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讲坛与读书会设计

新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讲坛与读书会设计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英图书馆所举行的一系列的研讨会等,非常受欢迎。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设立“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2009年将其正式改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下设15个专业分会,图书馆讲坛推广委员会占得一席。此举肯定了图书馆讲坛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各地持之以恒的读书月、“书香中国”上海书展、“图书馆之城”深圳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新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讲坛与读书会设计

(一)阅读推广的讲坛设计

1.图书馆开设讲坛的主要意义

城市中的公共图书馆对于整个城市来说必不可少,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传承,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建设,可以帮助社会教育的发展。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讲座存在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可以和公众进行一定的互动,且存在一定的权威性,满足了公众的需求,因此备受公众喜爱,对广泛地开展社会教育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实践社会职能的重要方式。

(1)图书馆讲坛——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在国际上,图书馆讲座也是非常普遍的,属于一种公众文化服务。大英图书馆所举行的一系列的研讨会等,非常受欢迎。比如说,在1984年开始的潘尼兹讲座(Panizzi Lecture),每年均有举行,一般会选在11月或者12月,举行相关讲座的时候,会有相关大英图书馆的演讲,让我们了解大英图书馆的历史与珍藏的资料等等,演讲最终还会出版成专辑供人欣赏。当然,不止这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也会有相应的诗歌朗诵或者讲座之类的活动,一般会选在库利奇大礼堂或者芒福德纪念馆,以及惠托尔厅、玛丽·披克福德戏院等地方,时间一般为年末,一些演讲的稿件由图书馆予以出版。

(2)图书馆讲坛——阅读推广活动的载体。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设立“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2009年将其正式改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下设15个专业分会,图书馆讲坛推广委员会占得一席。此举肯定了图书馆讲坛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各地持之以恒的读书月、“书香中国”上海书展、“图书馆之城”深圳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这些遍布全国的阅读推广活动,形成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城市阅读文化体验中心,各类公益讲座是重要的载体之一。

(3)图书馆讲座——城市公共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曾提出“城市中不仅仅只有文化网有相应的教育意义,其中的行政、社会等结构也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潜力,主要是因为其可以进行灵活的交流,可以培养整个城市中人的思想以及情感,更深入地达到相互了解”,以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文件。在这所巨大的学校里,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既是市民学习第二课堂,又和其他教育机构一起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图书馆定期举办的各类讲座,有利于丰富城市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以上海为例,上海博物馆、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大剧院等都在举办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4)图书馆讲坛——重要的宣传窗口。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举办讲座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内容策划与图书馆的藏书资源相对应;听众的参与程度与读者到馆数量正相关;讲座师资的有效聚集与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形象互相作用;讲座品牌的迅速成长与公共图书馆的场所价值息息相关。这样的交互作用下,图书馆的讲坛成为各大图书馆展示馆藏、组织活动、提升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窗口。同时,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图书馆讲座在一些重大命题和舆论热点的宣传上,发挥了巨大的引导作用。

鉴于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的核心价值内涵,图书馆讲座应该具有三层特性:公益性——文化品牌的立命之本;传播性——讲座品牌的发展壮大之器;感召性——讲座品牌的精神归属之根。同时,讲座品牌还需要具备四大要素:必须符合社会需要,讲座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必须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要拥有一定范围内的公众知晓度;必须不断创新,自始至终保持讲座的新鲜感,才是保持品牌活力的秘诀;必须树立自身公益形象,不以营利为目的,强调知识传播与服务读者。

2.图书馆讲坛的效果设计

图书馆讲坛是落户在图书馆主体建筑内的,有固定空间和服务规模。尤其是当下体验经济大行其道,公益设施日趋现代化,人们对公共服务所带来的现场感和参与感要求日盛。

(1)图书馆讲坛的场景设计。随着公共图书馆界一轮建设热潮的兴起,各地新建馆舍的硬件、软件的条件都今非昔比。就讲坛而言,场地要求以方便、实用、适当为主要原则。一般根据听众人数的多少、对现场效果的预期进行合理安排。就国内举办讲坛较为成功的一些公共图书馆来看,能设置200~400个座位的场所较为适宜。场地的大小、座位的多少、座位的摆放、背景的呈现、灯光的控制和氛围的营造均对讲座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演讲主题和演讲人的具体情况,场景布置设计要注意以下要素:

第一,背景呈现。也就是主题会标,一般要体现讲坛冠名、讲坛主题、演讲人信息、主办单位名称等。不同内容的讲座配合不同内涵的美术设计,令听众一进入讲坛场所就能立即感知讲坛的内容主题,以及主办者力图传达的信息。

第二,讲台设计。如果是一个人主讲,则选择配备立式讲坛或者传统型课桌;如果是2个人以上同场主讲(往往会有主持人串场),则需要按照讲课内容的侧重安排主次座位。同时,内容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场地的个性化布置。例如“民国故事”系列讲座,现场准备了红木座椅和茶几,一人会场就会融入讲座氛围;而悬疑故事讲座,则在台中放置单人高脚凳,配合以暗场追光,悬疑的感觉马上呈现。

第三,氛围设计。在围绕讲坛的内容主题设计会标和布置场景的同时,某些确定的设计元素还适用于同场讲座的其他物品和网络宣传。比如台卡、话筒上的标识(LOGO)、场内摆放的宣传海报、免费派发的讲课提纲或刊物等。不要忽视了细节的作用,细节常常可以在讲座结束后延长大家的听讲感受,是品牌宣传的重要手段。

