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图书馆特征:数字化资源与用户为主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特征:数字化资源与用户为主服务模式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字资源、网络服务、特色技术、信息支撑、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是数字图书馆最主要的特征,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根本特征。数字图书馆信息传递网络化的特点,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以下两个特征。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联盟的信息共建共享模式将会日益发展,原先的信息壁垒和围墙将逐渐被拆除。这一例子正是数字图书馆信息利用共享化特点的体现。

数字图书馆特征:数字化资源与用户为主服务模式

数字资源、网络服务、特色技术、信息支撑、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是数字图书馆最主要的特征,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根本特征。

(一)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为前提

数字资源是指图书馆中所有数字形式的信息资源,包括经过数字化转换的文献或本来就是以数字形式出版的信息。这些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也是数字图书馆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一大特征。数字资源从类型来看,包括期刊、图书、工具书、视频资料、声频资料等;从文件格式来看,包括从位图形式的页面到经SGML编码的特殊文本文件,甚至CD-ROM中的信息或本地局域网中的资源等。能同时处理多媒体化的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在技术上的一个典型特征。

数字化图书馆以数字形式存贮和处理信息,其首先对图像、文本、语言、影像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和规范性加工处理,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并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进行高效、经济的传播,使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服务。

数字图书馆直接提供读者所需的最终信息,而不只是二次文献,但数字图书馆也需要书目数据、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二次文献也是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一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一项巨大的渐进的社会工程,它不可能由某一个图书馆来完成,甚至也不可能由整个图书馆界来完成,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通力协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来源。

1.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

英国国家图书馆自1993年6月以来,陆续将馆藏中的照片、期刊、缩微文献、专利文献以及善本予以数字化。这项数字化工程名为“存取创新”计划,共包含了20个创新实施项目,其数字化的资源已超过1 000GB。又如,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等15家图书馆以及相关机构组成了“美国数字图书馆联盟”,也正在致力于开发反映美国历史科技文化成就的数字式资源库及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系统。在国内,上海图书馆自1997年开展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以来,已先后实现了一批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其中有反映上海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近万张照片,有反映上海发展进程的70多种年鉴,有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民国图书的全文,有130万页的古籍善本全文数据,有各类剧种的老唱片,有全国报刊篇名数据库,有科普录像,有新产品数据库,有EBSCO期刊目次库,有妇女之窗网页,有科技会议录,等等。

2.原生数字资源

除将已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外,现在原生数字信息资源已经越来越多,尤其是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记录等。而且,现在出版业已经实现数字化出版技术处理,图书、期刊的出版都是先有数字化版本,再生成印刷本。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传统图书、期刊,正在被数字图书、数字期刊所代替,原生数字资源正逐步成为数字资源的主体。

3.电子出版物

与纸质出版物相比,目前电子出版物的数量与日俱增,增长速度令人震惊。随着出版工业的现代化,现在纸质图书期刊的印刷大都具备了电子文本,这就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可能的巨大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如果图书馆界与出版界在遵守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能联手合作,则大部分图书期刊的网上全文查阅时代就将来临。

4.网上数字资源

全世界难以计数的各类网站中集聚了无数的数字化、多媒体的信息资源。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数字信息资源之外,社会各个行业各个系统有许多自建或共建的数字信息资源,也可以加以利用。可见,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一项需要不断进行建设的社会工程。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文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它不仅包括个体文献信息的数字化,还包括整体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二)以信息传递网络化为手段

信息传递网络化是数字图书馆运行的手段,它通过各种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将各个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连接起来,服务于广大读者。文献信息传播途径的改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的建立需要通过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目前,数字图书馆正通过由宽带网组成的因特网(Internet)和万维网(WWW)的高速、大容量、高保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无数台计算机联为一体。数字图书馆信息传递网络化的特点,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以下两个特征。

1.跨时空

数字图书馆使信息的传递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包括国界和语言的限制,数字图书馆使多少年来困扰广大读者和图书馆员的两大难题——图书馆服务时间的限制和服务空间的限制有希望得到根本解决。

2.开放性

网络化的信息传递,使成千上万的读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数字图书馆。这样,传统的有墙图书馆开始虚拟化;原本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图书馆向公众打开了书库的大门,沉睡的文献任由读者随意取阅,以往少数人信息享用的特权,随着网络化的发展而不复存在。图书馆成了人人可以利用的文化信息机构。

(三)以信息资源共享化为目的

数字图书馆在实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传递网络化之后,必然会提出一个信息利用的共享化问题。信息资源共享化是数字图书馆建立的主要目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并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图书馆之间的事情,它涉及整个文献信息领域。虽然以往传统图书馆在理论与实践上也提倡资源的共建共享,但信息利用共享化作为数字图书馆的一大特点,其共享化的广度与深度是以往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由于有了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坚实基础,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利用的共享化特点体现出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无限、服务无限的特征,体现出跨地域、跨国界的资源共建的协作化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

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使众多图书馆能够借助网络,获取各类数字资源,以满足读者用户对知识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联盟的信息共建共享模式将会日益发展,原先的信息壁垒和围墙将逐渐被拆除。在信息共知、共网的基础上,信息共建、共享的步伐将会较以往加快。近年来我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华文资料共建共享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一计划将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图书馆中的碑帖、善本、家谱等特藏文献相继建成数据库。这一例子正是数字图书馆信息利用共享化特点的体现。

