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树立正确教材观和教学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指南

树立正确教材观和教学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指南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观与教学观应以综合性知识、能力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过程。(一)综合品德教材是范本而不是“教本”品德与社会课标专家组孙民老师指出,作为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这样一来,有的老师又抛开教材进行自己的教学,这也是我们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树立正确教材观和教学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指南

教材观是教师对教材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属性的基本看法与主张,不同的教材观反映了人们对教材的价值、功能、属性以及处置方式的不同。

教学观指存在于一定社会形态下的人们对于教学内涵、教学模式和教学控制方式等的总体认识、理解与看法。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观与教学观应以综合性知识、能力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过程。

(一)综合品德教材是范本而不是“教本”

品德与社会课标专家组孙民老师指出,作为一线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特别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不能照本宣科

有的老师拿到新教材,感觉到新教材好看不好教,备课不知从何做起。所谓“好看”,是指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身边的生活事件,学生有兴趣,喜欢看。而“不好教”,则是觉得没有什么可教的,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教起。其实,这是用旧观念看新教材。以往我们总把教材看作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材即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材上呈现的一切。面对新教材,那种照本宣科的做法已很难行得通。

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呵护我们的身体”为例,我们不能直接给出几种行为指导,或者呈现一个他人怎样呵护身体的故事,而是要首先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看看自己都有哪些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讨论: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怎样才能形成良好习惯。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教材设置了学生在养成习惯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几种困难,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学生就只有这样几种困难,而是要老师以此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一步思考:当有了良好习惯意识以后,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曾经怎么处理?现在还有哪些地方仍然觉得困难?大家在交流、激思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总之,第一,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第二,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能够真正地驾驭教材,凭借教材所呈现的话题、范例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需要合理地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构思能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地体现出来,这样,教材才能用活。

2.不能看图说话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所以,在使用以图为主的新教材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搞成看图说话。那样只会是干巴巴地表述图意,说些无关痛痒的大道理。我们需要看图对话,让图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

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学期“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不应简单地提书上的儿童是怎么做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什么,而要通过书中的小女孩聚精会神地观察她养的金鱼,引发学生讲出“我”养兔、养蚕时是怎么样……由此唤起“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不正是教材上所画不出来的儿童的真切感受吗?通过这种对话,教材的范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成长。这样,教材才真正用到位了。

3.不能弃而不用

品德与生活课实施的是生活德育,以生活为依托,贴近生活,是本课的显著特点,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是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这样一来,有的老师又抛开教材进行自己的教学,这也是我们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陶行知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上、生活中的东西搬一些到学校里,好比搬一些树枝到鸟笼里,但鸟笼毕竟是鸟笼,绝不是鸟的世界。他还说,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才能起到教育作用。新教材实际体现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它不只是关注生活,它更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的发展。教材更重要的功能是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活动,进行自我建构。教材是拐杖,在学步时,不依靠它是可能要摔跤的。

例如,二年级上册中的“爱惜书本和文具”的话题,对于拿到新书、新的学习用品的学生来说,这个话题他们有话可说,但往往会流于空泛。教材适时地提供了范例:我也想保护好书,可是它总爱卷角;笔老爱掉;本子总擦破……在教学中,这些范例就像拐杖一样,引导学生由空泛到真切,在点点滴滴中塑造品德。

总的来说,运用新教材要有新思路,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和学生由此创造出来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把握这样一个总体思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才能打开自己的设计思路,备出内容丰富、教学目的明确的综合品德课教案来。

(二)综合品德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这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与以往的思想品德及社会课程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明白新的课程标准是从学生生活领域来设计的,并把其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即,它是一种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我们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构建和形成小学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标准等,将小学生品德性、社会性养成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中。在教师的组织、协助及学生间的协作、互助下,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受生活的行为,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包括三层意义:一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二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三是教学活动方式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的学生主体是指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多方面素质得到主动发展。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美丽的生命》一课,“生命使世界美丽”呈现了一幅反映大自然各种生命共生共存、美丽如画的图画,让学生通过欣赏图中的各种生命之美、生命带来的世界之美,移情到自己的生活中,移情到自己的生命中,移情到自己的身边来,感受身边的生命之美和生命带来的美丽,引发学生对生灵万物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认知、体验、欣赏、反思、移情等心理都得到参与;读图、观察、联想、询问等学习方法得到运用;关于生命类别、生命历程的生物学知识,关于发现美、欣赏美等美学知识,关于爱惜生命的道德体验等都融会其中。

另外,要让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还要营造学校小环境,协调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力量,形成共向合力。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关系,让学生投入生活;筛选活动主题,联系学生生活;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创造生活;优化教学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从而形成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模式。

