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教育管理实践与探索:培育财经素养,提高个人经济利益

高中教育管理实践与探索:培育财经素养,提高个人经济利益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采用“社会发展准则”“兴趣需要原则”“生活效用原则”的课程融合理念,符合上海经济都市发展的需求,注重高中生自身经验与自发需要、兴趣,培育高中生实现人生规划和幸福生活的财经素养。(二)财经素养OECD认为财经素养指“一种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它可以帮助学生在上海日渐广泛的财经背景中作出有效决策,在参与经济生活中提高个人经济利益。

高中教育管理实践与探索:培育财经素养,提高个人经济利益

(一)融合的涵义

融合(fuse)指课程撤销学科之界限,避免分科课程学习内容机械、抽象的弊端,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钟启泉,2015)。

项目采用“社会发展准则”“兴趣需要原则”“生活效用原则”(B.O.Smith)的课程融合理念,符合上海经济都市发展的需求,注重高中生自身经验与自发需要、兴趣,培育高中生实现人生规划和幸福生活的财经素养。

具体融合内容包括:1.学校现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之间围绕培育财经素养展开融合;2.将财经素养与各分科课程(包括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等)进行融合;3.北郊高中课程体系与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社会资源进行融合。

(二)财经素养

OECD认为财经素养指“一种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它可以帮助学生在上海日渐广泛的财经背景中作出有效决策,在参与经济生活中提高个人经济利益。

项目实施采用培育财经素养的“三五”策略,即“关注五维内容”“坚持五性原则”“运用五为方法”。(www.xing528.com)

“五维内容”包括积极的财经态度、健康的财经观念、基础的财经知识、基本的财经行为能力、良好的财经品质;“五性原则”即坚持“实际运用性、情境适应性、个体针对性、技术应用性、素质拓展性”五大原则;“五为方法”指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情境创设为依托、以分层教学为手段、以网络媒体为载体、以拓展探究为补充的五种教学方法。“五维内容”“五性原则”“五为方法”三位一体,有效构成基于财经素养培养策略。

(三)高中财经课程体系

项目围绕财经素养培育,遵循融合的原则,创新发展原课程内容,建设符合上财北郊校情的“融合的高中财经课程体系”,具体指在数学、语文、历史等相关学科中融合财经素养教育,融合学校各类课程,进而构建以培育“国际都市公民财经素养”为目标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包括三大类九个模块,涵盖了财经素养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该体系以多元化、特色化和个性化为设计原则,既满足学生学习的适应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同时又协调、融合好基础学科课程、拓展特色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的关系,创立财经奠基课程、财经广域课程、财经核心课程等三大模块,在夯实学生基础课程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财经素养。

图1 “融合的财经课程体系”预设课程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