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销售活动纳税筹划故事及解析

销售活动纳税筹划故事及解析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涉及税收的各个方面,如混合销售、兼营、平销业务的税收处理等,既存在复杂的税收问题,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纳税筹划空间。可靠消息证实,在接到举报后,北京市地税局第二稽查局正在对搜索引擎企业某公司进行涉税调查。

销售活动纳税筹划故事及解析

境外提供服务费 未必不缴营业税

账外循环不开票 偷鸡不成反蚀米

购进电力想筹划 政策门槛难逾越

按章纳税有期限 晚缴当交滞纳金

销售折扣有政策 筹划不当成逃税

代销经营有风险 税收利益要分清

混合销售太复杂 如何操作有说法

销售是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商品零售商还是制造商,抑或是服务业务提供商,都存在销售业务的税收处理问题。在日常财务处理过程中,销售额的确定,销售返租、销货退回、现金折扣、折扣销售、销售折扣与折让以及视同销售等各种业务的处理,税收与会计政策存在的差异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困扰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的重要环节。不仅如此,销售业务还是一项综合性业务,促销形式多样,如“打折销售”、“送券促销”和“买一送一”等,经营方式有多种,如专卖店和连锁经营等。涉及税收的各个方面,如混合销售、兼营、平销业务的税收处理等,既存在复杂的税收问题,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纳税筹划空间。

许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都在如何减少销售额上下工夫,想方设法将实际已经发生的销售额降下去,实在不行,也要想办法推迟应税销售收入的实现。这一点在客观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要让纳税人缴税,就得有税收计算的基础,而绝大多数税收的产生都与销售行为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能够减少销售额,就可以直接减少纳税支出。

但是,有些人过分强调企业和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国家的利益,筹划出许多逃避纳税的大败局,这一点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处,纳税人只能“亡羊补牢”。

本话题的新闻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各种经济实体以各种方式从事生产和经营,一些不法分子逃避纳税的手段也逐步向智能化、隐蔽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跨地域、跨行业联合逃避纳税的案件日益增多。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9〕1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国税发〔2009〕114号),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加大查处税收违法行为力度。重点查处利用虚假凭证、做假账、账外经营、两套账等手段偷逃税款行为;重点查处企业利用电子账簿虚假记账、隐匿或销毁电子账簿,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型支付手段逃避纳税的问题,以及关联企业利用区域税收优惠转移应税收入问题;重点关注零负申报、低税负和跨国经营企业涉税问题;对国内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实施重点检查。重点查处假报出口、以次充好、低价高报、将低退税率产品按高退税率产品申报退税,以及利用小规模纳税人货物、未缴税或缴税不足货物骗取出口退税等行为。继续查处虚开发票违法行为,对废旧物资经营企业有关征税政策调整前存在的疑点,应加大检查力度;高度关注增值税转型后,部分企业将以前年度固定资产列入当期抵扣的新动向,重点查处利用真票套打、虚开专用发票和其他可抵扣票偷骗税的违法行为等。

“某公司税案”回放

网络让人类生活更便捷、更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可以说,各种互联网服务提升了全球人类的生活品质。与很多人的想象相反,互联网并非某一完美计划的结果,互联网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发展成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在互联网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预测到它的商业用途。

但是,某公司做到了这一点,同时某公司也通过现代手段逃避纳税。如果我们输入“某公司税案”在网上搜索一下,有关“某公司税案”的文章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列举两篇如下。

一、税务部门调查某公司逃避纳税或成互联网最大涉税案[1]

《证券日报》10月26日报道,某公司在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期权税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并称“税务部门对某公司涉嫌逃避缴纳税款的调查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互联网企业最大涉税案即将浮出水面”。

可靠消息证实,在接到举报后,北京市地税局第二稽查局正在对搜索引擎企业某公司进行涉税调查。尽管从七八月份接到举报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但税务部门仍未按照法定程序给举报人相应的调查结果答复。而日前,某公司中国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样的传言没有根据,该公司也没有收到北京市地税局稽查分局的调查通知。“某公司进入中国以来,一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没有该报道所称的问题。”

从2000年开始,某公司就开始向中国网民提供中文搜索服务,直至2003年推出中文关键词广告。在这期间,国内客户只要拥有一张国际信用卡,将钱直接打入某公司在美国的账号,就可以在某网站购买关键词广告。虽然发布广告的客户和由此产生的点击收入都来自中国,但是这些资金的流转在中国却没有任何记录。作为某公司曾经的客户,举报人称自己和周围的朋友都

没有从某公司拿到正式的发票,因此怀疑某公司逃税。(www.xing528.com)

此外,举报人称,从2005年8月开始,国内客户虽然通过代理商可以得到正规发票,但开票单位为代理商,而非某公司。至于代理商和某公司之间的结算,由于2007年以前,某公司在中国的正式机构为办事处而非分公司,因而根据税法有关规定,不具有经营权。所以,在此期间,某公司的这些由代理商开具发票的收入,在税务处理的合理性上也存在疑问。