(2)图书馆讲坛的音效设计。当代讲坛离不开多种科技手段的辅助,如灯光、投影仪、音响、视频等。图书馆的现代化设计使得这些设备的运用成为可能。例如,杭州图书馆就有专门的影音厅,配备了一流的音响设备,听众可在厅内试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效果非同凡响。

会议音响设备一般有有线麦和无线麦两种。其中前者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但移动不方便;后者移动方便,但抗干扰性相对较差。讲座中常采用的有桌面台式麦克风和手持麦克风。落地式麦克风与微型麦克风一般在朗诵会和舞台效果较强的讲座中使用。麦克风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主讲人的肩膀,尤其是落地式麦克风,否则,极易从正面遮挡演讲人的脸部。为了给讲座现场的听众创造良好的听觉环境,一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主讲嘉宾的声响控制。音箱的位置安放合理,不造成视觉侵占,又能够保证声响传达效果理想。音量控制得当,保持适中,力求使会场内呈现出最佳音响效果。

第二,环境音响的控制。尽可能地屏蔽讲坛现场的杂音,避免各种喧闹声。

第三,调节性音响控制。讲坛开场时播放与讲坛主题和气氛相和谐的背景音乐,帮助读者进场后迅速调适情绪,达到安静听讲的状态。

(3)图书馆讲坛的灯光设计。当代讲坛对于灯光的作用已经具有鲜明的潮流意识。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讲坛做不出专业剧场的灯光效果,下面仅对普及型讲坛的灯光设计进行分析。会场内灯光一般要求有足够的亮度,尤其是照射在会标、主席台中心区域及其桌面上的灯光既要有均匀度、柔和感,又要有必要的光亮度。听众席区域还应以便于大家现场做笔记的柔和光为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光线不可直射现场人员的眼睛。会场外,比如门口、通道等处,宜采用明亮灯光,以方便听众入场通行、保障安全为原则。

(4)图书馆讲坛的主持风格设计。讲坛的主持人是讲坛效果设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具魅力的一部分。这些年图书馆讲坛的兴起带动了一个新的职业岗位,那就是讲坛活动的策划与主持。讲坛主持人是主讲嘉宾和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图书馆讲坛主持人集策划者、组织者、主持者于一身,从讲座的选题到联系主讲嘉宾,讲坛内容和时间地点的确定,乃至讲坛信息的发布、宣传均需要主持人的精心安排。讲坛主持人是讲坛进程的动力和向导,成功的主持人必须掌握因势利导与处理难题(化解尴尬、控制情感、传递信息)的艺术。可见,主持人优秀与否和讲坛能否成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主持人的素质、形象、礼仪和风格设计也是讲坛效果设计中的重点。

第一,主持人的岗位职责。

与主讲人顺畅友好地沟通——主持人应事先与主讲人就讲坛事宜进行充分沟通,如确认讲坛时间、讲坛题目、讲坛内容,主讲人简介,主办或合办、承办单位等相关信息,了解主讲人的演讲习惯,是否使用PPT等多媒体资料。有很多讲坛是需要主持人全程参与讲坛内容的,那就需要主持人成为讲坛嘉宾的朋友,充分沟通,寻找话题,设计流程。

掌控现场流程——图书馆讲坛一般的流程为:开启讲坛、介绍嘉宾、简述讲坛内容、主讲嘉宾演讲,以及后半部分的现场提问、总结讲坛、下场预告等。整个讲坛过程,主持人必须自始至终严格监控,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时做出反应。

呈现完美的讲坛效果——主讲人在讲坛的最后阶段,一般会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一环节,主持人需要善于掌握节奏。主持人在倾听主讲人与听众交流的同时,需要思考话语的衔接、贯穿,以及如何结束或切断主讲人与听众的题外话。在交流过程中,主持人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将自己的立场在主讲人和听众之间进行切换,既能以主讲人的立场讲话,又能以听众的立场提问,巧妙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控制全场节奏的同时,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深化讲坛主题。

第二,主持人的礼仪要求。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图书馆讲坛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高雅场所,主持人应首先成为文化的象征、礼仪的典范。在前期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中,主持人必须言语得当、态度恭敬、有礼有节、进退有度。活动当天,主持人应该提前到达与主讲人约定好的地点(讲坛场地门口或图书馆大厅门口)等待迎接。在讲坛开始前,应与主讲人就讲坛细节再次落实沟通,将讲坛流程安排及时间控制告知主讲人会有助于其更好地准备和发挥。

讲坛开始之前,主持人先行上台提示大家将手机调至振动档并保持安静;待听众注意力集中后,便可开始主持讲坛。讲坛的开场白至关重要,必须措辞简洁,引出主题,主持人应以自己良好的语言能力让听众迅速融入情境。

在讲坛结束时,主持人应用高度概括性的话语将讲坛主题和收获提炼出来,对整场讲坛进行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并表达主办方对主讲人和听众的感谢。讲坛结束后,主讲人如愿意为听众签名或合影留念,主持人需要维持好讲坛周边的秩序。在主讲人要离开时,提醒其勿遗忘随身物品并致谢送别。

第三,主持人的形象设计。讲坛主持人出现在听众面前时,所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形象,更代表图书馆的形象。一位合格的主持人总是能够精神饱满、仪态端庄、谈吐得体、举止文雅,令听众产生一种亲切舒服的“首因效应”和“魅力效应”。因此,在服饰妆容方面,具备恰如其分的风格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当讲坛内容比较严肃,主持人应选择端庄得体的西服、职业套装,给人以冷静沉着、落落大方的感觉;如果是关于都市生活的讲坛,听众以年轻人和时尚白领为主,主持人最好在着装上选择偏亮色调的服饰,融入一些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春节期间的活动主持,主持人可穿着文化意味鲜明的传统服饰;三八妇女节的庆典活动,女性主持人甚至可以盛装出现,身着旗袍和礼服,突显隆重和典雅。总之,服装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讲坛内容变化风格,但前提是大方得体。

