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革命与日本入侵:尼赫鲁世界史

中国革命与日本入侵:尼赫鲁世界史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众对英国的怒火迅速燃遍整个中国,随后发生的事件使得事态进一步恶化。广州革命政府宣布对英国货物进行抵制,并长期中断与香港的贸易,这让英国公司以及英国政府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孙中山先生过世之后,广州革命政府内部右翼保守势力与左翼进步势力之间的斗争仍未停息。在此之后,国民党内左翼和右翼势力彻底决裂,由此国民革命的胜利戛然而止,灾难随之而来。

中国革命与日本入侵:尼赫鲁世界史

中国,这个年轻的共和国正在四分五裂,肆无忌惮的大小军阀大行其道,权势滔天,帝国主义势力一心想要保持中国积弱分裂的局面,因此常常鼓励帮助这些反动势力割据一方。这些督军没有道德原则,做事不择手段,他们的目标就是扩张自己的势力。军阀混战总是不断发生,而一些将领也在频繁地更换阵营。同时,这些军阀依靠他们的武装部队对农民施以苛捐杂税,农民的生活困苦潦倒。我也向你提到过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南部省份广东建立的民族政府。终其一生,孙中山先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自由而奋斗。

整个中国都处于外国列强的控制之下,它们在华展开了经济利益的争斗,占领了多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例如上海香港,还把持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孙中山先生早前曾说过,中国在经济上就是这些列强的殖民地,这句话真是一语中的。有一个控制者都已经是很糟糕的事情了,何况是有多个相互争斗的控制者,这样一来情况有时会更糟。孙中山先生试图想得到外国势力的支持,帮助中国发展工业,并恢复国内秩序。他尤其指望美国和英国能够伸出援手,但是这两个国家以及其他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不愿意给予他帮助。它们只热衷于剥削中国,对它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增强国力完全不屑一顾。随后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转而向苏联求助。

共产主义思想一直在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内部秘密而快速地传播着。1920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但是它却是一个秘密组织,因为任何政权都不允许它公开活动。孙中山先生不是一位共产主义者,他仅仅是温和的社会主义者,就像他提倡的著名的“三民主义”所表现的那样。但是,苏联对中国以及其他东方国家十分热情坦诚,这让他大受触动,因此他与苏联建立起了友好关系。国民党中有许多颇有资产的保守派成员(尤其是地主),他们并不喜欢与共产主义者扯上任何关系。另一方面,许多共产主义者也不情不愿,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淡化自己的主张,不能进行那些他们本来可以独立开展的行动。这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联盟关系,我们将会看到,它会在一个关键时刻完全崩溃,并给中国带来极大的灾难。要把利益完全冲突的两个或多个阶层合并起来,这通常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在这个联盟关系存续期间,它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国民党和广州革命政府也日益发展壮大起来。革命政府鼓励佃农发展自己的组织,因此这些组织遍地开花,工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使广州国民党真正地强大起来,但是这让地主阶级的领袖们心生恐惧,促使他们之后与这个政党分道扬镳。

广州革命政府稳固了政权,开始准备北伐战争。它开办了一所军事院校,建立了一支革命军。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逝世,但是广州革命政府仍在不断发展壮大。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些事情,激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国帝国主义由来已久的愤怒情绪,他们的不满主要是针对英国的。上海棉纱厂爆发罢工运动,一位工人在1925年5月的游行示威中遭到杀害。人们为他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最后扩大成为学生和工人参与的反帝国主义游行。一名英国警督下达了“射杀”命令,指挥手下的印度锡克教警察[2]对游行人群开枪射击,一些学生丧生。民众对英国的怒火迅速燃遍整个中国,随后发生的事件使得事态进一步恶化。这个事件于1925年6月[3]发生在广州外国租界(即沙面地区)。一群中国民众,其中大部分是学生,遭到了机关枪的射击。52人遇害,还有许多人负伤。人们认为英国人是这场被称为“沙面大屠杀”事件的罪魁祸首。广州革命政府宣布对英国货物进行抵制,并长期中断与香港的贸易,这让英国公司以及英国政府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你也许知道香港,它是英国在中国南部地区的殖民地。它与广州相隔不远,因此它成了与内地进行贸易往来的口岸。

