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辩论课程:辩题分析与辩案制定

中学辩论课程:辩题分析与辩案制定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以“逆境与顺境哪一个更利于人的成长”为例,来具体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辩题的分析。确定好前提条件、定义好辩题中的重要词语后,我们才算正式切入辩题。综合衡量后我们认为,对于我们讨论的前提“针对正常的人”以及对“逆境、顺境、成长”的定义,对方可能会认同。“逆境更利于成长”辩论执行方案续表当然,在分析辩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辩题不太符合常识。

中学辩论课程:辩题分析与辩案制定

我们以“逆境与顺境哪一个更利于人的成长”为例,来具体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辩题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给辩题中的重要词语进行定义。比如,上面的辩题中就有这样几个重要的词语:逆境、顺境、成长。

我们要思考什么是逆境、什么是顺境。如果拥有百万家财但没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是处在顺境中吗?如果家贫位贱,我们却安乐于此,这是处于逆境中吗?所以,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定义这两个词,我们所采用的词语意义必须超出词典定义的范围。比如:我们可以将“逆境”“顺境”定义为人们所想要的生活与现实生活是否相符,相符就是顺境,反之则是逆境。

什么是成长?事业有成,但当前的生活方式不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真正的成长?虽未获得世俗认可的成功,但相比于过去自己成长了很多,是不是自我的成长?由此,我们可以将“成长”定义为在自我期待的方向上向前发展,心之所向与今之所达方向完全一致。

定义完这几个重要的词语之后,我们会发现,顺境中可能有人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最终一事无成;逆境中也可能有人会一蹶不振,从此灰心丧气。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这两种人在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也就是说,这两种人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这就是辩论的前提条件。

确定好前提条件、定义好辩题中的重要词语后,我们才算正式切入辩题。

初次接触辩论的人要把握住思考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即学会利用逻辑三段论。如果我们把“逆境更利于人成长”作为一个论断的话,那么“逆境”就是这个论断的条件A,“利于人成长”就是结果C。普通人考虑问题往往会认为“因为A所以C”。学习辩论首先要想到的则是“因为A,所以才有了B,B进一步导致C的产生”,“A—B—C”就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只是,B可能会有很多种情况,可以称之为B1、B2、B3等。逆境中的人会因为理想与现实的不对等而产生一种更高的心理期待(或者称之为“更高的理想”,B1),所以才更容易成长。或者说,逆境中的人因为理想与现实的不对等更容易产生一种心理落差(B2)。这种落差会激发逆境中的人奋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因此会利于其成长。我们也可以说逆境中的人现实起点较低(B3),所以相比较而言现实达成的高度(也就是成长的高度)较为明显,所以更易于成长。

以上论证用框架图表示就是:

这时,我们还要思考对方会如何定义辩题中的各个词语以及如何展开论证。综合衡量后我们认为,对于我们讨论的前提“针对正常的人”以及对“逆境、顺境、成长”的定义,对方可能会认同。或者说,即使对方不认同,我们也很容易通过辩论让评委与听众认同,因为我们的定义是相对中立的,没有什么偏向。

那么,余下的就是考虑对方如何在这个前提条件与定义下构建自己的论证框架了。

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方法很好也很实用,即“体己察人”,也就是用我们的亲身感受来说理。只要我们能自己说服自己,那么我们讲述的道理就容易被大家接受。相反,如果我们不能把自己说服,那么我们就要思考哪些地方没有说服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理由才能说服自己。

以“顺境(D)更利于成长(F)”为例,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父母要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更好的教育条件意味着更高的平台(E1)。这个平台会让我们有更多的见识,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心胸,让我们产生更高的理想,甚至是超越自我的理想。此外,更好的条件意味着更多的外部支持(E2),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外部动力。顺境中的人一开始的目标不见得有多么高(E3),但是站在更高的平台(E1)上可能会产生更高的理想,加上外部条件的支持(E2),就更利于人成长(F)。

以上论证用框架图表示就是: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辩题的分析。经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辩题分析的过程大体包含这样几个步骤:一是思考辩题讨论的前提,这个前提往往要结合辩题的背景来考虑;二是对辩题中的重要词语进行定义;三是确定己方的主要论证要点;四是揣测对方可能会提出的论证要点。