第四,主持人的语言设计。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是对讲坛主持人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可透露很多信息,朴实无华且悦耳动听的语言具有无比的亲和力,不仅可充分反映主持人的学识与涵养,且能有效带动嘉宾与听众亲密无间的交流,为话题的进一步深入推波助澜。主持人一般在讲坛之前都会备稿,这是必要的准备。可实际上,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仅局限手中一稿机械化地进行,往往难以融入现场气氛,更难以捕捉精彩瞬间。因此,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体现在临场发挥上。当然,若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主持人的控场能力。从讲坛开始到结束,主持人是除了主讲人之外唯一掌控现场的角色,对控场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讲坛活动中,特别是一些对话式讲坛,可能因为一个优秀主持人地介入,就有了自己的灵魂。在一个话题应该结束时,主持人自然地承上启下,开始下一个阶段的谈话;在主讲人一时语塞的时候,主持人给予提示、铺垫,能避免冷场;当主讲人滔滔不绝,甚至出现不当语言或已偏离主题的时候,主持人需及时巧妙地予以制止、引导;当主讲人和听众间产生过激对话时,主持人能够适宜地协调气氛。

另外,成功的现场讲坛主持人应该具有大方得体的形象,丰富的学识修养,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出众的掌控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他能够充分调动主讲人的演讲激情,加强谈话深度,激发听众的思辨火花。应该说,主持人在为整场讲坛活跃气氛、穿针引线、深化主题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3.图书馆讲坛品牌理念设计

在商品经济中,“理念”是引导和规范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企业向社会发出的宣言和承诺,反映了企业存在的价值,是引导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一面鲜艳的旗帜。当下的“理念”早已不局限于企业、商品和消费者的简单循环,而是扩展到了事业、品牌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图书馆界人士意识到一从“办讲坛”到“做品牌”,公共图书馆对讲坛工作的价值挖掘日见成效,对品牌理念的归纳提炼和视觉呈现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和发展。

(1)讲坛名称的设计。讲坛名称是品牌形成的首要元素,它提供了品牌最基本的核心要素,反映了讲坛的基本定位与目标,它会给读者、听众以先入为主的印象与评价,一提到讲坛名称就能使大家联想到其品牌大致的特点与定位。讲坛命名一般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第一,突显地域名称,易懂好记,标识性强。重庆图书馆的“重图讲座”、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黑龙江省图书馆的“龙江讲坛”都直接以地名命名,让人一目了然,且好记易懂。

第二,突显文化内涵,意喻深远。很多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运用该城市的文化特色或历史人文典故来命名,可使讲坛的名称象征着文化内涵,让人回味无穷。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即是借用古代藏书楼“文津阁”的名称,象征着神圣的文化殿堂、丰富的馆藏资源、五千年文化和古老文明,贴切而又响亮。

用藏书楼命名的还有宁波图书馆的“天一讲堂”。“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是宁波的地标式建筑,也是宁波的城市文化象征,以“天一”命名讲座,能更好地突显宁波图书馆讲座的传统文化内涵。

(2)讲坛的核心理念。与讲坛名称相对应的是对核心理念的归纳和提炼。核心理念的提炼除了要求准确、富有个性、表达简洁,还应符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城市文化个性和业务优势等。提炼出认同感强、具有感召力的文字表述,是讲坛品牌的价值追求,也是事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积淀文化,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精致服务、至诚合作、引领学习、激扬智慧”的发展目标、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3)讲坛品牌的视觉设计。视觉设计对一个公共品牌来说必不可少。关于讲座标志,其设计通常要把讲座的特点、品质及价值理念等各种要素以符号的形式传递给听众,创造听众的认知,促进听众的联想,使听众产生对讲座的偏好,进而影响讲座所体现的质量与听众的忠诚度。

一个好的讲座标志一般应具有简明易认、内涵深远、视觉新颖的特点,以达到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如上海图书馆讲座标识,由变形英文字母“SLL”与汉字“上图讲座”组成。“上图讲座”英文表述为Shanghai Library Lecture,因此本标识以英文字母“SLL”为设计主体:右面的L以发散的光波形状来象征讲座的知识传播功能,左边的“L”则呈现球形,象征传播范围遍及全国乃至全球,充分体现上图讲座将辐射全国甚至全球的雄心伟略;两个“L”又象征逗号,喻示上图讲座品牌的发展脚步永不止歇;标识右下方又标有“SLL”,其中“L”呈现话筒状,体现讲座形式的特性;标识以蓝色为主色调,充分体现上图讲座的知识性。

山东省图书馆讲坛标识图案是汉字“众”有机地变化为三个相连的“人”字,也似巍峨的泰山和屋顶,突出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及鲜明的民族精神内涵。汉字“众”突出徽标的独特性;三个相连的“人”字体现讲坛以人为本的公益性,体现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和谐发展的内涵。“人”字形似向上的箭头,体现讲坛提升公民文化素质的作用,又似巍峨的泰山,沉稳雄健,体现齐鲁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民族精神积淀。图案也似屋顶,象征讲坛惠及民生、服务百姓;整体的大红印章则体现讲坛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郑重承诺。

