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黄河文化特点及高质量发展研究

宁夏黄河文化特点及高质量发展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宁夏自陶乐至中卫的黄河沿岸也分布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这些古人类遗址奠定了宁夏在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的位置。2017年,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充分说明了黄河水利灌溉给宁夏带来的变化,黄河水母亲般的滋养了宁夏平原的农业文明,哺育了万千民众,这是其他沿黄省区所不具备的优势。由此说明,古代生活在宁夏境内的人们就有了让黄河成为“生态之河”的理念,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宁夏黄河文化特点及高质量发展研究

1.历史悠久的古人类遗址奠定宁夏在中华文明坐标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黄河纵贯宁夏全境,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在宁夏境内依黄河而生存,在黄河宁夏段水系分布线上(黄河、清水河、渝河、葫芦河、茹河等)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址,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古人类在黄河宁夏段的依山傍水的社会历史活动及文化状况。代表性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黄河东岸水洞沟遗址、小口子文化遗址、贺兰山六盘山的宁夏腹地的一系列零星遗址(宁南山区茹河上游彭阳县城阳乡刘河村、任湾村和白阳镇岭儿村、姚河村等地均发现有旧石器时代遗址点),其中水洞沟遗址是距今3万年左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文化遗存之丰富,为我国其他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所少见”。中石器时代的黄河西岸鸽子山遗址文化,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足迹同样遍布黄河沿岸和六盘山区,以六盘山区菜园类型文化为代表,大致可分为宁夏北部与宁夏南部两部分。在宁夏自陶乐至中卫的黄河沿岸也分布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这些遗址的地理分布或面临黄河,或处荒漠草滩,附近有河流、湖泊泉水,便于原始居民饮水需求。宁夏南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丰富多样,也是依清水河、茹河、葫芦河等河川谷道水系分布,这些古人类文化遗址基本都是在黄河沿岸或黄河宁夏段的各支流分布,反映了当时人类依托黄河、荒漠、沙丘、绿地交错的地理生态环境生存并发展了古人类文明。宁夏南部山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发展序列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菜园文化→齐家文化(页河子类型)。尤其是菜园遗存是一支农畜并重、崇尚简朴、盛行蓝纹素陶的土著文化,反映了古人类文明在宁夏境内的延续性,它们基本上属于甘肃东部地区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这些古人类遗址奠定了宁夏在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的位置。

2.千百年来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人水和谐的生态观

历史上,黄河被称为“中国之忧患”。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波涛汹涌的黄河进入宁夏后变得温顺平和,宁夏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富、因黄河而美,黄河滋养了两岸人民,成就了“塞上江南”,充分彰显了“黄河之利”。黄河水滋养了宁夏这片土地,宁夏平原灌区,古渠纵横、水利网络发达,至少从秦代开始,宁夏就已开渠引黄河水灌溉,历朝历代不断拓展延伸、扩大修缮,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引黄水利灌溉体系。2017年,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宁夏还积累了丰富的治黄、兴水技术和经验,如:激河浚渠、“十六字”灌溉制度、卷埽技术、木闸、滚水坝控水、石闸布设等,对我国的治河兴农都有示范作用。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和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先后两次成功地将黄河水分流到各个干渠中,这与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水资源分流灌溉,分别孕育了宁夏平原和成都平原的农耕文明,成就了“塞上江南”和“天府之国”的美誉。2018年10月,银川被认定为“国际湿地城市”,湖城的美誉得到国际上的肯定。《汉渠春涨》中的描述:“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三春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风柳眼舒。”充分说明了黄河水利灌溉给宁夏带来的变化,黄河水母亲般的滋养了宁夏平原的农业文明,哺育了万千民众,这是其他沿黄省区所不具备的优势。黄河给予宁夏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宁夏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这种自然美景是其他沿黄省区所不具备的。宁夏因地制宜发展黄河旅游业,沙湖、沙坡头、黄河大峡谷、黄河外滩、中卫寺口、湖泊、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融江南水乡之灵秀与塞北大漠之雄浑为一体,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黄河从沙坡头区南长滩入宁夏境,与贺兰山共同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其生态地位非常重要。自古至今,宁夏人民就有追求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开辟了生态建设的先河。西汉时“募民相徙,以实塞下……种树畜长”,到北魏时“桑果余林、仍列洲上”。从秦汉时期开辟的引黄古灌渠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世界灌溉农业文明史上的杰出典范。《史记》中记载的朝那湫是秦汉时期皇家祭祀的四大名水之一,富蕴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信息,古人朴素的生态环保理念在今天已科学化、系统化。唐朝时期,已是“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元朝时引黄灌区枣树成园,出现以“枣园”命名的村落。

