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通过读书会促进成年人群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服务质量提升

如何通过读书会促进成年人群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服务质量提升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情况下,“读书会”都是周边人群自发组建而成的,因此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当地的阅读习惯和水平。“读书会”的服务对象一般为成年人群,如青年人、中老年人以及大学生等,图书馆要专门为志愿者提供阅读服务业务培训,让志愿者更好地为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读书会”服务,这不仅能降低图书馆的组织成本,还可以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如何通过读书会促进成年人群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服务质量提升

(1)开展县以下农村全民阅读活动

应在大中城市读书节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自上而下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开展县以下农村全民阅读活动,促进阅读重心下移,把各种阅读活动逐步扩大到基层和广大农村。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活动。倡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读书学习制度,激发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读书学习的热情,带领本村、本乡大兴读书之风。政府在农村地区要探索阅读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常规化地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开展如农民读书节活动、读书知识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活动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农村自然形成重视阅读、热爱阅读的良好风气。各种民间力量,包括热心和积极推动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的慈善基金会、公益服务组织、专业阅读推广人、自发组织的志愿者等都是重要的全民阅读推动力量。这些力量源于民间,深入基层,贴近乡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支持和发挥这些民间力量的作用,将对我国的全民阅读推广产生重要影响。培养和造就一批阅读推广人队伍、专业阅读推广人队伍,深入广大农村,通过更多日常性、零距离、开放式的公益阅读指导活动,对农村村民进行阅读指导,帮助他们获得阅读的文化自觉。在农村地区成立各种阅读组织,如各地妇联组织成立“妇女读书会”,组织妇女农闲时以农家书屋为聚集地,读书看报,学知识学文化,让乡村飘着浓浓的书香。

(2)加强基层各类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的作用

在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县级和乡级图书馆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让图书馆服务走进农村,让馆藏走进乡村,在农村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县图书馆要和农村各农家书屋、图书室、学校合作,组织“大篷车”活动,定期把书送到农村书屋,送到学校图书室,供读者借阅。县乡图书馆还可以借鉴港台地区“读书会”的组织经验,以本地图书馆为服务基地,建立基于不同人群阅读需求的“读书会”。一般情况下,“读书会”都是周边人群自发组建而成的,因此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当地的阅读习惯和水平。“读书会”的服务对象一般为成年人群,如青年人、中老年人以及大学生等,图书馆要专门为志愿者提供阅读服务业务培训,让志愿者更好地为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读书会”服务,这不仅能降低图书馆的组织成本,还可以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农村阅读志愿者是指在不计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为推广农村阅读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专业人才。志愿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农村居民阅读的导航员,根据生产生活实际,定期指导他们读什么书、怎么读并学以致用等;二是帮助村、屯建立读书小组,读书小组成员可以由所在村文化程度较高、爱读书且有爱心的村民组成。读书小组可以增强农村阅读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形成对阅读的自我激励、自我良性发展。志愿者来自三方面:一是本村能人。如在种植养殖大户、销售能手、富裕户、文化户中总结阅读的效应,把阅读与增产增收、改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以激发农民阅读的积极性。二是本村阅读人。即在村里挑选有阅读自觉和阅读习惯的人作为效仿的典型,给大家树立学习样板,从而引导阅读。三是本村学生资源。这是最值得利用的力量,他们既是农村有潜力的服务对象,又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服务资源。具体有如下做法:邀请从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在回家休假时指导和辅导村民阅读,动员中学生假期农闲时为大家读书读报,激励小学生与家长一起读书,鼓励学龄前儿童家长给孩子读书或陪孩子看书,使这一部分家长在陪读中阅读。新一代农民大多关心孩子学习,而孩子喜欢阅读,也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兴致。先通过趣味性和娱乐性吸引孩子亲近阅读,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就可有效地带动家长及家庭阅读。与此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应该利用先进的阅读推广经验来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图书馆也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阅读情况来帮助县级和乡级农村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项目,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全民阅读服务模式。

(3)加强农家书屋的品质提升

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管理。要设专项经费保障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要注重选配图书的质量和数量。为孩子提供他们喜爱的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乡镇、村委要努力筹集经费保障农家书屋图书逐年有计划地增新,满足村民阅读需求。要考虑到农家书屋布点的局限性,为方便农民借阅,在远离农家书屋的村民集中居住村庄,政府财政能拨专款建外借点,配备一二百册图书,并与农家书屋定期交换。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严格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选拔和培训。选拔政治素质好,爱岗敬业,乐于为民服务和文化素质高,有一定的阅读推广能力,能提供解答咨询服务的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力争做到管理人员专人专职,懂得一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如电脑、广播等的使用。要加强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图书分类编目、图书排架、读者服务工作、图书自动化管理基础知识,等等。要考虑到农忙时节农民白天没有时间来书屋的实际,实行晚上开放;节假日期间要能全天候为农村青少年和留守儿童开放。重视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创建,让孩子们有书读,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机制,加大少年儿童出版物配备比例,推动数字(卫星)农家书屋建设,推动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资源整合,培育“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活动品牌,更好发挥农家书屋作为农村阅读活动和阅读服务主阵地的作用,让更多农民兄弟享受阅读的快乐。(www.xing528.com)

(4)关爱农民工子弟阅读

在城市,要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儿童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鼓励学校、全民阅读设施管理单位、阅读推广人及阅读推广机构等对其进行定期阅读指导和服务。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居子女纳入当地全民阅读服务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探索开展本地区农民工学龄前儿童基础阅读促进工作。在这方面,深圳图书馆、东莞图书馆、佛山图书馆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5)发挥新华书店的流通主渠道作用

新华书店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扶持奖励民办个体书店落户农村,组织各直营店以及各市县连锁店以举办农村书展、流动销售、赠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送书下乡活动,解决农民因道路交通、时间等造成的购书难问题。利用农村庙会、赶集等活动拓展销售渠道,以最优惠的价格、最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优秀、实用的书籍。将图书发行网络延伸进村,让书香飘进万千农家。借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让农民购书也能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这种举措目的是鼓励农民积极多购书、多藏书,从而爱上阅读,使“耕读传家”这一中华古老传统遍及华夏大地。

(6)重视农村中小学的带动作用

农村学校对青少年的阅读培养肩负不可推卸的责任,教会学生阅读,乃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老师们要认识到“阅读乃教育之本”,想方设法把学生朝自主阅读的路上引导。老师的言行和家长一样,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有时影响力甚至大大超过家长,因此老师要利用这点,多帮学生选择图书,多要求和指导学生阅读,努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乡村学校要拿出专项购书经费为学校图书室添购课外读物,要主动和城市学校开展“手拉手”交换图书活动,或者寻求企业家、新华书店的支持,为学生开展捐书活动。总之,学校要集思广益、想方设法丰富孩子们获取图书的渠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开展“同一本书城乡共读”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仅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图书,激发了农村孩子阅读的激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增进了城乡孩子间的友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