4.图书馆讲坛的定位与内容设计

(1)图书馆讲坛的定位设计。讲坛的定位设计首先要调查公众的需求,先深入了解公众需求以及看法,再将整体讲座的内容以及形式告知受众,同时定位讲座的品质,以及讲座过程中的问题,让讲座在开展的时候更加符合受众需要,举办效果更显著。讲坛定位设计可从以下角度着手:

第一,以受众对象为定位方向。讲座整体来说所指向的对象是公众,因此在举行活动的时候,目标受众的情况以及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体讲座的品质标准。品牌效应在传播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受众产生指引,同时,又反过来影响讲座实施过程中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贯彻。

通过对图书馆讲坛受众的长期观察可见,图书馆讲坛的受众主要是公益性服务群体。按照年龄划分,可分为退休老人、在校学生、在职白领等社会群体;按照教育程度划分,又可分为高级知识分子、学历不高却爱好学习的人、正在求学的莘莘学子等;按照社会阶层分,又可分为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干部学习群体、以拓宽视野和积累知识为主的职场新人群体,以及以休养生息、提升素养为主的“有闲阶层”……不同的群体对讲座内容和服务的需求都有着鲜明的个性选择,在做讲坛定位设计时应兼顾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第二,以城市文化为定位标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它包括城市的精神面貌、文明程度、传统风情等。不同的城市有着各自的城市文化个性。结合所在馆和所在地方的文化特点,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当地文化特色来举办讲坛,使讲坛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讲座定位方式。

例如,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和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前者是以北京这个历史名城的丰厚积淀作为讲坛内容资源,定位于传统文化和经典传承,讲座坚持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突出雅俗共赏、普及与精深兼得的特点。而上海是个追求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城市,虽然它的传统文化不及北京、杭州等古城深厚,但它鲜明的海派特色和浓厚的都市气息是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上图讲座“海派文化”和“都市文化”专题就力求充分显现其“都市”性,把东方大都市海纳百川、各方杂处的文化精神充分展现出来。

(2)图书馆讲坛的内容设计。讲坛成功与否,虽然与很多客观因素相关,但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因素还是讲坛的内容策划,也称为内容设计。内容设计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听众需求、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努力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基础上的,是讲坛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体现了图书馆讲坛的能力与实力。做好图书馆讲坛的内容设计,一般有以下方面:

第一,专题活动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讲坛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图书馆能提供更丰富、更全面、覆盖面更广的知识讲坛,因而图书馆讲坛在内容上需不断创新。这样的文化需求随着各个图书馆举办讲坛的经验积累,已经逐渐得到满足。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不同领域、不同主题的讲坛内容纷纷登场——时政热点、文化艺术、社会法律、科学教育、经济金融、健康生活,与工作、生活、爱好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专题都有涉及。

第二,节庆活动设计。除专题式的讲坛内容之外,公共图书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丰富市民的闲暇文化生活。事实上,很多图书馆的讲坛都是以休假日来命名的,因其讲坛定位、讲坛内容均不一样,可谓千姿百态。如浙江图书馆的“假日讲座”、福建省图书馆的“东南周末讲坛”、厦门图书馆的“周末知识讲座”、山西省图书馆的“周末讲坛”等。其实,除了周末,元旦、春节、“4·23”世界读书日、六一、国庆等重要节庆日相关的讲坛设计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以下通过援引上海图书馆的相关案例,揭示节庆活动设计的三个原则:

应时应景:中国百姓对传统节日,如春节、元旦、中秋、端午等延续至今的各种节庆有着深厚的情结。节庆休假日的图书馆讲坛活动在向市民提供文化学习和休闲选择之外,又具有一种聚集人气、传承文化的意味。所以,节庆讲坛的设计更需要体现节日元素。例如上海图书馆的“中国优雅”专题分成“人间烟火——春节民俗与美食”“幸毋相忘——新年话旧饰”“澄怀观道——文人香事”,涉及民俗、美食、香道、收藏等各个领域,既有寻常百姓的人间烟火,又有文人雅士的古风清玩,力求多角度展现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智慧与优雅。

曲高和“众”:与传统节日不同,有一些节日是具有主题性的,比如“国际三八妇女节”或者“世界健康日”。作为阅读推广最前沿的图书馆讲坛,近年每逢“4·23”世界读书日来临,总是会举办相关专题的活动。这里要兼顾好图书馆的引领作用和大众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曲高”也必须“和众”。

把握导向:讲坛不仅是文化品牌,更是重要的舆论宣传窗口。它的重要职责还包括追踪热点、辨别是非,是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因此,每逢与国家利益相关的节日(例如国庆节),图书馆还必须策划一些能够凝聚民族情感、抒发爱国情怀、坚持正确导向的讲座活动,以烘托节日气氛。2012年国庆节,上海图书馆策划了当代国防专题,邀请了罗援、房兵、杜文龙等一大批活跃在当代军事题材讲坛上的风云人物开讲。

第三,高端会员沙龙设计。在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高举公益性大旗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有着更高听讲需求的社会群体。他们对讲坛的内容和嘉宾有着更高的要求,希望内容更前卫,嘉宾更权威,形式更时尚,服务更到位,并愿意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以享受更加私人化的听讲服务。

第四,定制类设计。图书馆讲坛的日常组织和运行一旦常态化,品牌影响力也随之上升。这个阶段会出现多种可能,合作性、个性化的办讲模式,这种有既定的听讲对象、明确地讲题指向,甚至有具体的讲座类型要求和增值服务要求的属于定制类讲坛设计。以下列举三种定制类讲坛的类型:

