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良谈改革开放40年的苏州评弹

周良谈改革开放40年的苏州评弹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述人:周良时间:2018年4月15日地点:苏州市三香花园周寓潘讯周老,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您是这40年苏州评弹发展的推动者之一,过去我曾经对您进行过三次系列采访,主要是听您谈评弹的历史观和艺术观,而对您在评弹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您所经历的一些历史事件则谈得较少甚至完全没有涉及。我这次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评弹发展能否分期?

周良谈改革开放40年的苏州评弹

口述人:周 良

时 间:2018年4月15日

地 点:苏州市三香花园周寓

潘讯 周老,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您是这40年苏州评弹发展的推动者之一,过去我曾经对您进行过三次系列采访,主要是听您谈评弹的历史观和艺术观,而对您在评弹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您所经历的一些历史事件则谈得较少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如果从历史学角度切入评弹研究,那么一定离不开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历史场景的复原。我这次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评弹发展能否分期?应该如何分期?

周良 好的。我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恢复阶段,这个时间不长,大概只有五六年时间,但是如果没有这个阶段,评弹就消亡了。恢复演出长篇、恢复书场、恢复培养演员,我在回忆录里将其写成“落日余晖”,正是指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困难时期,陷入困境一直走进谷底,这个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十来年时间,评弹艺术发展逐渐困难,演员逐步减少,书场逐步减少,传统书目经过几个反复越来越少。

这个阶段出现的另一种现象是,集中出现了一批新编的武侠书、宫闱书、反腐书,但是具有流行性的特点,很少有能够长期演出并保存下来的。

潘讯 再回到分期问题上。

周良 在评弹艺术发展的困难时期,书场从500多个缩减到200多个,先是每天两场演出,后来只能保留一场,文化系统外的商业书场基本上都陆续关掉了,农村公社、大队办的福利性书场代替了营业性书场。评弹演员也从500多人缩减到200多人。

第三个阶段是“非遗”保护阶段,那就是从21世纪初到现在。你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反复考虑,如何概括这个阶段?这个问题我今天可以多说一点儿。也就是你在之前访谈提纲上问我的“放置于整个评弹史来看,这40年的评弹发展处于什么位置?”我现在想概括为:这40年我们要面对的是评弹能不能从传统市场转向现代市场的问题。我的结论是,所谓保护的目的,就是将评弹保护在原有的传统文化市场里面,而不进入现代化文化大市场。给评弹创造条件和环境,使评弹生存在传统市场里面,不要进入现代化新市场,一进入新市场就要被融化、被吸收、被异化。

潘讯 异化也差不多有淘汰的味道了。

周良 陈云同志说,评弹不景气,要在社会上找原因,也就是要在市场找原因,因此我想是不是也可以分成这样三阶段来讲。第一个阶段,就是评弹在古代的传统市场,在这个传统市场评弹越来越兴旺的原因是:在主观上是评弹自身艺术提高得比较快,在客观上是评弹没有竞争对象。史料记载,在嘉庆道光年间苏州地方有一些戏院、剧场,但不是常年性演出,只是季节性演出。而到了常熟、昆山这样的县城,季节性演出的戏院也很少了。都是逢年过节、农闲庙会有一些戏曲演出,也就是说,在农村,只有业余的文艺演出与评弹竞争,没有专业的文艺演出与评弹竞争,可以说这个市场条件非常好。听书非常便宜,又有一壶茶喝,在开书之前还可以聊天,茶馆是一个交际场所,俗称“百口衙门”,人们在这里听听小道新闻。这个阶段,评弹几乎没有外部竞争对象,只有内部竞争对象,就是行业越来越发达,艺人越来越多,走得越来越远。出现了所谓响档、混档、漂档,艺人自然淘汰,自然淘汰也是行业发展必要的生长方式,优胜劣汰、推陈出新,这样生态就比较健康,造就了古代评弹的发达。

