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供范例助力学生借鉴语文阅读教学

提供范例助力学生借鉴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问卷中关于“自主修改困难”的调查反映,69.7%的学生认为缺乏范例参照是造成自主修改困难的重要原因。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修改时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示范供学生参照借鉴,比如:名家文章修改范例引领、教材实例参照、教师示范修改、名家修改范例等。这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与积累以及必要的写作基本技能有密切关系。文言文篇目里也有不少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写作范文。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同时也是榜样。

提供范例助力学生借鉴语文阅读教学

学生问卷中关于“自主修改困难”的调查反映,69.7%的学生认为缺乏范例参照是造成自主修改困难的重要原因。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修改时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示范供学生参照借鉴,比如:名家文章修改范例引领、教材实例参照、教师示范修改、名家修改范例等。

1.引导学生借鉴教材范例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或者有内容但是不知道怎么写。这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与积累以及必要的写作基本技能有密切关系。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人选篇目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借鉴写作手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借鉴教材中的典范之作,用范本之“长”对照己文之“短”,从而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从写作技法上来讲,像《老王》中的片段连缀、多事多角度写人叙事、精彩的细节描写等,就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和学习;再如《合欢树》一文中托物言志的手法,《跨越百年的美丽》中侧面描写的手法等都是很好的范例。文言文篇目里也有不少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写作范文。例如《项脊轩志》里的精心选材与细节传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个性化语言描写以及借景抒情艺术手法都可以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学习。从材料积累、情感体验来说,教材中主题单元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维度,编排了“生命体验”、“美好亲情”、“人我之间”、“山水情思”、“感悟自然”等,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材料,梳理材料,弥补对生活体验的不足。

下面是高一学生万同学所写的命题作文《我的邻居》中的片段:

(修改前)

据他自己讲,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失去一只手。他是那场战争中他们连唯一苟且偷生活下来的人。复原回来后,他和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很孤单。赖以活命的是他退伍回来后的那些微簿的养老金。他家让人感觉阴森可怖,所以邻居们不太和他交流,避而远之。但我喜欢听着老夏的故事,还有饼干吃。可是妈妈总要扯着嗓子叫我回家,老夏就催我回去。

后来居委会选他当组长来管理楼层。老夏每天在整个大楼来来回回地走着,似乎找到了当年打仗的感觉。有一回,他抓住了一个企图入室盗窃的贼,从那以后,邻居们对他变得友善多了。

过了些时候,老夏病了,不知道什么病。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工作。以后就消失了。

有一天放学,我走到大楼门口,正看见老夏,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我吃惊地跑上前:“哎呀,夏爷爷,你怎么病成这样了?”他把一枚奖章递给我,喘了半天,才说:“这是给你的!”

我眼睛一热,伸出手扶住他的胳膊,太瘦啦,瘦得让人害怕。

此次写作训练的目标有二:一是学会用片段连缀的形式来写人叙事,二是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小万同学的这篇文章做到了用片段连缀的形式来叙事,但人物的形象还不够饱满,给人的印象不够深刻。这次习作中很多学生都出现了类似问题。修改前,让学生重新读了《老王》,思考为什么老王的形象能够刻在我们脑海里,并试着学习作者的技法,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

下面是小万同学修改后的作品的片段:

(修改稿)

据他自己讲,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失去一只手。复原回来后,他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确实是那场战争中他们连唯一苟且偷生活下来的人。赖以活命的是他退伍回来后的那些微簿的养老金。家里还有个老母亲,此外似乎没有什么亲人。他家黑漆漆,只有几件破旧的家具,门外往里看,让人感觉阴森可怖。邻居们不太和他交流,避而远之。但我很喜欢他,因为他总有讲不完的打仗的故事,还有各色各样的小饼干。每回我正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夏的故事,吃着老夏的饼干时,妈妈总要扯着嗓子叫我回家。老夏总是微笑着对我说:“快回去吧,别让妈妈着急!”

后来居委会选他当组长来管理楼层。老夏欣然地在整个大楼来来回回地走着,仿佛找到了当年打仗的感觉。有一回,他竟然用独臂抓住了一个企图入室盗窃的贼!从那以后,邻居们对他变得友善多了。

过了些时候,老夏病了,不知道什么病。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工作,以后就消失了。有一天放学,我走到大楼门口,正看见老夏颤颤巍巍地扶着大门,面色死灰,脊背弯成明显的C形,似乎一片树叶也能将他压倒。我吃惊地跑上前:“哎呀,夏爷爷,你怎么病成这样了?”他朝我伸出一只手,手里握着一枚奖章,喘了一阵,才慢慢开口说:“给你的!”

