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新高考语文试题结构特点与行文思路

上海新高考语文试题结构特点与行文思路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群体成员对A提出的“应当”,就是赋予A一项义务。譬如,对于杀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对于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认为“应当”,等等。这类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秩序的要求。换句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

上海新高考语文试题结构特点与行文思路

[例]

(2017·宝山·二模)

①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

②与“义务”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

③“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如果某A比较另类,在听说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诉他:“你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A提出的“应当”,就是赋予A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A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人类社会实践中,在国家这种组织出现之前很久,社会群体成员就通过对一个一个行为的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绝大多数人的良心、理性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以至相似,所以,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即能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对于杀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对于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认为“应当”,等等。人们用语言将这些共同判断表述出来,就形成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口口相传的道德规则:不应当杀人,不应当盗窃,应当赡养老人,应当抚养孩子,等等。人类社会通过道德规则向社会每一个个体成员提出道德义务要求,使每个个体成员负有道德义务。

⑤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包括4个不同层次的规则:禁止损他类规则;倡导利他类规则;劝导自善类规则;引导入圣类规则。其中以不应当杀人、不应当放火、不应当抢劫等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禁止损他类规则最为重要,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底线规则。这类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秩序的要求。换句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所以说,义务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

⑥道德规则自身并不具有保证规则赋予的义务得到履行的手段,以致一旦有人违反上述底线道德规则赋予的义务,道德规则自身并无有效应对手段。为了确保人们履行底线道德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义务,人们将道德底线规则加以强化、改造:在底线道德的每一具体义务性规则之后附加针对违反义务的制裁规则,并由一定的社会权威机构对这些制裁规定加以执行,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

⑦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人类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就形成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在国家组织形成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家作为执行制裁的权威机构,其适用的仍然是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只是在国家适用习惯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在不同的国家这种时间长短不一),才出现由国家组织将习惯法成文化的做法,以致最初的成文法主要源自于习惯法,其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农耕文明时代的法律规则几乎都是义务规则。

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耕文明时代法律规则的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来自于底线道德义务规则,但是,由于农耕文明各国普遍实行全权君主制度,君主拥有立法权,这使君主代表的国家立法很容易在法律中混入大量的不合理、不适当的义务设定,譬如中国明清时代长期实行的海禁,就是对人民自由的不适当限制。从农耕文明国家立法到商工文明国家立法都存在大量的国家片面强加给民众的限制,这些限制假义务之名、无义务之实。从卢梭哈特,都抨击这种依靠国家武力的单方面强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它们是不适当、不合理的限制。我们把这种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制视为“伪义务”。我们不能把“伪义务”视为义务本体,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

问:本文论证了“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这一观点,请分析其论证层次。(4分)

解题思路:先找到中心论点,再通读全文,寻找材料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结构是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等等,再逐一概括列出,最后加上论证效果,同时不要忘记要善用序号,使回答清晰明了。本文中确定中心论点为“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接着划分段落,第①段提出论点;第②③段由“应当”串联,论证义务的源头;第④至⑦段从道德规则到道德义务再到法律义务,阐述了其依次形成的过程,从而论证“义务使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义务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结尾段指出“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制”义务是“伪义务”,“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补充前文议论;最后点明论证效果,论证层层递进,使论述严谨周密。

答案:首段提出论点“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②③两段论述了“义务”的最初源头——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感受或体验);第④至⑦段论述了道德规则、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依次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在社会良心的基础上形成道德规则,在道德规则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义务,在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形成法律义务),说明义务使人类跨入文明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最后一段指出国家武力基础上的伪义务(不是源于义务本体)不能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是对前文议论的补充。由根源到发展,论证逐层深入,全面而辩证。(每点1分,给满4分为止)

[同类型经典题型训练]

1.(2018·崇明·一模)

文学社会学的“摆渡”

罗时进

①中国古代诗文,从先秦到唐宋是各种文体的萌生、成长、形成阶段;明清诗文自然也有成长,甚至出现显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与回溯、总结相伴的。也正因为如此,诗文二体迄于唐宋,内部结构方面的问题很多,而至明清则外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如欲抵达明清诗文的本真,理解其文人、文心、文本之感人处,不将诸多“外部”关系梳理清楚,会多少有些隔靴搔痒。