第二个阶段是到了近代,鸦片战争以后,评弹在进入租界之后,还是得到很大发展,说明评弹在文化大市场中还是能站得住脚的。因为上海五方杂处,各种人都有,在这个市场中有多种戏曲、曲艺,还有电影,到了20世纪初又有了广播、跳舞。评弹在这个大市场里面临两个竞争,一个是内部竞争,内部竞争的结果是在上海演出的评弹艺人还是少数,多数评弹艺人还是生存在传统市场中,流动于江南的村庄田间,他们照样有饭吃,而且吃得很好。另一个是新的外部竞争,这就促使评弹艺术本身的变化,出现了书戏等,一部分评弹艺人被融化或异化。这个时期,广大农村、城镇还是传统大市场,是评弹演出活动的主要载体,淘汰不了,撼动不了。

第三个阶段是1949年以后,这个时期评弹的传统市场还基本保持着,主要因为这个阶段对外交往相对封闭,外来文艺很少,“文革”前,所谓的外国电影只有来自苏联南斯拉夫或其他东欧国家的,歌舞表演很少,一年中来苏州表演的歌舞剧团屈指可数,因此1949年以后评弹还基本上活跃在传统市场中。

潘讯 但是,在新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中,评弹是不是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

周良 是的,一方面,评弹演出市场受计划经济的限制,市场也有计划性。当时,国家对文艺团体的演出地点有严格限制,就是“三三六”,即6个月在所属地演出,3个月在农村演出,3个月休整、学习。比如苏州的评弹团体要到上海去演出,最多只有3个月时间。

潘讯 这样硬性、刻板的规定执行起来有没有困难?

周良 3个月在农村演出这一条执行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当时的苏州市太小了,总共才有三十几万人口,郊区农村只有十几万人。后来执行起来就变通了不少,说农村包括苏州地区,这样范围就大了,6个月在所属地演出是没有问题的,还有3个月可以到外地去演出。

后来又有困难,比如说出省演出,要到省文化厅开介绍信。后来我们就反映,杭嘉湖地区[1]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评弹演出市场,后来就放宽,评弹团体到杭嘉湖地区演出,不需要省里开介绍信,只要苏州市开介绍信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评弹传统市场受到计划经济的限制。

另一方面,受到当时为政治服务的思想的影响。评弹为政治服务、为宣传服务,是不计成本的,这也排除了市场经济的因素。还有一个很大变化就是,评弹市场的经营与评弹演员的收入脱钩了,冲击了评弹市场的活力,因此就产生了“吃大锅饭”的状况,这也是影响传统市场的。

因此我总结“文革”前这一阶段的评弹历史教训主要是两条,一条是脱离传统,对传统书目的忽视;另一条是脱离群众,突出表现为脱离市场,市场的作用太小了。

到了“文革”以后,经过恢复繁荣的阶段,外来文化一下子进来了,比如流行歌曲、录像片,特别是录像片对评弹的冲击是很大的。做生意的人夜书场不开了,晚上就放录像、开跳舞厅,这时候现代文化大市场出现了。评弹传统市场日渐衰落、岌岌可危,同时它又进不了大市场。能进大市场的就是唱开篇,说书走穴的大概有两个人,一个是吴君玉,一个是陈卫伯,吴君玉表演的是“微型评话”,时间五六分钟或者七八分钟,陈卫伯是讲小故事。

潘讯 笑三笑[2]。

周良 大概也只有七八分钟。因此,所谓对评弹的保护,就是创造条件把评弹的传统市场维持下来,使其免受大市场的淘汰。现在有两个方面的怪现象,一方面是,进入保护阶段之后,工作重点没有放在去书场中恢复演出传统书目、编演优秀长篇书目,而是把相当的努力放在去大市场中得奖。另一方面是,他们提倡了20年的中篇,中篇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这是掌握政策的部门的责任,不能怪演员。

潘讯 您以前就反复讲过,保护评弹要重视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书目,二是传统艺术,三是书场表演。

