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塅镇:连续四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铜鼓年鉴2020

大塅镇:连续四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铜鼓年鉴2020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益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六届江西省文明村镇、被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先进行政村;大塅镇居委会被省减灾委、省应急管理厅授予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这是大塅镇继2016年、2017年、2018年之后,连续第四年荣获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称号。参赛大米和稻谷样品采集自铜鼓县大塅镇凤竹村有机稻种植基地。

大塅镇:连续四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铜鼓年鉴2020

【概况】2019年,铜鼓县大塅镇位于县境东部,辖大塅、浒村、鹤吼、双红、古桥、交山、隘口、公益、九龙东风、凤竹、浒口、谭坊行政村和1个集镇居委会。户籍总人口18865人,其中城镇人口3789人、乡村人口15076人。全镇国土面积212.253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71.04公顷、森林面积18295公顷、林木绿化率88.6%。财政总收入1357.4万元,其中地方收入完成数633.4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银粉、铝镁合金粉、高氯酸钾、电子配件。粮食总产量7688吨,其中谷物类7430吨、豆类(大豆、豌豆)61吨、薯类(马铃薯、甘薯)197吨。经济作物蔬菜食用菌产量4027吨、瓜果类(西瓜香瓜)产量617吨、茶叶绿茶、青茶、红茶白茶)总产量1104吨;生猪出栏数4373头、山羊出栏数5126只、兔出栏2110只。全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65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97人。全年减贫195户607人,完成扶贫移民搬迁556人。争取项目资金2397万元,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空壳村”,全镇14个村(居)均有集体收入,其中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天柱峰景区成功创评国家4A级景区。年内,大塅镇荣获“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全市新农村(秀美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先进单位(秀美示范乡镇)、“五无”乡镇(街道、场);凤竹村“万象优982”有机稻米获全国第二届优质稻品种食味品种金奖。公益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六届江西省文明村镇、被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先进行政村;大塅镇居委会被省减灾委、省应急管理厅授予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浒村村时氏祠堂被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授予“全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

机构改革】根据《中共铜鼓县委办公室、铜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鼓县大塅镇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铜办字〔2019〕130号),大塅镇党政机关由原内设党政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挂林业办公室、环境保护办公室、统计办公室牌子)、社会事业办公室(挂民政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旅游服务业管理办公室牌子)、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五个职能室调整为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扶贫工作站与农业农村办公室综合设置)、社会事务办公室(退役军人服务站与社会事务办公室综合设置)、财政经济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定机关行政编制30名,在编在岗22人。根据工作职责,设置2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分别为便民服务中心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便民服务中心定事业编制26名,在编在岗20人;综合行政执法队定事业编制10名,在编在岗2人。县直部门原设在大塅镇的财政所、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水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动物防疫检疫站)及镇本级设置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文化站、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事务所等不再保留,继续保留派驻体制的机构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分局、自然资源管理所、林工站、交警中队、基层法庭、税务分局,实行双重管理,纳入镇统一指挥协调工作机制。

【环境整治工作】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年拆除“三房”639栋74279平方米,清理垃圾、土方451处,整治规范公路沿线菜地118处,实施房相房貌改造593栋,整治成效明显。全年开展7次环保督查,查处野外用火6起,关停、拆除存在环境污染的养殖场23个、纸箱厂1个、碎石场1处。完善环保整治队伍及设施建设,新增洒水车、执法车各一辆。公路沿线加种景观树木500余棵。新建集镇污水处理站,平均每月处理集镇生活污水约5000吨;各村保洁人员定期清运生活垃圾,全镇平均每月处理垃圾约280吨。有序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全镇建成农村公益性墓地7个,火化率排名全县前列。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等各项制度,全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荣获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0月8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联合发布《2019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大塅镇再次榜上有名。这是大塅镇继2016年、2017年、2018年之后,连续第四年荣获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称号。

【“万象优982”荣获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4月13日上午,全国第二届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金奖在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会场揭晓,15个粳稻品种和15个籼稻品种上榜。经过层层选拔和专家们现场品鉴,产自铜鼓的“万象优982” 有机稻米入选全国15个籼稻优质稻食味品质金奖。此次参评的“万象优982”品种由江西省种子管理局推荐选送,由江西红一优粮农业有限公司铜鼓基地提供米样。参赛大米和稻谷样品采集自铜鼓县大塅镇凤竹村有机稻种植基地。铜鼓生产的“万象优982”有机米,畅销广东、北京、上海,沪港澳专供米市场零售价高达40元/斤。“万象优982”种植面积666.67公顷。