孙中山先生过世之后,广州革命政府内部右翼保守势力与左翼进步势力之间的斗争仍未停息。在各种纷争中,它们之间互有输赢。在1926年年中,右翼人士蒋介石出任总司令,开始了把共产主义者驱逐出去的行动。但是这两个党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合作关系,尽管它们相互并不信任对方。在此之后,北伐战争打响,革命军队挥师北上,发誓要赶走所有的军阀,在中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府。北伐运动非同凡响,很快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北伐之路上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战斗,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快速向北挺进。北方地区四分五裂,而南方的真正力量来自农民和工人的拥戴。在1926年年末,民族主义者们已经跨过半个中国,控制了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汉口。他们把国民政府所在地从广州迁到了汉口,并把汉口改名为武汉。革命军打败了北洋军阀,把他们赶出了盘踞地,而列强们突然懊恼地意识到,这个新生的中华民国雄心勃勃,堂堂正正地向它们提出平等要求,并拒绝再受欺辱。

北伐军继续向上海行军,并于1927年3月22日攻占了这座城市,但是并未进攻上海租界,保持了它的原状。他们依旧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座城市。军阀的抵抗部队向他们投诚,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声援他们,上海原有政府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轰然倒塌。两天之后,南京也成了国民革命军的囊中之物。在此之后,国民党内左翼和右翼势力彻底决裂,由此国民革命的胜利戛然而止,灾难随之而来。革命终结了,反革命运动揭开了序幕。

蒋介石不顾武汉国民政府众多成员的反对,执意挥师上海。国民党内部两大势力钩心斗角,相互倾轧。武汉国民政府意图削弱蒋介石在军中的影响,从而能够把他赶出国民党,但是蒋介石却另立南京国民政府来与之抗衡。这一切都发生在占领上海后短短几天内。在背叛了武汉国民政府之后,蒋介石开始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员、左翼进步人士和工会成员。那些曾为蒋介石占领上海扫除障碍的工人,那些曾经兴高采烈地欢迎他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进入上海的工人,现在却成了他追捕和镇压的对象。许多人遭到射杀或者处决,还有无数人遭到逮捕和囚禁。国民革命者本应给上海带来自由,但是这座城市却经受了一场血雨腥风和黑暗恐怖。

仅仅一两个月,中国的面貌就彻底改变了。在此之前,国民党是代表中华民族的统一政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对抗着外国在华势力,正是志得意满、踌躇满志之时,但是现在它已经分崩离析,党内势力分裂成势不两立的两派。而曾经给它带来勃勃生机和强大力量的工人和农民现在却面临着迫害和追捕的命运。四分五裂的中国看似就要取得革命的胜利,但是这场革命戛然而止,一败涂地,遭到疯狂的反革命运动的反扑和吞噬。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各种事件层出不穷。有意识的阶级利益矛盾远远胜过了民族主义力量的团结,这是这场革命失败的原因。富裕的地主阶级和其他利益集团更愿意破坏民族主义运动,绝不愿意让农民和工人大众占据统治地位,从而避免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中国不光受困于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它现在还不得不面对敌国在所难免的侵略。这个敌对的国家正是日本,它一心想要趁中国国力衰弱之时从中渔利,也想从其他早已进入中国的列强手中分得一杯羹。

日本一直锲而不舍地努力,试图在亚洲大陆上找到立足点;它首先侵入朝鲜,之后又来到了满洲里。日俄战争后,俄国将旅顺港的租借权和特权都转让给了日本。沙俄帝国修筑的中东铁路满洲里段也落入日军之手,并更名为“南满铁路”。尽管发生了诸多变故,不过满洲里全境名义上仍旧归中国政府管辖,因此中国国内移民不断沿着这条铁路涌入满洲里。史称“闯关东”的移民潮的确算是世界历史上最为伟大的人口迁徙运动之一。从1923年到1929年的7年时间里,250多万中国人来到了满洲里,这里的人口总数一跃攀升到3000万左右,其中大约95%都是中国人。因而这三大省份几乎完全被中国人占据了,剩下5%则由俄国人、蒙古游牧民族、朝鲜人和日本人组成。满族人已经完全被汉人同化,他们甚至已经完全忘记了满语。(www.xing528.com)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日本的行为有所收敛。但是,它利用金钱和其他方式,在背地里扶持了一些中国军阀,让中国不断爆发内战,从而削弱中国的国力。它大力扶持张作霖,在来自南方的民族主义力量到来之前,这位中国军阀一直统治着满洲里以及北京地区。1931年,日本政府在满洲里的行动表现出了极其明显的侵略性态度。这或许是因为日本国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日本政府在海外采取行动,以此来转移国内注意力,缓解国内的紧张局势;也或许是因为军国主义势力在政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又或者是因为他们认为其他列强都忙于应对自身的问题和贸易萧条,分身乏术,因此不可能干涉日本的行动。可能是以上所有的原因,诱使日本政府走出了这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举动公然违背了1922年签署的《九国公约》,也违反了《国际联盟盟约》,因为中国和日本都是国际联盟的成员国,所以它们都不能在不知会国际联盟的情况下相互攻击。最后,它还明显违背了《1928年巴黎公约》(又称《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因为这场战争完全是非法的。日本政府对中国采取了军事行动,蓄意破坏了上述条约和承诺,公然对全世界提出挑战。