来自政府或事业单位的定制要求。上图讲座“进百校”专场就是在上海市教委的直接指导下,以上海高校学生为特定的听讲对象组织实施的讲座。其成效显著,从高校学生辐射到了全市的中职学生。这一合作模式是,教委和校方及上海图书馆三家联手,教委补贴讲课费用,校方组织学生听讲,“上图讲座”负责讲师遴选、内容策划、沟通协调、送讲上门。通过坚持不懈地在学校举办人文讲座,“进百校”专场培育了大批年轻听众,讲坛的教育性和学习性特点更加凸显。

来自企业的文化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公众文化需求日渐强烈的当下,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员工培训模式或客户服务模式,高端的人文艺术资源进入了管理者视野,却苦于没有积累和渠道,而公共图书馆占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因此也具有了合作的可能。

来自社会团体或非营利性组织的推广需求。公共讲坛成为品牌的同时也成了公众和媒体关注的信息源,成为推广活动的天然舞台。除了以上提到的媒体冠名的讲坛品牌之外,利用公共文化平台实现品牌共赢的合作模式非常普遍。这些团体或组织会着力推荐和展示自身具有的讲座资源,比如讲座老师、既定的听讲人群,以及品牌的标识和宣传品。当然,本着对品牌负责的精神,讲坛活动的负责人必须对这些资源有明确的价值评估标准,务必符合公共图书馆的形象要求和服务等级。

5.图书馆讲坛的衍生服务设计

图书馆讲坛通过数年如一日的积累,在讲座本身之外还将会产生一大批与讲座相关的衍生产品,比如讲师资源库、讲座文字稿、讲座课件、视频音频资料、讲坛刊物、讲坛出版物等,这些产品丰富了讲坛服务的内涵,延长了业务价值链,使得讲坛品牌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可能。对于衍生服务,同样需要用策划和设计的眼光来合理布局。这些服务功能的完善和优化是图书馆系统建设讲坛品牌的必要条件。(www.xing528.com)

(1)对讲坛产品的形象设计。讲坛的视觉设计还体现在整个讲坛举办流程中需要对外展示的各个环节。前期,包括讲坛的宣传海报、宣传单、网上公告等环节,在形象上不仅要凸显讲坛的品牌品位,而且要注意体现讲座内容的特有元素,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专题系列讲座,更需要在精心的画面设计之外突出主办元素,即本专题系列或本次讲坛的主办单位名称、标识、排序等。在实施阶段,要在会标、舞台设计、招贴、现场布置和氛围营造上融入设计感,其原则是要与讲坛标识相统一协调,在文字、色彩、构图上充分体现讲坛的整体风格,具有较强的视觉识别功能。在讲坛后期,一般认为讲坛主体工作已经完成,其实不然,讲座的音频、视频及其形成的光盘载体、讲坛的课件和文稿、讲坛的报道归集、跟讲坛有关的印刷品和书刊的出版,甚至是与讲坛有关的纪念品设计,都需要沿用以上的设计原则,形成讲坛的整体感和品牌设计感。

(2)对网络服务的功能设计。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移动客户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图书馆讲坛的人气迅速积聚与讲坛自媒体的建设互相融合,大力拓展了讲坛的服务功能。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馆讲坛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网站建设早已经全面铺开,其中,讲坛活动的更新和推广是重要也是最出彩的部分。网站建设内容涉及众多层面,在此仅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分析。一个实用的讲坛门户网站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预告讲坛内容。预告讲坛内容包括全年或全月的预告,以及单场讲座的时间、地点、主讲人介绍等详细信息。

第二,提供预订通道。在网站上可实时注册,无须复杂认证即可实现对某场讲座的预订。

第三,推送重要活动。对于大型或系列活动,需要特别宣传的专题性活动,网站有责任专门推送。

第四,提供讲坛音频或视频资源。提供讲坛音频或视频资源是网站建设的重中之重,对资源的组织和有效使用起到关键作用。

第五,增加讲坛的附加值。如讲坛刊物的数字版,通过讲坛活动的现场报道、图片,展示讲坛资源的积累、讲坛活动的社会影响等。

第六,提供兄弟图书馆共享资源。对于同业而言,网站提供的信息是同行之间借鉴学习的重要来源,更是馆际合作的重要窗口。

(3)对衍生产品的规划设计。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讲坛举办较为成熟的图书馆几乎都创办了专业的讲坛刊物,如太仓图书馆自行编印的馆刊《尔雅》被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指定为“书香园地”期刊之一;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专刊创办多年来,不仅为上海市民提供精神食粮,也给全国图书馆同行提供了同业参考和例证。这些人文导读刊物传播文化,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成为图书馆的文化名片。

刊物之外,讲坛的衍生产品中,课件、文稿、音频、视频都是进行二次传播的极佳手段,规划设计好这些产品的使用,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内容。

第一,集结出版丛书。对讲坛讲稿的收集整理和集结出版早就成为同行之间的共同做法。最具知名度的莫过于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系列丛书。“文津讲坛”是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公益性学术文化系列讲座,属于国家性质讲坛,且为著名品牌。“文津讲坛”的中心是为百姓服务,其中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且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每次讲坛均会有很多学者进行演讲。当然,“文津讲坛”不是只有在现场才可以看到听到,每场的讲坛都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录制,且会完整的保存,编辑整理,最后在图书馆珍藏,供公众阅读使用。当然,还有一部分的讲座,比如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众想看的时候便可以免费通过网络观看。另一方面,“文津讲坛”的很多精选内容会单独进行编辑整理,对应的书籍“文津演讲录”便是其一,可以满足很多公众需求。

