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社会迫切追求精神生活

当代社会迫切追求精神生活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40年,一方面,经济的大力发展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的转型以及经济高速前进给人们的心理和心灵生活造成压迫,这种压力也增加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迫切追求。

当代社会迫切追求精神生活

经过改革开放40年,一方面,经济的大力发展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的转型以及经济高速前进给人们的心理和心灵生活造成压迫,这种压力也增加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迫切追求。

(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稳定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提供了社会基础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出丑”,而“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这种通过利益表现出来的“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11]。经济条件同时也制约着精神生活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国家的竞争力也显著增强,这为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社会基础。

首先,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使中国大多数人摆脱了生存危机,中国总体进入了小康水平,这为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了可能。在古代,大多数人耕作于农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活下去,人均寿命比较低。人的精神生活仅限于人的一些基本情感的满足,这种精神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属于比较低层次的需求。一个人如果成天为着生存而忙碌奔波,要想具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简直是天方夜谭。生活贫困的人,能活下去是他生活最大的目标,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才有精力和时间去追求更高一层的生活。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是根据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每次都取决于已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他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12]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小康社会的实现标志着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这为过去只有少数人所享受和追求的精神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自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以来,全国已基本扫除了文盲,初中教育毛入学率达98%,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我国教育普及率程度已经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3]2015年,社会医疗保障基本覆盖了全国,千年来老有所养的愿望已基本实现,2011年,中国的人均寿命已达76岁。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其次,一个社会的生产力要得到大力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制度措施作保障。从中国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凡是分裂和动乱的时候,老百姓的日子是最艰难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时期都是中华民族处于和平发展时期。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根源就在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且处于长期的动乱和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本是中国发展的大好时期,“文化大革命”十年延误了中国发展的有利时机,“四人帮”等人认为不要高度的生产力也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唯心主义主张把中国的经济推进了崩溃的边缘。“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14]“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15]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秩序,这一切都为人们提高和改善精神生活提供了社会基础。(www.xing528.com)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

经济的大力发展为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创造了物质条件,同时物质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加大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首先,市场经济激起了人们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求。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促使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它使人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最大的激发。竞争意味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因此要在市场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人必须发展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竞争精神、开放精神等,这些精神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动力,是物质生产进一步发展扩大的基本条件。因此,激烈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都迫切需要人们发展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因为创新、创造、追求真理的精神,都是属于精神需要的较高层次,满足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既要有远大的、超越性的理想提供前进的精神动力,也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去抵制和克服现实生活中无数的诱惑,还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敢闯精神去面对创造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困难。总之,越是竞争激烈的领域,越需要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精神文化发展也越快,它的功能也就越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心理和心灵造成了压迫,但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一种类似本能的冲动,因此精神压力加大也增强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推动了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最近几年,各种培训班、继续教育、网上教育增多,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都印证了人们较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扩大。

其次,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众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精英文化在世俗化进程中被大众文化所代替。大众文化就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以大众媒介为手段,目的是广大民众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简言之,大众文化的特点就是世俗化、平民化和感性化,它是民主和自由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现代化国家,承受着巨大的加速发展和超常规发展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增加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精神上“饥不择食”的人们,也促成了落后、低俗和伪劣的精神产品的广阔市场,大众文化中也充斥着糜烂的、腐朽的、落后的文化产品。但不能就此否定大众文化作用,而对此加以排斥。事物总是辩证发展的,对待大众文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一方面,大众文化为普通老百姓带来的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资源,使普通大众能享受文化的成果,参与其中,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应该不断自我审视,扬弃自身的低俗化一面,在随着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和素质提高的进程中,提高大众文化的品味,使得其内涵是精英的,而普及率是大众的。这样大多数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能不断走向文明。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这是人的外在发展要求;同时又“要努力提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16],即注重人们的内在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大众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这样才能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发展提供一个健康、充实、科学、积极的空间,从而使人身心和谐、美好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