周良 这就是“评弹要像评弹”,现在到外面去演出,“评弹不像评弹”。在传统市场中,单独唱开篇表演只有广播书场有。最近出现的在茶楼中唱开篇的表演,其存续年代蛮长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产生,至今已经30多年了,这个行当能不能成为一种职业?还有待观察,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养活专业队伍的水平。

潘讯 也可以说,这40年,我们文化市场的市场性不发达,因此演员的积极性缺少市场机制的调动。

周良 现在体制外的文化团体发展起来了,戏曲曲艺界我看也会出现新体制、新团体,问题是我们现在没有很好的引导。像对苏韵评弹团,应该给予这批艺人以重视、关心与培养,使他们成才,将来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潘讯 苏韵评弹团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周良 最初主要吸收转业演员,后来又吸收了一些退休演员,再后来有些评弹学校的毕业生也加入这个团,现在有些自学成才的人也参加进来,他们主要是靠市场机制生存的,也许代表了评弹的希望。

潘讯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评弹界代表性长篇书目有哪些?

周良 这些年来,能保存下来的长篇书目不多,好像邱肖鹏的《夜明珠》、扬子江的《康熙皇帝》、姜永春的《廉政风暴》这几部书演出时间比较长。

潘讯 改革开放以来苏沪两地评弹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升降?评弹艺术的中心是在苏州还是在上海?还是同时具有两个中心?

周良 本来市场是自由流动的,是从低级到高级按梯次发展的。但是,1949年后组织了评弹团,你到哪里去演出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是由团里负责联系的;你还要完成在农村的演出任务,你不能想到上海去演出就到上海去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我觉得不存在艺术中心和辐射的问题,因为文艺政策是一样的,只有表现有所不同。上海有特殊的条件,表现在一些特殊的方面,但它起不到引导辐射作用,因为外地是学不像的。上海评弹团不怎么到外地演出,比如到苏州,最多来一个星期,演一个中篇就走了,在苏州起不到什么影响。

上海评弹团的一些做法,其他地方是做不到的,甚至上海的其他评弹团体也做不到。比如,它收支两条线,它的卖票收入是交给市文化局的,工资则由市文化局下拨,而其他团体是自给自足的。

又如,上海评弹团拥有的知名演员很多,但是这些演员是不怎么说长篇的,只有几个留长篇下来的老艺人,像张鉴庭、张鉴国、姚荫梅。

再比如,上海出了秦建国等几个年轻演员,上海的宣传工具强,报纸多,文章发的多,他们很快就产生了影响。而苏州是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有有线广播的,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电视

潘讯 陈云同志对于评弹的意见如何在评弹界传达和落实,有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机制?

周良 “文革”前,陈云同志的行踪保密,基本上是不传达的。在评弹界,上海的吴宗锡就是评弹团团长,他可以掌握贯彻。杭州的施振眉也是直接领导。在江苏,我跟当时省文化厅的几位厅长都比较熟悉,也经常对他们讲讲。正式传达陈云同志的讲话精神是在“文革”以后,第一次评弹座谈会就是公开以文化部的名义召开的。公开传达,也是我们三个人,分三块去传达的。1982年,我们评弹研究会成立以后,经常将陈云同志的讲话印发给大家。到1983年就出版了《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

陈云同志早年对评弹评价就很高,他说,在中国曲艺中像评弹这么高水平的曲种不多。到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对评弹的观点进入理论化。他提倡编演新的长篇,而新的长篇大部分是从戏曲、电影、小说改编的,像《青春之歌》《烈火金刚》《红日》等,大家说新编的书不好听、质量不高,问题在哪里呢?有人说新书没有“脚色”——实际上是描写不细致,我们不熟悉新生活,所以觉得不像。

潘讯 当时有一种说法,新评弹是“戏曲加表”“话剧加唱”。(www.xing528.com)

周良 陈云同志这个时候就提出,从戏曲、小说、电影改编评弹,要“改组”。

潘讯 “改组”是指重新组织情节吗?

