篆依然被通用,活力旺盛并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格。但此时隶书的使用也已渐渐普及并趋于成熟,章草也逐渐成熟并得到普及和应用,东汉后期又孕育出楷书、行书和草书。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书法表现形式也分为两钟:一种是汉石刻(碑刻),一种是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其中代表有《封龙山碑》《西狭颂碑》《孔宙碑》《乙瑛碑》《史晨碑》《张迁碑》《曹全碑》等,每种碑各有特点,莫有同者。此时,南北碑刻也有不同,北书雄丽,南书古朴,体现了各阶层不同的美学追求。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是书法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其实,真正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碑刻林立,以汉隶刻之,字形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隶书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此时还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汉代还是草书诞生的时期。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在书法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魏晋北朝书法

1. 三国时期

三国时,魏国曹操实行禁碑令,隶书失去了用武之地,使汉代后期开始形成的楷书、行书、草书迅速兴起、发展、成熟起来,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代表作有《荐季直表》《宣示表》等。

2. 两晋时期

两晋书法最盛,书法大家辈出。西晋时期很短,但在书法艺术上有很大成就。此时的书法与三国很相似,具有强烈的过渡性色彩。此时继续实行禁碑令,使行楷的发展趋势得到保证,如《诣鄯善王检》《泰始九年简》《诸佛要集经》《三国志残卷》等。行楷书继续演变推进成行草书,如《梁思永书翰残瓷片》等。此时还出现了一种重要的书法形式:墓志。这一时期的著名书家有卫瓘、索靖、陆机等。

东晋时,由于政治上的长期对峙,随晋室南迁的世家大族开拓了一片与汉代读书人很不相同的生活空间。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这些贵族人物的独特情怀。书法在表情达性的功能上被强化,内涵得到扩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东晋行、草书,不仅使行书作为一种字体完全定型,而且本身在艺术上树立了历史的新高峰,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生活的标志。这一时期书法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世家大族作品和非世家大族作品。(www.xing528.com)

世家大族以王、谢、庾、郗、卫、桓等为代表。王氏家族中有王敦、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等,代表作有《蜡节帖》《省示帖》《改朔帖》《兰亭序》《丧乱帖》《十七帖》《初月帖》《快雪时晴帖》《奉橘帖》《廿九日帖》《鸭头丸帖》《中秋帖》《伯远帖》等等。谢氏家族中有谢安、谢尚、谢万。庾氏家族中有庾翼、庾亮、庾冰、庾怿。郗氏家族中有郗愔、郗昙。卫氏家族中有卫夫人等。桓氏家族中有桓温桓玄等。这些家族都是当时的上层贵族,他们的积极介入,迅速地提升了书法的社会地位,书法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传达他们对于人生、自然、社会的种种感悟。这种态度,对于中国书法的发展是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的。

非世家大族书法可以分为石刻、墨迹两类。东晋继续禁碑,正式碑刻极少,材质多为砖。代表有《爨宝子碑》《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颜谦妇刘氏墓志》《王闽之墓志》《夏金虎墓志》《谢琰及妻王氏墓志》等。这些作品与世家大族书法有很大的不同,保持了较浓厚的隶书特点。

此时与东晋对峙的十六国的碑刻则相对多一些,著名的有前秦《广武将军碑》《郑太尉祠碑》,后秦《吕宪墓表》,北凉《沮渠安周造像碑》等。字体大多在隶、楷之间,风格朴茂古拙。其中《广武将军碑》笔画浑朴,结体生辣拙厚,尤其享有较高声誉。

3. 南北朝时期

东晋南迁灭亡后,分裂为四个朝代,史上称为南朝,与当时的北朝并称为南北朝时期。由于南朝继续禁碑,碑刻非常少,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北朝以北魏、东魏碑刻为最精,风格多样,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字文》。此时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朝梁《瘗鹤铭》与北魏《郑文公碑》。

五、求规隆法—隋唐五代

隋唐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在其鼎盛时期,各体书都得到了社会重视,建立了崭新的艺术风格,整体上呈现出富有开拓性、包容性的品格,代表性书风雄强豪迈、大气磅礴,体现了时代精神。