【被评为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12月27日,江西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布大塅镇达到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标准,被认定为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大塅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依法治镇”发展战略,围绕全面建设“五型”政府和打造“国内知名休闲养生小镇”奋斗目标,突出生态经济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游步道、停车场、展示馆、农产品展销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完成饮水工程4个和5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成功打造出汤里森林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柱峰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浒村乡村旅游示范点(省4A级乡村旅游点)、华浒林泉景区等,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泡泉的旅游产业,吸引诸多省内外游客,极大的拉动当地和周边乡镇的就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

【荣获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12月24日,大塅镇被省减灾委、省应急管理厅授予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年初,成立由镇党委书记牵头、各位党政班子为成员的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综合减灾示范乡镇创建、运行、评估工作。同时编制全镇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针对自然灾害风险地图上可能发生灾害的类型、地点、灾害影响范围、可能被影响的重要设施和建筑物、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紧急转移路线、防火减灾资源的信息做明确标记。组建20多人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消防车灭火器等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训练,提高应急救援实战能力。投资5万余元,储备铁锹、灭火器、对讲机救生衣等救援工具和应急药品,并与相关企业签订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供货运送协议。利用宣传板报、橱窗、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手段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宣传本土主要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方式方法和防御指南,让居民知晓各类灾害风险及其分布、应急避难场所及其行走路线。通过“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深入学校、走上街道开展综合减灾知识宣传,向公众发放防火减灾知识宣传单,宣传效果覆盖全镇。

大塅集镇街道

【脱贫攻坚】拨付财政扶贫资金1447.3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594.35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47.75万元,发放教育补贴48.645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8户404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指标37户,享受教育补助贫困学生达462人,建设建成39个扶贫项目,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扶贫专岗惠及100余人,发放岗位工资1.7万元;发放贫困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19万元。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期50余人,采集贫困劳动力信息1201人。全年实现贫困人口减贫195户60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双红村和凤竹村脱贫摘帽。

【省、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大塅镇召开】6月5日至6日,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宜春市铜鼓县大塅镇召开。12月24日,宜春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铜鼓县大塅镇举办。两次旅发大会通过推介表演的形式,向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介绍展示江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大塅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开拓新局面。

【成立金桥示范区】8月23日,金桥示范区挂牌成立,铜鼓县创建“美丽宜居示范县”正式拉开帷幕。按照全域规划建设、全面长效管护、全民共树新风、全新发展产业、全力组织推动的“五全”要求,以谭坊村、古桥村、交山村、隘口村、公益村五个行政村为核心,大力开展村庄整洁、农村“七改三网”,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创建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栽花植树绿化美、院落设计协调美、和谐建设家风美的宜居庭院,全面构建规划一张图、整治一盘棋、环卫一体化、乡风文明佳、产业特色浓的典型示范样板。按照美丽宜居“七个有”的标准,推动金桥示范区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即是实现产业错位发展、环境更加秀美、人气更加旺盛、乡风更加文明。截至年底,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金桥示范区,完成游步道、公路、停车场、房车营地、展示馆、农产品展销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完成饮水工程4个和谭坊、公益、隘口、古桥、交山5村的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区游客接待中心正式投营,整体规划设计完成。

【浒村村时氏祠堂获全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7月,浒村村时氏祠堂被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授予“全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浒村村时氏祠堂从2017年开始,将祠堂作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载体,开展“法律进祠堂”工作,破解农村法治文化建设难题。该村依托春节团拜、清明扫墓、冬至祭祖等宗族活动为契机,开展多形式普法宣讲活动,向村民宣扬爱国爱家、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遵纪守法等道德法律知识。在祠堂建立法治文化活动场所,开辟法律大讲堂,假日课堂、以案释法讲座等活动。同时将民主法治创建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将法治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更接地气的法治宣传方式,增强村民法治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举行第七届“大塅杯”全民健身运动会】11月10日,第七届“大塅杯”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大塅中心小学举行,全镇16个代表队(13个行政村,1个集镇居委会,1个镇机关代表队,1个老干代表队)200余名村民参加。此次运动会设立个人比赛项中国象棋乒乓球跳棋等,团体比赛项目投篮、飞镖、接力赛等。最终团体总分第一名双红村代表队,第二名老干代表队,第三名大塅村代表队。

【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9月27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在大塅镇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馆广场举行。此次文艺晚会由大塅镇党委、人民政府主办,整场晚会以歌舞、朗诵、快板为主,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大塅镇近年来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取得的成就。社会各界群众1000余人观看演出。

【大塅镇领导人】

王闰春 党委书记(任至9月)(www.xing528.com)

汪 嵩 党委副书记、镇长(任至9月)

    党委书记(9月任)

冯 亮 党委副书记

卢军平 人大主席

鲁永华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唐军党 委委员、组织委员

兰 星 (女)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李建冬 党委委员(3月任)、武装部长(4月任)

刘拥军 人大副主席

袁 帅 副镇长

潘 勇 副镇长

邹世鸿 副镇长(4月任)

李承杰 综治办专职副主任

李不凡 副镇长(挂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