②这也就是自己这些年在明清诗文研究方面比较侧重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主要原因了。但文学社会学是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我们知道,文学同时属于个人智慧、文本形式和社会结构这三个领域,从任何一个领域出发,都可能抵达文学世界。不过应该承认,这三者与文学世界不是等距离的,而文学社会学研究较之其他方法更容易发生偏差。罗贝尔·埃斯卡皮在写作《文学与社会》时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真正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明显地被忽略了,即使在按照传统方法编写得最好的文学史教材中也是如此。有时候作者意识到了社会维数,并试图加以描述,可是,由于缺乏严谨的、专门的方法,因而他们还是经常当了人与作品这个传统框架的俘虏。历史的深度仿佛在一块二维屏幕上被压扁了;文学事实因此受到扭曲,就同一张世界地图在平面投影上的失真情况一模一样。”

③在1950年代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社会学是学者们最习惯使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面是受到传统的“知人论世”说的影响,一方面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知人论世的理念本来很好,是理性而科学性的,也是感性而人文化的,但因为被意识形态所左右,变得图式化、标签化、简单化了,文学社会学的理论意义也随之耗散殆尽。新时期初人们一梦醒来时,它不可避免地获得了一个“庸俗社会学”的恶谥,以至于有学者明确声明:“什么方法都好,就是不能容忍社会学方法。”尽管不断有学者将文学社会学与其他国外文艺理论、方法并论加以介绍,为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辩护,但似乎总难洗白。在研究过程中,许多研究者的课题高度接近甚或深度切入了文学社会学之要义,却仍然回避这一命名。命名或可回避,但文学发展的史实无可回避。

④研究实践与命名的脱节,还与强调文学学科的主体性有关。自从文学社会学在欧洲成为一个学派并产生了影响后,他们的一些社会学著作中便往往堂皇地将其作为内容设定了,使社会学的疆域得到拓宽。虽然对这一学科发展思路无可置喙,但也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研究的对象,还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⑤其实,随着学科壁垒的打破,这个问题在宏观文学史意识中早已淡化了。即使要细究,不少历史学著作中都专论文学家与文学发展,文学研究者以之为自然而然,如果社会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纳入文学,又何尝不可,何损文学的学科主体性、学术自足性呢?今日学术之大、之新,往往由通、由博而生,阐他域以辅文学是好事,反之亦然,其理实不待详辩。

⑥当然,文学社会学是立足文学而借由社会学的摆渡,这与站在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学还是有所不同的。前面用了“船到桥头”的比喻,不妨还以“船”来说吧。文学社会学的“船”上应该载有文人、文学作品、文学生活——这是一艘由文献与文心构建的“文学之舟”。研究它与历史、时代、社会、阶层、制度、家族、社群、城市、地理等的关系,犹如讨论行船与气候、航道、水流、风力、崖岸、景观之间的影响,这是文学本体与某些客观环境的诠释与对话,其欲抵达的方向是文学史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而不是其他。

⑦不言而喻的是,“文学之舟”要航行到目标,需要的动力因素很多,文学社会学只是多种研究方法之一,是研究合力的组成部分,尽管立足于文学,仍不免有偏至性。这种偏至性决定了它所能够解决的只是部分问题,而不可能是全部;对文学史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的探讨,起侧翼支持或补充作用,而不能替代他翼之重要作用。

(有删改)

问:试简要概述作者对“文学社会学”的论述过程。(5分)

2.(2019·宝山·一模)

“标准化”生活是否就完美

①新型智能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使得现实生活与社交网络史无前例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原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都成为值得与你的朋友们分享或供他们评头论足的新鲜事。正如物联网软件公司创始人安迪·霍布斯鲍姆所认为的那样,新型智能科技使得人们如今在现实生活中也能享受实时的社交网络体验。

