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卢梭忏悔与怨愤:五十岁后的敌人与谣言中伤》

《卢梭忏悔与怨愤:五十岁后的敌人与谣言中伤》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十岁之后,卢梭成了全欧洲的敌人。写《忏悔录》时,卢梭内心充满愤懑,因此这部书名为“忏悔”,实则“怨愤”。当时,包括伏尔泰、狄德罗、格里姆在内的巴黎文人不断造谣中伤卢梭,他们的谣言主要是针对卢梭的私生活以及人品。而宗教界人士则揪住卢梭改教的小辫子不放。以常人的眼光来看,卢梭一生所犯的最大过错应该是把自己与女友所生的五个孩子全部交给育婴堂,一个都不抚养。

《卢梭忏悔与怨愤:五十岁后的敌人与谣言中伤》

卢梭1712年出生于日内瓦一个工匠家庭,30岁起靠着一身才华混迹于巴黎上流社会。他的主业是替人家抄乐谱,也曾给巴黎的财务官当过出纳,还去威尼斯做过一段时间外交官。音乐剧《乡村卜师》让他在贵族阶层颇受欢迎,连国王都要接见他,还准备赐给他年金。38岁时,一篇应征论文科学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让人们见识了卢梭的哲学才华。此后,他为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撰稿,被人们视为百科全书学派的一员。《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却一下子把巴黎宗教界人士和无神论者全给得罪了。五十岁之后,卢梭成了全欧洲的敌人。他收到巴黎警察的追捕令,又被普鲁士的民众驱逐,伯尔尼市政府也发布法令勒令他二十四小时内离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卢梭还曾到自己并不喜欢的英国去避难。1770年之后,卢梭被允许回巴黎居住,孤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八个年头。

卢梭晚年不再写哲学论文,也没有进行小说创作。临近生命终点,他把全部精力用于自我抒写,留下了晚年三部曲:《忏悔录》《对话录》《漫步遐思录》(简称《遐思录》)。这三部作品体式差异很大,《忏悔录》一般被认为是自传,它对中国自传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有专家将它归于“私文学散文”之列。而在《对话录》中卢梭让两个自我展开论辩,是语录体散文。《遐思录》融描写与抒情为一炉,接近于散文诗

写《忏悔录》时,卢梭内心充满愤懑,因此这部书名为“忏悔”,实则“怨愤”。当时,包括伏尔泰、狄德罗、格里姆在内的巴黎文人不断造谣中伤卢梭,他们的谣言主要是针对卢梭的私生活以及人品。而宗教界人士则揪住卢梭改教的小辫子不放。这让卢梭觉得有必要向民众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当我们了解了这样的背景之后再去读《忏悔录》,就更能感受到卢梭心灵的高贵。《忏悔录》里有一些愤激的语句。书的开篇就向读者宣告:“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书的结尾又说:“但愿每个读者都来仿效我,像我那样去作一次反省,要是他敢这样,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这样说:‘我比那些人要好些。’”但作为对《私生子》《卢梭的七宗罪》之类下流作品的回击,《忏悔录》很少有意气用事的成分。很多自传都会耍扬善隐恶的伎俩,《忏悔录》则“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这是人类书写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实录”。唯有如此高贵的心灵才敢这样袒露。

《忏悔录》把卢梭从小到大的种种罪恶一桩桩罗列出来,不做任何辩护。他做学徙时偷过东西,甚至偷窃上瘾,难以戒除。从童年起,他就对异性有着各种淫思邪念。他嫉妒过华伦夫人的情人,《忏悔录》里描写理发师的那段文字醋意很浓。为跻入上流社会,他身上总是揣着名人介绍信。他经常欠债,有时也很懒惰。在有了固定的女友之后,他还有过嫖娼行为。比用第三人称来描写恶行更狠毒的一招是,对自己卑鄙行为背后的邪恶念头,卢梭一点也不留面子,全都揭露出来。

以常人的眼光来看,卢梭一生所犯的最大过错应该是把自己与女友所生的五个孩子全部交给育婴堂,一个都不抚养。卢梭忠实地叙述了这事的原委,说自己不肯抚养孩子一是经济状况不许可,二是觉得育婴堂对孩子的教育要比家族更合适。《遐思录》中也谈到了这事,作者说自己并非讨厌孩子,但把孩子送进育婴堂是当时最合理的选择,对此他毫无悔意。