周良 是的,他提出,小说、戏曲、评弹三种艺术形式,各有“质的规定性”。我认为他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接触到评弹的艺术特征问题,一直到“文革”结束后提出“评弹要像评弹。”

潘讯 1979—1980年评弹界有一次跨年度的讨论会,主题为“卅年评弹历史的回顾”,这次会议的前因后果如何?

周良 “文革”以后,怎样把评弹工作推进下去,就必然碰到一些问题,比如,怎么看待“文革”前“十七年”?怎么看待1949年之后的三十年?拨乱反正的目标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一定要达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当时,第四次文代会已经召开,我们的讨论还是比较自由的。

潘讯 参加会议的是哪些人?

周良 参加会议的人大部分是评弹界的干部和老艺人,再吸收一部分在剧团工作的干部,还有少量我们系统内从事文化研究的同志。每一次讨论大概二十人左右,其中有的人参加了多次,前后总的有三四十人参加。

潘讯 这次大会为什么开成跨年度的会议?

周良 因为大家都在工作岗位上,不可能开得过长,只有分阶段、分专题开,大概一个月开一次。事先发提纲,让大家做好准备,所以会议开得是比较有秩序的,不是漫谈式的,而是发言式的。大家愿意谈,就畅所欲言,最后归纳一下,也不下结论。

潘讯 会议是您主持吗?

周良 我基本上都参加的,但是我请苏州评弹团的干部主持,其中夏玉才主持得比较多,有时候杨作铭也主持。大家谈得比较长,争论比较厉害,我也发言,但是不发表结论。

潘讯 这次会议的成果如何体现?

周良 主要是归纳,有几种意见和哪一种意见比较多。

潘讯 意见出现分歧,怎样统一思想呢?

周良 我是行政领导,各团也有团长,在此后做具体工作时会形成一致的指导方针,只是在会场上不下结论。

潘讯 您的看法如何?

周良 讨论中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说法,一种说法是,1949年之后,评弹没有成绩,表现为没有出艺人、没有出书;另一种说法是,回到“文革”前的“十七年”就是拨乱反正。这两种说法都不是客观的。按照我的想法,对“十七年”的评价要一分为二,正确的一面是主要的,但也有“左”的一面。所谓“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忽视了传统,对传统的价值认识不足。还有一点就是主张评弹为政治服务,文艺应该担当起宣传政治的任务,但是文艺主要应该是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感情世界,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这不仅仅是政治。简单一点说,不是主张艺术就不要谈政治,而是主张思想性不能代替艺术性,思想能用正确与不正确来判断,但是艺术不行,思想正确但不一定感人。

再比如说,评弹界组织起来成立评弹团到底对不对?我现在看来,组织起来是必然的,但错误在于采取了工资制,把很多艺人的积极性束缚住了。进入评弹团之后,我估计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不吃亏的,收入和原来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收入增加的;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明显减少的。像金声伯,参加团之后收入减少至原来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原先他演两个月,一年的收入就有了。金声伯是很可惜的,他的才华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按照他的才能,不会比他的老师杨莲青差。

潘讯 长篇《九龙口》一书得到了陈云同志的肯定,这部书创作的前因后果如何?

周良 《九龙口》这部书是邱肖鹏等一批作者主动寻找题材、主动创作的。1977年之后,长篇还没有恢复,评弹界组成了几个演出组去各地演出,主要演短篇、开篇,中篇都比较少,为了解决“书目荒”,尽可能把小组的人员减下来,增加演出单位,这样就编了一批中短篇,这批中短篇里有一些演得比较多的书目,比如《白衣血冤》就演了一百多场。

潘讯 《老子折子孝子》也是演出次数比较多的。

周良 后来普遍觉得恢复长篇演出缺少书目,就发动大家编长篇,邱肖鹏就带头组织了一个创作小组。他们在看新闻时,看见了一则关于某海关走私案的报道,就决定改编这个题材,还走访了上海、广州海关以收集素材。这部书编成之后,演出效果非常好。我分析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比较好的新编题材类书目很少,这类故事又比较新颖,所以受到欢迎。

潘讯 和魏含玉、侯小莉两位女演员也有很大关系吧?