由此说明,古代生活在宁夏境内的人们就有了让黄河成为“生态之河”的理念,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西海固地区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2000年,宁夏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固原、彭阳、西吉、泾源、隆德成为首批退耕还林草示范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彭阳县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模范县”等荣誉称号。彭阳生态治理模式被全国人大总结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彭阳模式”。六盘山一带逐渐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生态建设模式,宁夏成为包含高山、平原、高原、沙漠和湿地的“微缩盆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实施防沙治沙、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封育、湿地保护、生态移民、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扩展速度的历史性转变。近年来,宁夏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主动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蹚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宽广路子。特别是全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人水和谐的沿黄生态经济带,已成为国务院确定的18个国家重点开发区之一。体现了宁夏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走出一条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路,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现实的需要。

3.宁夏黄河文化体现了多民族和多种文化的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缩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存共融)

宁夏一直是北方众多民族长期交流、活动和游牧定居的地方。戎、羌、匈奴、吐谷浑、鲜卑、吐蕃、铁勒、柔然、高车、突厥、回纥、月氏、氐、党项、蒙古、回、汉等众多民族在此纵横驰骋。每当游牧民族势力强盛时,这里便是他们南下中原基地,每当中原政权兴盛之时,中原的实力向北推进,这里便是一幅烽堠相望、屯田遍布的景象,成为朝廷向北拓展的前哨。

先秦时期的猃狁、义渠戎、乌氏戎、朐衍戎等就曾在今六盘山区,以及盐池、灵武一带生存繁衍、对峙、融合。秦汉时期,匈奴经常南下犯边,六盘山区及宁夏北部地区成为重要的防御地带。汉设陇西四郡,六盘山地区实际已经成为汉安置内附各北方诸族之地。境内除匈奴外,还生活着月氏、羌、戎等。尤其是匈奴衰落后,羌部诸族势力逐渐成长,成为取代匈奴困扰汉西北边境地区的强大力量。东汉时,六盘山境内则以羌汉为主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羌、氐、鲜卑、羯、匈奴等北方部族纷纷南下内迁,建立政权,群雄纷争。万俟丑奴、赫连勃勃先后建元称帝,影响深远,六盘山地区成为其角逐的战场。隋唐时期,进入六盘山区的少数民族有吐蕃、党项、吐谷浑、回纥等,尤其是吐蕃驻军于六盘山地区近百年。唐代在宁夏及周边地区设立羁縻州,宁夏成为容纳包括突厥、鲜卑、柔然、粟特等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地区,移民的类型多,数量大,达到新的高峰。五代至宋金时期,六盘山区成为宋金与西夏对峙的前沿地带,战事不断。13世纪,蒙古族崛起于蒙古草原,元朝建立政权后,忽必烈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驻军六盘山下的固原,成为统一南宋的后方基地。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后大批中亚民族进入中国,使得这里的民族成分更为复杂。明清以来,经过民族迁徙、集聚和融合,这里的民族聚居区逐渐趋于稳定。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与融合过程中,形成多民族格局。不同民族在六盘山地区往返迁徙,分合盛衰,更替伸缩,反映了多民族演进与融合的过程,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缩影。不同历史时期,众多的民族进驻宁夏境内交流、交往、交融,此消彼长,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宁夏黄河文化的多元融合性特点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和美融合。

宁夏的黄河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呈现出文化多元融合的特点。宁夏境内,与黄河息息相关的古人类遗址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丝路文化、军事边塞文化、移民开发文化、黄河水运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等都在衍生发展,相继在黄河宁夏段相互交融,构成了宁夏黄河文化多元交织、内涵丰富的文化特征。千百年来,黄河沿岸的发展造就了独特的宁夏黄河文化,宁夏的黄河文化是多种文化的汇集融合体。以上诸多文化在历史中互相交融,共同构成今天宁夏黄河文化的内容,也使其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www.xing528.com)

