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德育价值结构与统一

小学德育价值结构与统一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是师生双方配合的活动,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德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意味着德育有效促进了个体发展,同时也就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有时候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会采用个体发展需要的表述形式,使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其次,在德育价值结构中,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点作为两者统一的限度之一。

小学德育价值结构与统一

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社会和个体是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两个主体并不是处于同等地位的。根据德育的工具性本质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德育价值上,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要高,而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比,社会价值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并不是说个体的需要就可以在德育中被完全忽略。这需要我们对德育价值的结构进行分析。

(一)德育价值的结构分析

德育价值的社会本位状况是不可选择的,从学校德育被建构起来的那一刻开始,这就成了事实。所以,对实践者来说,能进行价值选择的空间是存在于德育社会价值之下的。

1.德育社会价值:德育的主导价值

德育首先要满足的是社会的需要,这是由德育的工具性本质决定的。所以,在德育价值结构里,社会价值是主导价值。

尽管我们的德育目标要求德育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格”,但是,品格不是抽象的东西,当我们把一个人的品格放到具体的历史时空,就会发现,教育所要培养的“意志品格”只是社会或国家认为“良好”的。所谓“良好”的标准,可能是符合社会理想的,或者适合个体发展,或者有助于个体适应社会的。但是,没有哪个教育者在德育发生之前,就德育目的征求过受教育者的意见,了解过受教育者现实的需要,并且按照受教育者认可的“良好的意志品格”来开展德育。新课程改革里,我们提出要培养具有个性、创造性的人。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正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因为现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社会本位的。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德育改革就是在党和国家引导下的改革。因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原有德育进行的全面批判,就是以党和国家呼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契机,才正式展开的。学术界的反思与党和国家开始切实关注国民素质,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开展德育的要求[56]是相呼应的。这说明德育的个体价值是在社会价值范围内实现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德育社会价值是德育的主导价值,同时,“不管表面上如何,无论何处,教育首先都会满足社会的需求”[57]

在德育的社会价值里,维持和发展社会的价值是最为重要的。正如涂尔干所认为的那样,社会要想维持和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规范上,都需要有某种基本的相似性,也需要一些专门化,因为分工对维持社会而言是必需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而在为社会创造新一代时,教育也为社会建设条件以使自己得以维持下去。[58]

在维持和发展社会的价值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德育更多的意义。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化和全球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如果一个社会无法维持社会成员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规范上的基本相似,那么社会将不复存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德育的国家化和民族化已经成为国际德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德育的政治功能被日益强化,被看作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表现在德育的战略地位上,把德育提高到事关国家兴衰、社会稳定的高度;在德育目标上,突出国家目的;在教育内容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管理上,愈来愈重视控制德育的领导权。”与此同时,各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都力图使德育植根于民族文化,努力构建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的学校德育体系。韩国作为“儒教的样板国家”,甚至把对学生进行的儒家伦理教育称为“有国籍的教育”[59]

2.德育个体价值: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形式

尽管德育社会价值是德育的主导价值,但是如果没有个体价值,德育社会价值将无从谈起。“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育人功能),才能谈得上教育的社会功能”[60],实现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形式。

(1)实现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

德育是师生双方配合的活动,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一味强调社会价值、不顾学生需要的德育是不可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其个体价值就成了空谈。学生会彻底拒绝这样的德育,没有人愿意接受对自己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德育一旦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就会影响德育的效果,导致低效甚至无效,而低效或无效的德育具有多少社会价值是可想而知的。

反之,当学生发展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德育个体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并配合德育活动,德育社会价值就有可能实现。

所以,实现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

(2)实现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形式。

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体组成的,个体潜能的极大发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社会发展需要的主要内容是“个体发展”。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有赖于人的活动去改变,去使之发展,而人的发展又须借助既成的社会力量。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共进、并进,且迭相前进的关系”[61]。反之,个体如果得不到发展,社会也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社会发展要求个体发展。德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意味着德育有效促进了个体发展,同时也就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有限度的统一

因为实现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形式,所以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是德育实践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统一是有限度的、模糊的。

首先,这是以德育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统一。在德育价值结构中,德育个体价值永远不可能成为德育的主导价值。这是统一的限度之一。但“主导”与“非主导”之间的具体界限却是模糊的。而且,有时候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会采用个体发展需要的表述形式,使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例如“培养个体道德主体性”之类的表述,似乎是德育个体价值的表述,实际上却是德育社会价值的表述,仅仅具有一定个体价值而已。

其次,在德育价值结构中,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点作为两者统一的限度之一。这个点似乎是清楚的,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正如数学上的“点”一样。形而上地说,这个平衡点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对这个“平衡点”的认识有利于德育实践。但是,实践中我们却永远无法找到这样的点。

德育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能在这种有限性和模糊性之上达成统一,是两者冲突的结果;而统一的有限性和模糊性,又是导致统一不稳定的根源,必然引发两者新的冲突。

【习题与测试】

一、简答题

1.简述思想品德教育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重论。

2.简要分析德育价值的结构。

二、论述题

1.述评德育政治价值论。

2.论述德育价值的结构。

三、实践与设计

请到两所小学调研,了解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对德育的理解,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扩展阅读书目

1.卓晴君,李仲汉.中小学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孙少平.新中国德育50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4.孙少平,李广,林海亮.新时期学校德育热点问题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习题与测试”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思想品德教育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重论。

在德育社会价值论者中,有的学者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社会的以及哲学方法论上的原因,我们过分强调了德育的政治性功能,忽视了他的生产功能,然而后者却是客观存在的。在当前,树立德育的经济效益新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坚持德育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不能有所偏颇。

2.简要分析德育价值的结构。

① 德育社会价值:德育的主导价值。

德育首先要满足的是社会的需要,这是由德育的工具性本质决定的。所以,德育价值结构里,社会价值是主导价值。

② 德育个体价值: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形式。

尽管德育社会价值是德育的主导价值,但是如果没有个体价值,德育社会价值将无从谈起。“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育人功能),才能谈得上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形式。

二、论述题

(略)

三、实践与设计

(略)

【注释】

[1]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哲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275.

