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BDP中文A:理解PAPER1文章主题的方法

IBDP中文A:理解PAPER1文章主题的方法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希望在文章中凸显我们的理解,有以下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做出准确的理解呢?那么具体如何合理把握一篇文本的主题并梳理出顺畅的逻辑呢?学生凭借对自我生命的体验,对主旨的理解触及上述两个方面中的一个,并且其思想观点得到诗中引文的支持,都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的。这里我们特别强调文本创作年代,一般而言,PAPER 1文本末尾会以各种形式提示文本创作年代。

IBDP中文A:理解PAPER1文章主题的方法

IBDP中文A的大纲中,对于“理解”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 对所鉴赏的文章的主旨与作者情感有深刻且正确的认识;

② 文章中有足够的引文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里尤其注意第二点,我们的文章建立自己的理解和论点,一定要在分析艺术手法时拥有足够的证据,这一点和我们第二章撰写提纲时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如果希望在文章中凸显我们的理解,有以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1. 专辟主题理解段

既然考试的评分细则强调对文章的“理解”,那么这种理解就应该尽量在文章中呈现,最直观的做法是在开头或结尾开辟独立的主题理解段。

此做法的优点是考生将避免仅在细节性的艺术手法鉴赏中呈现对文本主题碎片化的理解,而能够获得专门阐释自我理解的空间。这样一来,理解能够呈现系统性和层次性,亦更容易产生深度。相比在文本字里行间挖掘考生对文本的理解,阅卷者当然愿意看到充分且明晰的理解诠释。

此段可在文首,亦可在文末。我们的建议是:在首段大致明确理解方向,不必说得太细;通过中间部分的论点组织以及艺术鉴赏充实理解之后,在文末再对主题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以及升华。下面是对冯骥才先生所著的《俗世奇人》小说集中的名篇《苏七块》的鉴赏的节选。

首段

“世界上每个职业都有其原则:师者,传道授业;军人,保家卫国;医者,救死扶伤。人皆云‘医者仁心’——作为行医之人,本应不论贫贱,以救人为己任。但冯骥才却刻画出这么一个不见钱不医治的医者形象:‘苏七块’,这样一个一反常理的形象却暗藏玄机,使人啧啧称奇……”

……

末段

“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一个小众的道德品质,不是为了赞扬医者医德,而是为了表达职业原则的思想,正如记者拒绝编写广告,木匠不愿做铁工活一样,他们的原则不仅在于职业道德,更在于他们内心所坚守的原则,不愿做一些他们职业范围之外的工作。冯骥才这篇《苏七块》,欲褒则贬,欲擒故纵,表面贬责苏大夫,实则认同他的做法,坚持原则……”

首段提出“原则”主题,提出人物形象塑造的疑问,后来解答。从行文结构上,产生了前后呼应的效果,表达了作者欲扬先抑的行文思路,使阅卷者能从首段和尾段清晰地了解鉴赏思路。

2. 做出准确的理解

言易行难。如何做出准确的理解呢?事实上,大可不必对“准确”这两个字过于敏感。文学作品鉴赏相比数学计算,“准确”的范畴很大。我们以诗人白连春的诗歌逆光劳作》为例。

对于这首诗歌,学生们的理解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精神的颂扬:赞美农民日复一日在烈日下耕作的坚毅品质,以及他们把生命献给土地的精神,表达生命的不朽。人类历史长河中探寻故人足迹,寻找不朽的传承,并将传承的崇高使命感传递给读者。一类则表达了一种质疑:是否甘心让别人的过去成为自己的未来?是否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对自己的审视以及对自我命运的判断,让读者感到诗歌中的“自己”期待有一番作为,却被困于庄稼农事的死循环(即围城)中无法自拔,有一种不安于现状却又无法逃脱的哀叹之情,呼唤反抗、改变、创新、拼搏,不要被“淹没”,而要“冲出 围城”。