②可是,就在我们热衷于将智能科技融入生活的今天,更多智能科技对生活影响的质疑也不绝于耳。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力智力的疑问一直没能得到解决,而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加入却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在社交网络参与下的智能科技是否会加速虚拟生活对现实生活的入侵?是否会成为束缚我们生活的枷锁?甚至是否会使我们未来的生活变成循规蹈矩的例行公事?而我们最终是否正在被智能科技主宰而丧失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

③对于智能工程师来说,智能科技则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然而,在由电脑决定的“标准化”未来里,我们不会犯任何错误,但是却同样不会有任何惊喜发生。

④早在2010年,谷歌首席财政官帕特里克·皮切特就曾在一档新闻节目中提到:谷歌是“一家工程学公司,在谷歌工作的电脑工程师都将认为这世界是破裂不完美的。”近日他又再次提到,这世界并不完美,从交通堵塞、不称心的购物体验和过多的能源浪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科技。那么对于智能设计师和工程师来说,智能科技则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

⑤智能科技的重要性确实不可否认。不论是那些能够帮助检测老年人身体状况的智能皮带,还是那些能够感应是否有人摔倒的智能地毯,又或者是可以自动扫描产品条形码,并告知营养成分和产地的手推车,都是智能科技推进现实生活质量的例子。这些智能产品从各种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生活。

⑥然而如今很多智能科技却不能称得上对我们真正有益。大量安装在汽车内的智能产品就并不理想:检测我们是不是瞌睡的驾驶感应器,检测我们是否酒驾的监测仪,甚至鉴别我们是不是亲自驾驶的面部识别器,这些产品被用来代替我们进行决策,并代替我们对行为准则做出判断,我们的责任被推卸到了智能科技之上,自主控制和决策的权力也被掠夺。

⑦在智能革命暗潮汹涌的今天,人们应该反思,智能科技会为我们找到最完美的道路,智能科技也会为我们解决所有潜在的问题,但这样标准化的完美真的是人类所期待的吗?标准化的完美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也必定会扼杀我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如果所有的错误都被智能产品挡在门外,那么生活中灵感和创意也不会涌现。人类之所以能够在科技和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前进,正是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曾犯了一些错误、出了一些差错,而这往往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突破。如果没有了错误和创新,那么我们与通过程序设定好的机器人又有什么两样,不再有差异、矛盾甚至冲突的出现,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都会被一板一眼的固定模式取代。

⑧因此,智能设计师应该能够意识到,一个真正人性化的智能产品不是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偏离正确轨道的监视器。科技存在的意义并不是把我们从解决问题中解放出来。相反,我们应该将智能科技融入我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要的并不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标准化”未来,而是可以帮助人类克服并解决未知挑战和挫折的独特经历。这样,拥有智能科技的未来才不会是一条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宽敞直路,而是充满着无限可能的精彩冒险。

问: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3.阅读本书P 66《第六种自由》,回答以下问题。

问:分析⑥⑦⑧三段的论证思路。(4分)

4.阅读本书P 41《出租车接入网约车平台顺应融合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问:第⑥段中,作者认为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融合发展,离不开监管模式的统筹融合,后文是如何对此展开论证的?(4分)

5.(2019·青浦·二模)

提升文创竞争力有必要“两头走”(www.xing528.com)

①故宫又上了头条——因为预约“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的人数过于火爆,故宫官网被网友“瘫痪”了。近年来,故宫在文创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故宫文创携手世茂以“快闪店”的形式登陆上海,独特的展览形式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故宫的做法给上海打响文化品牌、提升文创竞争力,可以带来不少启示。

②21世纪,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从综合竞争力演变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构建城市品牌成为挖掘城市内在价值、在城市竞争中实现差异优势的重要举措。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和资源,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在此汇聚。改革开放以来,也创造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但冷静来看,上海现有的文化产业链是不完整的。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文化与品牌断裂、文化与大众割裂,导致上海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上缺乏足够多的核心竞争力。

③如何做出真正有内涵、能推广的文化品牌,如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城市文化品牌?结合现实挑战,有必要“两头走”:一头做精做深,尊重传统,提升文化文艺价值;另一头与市场对接,把传统和当代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老百姓更接近艺术,更愿意体验文化。