让卢梭感到终身懊悔的是十七八岁时自己对一位姑娘的伤害。当时卢梭在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当男仆,女主人去世了,家里挺乱的。卢梭趁机偷了一条丝带准备送给一个叫玛丽永的姑娘,不巧被主人家发现了。人家问他为什么要偷东西,为了面子他说丝带是玛丽永偷出来送给他的。后来,主人让两人当面对质。卢梭还是咬紧牙关说丝带是玛丽永送给自己的。在真相难辨的情况下,罗克伯爵把这两个人同时给开除了。六百多页的《忏悔录》里,卢梭主动且有意去伤害他人,这是仅有的一次。(www.xing528.com)

《遐思录·散步之四》专门讨论谎言与诚实的话题,作者认为真实是一种美德,《忏悔录》真实的基础是正直感和公正感,而不是事实的真实性。十几年之后再回忆《忏悔录》的写作,作者承认自己在素材处理上有过“隐善”之举。为了不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那么高尚完美,作者删去了一些能彰显自己善良的细节。比如卢梭童年时曾因姑父的失误而导致两个手指严重受伤,可他在家人面前一直都说指头是被石头砸碎的。

即使作者不断放低姿态,《忏悔录》中卢梭的形象还是令读者肃然起敬。从出生开始,卢梭就一直在与命运做抗争。母亲早逝,父亲因为与人打官司而被判离开日内瓦,卢梭自小孤苦无依。可他又偏偏不屈从于舅舅为他设定好的学徙、做工匠的人生路线。从一个离家出走的学徙工,到全欧洲最有名气的哲学家,他没有任何坐骑可以借助,只能徙步抵达。他六岁时就掌握了娴熟的阅读技巧,靠着偷师加自学精通了音乐,为工作的需要学会了几何学,他对植物研究有浓厚的兴趣,还因为做化学实验而严重受伤。卢梭的逆袭并无窍门,“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遐思录·散步之七》中,卢梭一面感喟“我根本不想学什么东西,因为为时已晚了。再说我也从没有见过学问多了会对生活中的幸福有利的”,一面又拼命丰富自己已经十分渊博的植物学知识。

在《社会契约论》的首章,卢梭高呼:“人生本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处不身戴枷锁。”这是卢梭对他所处时代的洞察,也是他个人命运的写照。《遐思录》作于1776年,以卢梭的身体状况,我估计他当时写字都很困难了,记忆也常常出现大的偏差。从“散步一”写到“散步十”,文章越来越短。接近生命终点时,卢梭最怀念的是那个他一直称为“妈妈”的人生导师兼情人——华伦夫人。他认为自己的一生只有待在华伦夫人身边的那几年是自由无拘束的。卢梭总说自己个性懦弱,可在争取自由方面,他又极其勇敢。卢梭与巴黎上流社会的决裂,就是因为他不肯屈从权贵们的摆布。

既然在城市社交圈找不到自己向往的自由,那何不搬到乡下去住?离宁静的自然近一点,离喧嚣的人类远一点。《忏悔录》中对隐居生活的描写令人神往,而《遐思录》里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更加引人入胜。在《遐思录·散步之七》里,作者颇严肃地比较了人类对于植物、动物、矿物的热爱,得出了植物最可人的结论。晚年的卢梭把大量时间耗费在了收集植物标本上,他自豪地宣称“变成了一个植物学家”。

就散文风格而言,《忏悔录》与《遐思录》都是蒙田所开创“絮语体”的延续。但二者又有内在的区别,《忏悔录》是写给民众阅读者的,而《遐思录》的假想读者是作者本人。写作《忏悔录》时,卢梭有强烈的辩白意识:“瞧,我是这么一个人,不是他们所说的那个卢梭。”而到创作《遐思录》时,卢梭已与命运达成和解。他说:“对我来说,尽管知道明天还要受苦,但只要今天不受苦,我也就能心平气和了。”《忏悔录》适合二十岁的小伙子用来励志,而《遐思录》适合退休老头用来缅怀人生。如果你十五岁就读完了这两本书,那不就雄心与智慧并具了吗?要知道,卢梭可是七八岁时就读遍了家里的所有小说,并且开始阅读《世界通史讲话》之类的大部头著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