我眼睛一热,伸出手扶住他的胳膊,瘦骨嶙峋的,让人害怕。

修改稿中明显看得出万同学从《老王》里面汲取了一些有益的方法,并且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了。比如描写病人膏肓的老夏“颤颤巍巍地扶着大门,面色死灰,脊背弯成明显的C形。似乎一片树叶也能将他压倒”,颇有几分杨绛的笔法。此外,他在叙述过程中增加了描写,或用以烘托,或凸显人物个性特征,使得原本平铺直叙的文字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读来令人动容。

2.教师示范修改

任何形式的教学,范例教学永远比空洞教条的说教来得更有效。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同时也是榜样。作文修改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修改可以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的示范修改包括如何规范使用修改符号,提示学生自主修改的方向,呈现具体修改的路径等,目的是向学生呈现完整的修改过程,供学生学习模仿并逐渐摸索出文章修改的心得,能够独立进行文章的修改。

例如:作文《我有你爱我》。

(原稿)

我有你爱我

在我记忆里,你是我亲人中除了父母之外待我最亲的人了。

小时候因为生活所迫,我成为不折不扣的留守儿童。也因为没有父母的呵护管教,成为别人口中没教养的野孩子。因为调皮得像个男孩,所以很少有人疼。加之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我变得更加孤寂无援。

奶奶总把好的都留给弟弟,总是责怪我的野蛮无知会带坏弟弟。我想,可能她是爱我的,只是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爱罢了。

可我总觉得得到的太少,所以变本加厉地叛逆。(www.xing528.com)

我并不优秀,尤其学习极差。那次期末考试数学班级倒数第一。可那分数并不是我的,有十几个同学忘写名字,老师让大家认领,弱势的我被逼无奈选择了最糟糕的成绩,这一切在大家眼里理所当然,不爱学习的坏小孩考倒数第一,完全符合逻辑。放学回家被奶奶狠狠打了一顿。可你轻轻拥住我,为我拭去眼泪,心疼地安慰我。那一次,我记了一生一世。

我是先天性近视,可老师又偏偏是按学习成绩排座位。我理所当然被排坐在最后。班主任是个恪守古板的人,极其偏心好学生,厌恶成绩差的学生。你那时刚患了严重中风,知道了这件事,马上来到我学校,在办公室恳求班主任把我换到前排,她没答应,你便来到我的教室外看着我。在阳光下站了一下午,回家脚疼得厉害,躺了整整两天。事后,你又去她家拜访她,偷偷塞了几桶油,她才不惰不愿地把我换在了靠前排的位置。我坐到前排的那段日子,学习有了明显提高。

可是爷爷,为什么你那么早就离开我?我如此努力,如此努力地证明自己,你却没有看见。

你走的那天,我哭得撕心裂肺。我幼稚地以为再也没有人会心无芥蒂、毫无保留地爱我。

我端详着你安静的脸庞,毫不忌讳地伸手抚摸你。回忆绕心间,久驱不去。

我感叹物换星移,感叹人间冷暖,叹不回你轻轻一笑,叹不去你在我心中的独家记忆。

我愿下辈子化身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你从桥上走过。

(教师示范修改稿)

我有你爱我

我依稀记得你的笑颜,只有你能容忍我的任性,只有你能哄我入怀。

小时候因为生活所迫,从我记事起,父母便远赴外地打工。我便成了不折不扣的留守儿童。也因为没有父母的呵护管教,成为别人口中没教养的野孩子。因为调皮得像个男孩,所以少有人疼。加之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总把好的都留给弟弟,总是责怪我的野蛮无知会带坏弟弟。于是我变得更加孤寂无依。

我并不优秀,尤其学习极差。那次期末考试,数学班级倒数第一。可那分数并不是我的,有十几个同学忘写名字,老师让大家认领,弱势的我被逼无奈选择了最糟糕的成绩。这一切在大家眼里理所当然,不爱学习的坏小孩考倒数第一,完全符合逻辑。放学回家被奶奶狠狠地打了一顿,我在你怀里哭得稀里哗啦,却依然执著地哽咽着说:“那不是……不是……我的试卷。”奶奶一定以为是借口吧,事惰发生在我身上,毫无意外地会被认为劣性难改地在找理由。可你轻轻拥住我,为我拭去眼泪,心疼地说:“我相信你,下次做给他们看,你行的。雯雯,笨鸟先飞啊。!”“你才是笨鸟嘞!爷爷最笨了。”“好好,爷爷笨!……”那一次我化悲为喜,看似玩笑的话语,我却记了一生一世。

我是先天性近视,可老师又偏偏是按学习成绩排座位。我理所当然被排坐在最后。班主任是个恪守古板的人,极其偏心好学生,厌恶成绩差的学生。你那时刚患了严重中风,知道了这件事,义无反顾地一瘸一拐地来到我的学校。在办公室低声下气地恳求班主任把我换到前排,她没答应。你便来到我的教室外,透过窗户静静地看着坐在最后一排的我。在阳光下站了一下午,回家脚疼得厉害,躺了整整两天。事后,你不甘心,又去她家拜访她,偷偷塞了几桶油,她才不惰不愿地把我换在了靠前排的位置。我坐到前排的那段日子,学习有了明显提高。你笑得咳嗽起来,直说努力没白费。