这两种诠释在内容意义上并不能说全无联系,而在情感指向上正好相反:前者是赞颂、弘扬,后者是质疑、突破。逻辑都很顺畅,无所谓正误。那么具体如何合理把握一篇文本的主题并梳理出顺畅的逻辑呢?我们有以下两个建议。

(1)抓住文本中的主要意象与主要人物,构建诠释的逻辑。

在《逆光劳作》这首诗中,有两个主要意象——“一小节骨头”“泥土”(或“庄稼地”),以及两个主要人物——“你”“我”。“你”和“我”原本跨越时间和空间,没有连接点,却因为“我”把“你”的“一小节骨头”从“泥土”中挖掘出来而得以连接,于是“我的心”与“你的灵魂”靠近,“我”和“你”重合为一人。想象未来时空又有另一个人与“我”连接,其方式如同“我”与“你”的连接一样。于是“我”热血沸腾,感觉自己被淹没。

我们从这两个意象和两个人物出发,可以梳理出如下的逻辑脉络。由于过去空间的“你”与当下时空的“我”、未来时空的另一个“和我一样的人”发生关联,他们的身份背景都是“庄稼地”里的人,都是属于“泥土”的人,自然令读者想到生命的延续、精神的坚持、使命的传承。加之白连春本人的农民背景和对乡土归属感,因此这首诗可理解为农民日复一日辛勤耕作,并终身奉献给土地最终回归土地的生命历程的写照。一个农人在历史长河的某一瞬间,由“一小节骨头”触发情感,前思故人,后思来者,过去与未来两个时空被加以拼接,生命虽然断裂,但使命依然传承。想到代代更迭,生生不息,不禁让人热血沸腾,并感觉个人只有融入这一片博大的土地中,才真正完成了自我生命的完整意义。

另一种逻辑,通过“你”与“我”合为一体,你的“灵魂”深入我的“内心”,我们展开另一番思考和审视。难道已经作古的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早已注定的命运?自己是否安于这样的命运?尤其当未来的另一个我从泥土中挖出当下的“我”,他又将如何审视曾经的“我”的生命意义?这样的思考充满了不安与拷问,带着某种沉重与感叹,富有力度。仔细品味:“突然我觉得”“我扶住锄。我扶不稳身体,我的身体摇晃得厉害”“手被烫了一下”“血在燃烧”“迅速朝我涌过来”“我立刻被淹没了”,这些词句带有一种瞬间冲击感,令身体为之摇晃,难以自持,更令情感激荡、令理智警醒。尤其是最后一小节的“烫”和“淹没”,用在诗中,令人感到自我的生命总是难以跟某种更强大的称之为环境、宿命、时空的力量抗衡。

学生凭借对自我生命的体验,对主旨的理解触及上述两个方面中的一个,并且其思想观点得到诗中引文的支持,都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的。

(2)抓住文本中最细枝末节的信息。(www.xing528.com)

文本中最微不足道的信息可能帮助学生打开理解的闸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文本创作年代,一般而言,PAPER 1文本末尾会以各种形式提示文本创作年代。年代的信息如果可以和历史相对应,文本的理解将会具有相应线索。

一般而言,被压抑的情绪、城乡二元关系等都会和特定的年代对应,学生可以从此入手梳理,但是有时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我们可以聚焦一篇本书第二章中提到的小小说《幸福倒计时》。

这篇小说的焦点落在“农民工”群体上。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过往多次“农民工”试题文本中出现的“农业文明遭遇工业文明侵蚀的阵痛”“城市化带来的认同困境”等主题在这篇文章中不再作为基调。

相反,从文本阅读经验出发,我们体会到的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社会矛盾柔化处理的尝试。例如,文本中曾谈到主人公对代表工业文明的“搅拌机”的态度。比如,“三元还是觉得搅拌机就像自家的大黄牛一样听话:让它吃料它就吃料,让它旋转它就旋转,让它停下它就停下。”此外,农民工主人公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类积极的主题是城乡矛盾主题在文学中的另一条处理途径,具有代表性。

