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阅读力有效提升:从理解到创造

中学生阅读力有效提升:从理解到创造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著《新教育语文课堂:哲学的解释》的第五章,张悦老师对“祛魅”与“返魅”做了精彩而不失准确的阐释。读完全书后,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对张悦老师的学术之路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同情。彼时张悦老师的课似乎仅仅能用于观赏,此类课堂的存在只会让其他教师深感自卑而无法借鉴。于中国的教育而言,这无疑是伟大的突破。

中学生阅读力有效提升:从理解到创造

新著《新教育语文课堂:哲学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第五章,张悦老师对“祛魅”与“返魅”做了精彩而不失准确的阐释。所谓“祛魅”是要让知识从神秘走向明确,“祛魅”就像“植物学家要躲开花朵对目光的自然吸引,而将心灵投射到探索花之根、花之茎、花下的土壤”。而所谓的“返魅”则要求我们认识到知识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承认真理是暂时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反复拜读这一具有突破意义的语文理论著作之后,我想借这两个词来提炼全书之主旨,并以之勾勒张悦老师语文教学追求的蜕变。

于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而言,《解释》一书的价值在于它从哲学高度厘清了“语文知识”“语文生活”“语文生命”这三个重要概念。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如今的素养本位,表面上看,知识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一直在弱化。但正如胡勤老师所言:“任何学科都有其知识结构,不存在没有知识结构的学科。”(胡勤《语文认识论》)有感于许多年轻教师对语文知识本身的认识模糊而零碎,张悦老师在《解释》一书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给语文知识“祛魅”。在对语文教育史简要爬梳之后,作者将语文知识提炼为三类:语言学知识是根基,读写策略性知识是树干,文学知识就是在枝丫间跳舞的春阳的光影。对于知识的接受,作者没有盲从知识本位论,也没有追随建构主义的步伐,而是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来源:“我们必须将知识放在实践中去觉解才有价值;脱离了实践,知识便成为虚妄的所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作者用自信的笔调结束了对西方哲学知识论的沉潜解读:内心观照下的知识,才使知识拥有了实在的价值。由于语文知识具有整体性特征,作者认为“没有真正在心智层面实现对知识的观照,核心知识无法在整体框架中获得强化,知识学习流于飘移、摆荡之中,造成平面的滑行”。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句名言常被语文教师提及,可真要让教师们阐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大多数人可能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张悦老师在《解释》一书中对生活与语文关系的提炼应该能得到普遍认同:“语文生活剔除了世俗生活的杂沓、烦乱、琐细,屏蔽了生活中的了无章法、背离程序的现象,师生立身于语文世界里,获得思想的丰富、情感的慰藉、灵魂的更新,拥有一种有纯度的生活状态。”在张悦老师看来,生活是“一场言语的游戏”,“生活写着完美的诗行”,“他们(哲学家)对生活的觉解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一样用语言交付着对生活的热忱”。张悦老师笔下的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有如索绪尔著作中的所指与能指,两者看似时常分离,实则永远相依。

生命可以区分为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他者的共同使命是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生命语文,就是将自我在语言世界里敞开,迎向他者,理解他者进而理解自我,敞亮自我,创造一个共同世界。”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没有体验到精神生命的安全,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感,则其语文生命必然是凋零的。再多的知识灌输也无法让这样的课堂充满生命的勃发。张悦老师认为语言是一座立交桥,能还原、雕塑生命的精彩,于个体生命而言,栖身于语言世界,就是实现了“吾心安处是故乡”。(www.xing528.com)

张悦老师有教育哲学博士的学术背景,她对知识、生活与生命的阐发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起到了很好的祛魅作用。而全书第五、第六、第七章理论梳理之后所列的课堂实践案例又给我们以类似于“返魅”的启迪。在第五章有关语文知识教学的讨论中,参与讨论的周伟老师赞同将语文知识分为四类,而周凌老师则认可王荣生教授的宽式与窄式二分法,主持讨论的张悦老师没有试图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分类方法,而是将讨论引向如何对待情境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于读者而言,语文知识本身似乎又“返魅”了。正如张悦老师所言,语文知识有时会“表现出价值中立性、内容客观性和普遍规律性等科学性特征”,但知识与学习者内心的“交汇”才是语文知识学习的起点。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应该是整体、动态和富于个性的,它永远只是“这一个”。

褚树荣老师在点评张悦老师“我读散文”一课时委婉地指出后者近年来几节公开课引起了各界的质疑,而张悦老师也谦虚地回应,说自己会遵照褚老师的提醒,“将可能忽略的东西找回来”。读完全书后,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对张悦老师的学术之路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同情。十多年前,当张悦老师凭着“故都的秋”一课夺得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大赛金奖时,人们对于张悦老师有着怎样的印象?一半老师惊叹于张悦老师仙女般的颜值,另一半老师被张老师播音员似的朗读折服,张老师课堂技巧的纯熟与教学理念的超前甚至已被许多听课老师忽略。彼时张悦老师的课似乎仅仅能用于观赏,此类课堂的存在只会让其他教师深感自卑而无法借鉴。若干年后,我在宁波三中现场聆听了张悦老师执教“发现事件的意义点”一课。就精彩程度而言,这堂写作课是远远比不上当年的“故都的秋”。但我被此时的张老师感动了。在这节课里,张老师似乎忘记了要表演,忘记了自己的特长所在,而将全部心思投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改良学生的表达技巧上。在这节课里,我感受到了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就教学而言,张悦老师这些年是“增魅”了:一位能将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托举学生的教师是最令人敬仰的。

八百多年前,朱熹陆九渊这两位大儒曾经在鹅湖就“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展开论辩,结果不欢而散。后世的学者崇朱则贬陆,循陆则伐朱,一直无法调和。读到《解释》一书之后,我欣喜地发现,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知识、生活与师生生命的共鸣”式的课堂能实现“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完美统一。于中国的教育而言,这无疑是伟大的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