1932年1月,一支日本军队突袭上海近郊,犯下了现代最为恐怖的屠杀罪行。他们不愿意激怒西方列强,于是绕过外国租界,直接进攻人口稠密的中国人聚居区。上海近郊的大片区域(我认为是闸北)遭到轰炸和炮击,最后完全沦为废墟,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死于炮火之中,还有更多的人无家可归。你要知道,这可不是两军交战,而是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进行的残酷轰炸。指挥这次大规模侵略行动的日本海军上将在面对外界质疑时,声称日本已经仁至义尽了,决定“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再持续仅仅两天时间”!就连驻上海的《伦敦时报》(London Times)亲日派记者都惊骇不已,他将此称为日军对中国人的“彻底的杀戮”行动。我们完全很容易想象中国人的感受。恐惧和愤怒冲刷了整个中国,各个军阀和政府面对这次野蛮的外来侵略,忘却了(或者看似忘却了)彼此之间的权力之争。各方表示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在中国内陆的共产党政府也表示要协助南京国民政府。但奇怪的是,南京政府的领袖蒋介石面对进犯的日本军队,完全放弃了保卫上海。南京政府唯一的举动就是向国际联盟提出抗议。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列强更关心他们的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尽管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死于这次屠杀,但是它们对日军在闸北的屠杀行径漠不关心,也对日本公然违背神圣条约以及国际公约的做法毫不在意。尽管国际联盟的会议多次提起有关日本侵略行径的动议,但是国际联盟总能找出借口推迟制裁行动。对国际联盟来说,实际战争爆发以及无数人丧生或正在遭遇屠杀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据说,国际联盟指出真正的战争并没有爆发,因为日本并没有正式宣战!由于国际联盟在此事上表现软弱,而且几乎算是刻意纵容了日军的恶行,因此它的威望和声誉一落千丈。最终,国际联盟指派利顿勋爵带领一个国际委员会,前往满洲里进行调查。

这次调查历时很长,最终利顿委员会向国际联盟呈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十分谨慎,语言温和,措辞公正,但是它彻底针对了日本,这让英国政府十分恼火,因为他们是站在日本一边的。国际联盟再次推迟讨论,但是最终它还是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美国的态度与英国截然不同,它与日本是完全对立的。美国已经表态,宣称它不会承认日本在满洲里或其他地区通过强制手段所带来的任何改变。尽管美国持有如此强硬的态度,英国却完全站在日本一方,而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多少也对日本表示了支持。

这次事件充分显示:国际联盟在面对明显的国际恶行时,毫无效率,完全起不了作用。它也显示了欧洲列强两面三刀、耍尽手段的特性。在此次事件中,美国(不是国际联盟的成员)试图对日本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几乎擦枪走火,引爆了两国战争。但是随后英国和其他列强暗地里支持日本,这就让美国的强硬姿态完全失效,而美国也害怕因为对抗日本而遭到孤立,从而变得更为谨慎小心。国际联盟装模作样地谴责了日本,但是并未有任何后续的惩罚措施。国际联盟成员国表示不承认“满洲国”这个傀儡政权,但是这无异于一场闹剧罢了。

[1] 原文如此。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编者注

[2] 民国时期上海的印度锡克教警察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他们通常头上包裹着红色头巾。因为总是充当英国人的打手,他们在吴方言中获得“印度阿三”的蔑称。——编者注

[3] 该事件实际发生于5月30日,又被称为五卅惨案。之后的反帝运动即五卅运动。——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