可是爷爷,为什么你来不及看我展翅翱翔,便撒手人寰?我如此努力,如此努力地证明自己,你却没有看见。你走的那天,我哭得撕心裂肺。我幼稚地以为再也没有人会心无芥蒂、毫无保留地爱我。我端详着你安静的脸庞,毫不忌讳地伸手抚摸你。回忆绕心间,久驱不去。

物换星移,换不回你慈祥一笑,移不去你在我心中的独家记忆。但,我有你爱我,未来的路上,我不寂寞。

教师课堂指导:将修改稿和原稿都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比照原稿,找出改动过的地方,加以讨论评析。学生在比照和评析的过程中逐渐明了怎样改,为什么改,改得怎么样。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作出不同于老师的修改。在此过程中,学生在脑海里逐渐建构起记叙文修改的策略,同时对记叙文修改策略的运用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3.借学生优秀范文引路

学生的优秀习作也是很好的示范,其作用甚至超过教材的示范和教师的“下水”示范。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的效率最高。作文讲评课上,通过欣赏同伴的优秀习作或片段,品评其突出之处,能让其他同学产生学习与仿效的愿望。

以命题作文《往事并不如烟》的修改为例。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材料雷同,老旧,不新颖;二是缺乏描写,叙述为主,语言欠生动;三是缺乏情感或认识上的转折。从题目上看其实包含了三层写作要求:一要写往事;二要从浩如烟海的往事中找到那些没有如烟散去的事件,也就是在心灵上留下“刻痕”的事件;三要抓住“并”字,体现情感或认识上的转折。班上小李同学的习作让人眼前一亮。他在选材上并非多么新颖,但是他的高明之处是善于构思,借花喻人,一则写出爷爷病重的往事留给自己的深刻启迪;二则也委婉含蓄地写出对爷爷的规劝:往事虽然已经逝去,但爷爷曾经付出的爱和努力永远不会逝去。细节上不乏精彩之处,尤其是对爷爷未生病前神态动作的描写“满面红光,说话总爱挥舞着胳膊”和生病后的眼睛描写“无力地倒在床上,眼珠一动不动,空洞地看着窗外的一切”,两相对比,生动地刻画出爷爷患病后失去生活斗志时形如槁木的样子。以下为例文。

往事并不如烟

天灰茫茫的,小小的房间里透出一点点淡淡的潮湿。天上压着的云片,就像屋顶脱落的白粉。来到老屋门口,一切都是如此破旧,但回忆起往事,就像二三十年代的默片那样悄无声息,如丝如烟。只有荼靡花开得依旧灿烂,漫漫花雨裹着雨丝,落到脸上竟有些发痒。

翻开爷爷生前一直锁着从不让人看的抽屉,抖出一张旧照片,仔细一瞧,上面是我,是我很小的时候拍的一张照片,身后的荼靡花开得灿烂,荼靡花的枝好完整。

自爷爷生病以来,因为化疗,头发就像荼靡花瓣凋落一样掉得厉害。我们来看他,他会哭;我们走的时候,他也会哭。捧着一枕套的头发,他只有一直地叹气。一阵风吹过,花瓣落了一地,满地凄凉。爷爷不多话,只会把心事藏在那个带锁的抽屉和他的心里。

爷爷就像一幅素描,永远是静静的。也许是耳聋,也许是生病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使他屈服。他曾风光过,工作时年年有奖状。他就像对我一样小心翼翼地对待它们,装裱起来挂在墙上,满屋子金灿灿的。那时爷爷满脸的红光,说话的时候总爱挥舞着胳膊。爷爷是老教师,应该说桃李也满天下了,可是生病后来看望他的学生,没有几个,也许他为此忧伤吧。可是一旦有人来看望,他想到自身这个样子,又唉声叹气:“哎……不中用了……”说着就老泪纵横。等访客走了,他就无力地倒在轮椅或床上,眼珠一动不动,空洞地看着窗外的一切。屋外荼靡繁花似锦,他不惊喜,屋外秋风残卷落叶,他不悲哀,他静静地如素描一样。只是偶尔抬眼望望满墙的奖状。

淅淅沥沥,是荼靡花在哭泣吗?不,窗外在下雨。我走出屋子,撕扯下一小片花瓣,放在嘴上,还有佘香,淡淡的,又浓浓的。荼靡花随风摇摆,它似乎知道什么。奶奶说,爷爷的病惰应该可以好转的,但他整天在悲观中叹气,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可那照片上的花是的的确确绽放过的,那些挂在墙上的奖状实实在在是您获得的,还有窗外的荼蘼,真真切切地谢了又开了……往事不会如烟散去,它一直都是最值得珍藏的回忆。

开到荼靡,并不意味着开到末路。爷爷,我会在院子里种满荼靡花,让它一朵接一朵地永远开下去。

这篇范文在全班交流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作者的构思艺术,以花喻人,虚实结合,借花抒情的手法令同学们赞叹不已。此外,文中的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性格特征,这一点也给同学们很多启发。课后,大家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几天后交上来的文章里,就出现了好几例借物写人的文章,在细节描写上也明显用心不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