完成辩题分析之后,我们把己方的框架与通过分析得出的对方的框架对比一下,就可以制定初步的辩论实施方案了。

“逆境更利于成长”辩论执行方案

续表

当然,在分析辩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辩题不太符合常识。对于这种不符合常识的辩题,我们更要“体己察人”,想一想:这种现象放在我们身上会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会是什么原因?这个原因在别人身上是否也会存在?这种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却不太符合常识的东西有何价值?思考通了这些问题,我们就找到了其符合常识之处。这时,我们就赋予了这一辩题新的意义。也就是说,反其道一定要有道

比如:“大学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这一辩题就属于这一类。正方的观点易于让大众接受,反方的观点却不容易被理解。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陈述现在的大学如何不好上面,听众可能会产生疑问:大学既然如此不好,那么人们还上大学干吗?中国还办大学干吗?而且,评委都是上过大学的人,可能认为大学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地方。评委不能接受,听众不能接受,那么这一场辩论我们就没有胜算可言。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体己察人”,反其道而行之。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小学时,我们学习成绩优秀,家长、老师问我们将来想考什么学校,很多人会说考北大、清华;等到初中时,有人再问我们,许多人还会这样说,但数量比小学时少了;到了高一时,老师让我们思考自己理想的学校,有些人还是会考虑北大、清华,但数量更少了;到了高三再写自己的理想,很多人就会很现实;等到高考成绩下来后,大家更现实。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们发现,不是理想越来越远,而是我们对现实、对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这就好比一个小孩子上小学时不小心获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于是把自己的梦想定位于当一名作家。但是,有一天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却发现身边的很多人获得过作文一等奖,有的同学甚至出过书。这时他会感觉到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

由此,我们会发现,如果没有念大学,小孩子可能永远都不觉得自己离梦想这么远。小时候,觉得星星就在头上,那么近,上了学有了知识,才知道星星实际上离我们那么远。

再如:《庄子》中有一篇文章《秋水》,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一开始看着河水十分自大,但是等到了东海,见到真正的大海后,却说“若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因为河伯到了大海后才知道自己当初的见识是多么短浅。也就是说,他因为见到大海,反而觉得自己当初的理想是多么微小。

这时,我们就发现了事情的真实性。我想,只有少数人才会在游进大海之后发现自己很渺小。就如一条鲸鱼,一旦进了大海,才发现自己渺小。但是,我们依然愿意在不同的年龄怀着不同的梦想、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只是我们知道了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大学,它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却让我们为了实现梦想比之前走得越来越扎实。

以辩题“广告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大众消费”为例,如果我们大骂广告的欺骗性与弊端,别人可能不会接受。他们或许会问:“既然广告如此不好,这个世界还要广告做什么?”同样,如果我们一个劲地说好,那么别人可能又会说:“既然广告这么好,怎么还有这么多虚假的宣传?”所以,面对这一辩题,我们要对词语进行有效切分。

我们首先可以将大众切分为消费者与收入者。依赖广告获得收入的有卖方与广告方。广告方接受了卖方的钱,就应替卖方办事。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广告方如果发现了卖方产品的问题而仍然进行大肆宣传,那将是违背做人道德的。但是,一般广告方会宣传产品的有利之处,对于不利的地方则不会说。因此,从做人的基本道德方面来说,广告天生就是不利于消费者的。但是,大家别忘了,一位卖者在生活中同时也是一位买者。他挣了钱一定会消费。或者说,他只有挣更多的钱才能更多地消费。所以,在不能改变广告对消费者不利的情况下,广告确实对卖方有利,买卖双方相加,最后使得广告有利于消费。

以“参加选秀有利于还是不利于青少年成长”为例,我们来看看如何完成辩案的制定。(www.xing528.com)

正方辩案:参加选秀有利于青少年成长

1.立论部分

核心论点:成长就是长见识。参加选秀活动可以增长见识,因此有利于成长。

引申:成败都有用,好坏都有用。成功可以成就自我,失败可以让人认清自己。参加选秀活动的好处自不必谈,其坏处也可以让我们认清社会

防御点:成长的过程并不一定美好,而是充满风险、诱惑。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而不能归咎于成长本身,更不能抵消成长的事实。

我们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也许并不是过早地实现成功,过早地遭遇失败会让我们知道自己不适应什么,从而激励自己去寻找自己能够适应的。

2.质询部分

(1)针对反方列举的快女评委曝光的人为操控等现象进行反驳:一个评委的看法能代表所有评委的看法吗?而且,评委曝出来的目的不一定是不让人参加选秀,而是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选秀,从而更理性地参加选秀。这不同样让人成长吗?

