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时代呼唤的理性共识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时代呼唤的理性共识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时代呼唤的理性共识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际局势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全面部署,认为“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新布局,对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部分发达经济体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推动建立排他性保护性较强的区域贸易协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呈现出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的逆全球化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抢占新一轮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蔓延。以上这些因素使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地位都受到了极大挑战。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24]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主要国家政策内顾倾向上升,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一)要持续推动更深层次改革,破除制度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25]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深化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构建扩大内需的坚实基础。

(二)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26]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并不矛盾,内需体系越完整、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在更深层次上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大循环的良性互动。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开拓互利共赢新局面。“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7]

(三)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大循环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从城乡协调发展来看,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工格局,让劳动力、技术、资金甚至土地(指标)在城乡间顺畅流动,形成更为多样化的组合和搭配方式,让城乡居民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真正融为一体,打造城乡经济大循环。从区域协调发展来看,当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影响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障碍。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坚定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共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外向型政策衔接起来,把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入推进。

(四)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绿色低碳发展。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法律法规,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28]。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此外,要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五)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持续改善民生,新发展格局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建设更加公平、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补齐农村及落后地区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民生短板,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改善群众消费预期,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在促进教育平等方面,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平等,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在社会分配方面,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调节体系,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探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六)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要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推动经济发展,又要维系经济安全,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实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工作中,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一要保障粮食安全,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要保障能源安全,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三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大力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四要保障财政金融安全,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稳妥防范化解财政、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五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风险防控。

(执笔人:刘杰)

【注释】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 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 以求真务实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7日。

[2]金民卿:《深刻领会增强“四个意识”的内涵和意义》,《先锋》2016年第 8期。

[3]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74、175页。

[4]施芝鸿:《“核心意识”的三重含义》,《北京日报》2016年3月21日。

[5]厉佛灯:《增强看齐意识》,《求是》2016年第9期。

[6]金民卿:《深刻领会增强“四个意识”的内涵和意义》,《先锋》2016年第8期。(www.xing528.com)

[7]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15页。

[9]《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10]《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版,第220页。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2页。

[13]《科教兴国战略》,《光明日报》2019年10月31日。

[14]李玉滑:《向科教强国大步迈进》,《光明日报》2019年3月11日。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0页。

[16]王昌林:《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目标与主要任务》,《时事资料手册》2018年第3期。

[17]周绍朋:《强国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1页。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0、241页。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2页。

[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2页。

[22]王昌林:《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目标与主要任务》,《时事资料手册》2018年第3期。

[2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编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版,第185页。

[2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52页。

[2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人民日报》2021年2月20日。

[2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53页。

[2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人民日报》2021年2月20日。

[2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人民日报》2021年2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