④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要尊重传统,并将其内涵进行充分阐释和挖掘。这就需要通过作品、人、环境三大要素来实现,即通过作品本身内涵的挖掘、文化工作者思想引领的加强、科技文化融合手段的环境支撑三个要素来实现。

⑤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并以建筑、路名、符号等形式将各种故事隐藏于上海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正是精品创作的直接源泉。同时,对经典作品再创作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可以看到很多致敬经典、追缅先烈的作品。

⑥古往今来,文化都是靠匠人精神传承的。匠人精神之于文化,是引领和指导,更是生根发芽的根基。杨致俭古琴制作技艺工作室就是一个例子。

⑦从深层次来看,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技术革命与200多年之前的工业革命有着本质区别。它是建立在互联网逻辑基础之上的信息革命,而信息态的虚拟价值恰恰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质上是创意与创新融合,是以科技推动创意的质量和产业化。技术能够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的表现力和创作力、提高创意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这在影视制作、游戏、会展、广告、主题公园、建筑设计等行业尤为明显。

⑧文化品牌的另一头应该与市场对接,把传统和当代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存在一批质量过硬的文化品牌,如许多老字号产品过硬,但缺乏将产品推向更大市场的契机;不少演出院团拥有好的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却缺少能够帮助这些好作品、好产品实现产业化的人才,更缺乏能够挖掘和提供这类人才的机制和平台。

⑨文化品牌的打造,在关注内涵提升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市场、受众的需求及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将文化创作与现代文化消费整合是文化领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对外传播角度来看,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依然停留在“京剧和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如果想扩大文化品牌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产业化;要实现文化上的自我突破,也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产业化。

⑩目前,文化产业化的首要发展目标是使文化产业回归市场本位。而要让文化产业回归市场本位,首先要靠人才,不仅要引进好的创造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和引进具有营销、广告、中介、经营等相关能力且能把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转化为畅销产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文化和市场需求的纽带,是文化产业大众化的关键。

⑪平台也是一个关键要素。平台是将创作、表演、企业、媒体、受众嫁接在一起,生产出市场喜闻乐见又兼具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的产品,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所在。在这一方面,上海民营院团的发展正在提供借鉴和经验。它们的创作活力和创作质量深刻带动了艺术潮流,体现出强劲的市场爆发力。特别是,一些年演出场次破万的数据,更说明它们受到了不同群体的喜爱。

⑫就发展模式而言,平台资本的多元化也是成功的基础要素。国家艺术基金的注入、大企业的投资和众筹赞助,多元化的“输血机制”使得民营院团的发展拥有强劲势头以及后劲。

⑬文化要活起来,还需实现不同文化资源之间、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等的嫁接,这就要有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上海的张江文化创意园区就是典型的机制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案例。在张江文创区,探索、钻研、合作是三个明显特质。前两者意味着对市场的把控与前瞻,后者则是文化资源的整合与重构。

⑭在做活做新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不能把精品化和大众化割裂开来。精品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只有具有真正文化内涵的作品,才能被老百姓所认可;大众化是精品化的检验,只有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文化作品,才能长久地流传下去。我们要通过精品化将当代作品转化为经典作品,再通过大众化、市场化将经典作品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经济价值,又能满足老百姓的精神追求,从而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选自《解放日报》2019年2月26日)

问: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6.(2019·杨浦·二模)

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

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美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②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以后,机器自动写小说、作诗、作曲、作画等程序软件的广泛应用,充分展示了信息科技强大的艺术功能,多媒体、超文本的便捷操作,大大提升了数字技术的审美水平。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码摄影、手机视频以及层出不穷的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广泛使用,让数字技术工具及其内容承载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生动写照,其所创造的艺术新形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艺术世界。现代可视化技术将数码计算、胶片处理、视屏影像等扩大到三维音响和虚拟实体的仿真技术领域,将看不见、摸不着的超宏观世界(如宇宙星云分布)或超微观世界(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甚至一些非感性的科学法则等,都实现可视化处理。中国古代诗论家所推崇的那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诗意胜境,被营造得切切诱人。原本抽象的法则规律和无涉情感的技术工具,借助新技术自身的优势,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活多变的融视觉、听觉乃至触觉体验于一体的想象性诗意空间,释放出了无比丰富的感性魅力,蕴含着艺术审美的诗意,它们在带给我们更加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让我们获得更新奇的审美享受。有研究者指出过这一点:“实际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________________。”

