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图书馆特征及建设与服务管理

智慧图书馆特征及建设与服务管理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慧图书馆的特征是由“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而发散出来的,为了满足用户显性或隐性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系列对图书馆中“智慧”一词的要求。总的来说,智慧图书馆在管理上是全方位且立体化的,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较好地整合在一起。除了充分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融合进图书馆服务平台外,智慧图书馆系统的互动性也是一个关键。(三)服务的智慧化在场馆的建设上,智慧图书馆馆舍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智慧图书馆特征及建设与服务管理

智慧图书馆的特征是由“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而发散出来的,为了满足用户显性或隐性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系列对图书馆中“智慧”一词的要求。对于用户的显性需求,传统图书馆已经基本能够被动地在用户提出需求时尽量满足。而智慧图书馆则要主动地满足用户的显性需求,并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再以此作为智慧图书馆更新、优化的依据,随时调整图书馆服务保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不会改变。要做到这些,智慧图书馆必须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相融合,汲取其中有用的新技术并改革传统图书馆的系统结构,适应新型智慧服务的模式,做到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等多种载体的资源同等对待,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将智慧图书馆的特征从四个方面描述:首先是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而构造的智慧服务管理模式;其次是支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建立的共建共享云服务平台,构建融合了AI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体系结构;再次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符合新时代智慧图书馆要求的智慧馆员共同完成的智慧服务;最后是能够满足后信息社会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多样化智慧图书馆功能。

(一)管理的智慧化

早在20世纪传统图书馆就已经将“以人为本”或“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作为其核心理念,但受到社会发展与技术瓶颈的限制,传统图书馆的“以人为本”往往是馆员自己需要什么能够帮助其提高效率减小负担,或馆员觉得用户需要什么能帮助其提高服务质量。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图书馆不再应该与以往的传统图书馆一样只收集馆员或抽取少量用户进行调查,而应该充分采集所有用户的行为数据并分析出用户隐性需求,以此为依据进行更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后信息社会的到来,首先,传统图书馆中数字化的成分越来越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种类也随之越来越多,以往图书馆管理系统中使用的元数据标准如DC、MARC等都不能将所有资源的特征清晰且准确地描述出来,而且不同元数据标准之间的转换也一直是图书馆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就导致了资源的统一管理也成为图书馆管理中一个很大的障碍。其次,即使是纸质文献资源,传统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也不能真正做到智能化管理,文献资源的空间管理、图书馆设备管理等都需要人力来完成。正因为如此,馆内的资源也不能较为开放地与馆外的其他管理系统进行连接,当图书馆需要给用户提供资源的时候,如果资源在不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管辖范围内,将是非常不方便的。再者,相关电子资源如果本地不存储其元数据信息,要进行知识挖掘等增值服务就会比较困难。最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由于起初的设计思路就与智慧图书馆不同,所以整体的体系结构对于处理这些全新类型的资源一定会有其缺陷,即使不断进行更新优化也难以改善。智慧图书馆中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必须考虑对多种不同类型资源的综合管理,而且要做到不只管理上统一,还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让其在用户查找、使用时也是统一的。

传统图书馆的管理系统除了在资源管理上有着较大的缺陷之外,在接口规范和标准上也不够统一。以往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一般都是外包给专业的公司,而公司为了节省研发成本肯定是有几套模板供图书馆选择,然后再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技术性调整。所以智慧图书馆在管理系统的建设上也要注意各类标准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由图书馆联盟或图书馆协会等组织来制定各类标准,这样在进行知识共享时就不会存在由于接口不符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了。

总的来说,智慧图书馆在管理上是全方位且立体化的,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较好地整合在一起。智慧馆员也可以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对资源进行分析和处理,有效地实现知识增值,让用户享受到图书馆资源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收集用户行为等数据来预测用户的偏好,用户也可以主动提交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享受到人性化的服务。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能够帮助馆员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质量,推进图书馆各类标准的规范化。

(二)系统的智慧化

目前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对于层出不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适应,各个图书馆之间的服务系统兼容性不强,不利于协同合作的实现,而云计算的出现对于实现图书馆区域联盟服务协同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如果使用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来代替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平台,那么可以减少图书馆在平台管理和优化上的大量成本。其次,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平台只能让用户浏览和使用馆内资源,而在图书馆间协同服务合作理念的支撑下,新的云服务平台可以让用户浏览馆内和合作馆的所有资源,并有部分资源可以直接使用,另一部分资源由云服务平台告知用户如何获取。在智慧图书馆将各类标准和接口规范已经统一的前提下,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是非常简单的,它能为图书馆省下大量存储空间,并且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协同架构下,还能提升数据的安全性。(www.xing528.com)

