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9渭源年鉴: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019渭源年鉴: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是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强化项目带动引领,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强劲引擎。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积蓄发展力量。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争取启动建设工业集中区集中供热工程,谋划园区天然气、污水处理项目,力争将渭源工业集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2019渭源年鉴: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是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围绕“五个坚持”“六稳”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以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为重点,坚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项目带动引领,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强劲引擎。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积蓄发展力量。积极谋划争取项目,紧盯国家《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开展“项目前期谋划攻坚年”活动,重点在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谋划一批“奋进之笔、得意之作”项目,加快谋划渭河大道、天然气管道输送等重点前期项目,论证储备前期项目50 项以上,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11 亿元以上。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按照“2018 年12 月完成可研阶段审批、3月底完成前期手续、4月底全部集中开工”和“6月、9月再补充集中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时间节点要求,落实项目联审联批、领导包抓全过程跟办、“双督查一跟进”等推进措施,确保总投资92.4亿元85个项目“点对点”“旬保月”压茬推进,完成投资37亿元以上。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深入实施“2019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创新完善县级领导包抓统筹、商务部门牵头抓总、一套班子服务到底的招商机制,实行“四个一”工作法,积极挖掘招商线索,精准对接、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争取谋划项目4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27亿元以上。抓好福建聚元公司总部搬迁、佛慈红日精制饮片配方颗粒生产等56个重点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尽快落地建设。

强化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总揽,以产业兴旺为核心,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夯实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中医药产业要围绕培育脱贫攻坚首位产业目标,加快中药材种子种苗和标准化生产,发展种子种苗基地3 万亩,种植面积稳定在40 万亩。马铃薯种薯产业要强化种薯繁育体系和营销体系建设,注重新品种引进和本地品种研发,扩大原种种植规模,脱毒瓶苗、原原种生产能力分别稳定在4.8亿株、5亿粒,原种扩繁、良种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 万亩、35 万亩。草牧业要坚持草畜一体化发展,以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为重点,加快破解畜禽交易、屠宰加工瓶颈,畜禽总饲养量达到472万头(只)。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食用菌、花卉等新产业和光伏、旅游、电商等新业态,加快推进4 个光伏食用菌园区和莲峰老庄、上湾侯家寺等花卉基地建设,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8 万亩以上,打造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渭源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作用,拓宽农特产品上行渠道。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争取启动建设工业集中区集中供热工程,谋划园区天然气、污水处理项目,力争将渭源工业集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推动产品就地转化增值。落实一企一策降成本政策,通过股权改造、并购重组等方式,融资引资帮助入园企业复产增效。打造全国中药精制饮片加工示范基地,培育龙头企业4家,新增小微企业15 家、规上企业2 家。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出台民营企业发展十条优惠措施,全面落实税收减免、降低保证金和社保费率,清理取消违规收费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精简审批权限,下大力气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检查和评比活动,让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建立民营企业堵点问题交办制度,解决企业合理诉求,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实施“一企一策”金融帮扶政策,扶持差异化错位联动发展,新增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协同发展。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按照规划先行、建设跟进、管理到位、功能完善的原则,统筹推进县城、城镇和乡村建设。健全完善城乡规划,坚持规建分离、规拆分离、拆建分离、配套先行的管理思路,全面完成县城总规及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完善路园镇等13个乡镇控规,实现建制镇控规全覆盖。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实施城建项目21项,完成投资14.7 亿元,县城区供水、渭水源游客接待中心等重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启动体育广场、禹河河道改造项目,新建城市道路6 条。扎实推进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完成棚改1980 套。加快推进城区供热供水配套设施建设,改造老旧供热管网6 公里、新建改造换热站4座。集中开展城市“两违”、物业管理、市容市貌整治行动,提高城市精细管理水平。夯实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五竹等特色小镇建设,莲峰一号路东段、会川镇污水处理厂等城镇项目投入使用,新建加油站5 处,城镇化率提高到28.8%。持续完善交通路网,旅游公路、沈峡公路、田麻公路建成通车,争取实施朱韩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 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402公里。着力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新增灌溉面积4000亩。全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千村美丽”示范村3 个。纵深开展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行动,全面建立乡镇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落实“五长一网”精细化管理,集中配备一批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www.xing528.com)

强化全域培育带动,增强文体旅游融合发展活力。围绕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引入社会资本深度挖掘开发景区内涵,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打响“渭水源头”形象品牌。着力谋划全域旅游布局,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等政策扶持措施,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出台完善“引客入渭”、旅游产品开发奖励扶持办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力创建特色品牌景区,以创A 升A 为目标,争取启动秀峰山景区建设,加快主要景点连接道路建设,新建游客中心2 个、旅游厕所20 座,启动渭河源、首阳山5A、4A 级景区创建工作。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全面打造“渭水源宿”乡村旅游品牌,重点推进峡口、渭河源、元古堆、五竹、秋池湾等5 个第一批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谋划建设罗家磨“水磨民俗村”,加快推进景村一体化建设。努力推动文体旅游融合,实施“旅游+”行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发展“体、商、养、学、闲、情、奇”新业态,加快五竹渭河源水镇等康养休闲度假项目建设,举办渭河源冰雪节、渭水文化旅游节、山地自行车赛等重大节庆赛事活动和必购商品、名小吃、星级农家乐等评选活动,促进文体旅游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丽渭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崛起,坚决打好生态环保这场初心之战、使命之战、关口之战。严格落实环保责任体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推行“1+4”环境监管责任体系和“3+”环境监管模式,实行县乡村社以及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机制,坚决遏制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加大生态保护问题排查整改,做到整改无死角、不反弹、不弱化。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渭河源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6.8 万亩。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5 万亩。加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资源保护,开展非法占用林地、破坏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燃煤锅炉整治、煤质管控、城乡清洁供暖、扬尘污染防治等重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五水共治”,坚决落实河(湖)长制,启动实施渭河等重点流域“一河一方案”,加大峡口水库等重点水源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持续开展污染排放等重点整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强化保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堵点”“痛点”“难点”入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校舍9585平方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96%、98%以上,高考应届二本上线率提高2 个百分点。推进健康渭源建设,新建疾控中心业务楼(二期),建设区域医学中心5个,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文化综合场馆、全民健身体育馆等投入使用。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继续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路园爱心社区、大安敬老院等养老敬老机构。认真做好孤儿、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教育工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各项救助政策,实现最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强化以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为主的安全隐患治理,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烟草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要求,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依法稳妥处理好民族宗教事务。强化重点领域舆情监测监控,净化网络空间。继续推进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推进平安渭源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