该报记者对有关方面的采访证实,北京市地税局第二稽查局正在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对某公司进行调查,“一旦有结果出来,将第一时间通知到举报者个人”。

据了解,随着网上交易的从无到有,其征税问题一直被关注和争论。以往,人们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一些电子商务类企业,而某公司等搜索类网站巨头却少有人注意。因此有评论说,一旦某公司涉税调查结果公布,可能会引发有关部门对互联网企业税收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二、互联网企业最大涉税案某公司涉嫌逃避纳税被调查

无论是“税务门”还是“牌照门”,某公司进入中国七年以来可谓磕磕绊绊、风波不断。

来自某著名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某公司2006年在中国的毛收入约为2.85亿元。按照相关的税率估算,某公司的应税收入高达数亿元人民币;换句话说,这也可能就是某公司仅仅在2006年逃避缴纳税款的基数。然而,这完全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某公司并不是2006年才来到中国。

在客户购买关键词广告,并付款后,很多客户却发现他们并没有收到正式的广告发票,甚至都不知道该向谁索要,有不甘心者就此问题询问某公司,得到的回复却是:“目前,某公司广告字对于后付款方式支付的用户,暂不提供用于报税的发票。不过您可以通过‘结算摘要’中的发票号,查看广告费用明细。我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请您过一段时间再来向我们查询。非常感谢您的耐心和支持。”

某公司在发展代理的同时,网上直销仍然存在,客户可以通过文字提示在某公司网上轻松、便捷地购买关键词广告,且不必额外支20%服务费给代理商,因此,相当多的客户选择直接汇款给某公司。然而直到2007年年初,某公司关键词的后付费客户依然无法得到可以报税的发票。

专家视点

在拥有“死亡和纳税不可避免”观念的西方企业竟然也存在重大逃避纳税行为,这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与此相对照,我国纳税人的税收意识比较薄弱,发生逃避纳税的事情似乎合情合理。纵观身边的经济活动,目前逃避纳税现象还相对比较普遍。由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逃避纳税的手段也逐步向隐蔽化、智能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

问题往往集中在销售活动过程中,发生销售不申报,隐瞒销售收入是部分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上海普誉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咨询专家对此类问题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发现其中比较隐蔽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账外账逃避纳税。所谓设立账外账,就是不法分子为逃避缴纳国家税款,私自设立两套账簿,以虚假的生产经营情况应对各方检查并以此作为纳税申报的依据,以达到逃避纳税的目的。这种逃避纳税手段是当前最主要也是最难以查处的逃避纳税方法,其特点是隐蔽性强,收入成本配比记账,内账主要以现金交易为主。如某工业企业为了逃避纳税,大量的收支原始单据并不纳入账内核算,该企业采取私设账户、现金交易、体外循环的手段逃避缴纳巨额税款。据统计,当前采取账外账手段逃避纳税的案件占所有逃避纳税案件的90%以上。

(2)实现销售不入账。目前纳税人发生销售后但不入账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在服务行业、商业零售企业、直接消费品生产企业中更加严重,特别是规模不大的小型企业尤其如此。

(3)利用业务关系联合逃避纳税。在利益驱使下,买卖双方或多方相互勾结,编造虚假业务,相互提供发票证明,逃避缴纳税款。如房地产开发商与建筑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勾结,编造工程结算单,虚增收入、虚开发票、虚列成本,为开发商套取资金,造成开发商虚增开发成本,少缴所得税。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方面要求材料供应商虚开发票,另一方面与建筑商勾结,编造虚假工程结算单,加大开发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

(4)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逃避纳税。这种情况多表现为一个集团公司下设若干子公司,子公司独立计算盈亏、单独纳税,总公司人为地将正常纳税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免税的子公司。如某集团公司下属若干子公司,子公司分别独立核算,单独纳税,其中一家子公司为福利企业,该集团公司利用在下属企业之间调节售价、转移费用成本等手段,变相地把大部分利润都转移到福利企业,以达到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

(5)钻税收政策的空子。由于我国的财税法律系统还不够完善,所以使纳税人有空子可钻,从而造成了大量的税款流失。如代开发票问题。尽管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管理办法,但由于代开业务真假难辨,稽查取证困难,加上各地的执行情况各异,导致虚开现象严重。

上述逃避纳税手段隐蔽性很强,传统简单的就账查账方法很难将逃避纳税的问题查清、查透,这就给税务机关增加了检查的难度。但是,如果从更高的层次来看,比如将业务单位结合起来检查,问题还是可以发现的。纳税人希望降低税收负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应当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手段。

纳税筹划作为一个在合法的前提下降低税收负担的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但是,由于某些企业对纳税筹划还没有全面掌握,因而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不应当出现的问题。人们认真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掌握纳税筹划的操作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