③数字传媒技术的艺术功能和审美特性改变了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形成了现代艺术观念的“祛魅”方式。电脑的“无所不能”和网络传播的“无远弗届”,已经把最便捷的“祛魅”工具交给了普通网民。键盘、鼠标的“屏幕叙事”让“咫尺天涯”凝聚为“瞬间永恒”,只需“挫万物于光标之处”,便能“得精彩于眉睫之前”。人类曾认为获得“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理想”,“但是,电脑与现有通信线路的联姻将使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这个目标”。

④不过,此时还应该看到,“技术的艺术化”或“艺术的技术性”留给我们的并非都是赏心悦目的诗意享受。“高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理性,在揭穿迷信、打破神话、终止愚昧的同时,也可能熄灭留存于人们心中的那盏诗意幻想的油灯。阿波罗号登月成功终结了嫦娥舒袖、月兔捣药的广寒宫神话;试管婴儿降生给生命孕育的神秘和血缘人伦的神圣打上了问号;直拨电话、光纤通信、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确实方便快捷,却又消除了昔日那种‘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槐花盼郎来’‘望尽天涯盼鱼雁,一朝终至喜欲狂’的脸红耳热的幸福感。还有高速公路上的以车代步和蓝天白云间的睥睨八荒,让人体验到了激越和雄浑,但同时又排除了细雨骑驴、竹杖芒鞋、屐齿苍苔的舒徐和随意。”

⑤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审美性给既定的艺术范式造成了影响。网络文学、数字艺术、动漫游戏等,长于采用图文语像汇流的多媒体样式创造出“通感”化的艺术形式。于是,网页顶替书页,“看”代替“读”,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新媒体审美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范式。昔日的“物理艺术”变成了融图像、文字、视频、音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作品,它们音画两全、界面旋转、声情并茂、图文并显,完全相异于传统的艺术却能相容于现代技术。覆盖星球的联网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手机等各种电子接收终端,它们的工艺设计、精致程序和强大功能本身就是一件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而网页上排列的菜单和指令,各类链接、选择标记、期待点击的变色字符,等等,无不蕴藏着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和无以穷尽的信息奥妙,足以让欣赏者观古今之悠远、通四海之浩瀚,这不就是审美的境界么!而在艺术审美观念上,数字传媒技术也从多个方面改写了传统艺术审美的逻辑原点。例如,现代技术审美奉行“自娱以娱人”的功能模式,坚守的是“娱乐至上”的文化理念,用草根性视听快感实现消费意识形态的价值表达。从审美主体性上看,新媒体把创作主体的身份从“作家”转换为“写手”,从“艺术家”变成技术“操盘手”,把“人人都可当作家”的梦想变成网络现实,这便是数字传媒特殊性规制的技术审美性的必然结果。

问: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7.(2017·徐汇·二模)

①尽管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什么是网络文学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如果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不再存在网络文学的概念,相反会出现“纸质文学”的概念。除了作为“博物馆艺术”传承的纸质文学外,网络将成为一切主流、非主流文学艺术的平台。