第二,音频、视频资源的再开发。讲座的现场录音、录像已经非常普及。对于摄录下来的音频或视频文件除了妥善保管存档之外,利用这些文件进行再次传播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上图讲座”与电台的品牌节目《市民与社会》合作,该节目因为多次邀请政界或商界的名人而被市民广泛关注。节目以现场采访为主,但是周末档期的编排常常遇到困难。“上图讲座”抢占先机,以公益性讲座录音弥补节目空白;而经过电台专业编辑制作的录音文件又特别具有传播性,这些文件又再次成为图书馆制作宣传品的内容支撑。视频文件也是如此。不要忽略了讲座数字化成果的长期积累,这是品牌资源中最有潜力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第三,讲座文稿的媒体共享。同样作为公共资源,各大公共媒体与图书馆之间长期存在着互相需要、友好合作的关系。媒体的参与放大了图书馆的社会效应,图书馆的资源又为媒体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尤其一些内容精彩、主讲人知名度高的讲座,媒体常常趋之若鹜。

抓住这样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适时地打出自己的品牌,不仅通过媒体放大活动效应,还能够打开长期合作、凸显品牌价值的通道。比如,在媒体上开设专栏,定期刊登讲座文稿;或提供现场录制的音频、视频文件,在宣传氛围和细节上做足文章,在公众视野内尽可能展示图书馆讲坛的文化符号和个性元素,让更多的人知晓讲坛、熟悉讲坛。

图书馆讲坛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也有常年的积累和团队的努力,更有踏实的工作付出和创新的思想。未来,人们不仅可以随时运用图书馆来获取知识和信息、接受教育,而且能够进行娱乐、陶冶情操。图书馆讲坛前途光明,也任重道远。

(二)阅读推广的读书会设计

1.读书会认知

显而易见,“读”所指代的是阅读的行为方式,“书”指代的是阅读时的对象,当然,读书并不是说只读纸张方面的书籍,其中的“会”则指代的是团体的汇聚。从字面意义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读书会便是对所阅读的事物进行相互交流学习的一个汇聚的团体。

读书古往今来均存在,它是随着人们的相互交流学习而产生的。在我国,自古便有以文会友的活动,此传统活动便是早期文人团体读书会的代表之一,比如竹林七贤、建安七子以及竟陵八友等等。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启蒙运动发展以后,西方国家的受教育程度也逐渐增加,公众受教育规模也在增大,因此出版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后期的读书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并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德国图书会便是其中一个。启蒙运动后期,德国读书会迅速发展起来,和当时的启蒙社、教育联合会等发挥的作用一致,属于一种批判功能性的公共教育。推动幼儿园的建立,推动童工法的制定等。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类似于读书会形式的团体,这种类型的阅读团体有其核心特征,在于以下主要四个方面:

第一,民间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活动以及组织形式等并没有政府的干预。

第二,其核心是对阅读内容进行交流与分享,更多的是阅读人员之间的一个互动。比如说北京的“阅读邻居”读书会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会事先将对应的书目发布出来,活动的时候可以针对此类书目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之间相互交流心得,促进阅读生活。

第三,大多为小团体形式。读书会着重的是互动以及分享,活动方式以及场地等均有限制,因此一般规模相对较小。若规这一团体模过大,则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分享效果相对较差。

第四,可以相互受益。阅读共享以及相互交流可以促进思想发展,使成员受益。

在我国,在对读书会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仅仅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民间阅读团体,还需要有另一层次的理解,它也属于一个民间的阅读推广团体,可以促进全民阅读。目前,我国的很多读书会已经不仅局限于图书会内部成员的阅读,更多的是对阅读的推广与分享。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关于推广阅读的实际活动,列举相应的书目针对特定的群体进行推广,对应的公益性活动也非常多。江苏淮安组织的目耕缘读书会便是其中的一个典范。目耕缘读书会所秉持的原则是“让身边更多的人拿起书籍,携手读书,让同行之人更多,更具知识与责任”,后期还组织了很多的公益活动,比如说目耕缘讲读堂,以及淮安好文章、寻找淮安读书人等,这些活动的展开有效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开展,增加了公众的阅读兴趣。

简单来说,读书会是以阅读为交流的一个团体,属于民间组织。当然,除了民间组织的说法,其中还有另一方面的理解,可以简单理解为图书馆举行的一种阅读活动。我们将图书馆看作是阅读活动的举办方,这样来理解读书会也可以,但是这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对于阅读推广的全面性。所以,我们在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时候不仅仅从活动举办方向去解读读书会,更多的是需要从团体方向去理解,尤其是民间的阅读团体方向,这对于图书会来说十分重要。

2.图书馆界关注读书会的依据

(1)作为阅读交流平台的图书馆应该发展读书会。图书馆长期以来主要满足个体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个体读者提供阅读读物、阅读空间、阅读设备,但是阅读不仅仅是个人化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社会化的行为,很多人阅读之后都有交流的欲望。那么图书馆应该为大众的阅读交流提供场所、氛围和平台。图书馆可以通过编制阅读刊物、读者评论等方式来提供阅读交流,同时也应该大力推动读书会这一交流平台。

(2)读书会发展需要图书馆的推动和支持。读书会想要达到良好且长时间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支持,美国图书会之所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其政府和图书馆的支持。当然,我国的读书会的发展也非常快,目前在我国已经是公众阅读的主体。虽然说读书会不是政府组织的,但是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地引导作用,不断地加以支持,促进了读书会的壮大。当前读书会的发展也存在相应的困难,比如发展空间较小、相对低迷、没有专业团队的支撑等。图书馆作为政府与民间读书会交流的一个途径,其角色至关重要,可以逐渐从资源提供方向转变为整合指导方向,实现读书会的良性发展,促进内部结构的升级。当然,若想要更好地将资源进行整合,图书馆需要发挥起作用,加大对图书会的支持与引导。