周良 有关系,她们都比较喜欢邱肖鹏编写的书。邱肖鹏的艺术观,第一是评弹以长篇为主;第二是评弹以说表为主,讲究文学性;第三是评弹以写人为主,就是书好听不好听、吸引不吸引人,关键是看人写得好不好,光靠表演是不行的。而且老邱创作还有一个特点,他一面写,一面演,写了一半就演出了,他跟着演员一起出去跑码头、听书、听演员和群众的反映,后一半是在演出的过程中写成的。

后来《九龙口》没有演下去是很可惜的,在演出正轰动的时候,两位演员(魏含玉、侯小莉)转业了,没有人接上去,不能继续加工,这部书就没有保留下来。这部书呢,好像政治性也强了一点儿。这和整个社会大潮(评弹不景气)有关系,很多青年演员都转业了。我一直说,评弹在克服困难的阶段,主要是靠老演员和中年演员,那个阶段青年演员坚守舞台是很少的,大部分都跑掉了。

潘讯 青年人都坚持不下去了。

周良 收入太低。我记得,评弹演员的收入在社会平均线之下,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是每月80~90元,他们的收入还不到这个平均线。

潘讯 1986年左右您主导了一次新创作长篇的评比,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如《筱丹桂》《九龙口》《三个侍卫官》《芙蓉锦鸡图》《武林赤子》《朝阳血案》《神医劫难》等,这次活动的出发点如何?

周良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组织了多次评弹会演、展演,那时候是不评奖的。后来又组织了几次青年演员的评弹会演,就开始评奖了。那时候的做法是,从长篇中选择说一回书或者两回书,评选中有一个比例,内容占30%(书目的思想性)、说表占30%、弹唱占20%,还有20%是其他(噱头、起脚色等),这样评比感觉效果很好。后来我们就举办了一次新书评奖,把参加评奖的书目都录音,发三套,让评委分三个地方去听书,他们也可以集中听,也可以拿回家里自己听,听完以后分三个地方讨论,评出名次。

潘讯 评委是哪些人?

周良 评委是苏浙沪三地评弹团的创作人员、剧团的创作人员,评完之后,三地各选一个代表,到苏州来再讨论、再投票。结果是《筱丹桂》获得第一名、《九龙口》获得第二名……这次评奖的评委,都是专业人员,他们有一种“逆反”心理,就是政治性强的书,不会得分很高,艺术性先于思想性,所以《九龙口》就没有拿到第一,有人觉得可惜,我认为不要可惜,让专家去评好了。因为,这里体现了一个方向问题,我们过去考虑政治太多了。

这次评选之后,大家都认为这种办法比较好,但是这种办法比较费人力,而且还要有经费支持。后来我们还办过一次新书评奖,规模比较小一点,只有几回书,是省广电局资助的。

潘讯 在改革开放40年中评弹领域还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周良 我认为陈云同志的系列讲话,特别是讲“评弹要像评弹”,这是一个重要事件,在改革开放之初起了重要作用,其实现在还应该继续发挥这个作用,像现在这样在大舞台上唱开篇,不能代表评弹。

潘讯 您心目中比较好的保护状态是怎样?

周良 传统书场、长篇书目、说书为主,这就是“评弹要像评弹”。将来要以市场的观点来看,就得多演多奖,书目要拿“非遗”保护津贴,一年一定要在书场中演出200场以上,根据听众欢迎的程度分别给予奖励。将来如果有一定的资助,就可以办“夜场”,票价便宜,群众可以拿文化消费券去听书。所谓评弹“兴旺”,只要保持有少数人能够在书场里听书就可以了,不可能设想其规模还像以前那样。

[1]杭嘉湖地区指浙江省内北部的杭嘉湖堆积平原。

[2]在七八分钟时间里使听众笑三次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