②目前的网络文学以类型小说为主,但也不是铁板一块。随着2012年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针对移动受众阅读时间碎片化的特点,一些主打“小而美”①的App终端应运而生,如韩寒主编的《ONE·一个》,中文在线推出的“汤圆创作”,专门发表短篇小说的“果仁小说”,此外,微博、微信公共账号也是相当活跃的个人作品发表平台。与此同时,传统文学期刊也开始进行“网络移民”,如由《人民文学》杂志推出的手机阅读平台“醒客”也于2014年7月上线。不过,传统文学要成功地实现“网络移民”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穿越”,而是要经过脱胎换骨的“重生”。“内容一经媒介必然发生变化”,这是麦克卢汉那句“媒介即信息”断言的重要含义。所以,与其我们现在努力参照纸质文学的概念定义网络文学,不如直接去研究“网络类型小说”“直播贴”“微小说”这些自然生长起来的网络文学形态,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③媒介革命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了,网络时代主流文学的建构必然是以网络为平台的。在这个汇集各种年龄、各种文化结构和文学趣味的“全平台”上,占据主流的应该还是类型小说,这是大众阅读需要决定的,也是文化工业的性质决定的。在理想的状态下,类型小说应该是分层的。其实网文作者现在就有“小白”和“文青”之分,“小白文”追求“爽”,“文青文”在追求“爽”的同时,还强调文笔和情怀。“文青”的粉丝团在人数上通常比不上“小白”,但文化层次和忠诚度都更高。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另类”的“文青”代表着类型文中的精英倾向——这里不是光有几个“大神”,还有他们大量的铁杆粉丝。由于网络文学即时互动的特点,每一部小说都凝聚了无数“集体的智慧”,作者更像是“总执笔人”。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铁粉”出钱出力、鼎力支持,在“小白当道”的总体阅读环境下,“文青大神”是活不下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几流读者才有几流作者。

④在大众的类型小说之外,还应该有各种小众的圈子,如“耽美圈”“同人圈”,以及上面提到的各种“小而美”等文学形态。这些“非主流”的小众圈子或有亚文化色彩,或有纯文学趋向,在文化观念或文学观念上进行探索,它们探索的成果可以推动更大众、更主流的文学的不断发展。对小众成果的吸收主要是由大众文学中的精英圈完成的,他们不但要吸收各种小众的文学成果,还要与思想界和文化界保持连通。大师级的大众文学作品不是只满足受众的阅读欲望,还要缓解他们的焦虑,安抚他们的灵魂,网络文学这样的“集体创作”更是如此。如果这些作品能够与主流价值观对接,甚或参与主流价值观的建构,就自然是实至名归的主流文学。

⑤在主流文学建构的过程中,精英批评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现在这部分工作主要是由“精英粉丝”自发完成的。学院派研究者如果要有效介入,必须重新调整定位。这不仅意味着研究方法的全面更新,同时也意味着研究态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能再以中立的、客观的、专业的超然态度自居,而是要以“学者粉丝”的身份进行“介入式研究”。研究成果发表的空间也不应只局限于学术期刊,而是应该进入网络生产场域。比如,对于现在网络文学的研究,如果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能够对具有精英倾向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在点击率和网站排行榜之外,再造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精英榜,影响粉丝们的“辨别力”与“区隔”,那么就能真正“介入性”地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并参与主流文学的打造了。

[注]①小而美:在一个大工业生产均质化的时代,提倡“选取一个点,做到极致”的理念。

问:(1)概括第④段的行文思路。(3分)

(2)下列对第⑤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呼应开头,强调“精英粉丝”对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B.承接上文,阐释“学者粉丝”研究网络文学时必经的路径

C.深入一层,阐述精英批评有效地介入主流文学建构的对策

D.总结全文,提倡主流文学的打造必须要进入网络生产场域

8.(2018·静安·一模)

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

①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移民,但是移民的确会带来很多相应的问题。移民带来互补性和多样性,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好事,尤其是文化领域,文化和民族多样性有益于产生重大的思想。特大城市的真正挑战在于,不同的人,习惯、文化、宗教都不一样,如果移民的融合做得不好,多样性就可能转化为冲突。如果移民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那么,促进移民在人口流入地的融合就是必需的。未来,在公共服务逐步削弱直至消除户籍歧视之后,文化融合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个长期以来缺乏劳动力自由流动,且地域文化非常强的大国来说,社会心理上的排外将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那么,中国各地是不是存在社会心理意义上的排外现象呢?我们不妨从方言的角度来管窥一下文化融合的问题。

……

问:作者在第①段是怎样逐层推进提出“文化融合”这一论题的?(4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