3.图书馆在读书会中的定位

图书馆组织一个读书会,这个读书会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初期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运行一个或两个完美的读书会,图书馆更深层的作用在于让更多的读书会成长、发展起来,让读书会遍地开花。这就意味着图书馆要承担推动者的角色。例如,苏州读墅湖图书馆思客读书会的定位即秉持互动交流与经验分享的原则,与各类民间阅读组织建立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模式,引导、扶持民间阅读推广组织的发展与推广,进行读书会运营经验交流。

思客读书会的定位并不以图书馆运行一两个读书会为中心,而是主要围绕着和民间阅读团体合作,引导、扶持民间阅读团体的发展来进行。该读书会的定位诠释了图书馆是读书会发展的推动者这一角色定位。具体而言,图书馆在其中承担了三个角色。

第一,组织者。图书馆不仅传递资源,同时又是一个组织资源的平台。图书馆需要把各方资源,尤其是读者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推动更多的读书会成立。

第二,服务者。图书馆的用户除了个体用户还有团体用户。读书会是团体用户的一种类型,图书馆应该把读书会作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帮助。

第三,管理者。图书馆不应只局限于作为读书会的举办者、资源提供者,而更应该做好管理者的角色,这里所说的管理并不是指个体读书会的管理,而是指图书馆应该对本馆所服务的区域内的所有读书会群体的整体管理。图书馆对读书会群体的管理和其他部门不同,其他部门如民政部门、文化主管及宣传部门关注资质、思想动向等方面,图书馆对读书会的管理主要从业务角度进行,包括读书会信息的管理和评优激励等方面。

4.图书馆运作与培养读书会的措施

(1)图书馆运作读书会的策略。图书馆运作读书会和一般读书会的运作区别不大。下面结合读书会的运作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筹备读书会。读书会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讲,主要考虑两种分类方法:①按人群分类,可将读书会分为儿童读书会(亲子阅读)、青年读书会、女性读书会、学生读书会、教师读书会、老年读书会等;②主题分类,可分为文学阅读(可进一步细分,如鲁迅文学作品读书会等)、心理励志、经济管理、社科人文、艺术、童书等。

图书馆在设计读书会类型时可考虑从流通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爱好。图书馆创办读书会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图书馆对读者阅读兴趣的了解。读书会是一群具有类似阅读兴趣的人进行交流的团体,而图书馆通过流通记录可以了解到哪些读者具有相同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这是读书会成立的基础。图书馆可以在流通记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馆读书会的整体构架,然后寻找合适的读书会带领人组织相应的读书会。

关于读书会名称,角度不同,名称亦有差异。有的读书会以参与对象命名,比如上海的女树空间读书会,该读书会以女性为主,倡导女性自觉和性别平等;有的以地点命名,比如深圳后院读书会,主要源于其最初活动在一个饭店的后院,因此得名;有的以聚会时间命名,比如周末读书会;有的以宗旨命名,比如上海的萤火虫读书会,该读书会认为自己是像萤火虫一样会飞的读书会——“萤火虫是渺小的,发出的光是微弱的,然而夜空中聚集在一起的萤火虫却是耀眼的光芒。”图书馆读书会的命名可以结合图书馆的特色,比如浙江图书馆读书会命名为文澜读书会,就取自浙江省图书馆馆藏的文澜阁版四库全书。

确定读书会宗旨。只有确定了读书会的宗旨,才能确定读书会的形式和风格。如女树空间读书会的宗旨:以书和茶为载体,汇集有关性别议题、女性创作的图书与影音产品,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倡导女性自觉和性别平等。再如三叶草故事家族的宗旨:让童年溢满书香,让阅读丰盈童年。三叶草故事家族通过线上及线下活动,举办故事妈妈培训、专家阅读讲座、社区故事会、主题文化沙龙、新书试读会、年度讲述大赛、故事剧团等多种阅读活动,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童话、最动人的故事滋养孩子,柔软孩子的心灵,彰显孩子的灵性,放飞孩子的想象,呵护孩子的童真。

拟定读书会章程。读书会成立后,可以由会长带领全体会员订立章程,使会员对读书会的宗旨、特色、成立背景、组织形态、会务发展等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并能遵守规范,顺利推动会务。章程的主要内容一般有八个方面:①会名,包括全名与简称,并简要说明会名的由来与意义;②宗旨,确立读书会的宗旨;③入会方式,读书会参与者资格限制及入会方式;④权利,说明人会会员享有的权利,比如是否享有借书优待等;⑤义务,对读书会会员应遵守的章程、规范及任何经会议通过的决议,加以说明;⑥组织,对读书会的组织形态、干部产生方式、任期、各项工作分配及会务运作方式,加以说明;⑦聚会方式,对聚集的时间、活动方式、基本流程等加以说明;⑧规范。读书会的各项规范应由全体会员共同讨论后确定,并约定共同遵守。

确定读书会组织结构。不管哪种规模的读书会,都应该有相应的组织结构来进行管理。读书会的组织形态视规模大小而定。小型读书会的组织结构可以相对简单,设会长和副会长,会长主要负责整体设计、带领读书会、对外联系等;副会长主要负责会员联络、准备相关材料等。规模比较大的读书会的结构相对复杂,人员较多就要进行分组,否则不能保证讨论效果,因此除了会长、副会长之外,还需设置各小组组长。比如台中图书馆读书会设艺术组、社会组、教育心理组、文学组、哲学组、生活保健组,每组各设组长、副组长、会计、联络员等人员。