[2]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4月22日)[C]//瞿葆奎主编,雷尧珠、余光、黄荣昌选编.中国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62-569.

[3]李桂芝,王炳照.谈新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4).

[4]杨贤君.新形势下德育改革刍议[J].教育研究,1986(4).

[5]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1981年3月9日)[Z]//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913.

[6]邱伟光.明德——邱伟光德育文集[C].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4.(www.xing528.com)

[7]孙少平.新中国德育50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55.

[8]李晓蕾,杜时忠.小学德育新课程研究综述[C]//朱小蔓.道德教育评论2006.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59-272.

[9]黄楠森.把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高度[N].人民日报,2001-02-22(11).

[10]王洪元.人生观教育的价值与社会需要[J].教育研究,1990(2).

[11]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体会[J].教育研究,1981(10).
刘介愚.加强和改善党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J].教育研究,1981(12).

[12]张志义.德育目标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J].北京教育,1989(11).

[13]吴奇程.学校德育要革命化、科学化、实际化[J].广东教育,1984(6).

[14]孙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坚持集体主义,克服个人主义[J].教育研究,1982(4).

[15]王敬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J].教育研究,1981(4).
吴奇程.加强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J].教育研究,1981(6).

[16]王新如,陈影玲.思想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J].教育研究,1983(2).

[17]鲁洁,班华.德育理论在科学化轨道上前进[J].教育研究,1988(12).

[18]苗春德.试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

[19]孙运.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J].教育研究,1984(1).

[20]刘青春.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J].教育研究,1988(12).

[21]鲁洁,班华.德育理论在科学化轨道上前进[J].教育研究,1988(12).

[22]鲁洁.试论德育的经济功能[J].教育研究,1992(8).

[23]余光.生产力标准与学校德育[J].教育研究,1989(11).

[24]刘守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与德育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89(8).

[25]张岱年,敏泽.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第五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3.

[26]孙喜亭认为:“近些年来,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思潮,也波及到了教育界。有的同志用异化论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的同志认为应该把人提到是教育的出发点的高度来研究教育的理论;有的同志认为人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就是人的最高的价值所在,因而教育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甚至有的同志认为人类的历史,人的发展的历史,教育的历史,就是人的需要的产生、需要的满足和新需要产生的历史。”见孙喜亭.试论教育的出发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

[27]吴志鋐.试论德育效果的条件[J].教育研究,1981(10).

[28]贺平.道德需要:现代道德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石[J].教育研究,1992(3).

[29]周志毅.人的发展与个性教育[J].教育研究,1990(6).

[30]郑淮.个性发展与德育问题初探[J].教育研究,1988(8).

[31]胡克英.“人”在呼唤[J].教育研究,1989(3).

[32]张同善.教育的对象是人[J].教育研究,1989(4).

[33]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C]//孙喜亭.教育问题的理论求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19.

[34]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35]参见鲁洁.德育之文化功能探索[J].教育研究,1992(1).
鲁洁.试论德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1993(5).
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6).
鲁洁.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J].教育研究,1995(6).

[36]杜时忠.论教育的人文价值[J].教育评论,1993(3).

[37]刘铁芳.人、世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7(8).

[38]杜时忠.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9(9).

[39]谭虎.德育工作的文化背景与改革路向[J].教育评论,2001(3).

[40]鲁洁.试论德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1993(5).
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
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6).
鲁洁.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J].教育研究,1995(6).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
王啸.教育人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1]陈乃林.关于教育“本体论”和“工具论”讨论之我见[J].教育研究,1989(10).

[42]孙喜亭.关于教育价值观的研讨[J].教育研究,1987(3).

[43]邓才彪.德育价值浅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5).

[44]扈中平.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45]詹万生,许建争.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J].教育研究,2002(9).

[46]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2).

[47]为了与引文的学校概念保持一致,这里不是指近代意义上的学校。根据《辞海·教育学心理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新2版),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

[48][苏]沙巴也娃.论教育起源和学校产生的问题[C]//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4-145.

[49][美]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5.

[50]转引自:谢维和.教育社会学[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290.

[51]贺云侠.组织管理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384.

[52]徐贵权.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之关系[J].教育评论,1995(6).

[53][美]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M].赵晓燕,编译.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15.

[54]王逢贤.优教与忧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12.

[55]孙喜亭.论“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再论教育的出发点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4).

[5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Z]//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87.

[57][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7.

[58][英]布列克里局·杭特(Blackledge Hunt).教育社会学理论[M].李锦旭,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21.

[59]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26.

[60]孙喜亭.关于教育功能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

[61]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哲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4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