4.宁夏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与粗犷豪放的草原文明碰撞融合的鲜明特征

宁夏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地带。历史上的宁夏曾经有着广阔的森林草原地貌,随着人类的开发进程,宁夏的农耕文明逐渐生发。早在远古时期,处于黄河中游的宁夏六盘山区气候温湿,宜于林木生长,使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一个“绿色岛屿”。这一带的地下水和地面水十分丰富,六盘山下的朝那湫池(今固原市彭阳县一带)就是当时有名的湖泊。在森林与湖泊之间夹杂着大量的草地,考古发现六盘山地区有六千年以前的云杉冷杉落叶松、圆柏等,证明历史上的六盘山区有着广阔的森林与草原。姚河塬遗址发掘证明西周的统治范围已达今宁夏南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戎族驻牧于此,秦统一六国后,中原王朝的力量开始向边疆地带推广,人口迁徙、边地屯垦,使这一地区的草原得以开垦。此后历代王朝都在宁夏积极推行移民戍边政策,屯田耕作、广修堡寨,由南向北延伸,开发区域逐渐拓展。秦汉时期,宁夏地区就出现了“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的局面,已是美丽的“新秦中”。“典农城”“赫连果城”“丽子园”称谓都是宁夏北部地区得以开发,获得较大发展的证明。借黄河之利发展引黄灌溉,今宁夏境内更多的草原变为耕地,成为宜农宜牧之地,农牧文化在这里交汇。农耕文明形成的治理模式、礼俗制度、文化观念,尤其是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行为方式、伦理价值观念,也一并向北推移。今天,宁夏南北居民不同的居住、饮食语言、节日礼仪习俗无不展示着农业文化圈和草原文化圈的差异性,宁南地区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而宁夏北部地区仍存有草原文化的遗风。这也反映了中原王朝治理由南向北渐次推进的历史进程。

5.各民族在生产生活、革命建设中形成团结、务实、奋斗、包容的精神

宁夏民风淳朴,史籍中“风气刚劲,民性淳良”“强梗尚气,重然诺,敢战斗”“杂五方,尚诗书,攻词翰”“兵不骄,民不诈,士气彬雅,而耻竞讼。重耕牧,尚质朴,信然诺,有古道存焉”“重耕牧,闲礼义”这些都是对历史上宁夏民风的真实记载,如今的宁夏人传统民风犹存——刚劲纯良、重诗书礼仪、尚淳朴、重信诺、热情、开放、包容,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之一。

黄河奔腾不息、百折不挠的气势,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精神的生动写照。一部人类的治黄史,正是中华儿女不畏困难、团结奋斗的意志品格的具体体现。一代又一代宁夏人始终与自然作斗争,这样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培育了宁夏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个性品格。“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奋斗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的不竭动力。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还形成“三线”精神、“三苦”精神、“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贺兰山精神”、“五湖四海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传递着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给人以价值引领、精神引领、审美启迪。

6.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追求安宁和平、吉祥如意、破旧立新的民俗非遗文化

黄河造就了宁夏,孕育了深厚的黄河民俗非遗文化。宁夏得黄河水的浸润,黄河流域人口频繁迁徙活动,在漫长的岁月中,宁夏五方杂处,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民风、饮食、居住、服饰、礼仪等民俗非遗文化。截至2021年2月,宁夏经普查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2968项,其中“花儿”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名录,18项列入国家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22名。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项目、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节日民俗、饮食文化等。这些民俗非遗文化以不同的形式传承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彰显着地域文化特点。

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展现了宁夏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多宣扬乐善好施、崇尚孝德、淳朴善良的美德;宁夏花儿的音乐,融合了信天游民谣秦腔等多种元素,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演唱出来高亢嘹亮,自然流畅,荡气回肠,独具韵味,是宁夏区域地理生态在声音文化上的反映。剪纸、刺绣是宁夏流传地域最广、传承人数最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图案内容多是反映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祈福消灾、追求安宁和平的主题。新时代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在2021年春节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欢乐春节”线上活动中,国家级剪纸非遗传承人伏兆娥制作的《过年》剪纸动画短片,有626万人次的浏览量,受到了各国各界民众的好评,对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宁夏的旅游景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宁夏文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技艺类民俗非遗文化,如民间自娱性乐器口弦、泥哇呜、咪咪的制作,“箍窑”技术,木雕、砖雕技艺,贺兰砚制作,泥塑、羊皮筏子制作技艺,枸杞种植技艺,等等。宁夏民间饮食习俗有独特的制作技艺,如老毛手抓羊肉制作技艺、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等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尊重与传承,以精湛的技艺和艺德弘扬了中国工匠精神。这些独具宁夏地方特色的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宁夏黄河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宁夏黄河流域的民俗非遗文化数量之多、特色之鲜明、文化价值之高,与其他沿黄省区相比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它为宁夏的黄河文化增添了深厚内涵。在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被忽视、淡化,外国节日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风潮中,传统民俗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显得愈发珍贵。宁夏黄河流域的民俗文化最直接地反映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状况,反映经济体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以及该地区的传统哲学思想、道德伦理观念等深层次文化内涵,因而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与宁夏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和物化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