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分析详解

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分析详解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帮企业找出法律风险点,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做出预估判断。员工不按企业规定的操作违规操作,引发工伤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员工工伤的风险。企业因生产环境或工艺流程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导致员工发生职业病引发赔偿的风险。

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分析详解

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帮企业找出法律风险点,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做出预估判断。

民营企业的法律风险根据企业性质和经营范围的不同会存在不同的风险,寻找风险点要因企业而异,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情况,本章节列出民营企业共性的风险要素,供民营企业法律顾问在实践中参考。

(一)企业设立合伙人(股东)诚信的风险。在法律服务实践中,以投资合伙为名实施诈骗洗钱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也存在合伙人(股东)隐瞒事实真相,骗取合伙人(股东)信任,套取资金后抽空企业资金的行为发生。因此,公司设立时对于投资合伙人(股东)的尽职调查很重要,知己知彼,才能有效避免投资风险。

(二)企业设立时法律与政策正确解读的风险。对于与国家法律和政策紧密相关的产业,法律和政策的正确解读与分析非常重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家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禁止哪些产业必须充分了解。比如环保产业属于国家鼓励产业,高能耗产业属于国家限制产业,赌博业属于国家禁止产业。而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产业政策并不相同,且在不停地调整,解读与分析国家法律与政策方向便成为企业投资风险分析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设立与投资时技术竞争风险。企业在投资一个新型的领域时,对于陌生领域的技术构成及技术布局必须做好充分的检索与市场调查。在当今时代,技术的竞争已经成为产业竞争的核心,企业在投资一个陌生领域之前,如果未进行专利检索和市场分析,有可能在投入巨资研发成功之后才发现企业研发的技术可能已经过时,或者研发的技术完全落入他人的专利保护范围,或者该技术以被他人垄断,在该技术领域,企业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投入研发之前的专利检索与市场调研便成为企业控制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

(四)企业投资的资金链与财务成本风险。许多企业在经历一段鼎盛时期之后突然破产或倒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或者财务成本过高而使企业丧失市场竞争能力。

对于资金有较高依赖性的企业,比如商贸、制造业、出口型企业等,企业在投资时若依赖的并非企业自有资金,而是借贷资金投入或者引进的第三方投资机构,在企业风险分析时,资金链和财务成本便应该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风险因素。

在现实法律服务实践中,银行往往在企业鼎盛时通过各种关系向企业注入借贷资金,而在企业困境还未出现稍有风吹草动的时候最先抽贷的也往往是银行,对于银行信贷有较高依赖的企业,资金链与财务成本风险的重心可能要放在银行信贷方面。

(五)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人才风险也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才的流动往往与管理者的慈善和友爱不成正比,人才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空间和后续的创造力,即使在与管理者长期共处产生了深厚的工作友谊,在面临新的机遇和前程的巨大诱惑时,人才可能还是会选择割舍友谊。因此,一个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可能会成为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而当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或创业阶段时,人才流失或人才背叛的风险可能是最大的,企业必须在人才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培养后备人才或者做好人才储备,以防止风险发生时引起企业管理与技术人才的断层。

(六)企业公司治理风险

企业公司治理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股东会决议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违反法定程序而无效或被撤销的风险;

2.公司股权被恶意收购,股东会被操控的风险;

3.公司董事会决议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违反法定程序而无效或被撤销的风险;

4.公司董事被更换,董事会被操控的风险;

5.公司印章被抢夺,印章被操控的风险;

6.公司印章被盗用,资产被恶意抵押,恶意提供担保,低价出售资产的风险;

7.公司董监高利用职务形成的便利条件,转移公司业务、资产等损害公司利益的风险;

8.公司监事会或监事监管不到位,不尽职责或恶意利用监事职权提起诉讼或解散公司的风险;

企业公司治理的其他风险点还有许多,笔者列举的是在法律实践中比较常见的风险点,且可能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法律顾问在寻找风险因素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综合分析。

(七)企业知识产权风险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因素常见的有:

1.企业字号与在先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冲突而导致字号被撤销的风险;

2.企业使用与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构成商标侵权,导致巨额赔偿的风险;

3.企业制造、销售的产品涉嫌侵犯他人专利构成专利侵权而承担巨额赔偿责任的风险;(www.xing528.com)

4.企业广告宣传册、网站,使用独创字体或者使用他人图片,摄影作品等构成侵犯著作权承担赔偿的风险;

5.企业在生产、经营、研发设计过程中,使用他人开发的软件,构成软件著作权侵权,导致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

6.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过程中涉嫌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构成刑事犯罪或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风险。

(八)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包括:

1.招录员工的诚信风险,包括履历造假、学历造假、虚构薪资、隐瞒违法犯罪事实,与前任公司未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隐瞒既往病史、精神疾病等劳动用工风险。

2.员工工伤风险。员工不按企业规定的操作违规操作,引发工伤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员工工伤的风险。

3.员工过激行为风险。比如员工因琐事冲突而引发的“斗殴”“跳楼”“自残”等过激行为风险。

4.职业病风险。企业因生产环境或工艺流程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导致员工发生职业病引发赔偿的风险。

5.罢工、上访等群体事件引发的风险。

(九)企业资产风险

企业资产管理常见的法律风险因素有:

1.企业未建立资产台账或未定期检查、更新台账,导致资产被遗忘、闲置的风险。

2.企业重大资产未办理财产保险保险合同未续签,资产面临损毁,灭失后无法获得财产理赔的风险。

3.企业流动资产未建立账本或账本登记不全,导致应收账款超过法定诉讼时效的风险。

4.企业未建立客户信用评价预警系统,当企业赊销货款金额超过预警红线后,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赊销应收款坏账的风险。

5.企业对外投资未进行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失误,而导致投资项目失败,资产损失、贬值,被强制变卖的风险。

(十)企业综合风险

企业常见的综合性风险包括: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未落实,消防管理未到位,企业出现安全事故,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面临重大责任事故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2.企业涉税管理制度不到位,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面临虚开增值税发票,偷税漏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3.企业股权被代持,未办理股权代持公证律师见证手续,在日常企业管理中未保存实际参与经营管理的证据,代持股权被显名股东侵占的风险。

4.企业内部员工股权激励不规范,对外融资借款手续不规范,企业融资行为涉嫌非法集资的风险。

5.企业融资借贷中,因担保、反担保、互相担保而形成担保链,担保链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破产倒闭而引发连锁反应,形成担保链断裂引发企业倒闭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