(一)隋朝书法

隋朝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但时间较短,书法在风格方面还有很多是对南北朝书法的继承,但是隋朝的楷书在整体上已经逐渐趋于平正、规整,并且显示出融合南朝和北朝不同书风的气象,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朝楷书有的以北魏为基础,作品秀美典雅,如《董美人》《苏孝慈》《启法寺碑》等,下开欧阳询格局;有的则传承南朝家法,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为虞世南所继承;有的出于北齐、北周,如《龙藏寺》《曹植庙碑》《章仇氏造像》等,前者已开褚遂良风范,后二者则启颜真卿书风。

(二)书学鼎盛的唐代

唐代书法艺术分为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

唐初,书法虽然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但相对于隋代来看,这时期也有一些新的动向。如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为书法主流的大家,虽然前两者没有立即在实践上形成变化,但无疑已经开始建立属于唐代的书风追求。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提拔褚遂良,首开以行书入碑,再后来被李邕继承并发扬光大。由此具有唐代特色的书风开始崭露,每一种字体都出现了具有转折意义的风格。这是唐代书风的孕育期。楷书方面,主要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草书领域,孙过庭《书谱》是书法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和书法著作之一。《书谱》的许多笔墨处理,在形式上已经与后来张旭的某些作品有相通之处,已开风气之先。行书领域,陆柬之深入羲之堂奥,只是稍嫌平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作品是《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篆、隶领域不像其他那样有显著的转折,但也有了复兴的迹象,如《美原神泉诗碑》等作品。

中唐属于书法的鼎盛期,各种书体都得到兴盛和发展。此时篆、隶书碑刻的数量骤增,涌现了不少以篆书、隶书名世的书家,其中隶书以韩择木成就为最高,与李潮、蔡有邻、史惟则号称隶书“四大家”。李阳冰、瞿令问、袁滋则是篆书的代表,其中又以李阳冰成就为最高。这时期的篆、隶摆脱了汉末以来隶楷混杂、篆书凋零、篆隶之法几乎中绝的局面,算得上是一种复兴。与篆、隶相先后而兴盛的是草书。贺知章、张旭和怀素是这一时期草书的代表。行书领域内,率先取得风格上的突破的是李邕,但是李邕毕竟没有完全脱出王羲之的影响。而颜真卿的行书,则是别开生面,显示出极大的创新性和丰富性,成为行书史上继“二王”之后最有价值、最为巨大的新开拓。楷书领域,同样是颜真卿开辟了新的天地。他取褚书风格中厚重宽博的一面,增加了篆、隶的质朴恢弘,不拘于点划的流美华饰,独求气象之高古肃穆。他的作品雄伟卓壮,庄严端悫,雅有庙堂之气,为诸家所不及,是楷书笔法体势之中最为浑穆者,其楷书在精神上恰与盛唐气象相契合。

到晚唐,篆、隶重新沉寂,行书陷入“院体”的窠臼,草书空余躯壳,唯楷书仍有后劲,但也失去了颜真卿的那种气魄。晚唐书坛最重要的书家是柳公权。他从颜真卿入手,遍学当代名家书法,将欧、褚、颜之书合于一炉,形成一种法度精严、筋骨劲健的书风,产生广泛影响。此时,人们对书法的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书法的意义重新作了定位,不再视书法为不朽之盛事,更加注重的是儒家所强调的事功而非艺术,这意味着张旭“一寓于书”的艺术精神即将消失。

唐代结束后的五代,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当时可谓中流砥柱。从盛唐书法的发展立场来看,晚唐五代是毫无疑问的衰退,但也可以说是一种转型。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适意、独造为基本追求的“尚意”书风,在晚唐五代已经露出了水面。

六、尚意宣情—两宋至明

(一)宋朝的书法

宋代书法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北宋前期,书法发展几乎是五代的自然延续,将近百年之间,没有大的起色,也几乎没有特别重要的书家出现。宋初名家,大多是五代时候的遗民,如徐铉来自南唐,王著、句中正、李建中来自后蜀。但这些书家,不足以给北宋书法带来振兴的局面。北宋中后期书法发展的转机,来自于欧阳修及他身边的一群文人的共同努力,出现了苏、黄、米、蔡四大家。当然,此时还出现了其他一些有一定水准的书家,共同营构了北宋中后期书坛的繁荣局面。但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政局的不稳定,书法的兴盛局面却没有维持下去。南宋书坛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师法晋人,如宋高宗和吴说等;第二种主要是学宋四家的,如吴琚、杨无咎、米友仁等;第三种是稍能自振者,如陆游、范成大、朱熹、张孝祥等。如果说隋唐五代的书法是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意之内涵,包含四点:哲理性、书卷气、风格化、意境表现,同时提倡书法创作中的个性化和独创性。