(四)以知识化信息提供为宗旨

与传统的图书馆不同,数字图书馆已经并将继续实现由文献的提供向知识的提供的转变。数字图书馆将图书、期刊、照片、声像资料、数据库、网页、多媒体资料等各类信息载体与信息来源,在知识单元的基础上有机地组织并链接起来,以动态分布式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而自动标引、元数据、内容检索、不同数据库的互联等知识发现与组织的技术,将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技术。数字图书馆信息提供的知识化,将会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知识水库”“学术银行”“数据仓库”。信息加工组织的知识化、智能化和完备的信息检索系统的建立,将使数字图书馆能够为读者用户一次性地提供所需要的某一主题的目录、论文和著作的全文、图片、图像、声音等各种知识信息。总之,数字图书馆信息提供的知识化,使信息加工趋向智能化,为读者用户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产生和发现新知识的信息环境。(www.xing528.com)

(五)以网络服务为基础

高速数字通信网络是数字图书馆得以存在的基础。数字图书馆的对内业务组织和对外服务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网络是数字图书馆的生命线。基于网络运行的数字图书馆只有通过网络才能提供服务,这也是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一大特征。没有网络,就没有数字图书馆;网络中断,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也会随之中止。因此,保证网络通畅是数字图书馆运行的关键。

(六)以专用创新技术为特色

数字图书馆除采用通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外,还有自己的特色技术,这是数字图书馆有别于其他技术领域的特征。无论是数字资源还是网络服务,都需要支持技术。数字图书馆涉及的技术包括通用信息技术和专用创新技术(即特色技术)。

1.通用信息技术

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需的通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当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都在高速动态发展之中,每个技术突破都可能变革数字图书馆技术。

2.专用创新技术——特色技术

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需的专用创新技术涉及数字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组织技术、分布式资源与运行管理技术、多媒体信息标引与检索技术、信息挖掘技术、个性化信息定制与发布技术、信息可视化与读者界面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字权益管理技术等,其中数字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组织技术、多媒体信息标引与检索技术、分布式资源与运行管理技术、个性化信息定制与发布技术等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都非常重要。

技术不仅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支柱,还是联系资源与服务的纽带。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处理和网络服务各方面,技术支持不可或缺。

(七)以多种信息技术为支撑

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其涉及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超文本技术、信息压缩与传送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图像扫描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

基于上述特点,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就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生成和存储、查询和检索、传递和利用以及数字化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数字图书馆具有数字化信息生产的功能,例如国家图书馆成立了“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年生产规模达5 000万-6 000万页全文影像数据,可为读者提供1 000G存量的在线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采用MARC数据、元数据方案来进行海量信息的组织和存储。

应用计算机检索技术,数字图书馆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来实现全文搜索、多媒体检索、集成化检索。数字图书馆采取光盘、文件服务器、磁盘阵列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资源的保存。数字图书馆应用访问控制技术、信息加密技术来实现信息资源系统的安全管理。数字图书馆还具有信息的动态发布、资源导航、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专业信息门户服务、联合采编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用户互动交流、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

(八)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运作都要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不必亲自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只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办公室或家里的终端前,就可以使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当用户在联机检索中遇到问题时,馆员可以提供信息导航服务,为用户答疑解惑;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密切合作性和交互性,使信息共享的幅度大为提高;网络环境下不存在开馆时间限制、文献拒借等传统图书馆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论信息以何种形式存在,图书馆的任务始终只有一个:对于知识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以便更好地将其进行传播和利用。

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是收集、存储并重新组织信息,使读者能方便地查阅到其所需要的信息,传统图书馆还跟踪读者使用情况,以保护信息提供者的权益。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几乎具有相同的工作流程,各自不同的技术手段为同样的工作环节服务。数字图书馆需要收集或创建数字化馆藏,这集成了各种数字化技术,如高分辨率数字扫描和色彩矫正、光学字符识别、信息压缩、格式转换等。数字图书馆利用建立在各种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上的有关数字对象的组织、管理、查询技术,能够帮助用户便捷地查找信息,并将信息按照用户期望的格式发送。在安全保护、访问许可和记账服务等完善的权限管理之下,数字图书馆内经授权的信息能够利用innternet的发布技术,实现全球信息共享。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以数字信息资源为核心,利用数字技术来完成传统图书馆所进行的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发布、利用的社会机构或组织。数字图书馆存在的目的是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而利用信息的主体,主要是用户,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用户的信息利用上。

第一,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是数字信息资源,即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各种资源,可以是网络信息资源,也可以是非网络的信息资源,如光盘等。

第二,鉴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相比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同,信息资源的利用手段也不一样,必须利用相应的数字技术。

第三,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是为了进行信息的利用,为此数字图书馆具有和传统图书馆一样的社会职能。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必然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发布。

第四,数字图书馆以数字信息资源为核心,是其本质层次;数字图书馆不能没有基础的架构,需要一个社会机构或组织来对其进行管理,此其外观,是社会层次;而连接数字信息资源及其架构的则有一个信息技术层次。图书馆精神与人类的进取精神相一致,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信息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在人类社会精神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

(九)信息实体虚拟化

数字图书馆使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结合了起来,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体现出虚拟化的发展趋势。所谓虚拟图书馆,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觉、听觉等效果的,可交互、动态的图书馆。人们可以对虚拟图书馆中的实体图书馆进行操纵和利用。在数字图书馆中,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实体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赖以服务的基础;而虚拟图书馆则是实体图书馆发展的方向。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实体图书馆中的虚拟馆藏、虚拟阅览室、虚拟参考馆员、虚拟服务将会不断得到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并不是在实体图书馆之外另建一个数字图书馆,而是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建设数字图书馆。在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关系方面,我们提倡“虚实共存论”,而不赞成“取代消亡论”。至于个别纯虚拟的数字图书馆也会出现,但它并不带有普遍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