(2)针对反方所说的“参加选秀不好,不如选择去打工”进行反驳:如果说因为选秀有一点不好就选择去打工,那么打工也要迎合老板与顾客,是不是也有黑暗?如此,我们是不是也不应该去打工?所以,只有认识到现实中的黑暗并无惧黑暗才是成长,认识到没有光明就不会有阴影才更利于成长。

(3)针对反方说的“为了得到评委与观众的认可而去迎合,是对人性的扭曲”进行反驳:迎合有什么不对呢?将来当了领导人时,是不是要迎合人民的需要,迎合更多人的意愿?其实,“迎合”换种说法就是“敏感地觉察到人民的需要、社会的方向”。

3.结辩部分

归纳、重申一下己方的观点:成长的过程并不一定美好,而是可能充满风险、诱惑,所以成长有风险,选择要谨慎。

反方辩案:参加选秀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1.立论部分

核心论点:成长首先必须是“自己的成长”。由于选秀活动是一个“赢者全拿”的活动,加上青少年并不像成人那样懂得急流勇退,在盲目追求选秀成功的过程中很容易为了迎合观众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乃至生理扭曲,因此参加选秀并不利于青少年成长。连自己都做不成,哪里还谈得上成长?

引申:暂时失败的选秀者会为了成功压抑真我;获得成功的选秀者会放纵欲望,迷失真我。

防御点:正像爱与喜欢没有明确界限一样,为了适应社会的自我调整与不合理的自我扭曲也没有明确界限,但是选秀活动的内在特征必然会导致很多青少年丧失自我。

重要类比:裹小脚的类比、盆景的类比。

2.开篇驳论案例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来梳理一下对方的观点。对方认为参加选秀可以帮助一个人成长,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其中的标准是不是正确的。这里有一棵松树,本来是笔直地生长着,但是我们为了让它变得好看,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出钱买,就用一根钢丝把它这样勒那样捆,让它变得越来越弯、越来越远离它原来的样子。于是这棵松树变成了一种盆栽,于是有人很看好它,愿意掏钱来买,于是老板有了钱赚。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对于松树来说,它长歪了、弯曲了,最后变成了盆景,这是不是它想要的成长呢?刚才我们二辩在质询的时候也举了一个例子。一只狗本来应汪汪地叫,但是为了迎合主人的喜好,开始喵喵地叫。于是主人开始喜欢起来,于是这只狗一直喵喵地叫了。这样来说,这只狗确实多了一种能力,但这是一只狗的成长吗?与这两个例子的道理相同,一名歌手喜欢唱歌,某天唱歌时嗓子嘶哑了一下,但是观众都喜欢听。于是,导演说:“你下次可不可以让嗓子再嘶哑一些?这样观众会更喜欢。”于是,歌手开始让嗓子变得更加嘶哑。我们都知道这样对嗓子不好,但是关注的观众越来越多,于是歌手成名了。我们反思一下:对于歌手而言,这算是一种成长吗?综合以上3个例子,我们发现:一棵松树要成长,就应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直;一只狗如果要成长,就应汪汪地叫,并且叫得更响亮;一名歌手如果要成长,那就要把歌唱得越来越好。用一句话说,做原来的自己走正道才是成长。(第一个核心论点。)

那么,一个人成长的最佳环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称这样的环境为“教育”。当一名园丁看到一棵小树长得歪时,他会扶正;当一名老师看到你不好的地方时,他会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当你有了一点偏激的观点时,他会与你交流,让你反思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偏激以及换种方式是不是更好一些。但是,站在教育反面的是什么呢?那就是选秀。选秀活动是这样的:如果你有一点偏激,它会让你将偏激表现得更明显一些,因为这样观众才喜欢看,选秀活动才有卖点;如果你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它会让你表现得更叛逆一点,因为这也是它的卖点。选秀这种商业活动会让人越走越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观众爱看。观众为什么爱看?我来解释一下:长得笔直的树到处都是,长得歪的树才显得与众不同,才有卖点;嗓子正常的歌手有很多,但是声音嘶哑一些的歌手比较少,显得独特,观众就会喜欢。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商业选秀只会让人越来越不正常,因此并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一、观看视频

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中山大学对阵世新大学)

辩题: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二、学习要求

1.观看双方的立论,根据双方的立论制定出双方的辩案,并依据辩案对立论后的其他环节进行练习。

2.观看视频中的其他环节,反思双方在模拟辩论的过程中各有哪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