第二,读书会主要活动。读书会可以为一两周举办一次,也可以一个月举办一次,每次活动大多两个小时,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各种阅读交流活动及拓展活动。读书会的类型、宗旨不同,其活动也有区别。比如以成员互益为主的小型读书会的活动大多以精读讨论为主,而公益型的读书会则会开展大型讲座等活动。读书会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精读分享:阅读分享是读书会的核心内容,可由读书会成员共同选定书单,会下完成阅读,会上进行交流讨论,一般会有一个引领人引领讨论。引领人可以固定,也可由成员轮流担任。比如上海女树空间读书会追求深度阅读与交流,每期参与人数为10人左右,一本书会讨论两次。再比如同道读书会秉承“以文本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理念,经过近两年的读书会活动实践,形成一套由结构化阅读、诠释性阅读、辩理性阅读和反观性阅读四个阶段组成的深度阅读方法论体系,并以此组织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品读文学”等系列入文经典精读会。

好书分享和推荐:和前一种精读分享的区别在于,不一定是全体会员共同读一本书,可以组织好书分享活动,不设主讲人,参与者轮流介绍自己的书籍,但是这样可能会影响讨论效果,因此很多读书会采用的是好书推荐的方式,每个会员可以在读书会的交流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比如目耕缘读书会设有专门的荐书台和书评活动。

其他拓展活动:除了阅读活动,读书会还可以结合读书会的主题、成员构成等情况,设计其他的拓展活动。例如,黄河青年读书会在理论推演之后,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实践工作,为政府献言建策。除此之外,诸如户外郊游、参观访问等均属于拓展活动内容。

编制刊物、信息发布和分享:读书会的各项活动需要进行呈现,呈现的方式有很多,被广泛采纳的方式是编制读书会的阅读刊物。例如真趣书社的《方塘鉴》,万木草堂读书会的会员刊物《读好书》。这些刊物可以是纸质的,也可是电子版,比如熬吧读书会的电子杂志《艺文志》。刊物一般包括会员的读书心得体会,读书会活动的介绍和总结、书目推荐等。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的发展,读书会的展示平台也日益多元化,很多读书会在豆瓣、微博、微信上进行信息发布和分享。

(2)图书馆培育读书会的策略。

第一,资源支持。图书馆在读书会发展中可以提供资源支持,包括资料和场地两个方面。

资料支持:①面向读书会的馆藏资源建设。读书会在进行阅读讨论时一个首要的问题是读物。面向读书会的馆藏资源和面向个人的馆藏资源在提供上应有所不同,读书会需要的副本量比较多。图书馆可以考虑为读书会提供阅读资料,一般由读书会进行申请,图书馆主要考虑该读书会需要的资源是否符合图书馆的馆藏发展规划。②提供讨论及相关资料。图书馆主要提供读书会所需图书的资源,在读书会发展比较好的图书馆,会以比较成熟的“读书会资源包”的形式向读书会提供。在建立了相应的馆藏之后,图书馆还需制定相关的借阅政策等进行管理。

场地支持:图书馆本身承担着社区交流职能,应该为读书会定期开展的主题讨论活动提供充足场地。当前,我国民间读书会多有场地缺乏之困,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倾向于与咖啡馆或书店合作。图书馆更应该主动地为读书会提供服务,特别是场地上的支持。也有一些图书馆和民间读书会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关系,比如苏州独墅湖图书馆实行引进策略,以图书馆咖啡厅为大本营,积极引进各类读书会在此举办活动。还有天津泰达图书馆将滨海读心书友会引入图书馆,该读书会的很多活动在图书馆举行。

第二,提供读书会运营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提供读书会手册、指南等指导资料:很多读者可能有成立、运营读书会的想法,但是并不了解如何运作一个读书会,图书馆应该为这些读者提供相关的指导资料。

培训读书会带领人:读书会活动开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带领人的能力。条件成熟的图书馆应该对读书会带领人进行培训,包括带领讨论的能力和技巧、交流合作能力、数字推广能力等。

第三,读书会的管理。

收集整合读书会信息:①收集信息。图书馆应该将读书会的信息进行整合。图书馆本身承担着社区信息中心的职责,应该全面了解本社区内读书会的具体情况,并且向读者推荐相应的读书会。这就需要图书馆对读书会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做好相关的咨询服务工作。图书馆需要掌握本地区每个读书会的信息,包括读书会的规模、读书会面向的群体、读书会的活动周期、读书会的重点阅读读物等,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提供给读者,会方便那些有兴趣参加读书会的人群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会。②传递信息。收集完相关信息之后,需要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提供给读者,从而让读者了解身边有哪些读书会,读书会主题是什么、活动周期是多长,从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书会。③展示读书会活动。除了整合读书会基本信息,图书馆还可以对读书会的阅读交流情况进行展示。读书会的阅读讨论成果,经图书馆整合后,会以展览、网站推荐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

促进读书会之间的交流:读书会之间需要进行交流,那么图书馆需要为读书会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从而使各个读书会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读书会的发展。图书馆可以采用座谈会、小型研讨会的形式将读书会主要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协商图书馆的发展。在某些地方,这方面的工作由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牵头来做,也有图书馆已经认识到图书馆应该成为培育读书会发展的载体,开始探索发展读书会,促进读书会之间的交流。在这方面,深圳图书馆已经开始尝试。

评优激励:图书馆应该制定奖励制度,对本地区(社区)内的读书会进行评选并奖励,激励读书会更好地发展。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会评比,对活动丰富多样、阅读效果显著的读书会,图书馆可以公开表扬,也可以在资源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实际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