(三)综合品德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课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研究者、反思者和创新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品德课堂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展示、体验和研讨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标专家组孙民提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www.xing528.com)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虽然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了,但并没有真正参与学习的进程,没有“卷入”,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很多老师为此感到苦恼。其实,学生在活动中只有与外界相互作用了,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而学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又因为年龄特征的限制呈现出参与能力的层次性。

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如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找不到生活的感觉,脱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那就是无意义的活动。教师要关照学生的参与能力,活动所蕴含的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太浅显,学生就会认为是“小儿科”而敷衍了事;活动所蕴含的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太深,学生又会无所适从,茫茫然走形式;活动仅仅是形式,没有引发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学生就会没有真情实感的体验。

由于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条件为学生参与能力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只有走在学生发展之前,才是好教育。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在关注学生参与能力的基础上要对学生参与的能力进行引导、培养,不断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既要“跳一跳”,又能“摘到桃子”。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我们手拉手》这一课的教学中,一位老师请同学们开展小调查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小调查的指导,预先设计了调查提示表,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乃至汇报方式都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其中“我们更近了”主题调查活动,在内容上提示学生可以从吃、穿、住、行、玩乃至信息、语言文化等方面入手开展调查;在调查方法上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现象透视,还可以与长辈交流、与现在对比等;在汇报方式上提示学生可以“原声再现”、自己整理归纳讲述小故事等。学生依照提示,思路打开了,心中有数了,就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的生活者,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用文明健康的方式过更好的生活的乐趣,引导他们明白“其实生活可以更好的”。这样,学习者自身内部就会产生更持久的兴趣。比如,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回报、诚信的价值、人格的魅力……这样学生才愿意讲诚信、重人格、求合作,才会有参与的兴趣。

如果课堂教学中只能让学生感到搞合作就得付出,讲诚信只会吃亏,重人格划不来,那么学生怎么能体验到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乐趣呢?他们又怎么会有参与学习的兴趣呢?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经验有限,他们渴望提高过更好生活的能力,需要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与苦恼加以疏导……而他们感受到的、关心的也就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所在。品德与社会课就要从学生的关切入手,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兴奋点、焦点上展开教学。

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男生女生》这一试验课,老师从男生女生生活交往的真实事例切入,引导学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身边朝夕相处的异性同学时,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正需要这样的引导,但往往又难以启齿而成为成长中的烦恼,因此在课堂教学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这样的话题,他们参与的兴趣是十分高涨的。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过去,我们重视对教师教的方式的研究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调查、实验等形式,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屡见不鲜。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有他们自己喜爱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不同年段的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有些方式可以“百试不厌”,但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学生对参与方式多样性的需求增强了。

因此,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方式需要不断创新。在求新、求变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万变不离其宗”。这样有助于找到丰富学生参与方式的规律,这个“宗”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以往我们重视学生通过言语活动进行参与的方式,现在也要重视与学生非语言交流的研究,提倡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

如在教学《我和同学》一课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叫“红花开放”,随机请学生三人一个小组,然后背靠背、手挽手,坐在地毯上,再请同学们比赛哪个小组最先站起来并且手不松开。学生参与得兴致勃勃,从中感悟到的交往、合作不言而喻。

4.关注学生参与面

教学活动设计不是为部分学生设计的,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要不断反思每一次教学设计实施的情况,关注学生参与的情况,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部分老师习惯于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一定要有结论、有观点,有时为了得出一定的结论、观点,教师还会生硬地取代学生的参与。殊不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正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丰富、逐步形成的成长历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交往就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一味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无异于“买椟还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要形成这样的理念,即课堂教学并不是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而是让课堂教学及其活动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伴随着学生成长。

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让课堂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让学生参与的过程成为课堂教学主流,避免学生的参与与老师教的流程脱节。在这方面,教师要进行科学的预设,在准备教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要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成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现在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在参与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教师也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时候,教师的职责并不是要解答问题,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在教学《男生女生》一课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我眼中的男生、女生”,最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固定的结论。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尝试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问题了,这就是本课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够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学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并逐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当灾难降临的时候》的内容时,学生在现场模拟活动中,成功地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自救、互救。他们在享受成功的乐趣的同时,增强了自护本领、合作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把他们当作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去关注、宽容、锤炼他们。有人说苦与乐是相依相伴的,学生经过自己艰苦的探究、辛勤的感悟而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了宝贵的生活经验,自然就会获得巨大的快乐,为以后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小学综合品德课程具有多重目标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为综合性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我们不能只关注直接目标,即围绕什么主题,进行哪方面的教育,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间接目标。可是,老师们往往忽略,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倾听、表达能力,与他人有效沟通、相互配合的能力等。“合作学习”是教师普遍采取的教学方法,但应该看到,这种学习方法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又与儿童已有的合作能力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儿童的合作学习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多大范围内能够进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合作学习是不一样的。教育者要心中有数,并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不同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再如,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利用多种手段查找信息的能力、观察力、选择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也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一步步地来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