除了充分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融合进图书馆服务平台外,智慧图书馆系统的互动性也是一个关键。系统具有互动性就是让用户能对系统进行交互式操作,同时系统的界面设计也要符合人的本能感受,并且不能太过复杂、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系统还可以借助AI和大数据预测用户操作,让用户有更加流畅的操作体验。不仅仅是使用上有互动性,智慧图书馆系统甚至可以开放源代码,让用户也参与进来。用户不仅仅指图书馆读者,还包括通过活动悬赏等方式招募的开发人员或组织,这样既可以节省系统的开发成本,又能缩短开发时间,同时用户自己开发的系统往往会更加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用户也能够在系统的源代码中学习和进步,系统也能在用户的更新中不断优化。智慧图书馆系统的可拓展性也比传统的图书馆系统更强,这样的系统能够自由组配功能模块,做到数据和应用解绑所带来的耦合以及模块随时增减与更新的热插拔。

(三)服务的智慧化

在场馆的建设上,智慧图书馆馆舍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对于文献资源的空间管理和安全保障,有RFID技术对文献资源的出入库进行识别和记录,GPS技术帮助馆员或读者迅速且精准地找到文献资源所在位置,红外感应和实时监控等侦测防护技术可以保护文献资源的安全。这不仅能提高借还书效率、查找文献资源的效率,减少馆员的工作量,还能保护馆内设备设施和文献资源,对于降低设备损耗、防止文献资源被盗有着重要作用。对于馆内状态管理和读者导引,智慧图书馆馆舍有人脸识别技术管理人员的出入,能借助人工智能和感应器自动调节馆内温度湿度等状态,可以有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入口处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引导读者去到想去的区域,根据大数据和读者个人数据相结合为读者提供阅读推荐服务。

在服务上,智慧图书馆具有智慧化的特点,这是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的手段为主、智慧馆员为辅共同为用户提供的个性化的服务。首先,AI和大数据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智慧程度,大数据与传统的统计调查相比样本量更大,并且每个样本上的数据种类更多,考虑到的面更广。大数据配合可视化技术,能将海量且多样的数据更直观地表现出来,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图书馆更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帮助馆员更好地进行用户行为分析、预测和进行优化决策[1]其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能够让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变得更加智慧。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较,智慧图书馆的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传统图书馆有大量藏书只是为了保证文献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很大一部分文献资源只为极少数的读者提供。而智慧图书馆一方面在与其他图书馆馆间协同合作上有着巨大优势,可以互相补充缺失的资源,将只为服务极少数读者的文献资源分布在多个馆内,大大减少资源和空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在阅读推荐服务上智慧图书馆有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更加个性化,有更大概率符合用户需求,并且还让用户有互动的权利,能获得交互式的服务体验。

(四)功能的智慧化

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智慧性强调的是将原有的服务变得更加个性化、智慧化,而智慧图书馆中全新的服务指的是传统图书馆中没有的服务项目。21世纪以来,图书馆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具有文化职能的公共基础设施,它还有着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图书馆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会有不同的方向,比如高校图书馆致力于为本校及周边学生提供知识服务,重点是作为学习与交流场所;不同公共图书馆也可以有不同主题,除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外,像湖北省图书馆有观影区、少儿活动区,杭州图书馆有各类主题分馆(茶文化佛学等)。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满足人的知识需求,除了以文献资源的形式外还可以有其他更多样化的形式,智慧图书馆相比于传统图书馆而言要更加重视这一点,通过观影活动、各类体验活动的方式来填补休闲娱乐方面的空缺,让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果更上一层楼。现在已经有图书馆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高校图书馆中有清华大学图书馆在2017年时开放的“清华印记”互动体验空间,公共图书馆中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智慧图书馆虽然有着智能化的场馆,场地空间却还是有限的,最基础的本职工作藏书和借阅不能被替代,所以即使由传统图书馆转型到了智慧图书馆,也不可能在一个馆内有众多不同类型的体验项目或活动。所以智慧图书馆应该做好文化传播的媒介,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多功能服务平台,利用自身平台的优势将各种文化服务集中起来,并对所有项目进行品质把控,让社会公众都能体验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或教育体验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