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设备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管理效率

图书馆设备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管理效率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图书馆设备管理图书馆设备类资产管理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管理效率、防止资产流失,推动图书馆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伴随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无形资产的增速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对这些无形资产的管理已成为图书馆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应从内部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重视无形资产的核算和评估。

图书馆设备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管理效率

(一)图书馆设备的定义

关于图书馆设备的界定在我国图书馆界尚未达成共识,仅就图书馆设备本身的称呼就有分歧,如“图书馆家具”“图书馆设备”“图书馆家具和设备”等,以下分别列举并逐一加以分析。

图书馆学百科全书》一书对图书馆设备的界定为:图书馆家具和设备指图书馆收藏文献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各种传统和现代化的家具和设备。传统的家具主要包括书架、阅览桌椅、目录柜、出纳台、办公家具等;现代化的设备主要是各种自动化和现代化设备,如文献自动化传递装置、文献流通防盗设备、计算机及与之配套的各种设备、复印设备、缩微制品和照相制品的存储、复制和使用设备,联结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或网络的各种通风设备等。

《图书馆管理词典》定义图书馆设备为:图书馆为开展业务工作和读者服务工作而配置的常用设备。一般包括:①藏书设备,主要是书架、书桌、书目柜等;②目录设备,一是为提供书本或目录陈列和保存的设备;二是同读者共同使用的目录柜;③空调设备;④防尘防潮设备,主要是吸尘器和吸潮器(除湿器);⑤运输设备,主要是推车、流动服务车、升降机电梯传送带以及室外运输用车等:⑥阅览设备,主要包括阅览桌、阅览椅、报刊架、书柜陈列柜、出纳台、缩微阅读器等;⑦计算机技术设备;⑧视听、复制设备,主要包括闭路电视系统、电视放映机、投影仪、照相缩微和录像设备、收音机、照相机、卡片复印机等;⑨通信消防监控设备;⑩办公用品及设备。

(二)图书馆设备管理

图书馆设备类资产管理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管理效率、防止资产流失,推动图书馆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

1.动态管理资产

固定资产并不是“固定”的资产,它形似不动,但状态却处在时刻变化当中。原来库存的,经过申请领用开始启用并散布在全馆各个部门中;原来属于某个使用者的,随着使用者工作的变动产生了相应的变动;原来使用状态很好的,可能由于时间的推移出现了需要修理乃至入库待报废的状况等。对资产管理引入动态管理的理念,就是突破传统的数量管理方式,置资产的变化于动态掌握之中,在资产的调整和变化过程中达到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减少资产流失的目的。实施动态管理,一是要完善资产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资产的各责任人的权利与义务,重视领用表、借用表、变更表、处置表在资产动态管理中的作用,完善表内项目设置。二是要完善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三是要建立计算机动态管理数据库,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率的资产的管理,包括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种种变动情况,实现资产管理科学化、资产掌握动态化。四是要加强对资产的维修与保养,对损坏的资产要及时进行维护乃至报修,以确保资产的最高使用率。五是要完善资产处置、报废制度,对使用部门提起报废的资产要从质量现状和使用时间上严格把关,联合技术部门进行质量评估,符合报废退出条件的资产要由主管领导进行最后审批。六是要实行资产全过程管理制度,首先要制定覆盖资产全过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其次要从“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使用部门”三个层面建立相关部门的资产管理制度;最终建立联动的资产管理系统,真正实现数据共享。(www.xing528.com)

2.精准管理资产

对图书馆资产实施精准管理,就是抛弃那种“总金额没错即可向上级和财政交差”的粗放式管理理念,将资产管理由“面”精准到“点”,细化到使用人、放置地点、使用状态等具体情况。织成细密的资产管理网络,纵横交错、点面结合,使每件资产都在纵横编织的网络交点上。

精准管理是对资产流动全过程的管控。当前条件下精准管理的方式是将手工方式与计算机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一是严格执行入库制度、领用制度、报废制度等三个制度。二是建立资产明细账、库存台账这两本手工账,明细账要与财务总账紧密贴合,完全按照总账的分类、排列顺序与金额进行明细登记,方便与财务的定期对账。库存台账不可或缺,按照明细账的种类与顺序,每月对库存资产进行一次实物清点,核实无误后进行登记。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资产库存情况在内网公布,方便部门的领用和馆领导对库存总量的掌握。这两本手工账都是资产计算机管理软件必要的补充。三是引入计算机的条形码管理手段,对每件资产都要贴上带有条码的资产标签,并标明资产在计算机管理软件中的编号、资产名称、型号、取得日期、资产自身序列号。因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及使用部门这两项要素经常发生变动,所以不必注明。资产盘点时通过扫描资产标签条码,归集扫描结果与总资产进行自动比对,从而保证盘点的准确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3.无形资产管理

现代化构架下的图书馆资产,已经不再是几架书、几张桌椅和几间房屋的实物形态概念,软件、数字资源和知识产权等新型资产在图书馆资产结构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如防火墙、图书管理软件以及为多媒体阅览区和校园提供公益服务的外购数字资源等都属于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在图书馆向社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无形资产的增速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对这些无形资产的管理已成为图书馆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管理无形资产,既是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也需要图书馆全员参与。图书馆应从内部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重视无形资产的核算和评估。应建立无形资产管理责任制度,相关部门应配备兼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应充分掌握无形资产的特性,资产管理人员要与相关购买和使用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依照财政部门给出的标准和办法严格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