这提示大家,在进行PAPER 1撰写时,在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时应尽量探索“消极”解读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千万不可用固有思维进行套题式的解读,多元化价值观是IB出题的重要依据。年份只是一个参考依据,不可作为直接的诠释出发点。

3. 增强引文意识

我们之前谈过,PAPER 1理解的重点不仅在于文本主题,还在于文本证据。

实际上引用文本这一要求贯穿了主题段之外的论文主体部分。

首先,在艺术鉴赏中,考生必须有足够多的文本作为基础来进行手法的分析,这便是我们在文章“小结构”中反复提及的“证据”。

其次,这些分析所产生的结论也应当与主题段遥相呼应,有力地支撑主题段的理解,成为接近主题的层层阶梯。这提示我们在艺术手法分析时应有意识地渗透“主题层面的效果”。

如果没有文本,那么理解必然显得单薄。看一个脱离文本评析的例子。

“当张四把从华大夫给自己的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之后,苏大夫立马就给他进行治疗,这里再一次用动作描写写出了苏大夫高超的手艺,捏几下骨头,跟着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还没反应过来便给张四把骨头接上了。”

这里只有“动作描写”,没有任何文本的支撑,空发议论,理解显得非常粗浅。艺术手法的分析不知意在何为,未与主题理解产生任何联系。

再看一个比较优秀的评析的例子。

“‘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作者将人的胡须比作‘山羊须’,用了比喻的艺术手法,‘浸了油似的’写出苏大夫胡须的黑亮,构建出仙风道骨的医生形象,‘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又细致描摹其浑厚的声音。这一系列的肖像描写,都生动地使苏大夫‘世外高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可以发现,此段的评析一方面由文本衍生出观点,又将观点落在苏大夫的正面形象之上,为最后文本提出的结论做出了铺垫。这一段之后,又通过对其他文本的鉴赏,层层推进,逐渐将主题落实在“守规矩的正面人物”之上。

4. 尝试深层次的理解

仅仅准确把握主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层次的认知,体现出自我阅读的深度。以诗人唐不遇的诗歌作品《水杯和陶罐》为例。谈及主题理解,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1)浅层层面:写女性年华老去的感伤感慨。学生可抓住玻璃杯和陶罐的相关意象,并将其进行对比,建立观点。这样的理解正确,但深度不足。

(2)中层层面:提及男权社会对女性主体不够重视,只从外表判断女性,这是女性的悲剧性体现。这是浅层层面理解上的适度深化,理解上确实进了一步。但是其关注的手法以及解读的细致程度与浅层层面理解相差不大,客观上仍有进步空间。

(3)深层层面:这一层次的理解可能需要学生对文本有极为敏感的认知。如果想要达成,则必须从字词细节入手,抓住文本细枝末节的信息。

例如,在水杯阶段,亲吻的姿态和喝水的姿态相契合,表达了青年时期的女性对爱情渴望。而其所处桌子这一相对较高的位置,是写年轻女性的小小高傲。按照日常经验,阳光下的水会显得清澈,这可解读为女性内心的纯净和爱情的滋润。这些细节虽然符合学生解读的主题,但常为学生所忽略。决定分数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细节是否重视。再看后半部分,这部分的解读有很大的空间。大部分的学生只看到中年女人的落寞和悲观,却忽略了文本的细节,她被比作一个容量很大的陶罐。而这个细节包含着积极的主题走向:在磨砺之后,女性从易碎的玻璃杯变为厚重的陶罐,陶罐比杯子更坚实。同时,陶罐更具包容感,可以装下生命所有的杂质,而为了对生活负责,女性可以像陶罐一般放低姿态,不怒不怨,奉献自己,无私无悔,这不正是其生命走向新境界的标志吗?只是在文本内外,基本无人能欣赏它厚重内蕴的美。

深层层面的理解需要学生有开放性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进行“头脑风暴”。但是“头脑风暴”不是平地而起,所有的结论提出必须从文本中找到足够的证据,切不可过度诠释。例如,说到陶罐有厚重的美,文中有细节指向陶罐的“坚实”和“包容”,但如果说陶罐“丑陋”,就有些不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