(二)辽金、元代书法艺术

辽代书法,作品流传较少,主要受晚唐书风影响较深,后来也间受北宋诸家的影响,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人物。金代由于受中原人影响,到金章宗时,形成了一个书法发展的小高潮,还出现了两位颇有影响的书家:党怀英和赵沨。他们两个之后还有王庭筠和赵秉文。虽然金代书法没有很大的开创,但在金代的文化氛围内,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元初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追求刻意求工的形式美。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他的楷书“赵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之一。元文宗时期,是元代书法又一个比较兴旺的时期。设立了奎章阁,以虞集为侍书学士、柯九思为鉴书博士,当朝善书者,皆吸收入阁。这个机构至惠宗时改为宣文阁,又存在了一段时间才被彻底取缔。

元代书法最大的成就在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元代书风,仍沿宋习,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坛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三)明朝书法艺术

明代刻帖更盛,书法仍以行草为主。但明代行草书的社会需求与此前其他时代已经有了不同。书法作品渐渐由案头走上墙头,因此书家们作出了许多探索,使传统行草逐渐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形式和风格。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首先是延续元代,基本继承的是元代的典型书风,后来出现由皇室提倡的台阁体风格。其代表人物,号称“三宋二沈”。“三宋”指宋克、宋璲、宋广。其中宋克、宋璲的书法是元代书风的自然延续,有一定创新性,但不显著。宋广的书法似乎较少受到元代的影响,别具一格,但他的作品传世很少,影响有限。“二沈”指沈度、沈粲兄弟。“二沈”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被推为科举楷则。另外,俞和、解缙、张弼、陈璧、詹景凤等人,在这一时期也是比较有影响的书家。这些书家与“三宋”“二沈”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更多地涉足了大幅作品的创作,由于幅式的扩大而在形式上开始了一些新的探索,作品的行气、章法更放得开,虽然技巧、风格都称不上成熟,但是这样的探索毕竟是可贵的。明代后期大幅行草的成功,从历史渊源来说,是由这一时期的探索开始起步的。

2. 第二阶段—明中期

明朝中期,吴门书派崛起,由前后三代书家组成,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第一代主要有徐有贞、沈周、李应桢、吴宽、王鏊等,他们突破赵孟和台阁体的束缚,对古代传统进行了重新审视、深入吸收,形成了新的书风追求,脱出了此前书坛受元代书风笼罩的局限。第二代书家的代表是“吴门四家”,即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淳。这时期吴门地区还有唐寅、文彭、文嘉等,成就不如前四家。除吴门书派之外,其他地区也有一些成就突出者,如王守仁等。明代中期是传统行草书的一个活跃期。一方面赵孟的复古思想在实践上继续得到深化,对传统的认识体悟进入更高的阶段,另一方面在新兴起的长轴大幅的创作上也积累了更多经验,影响了晚明时期行草书对传统的突破和发展。

3. 第三阶段—明末

明末的书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书法创作上多出己意,极有创新精神;其次,长轴大幅成为主要的作品创作形式;其三,书法风格的形成往往有非常明确的形式上和思想意识上的构想。首开此先河的是徐渭,后又有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以及王铎等人,全面地拓展了传统行草的笔法、字法、章法以及墨法,大大丰富了行草书法的艺术表现力。

七、抒情扬理—清代

清代是我国书法史上的转型和总结时期,总体倾向是尚质。清代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清初行草书法继续延续明末书坛狂放不羁、愤世疾俗的风气,如王铎、傅山、朱耷、许友等。这一特点在清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出现。篆、隶则在晚明基础上有了一些发展。清中期,由于书家们向古代传统的追寻逐步深入,篆、隶的审美价值不断得到深入的认识,从而使篆、隶领域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和突破,对北碑的学习也开始起步。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形成了与晋唐宋元明传统足可抗衡的局面。晚清时期,由于碑学兴起,秦汉北碑传统成为一时显学。许多书家各取所长,寻求融合之道,使传统书法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书法中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得到了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