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点融通教学方法成果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点融通教学方法成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了系统性的教学原则和渐进性的思路,我们已经对“点融通”教学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但是“点融通教学”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那就是具体的执教方法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点融通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确立起来。这套教材从2009年开始启动编选工作,用了6年多的时间在一线课堂反复打磨,所以比较扎实、好用,我们的国学经典“点融通”教学实践就是在这套教材的基础上展开的。

中小学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点融通教学方法成果

有了系统性的教学原则和渐进性的思路,我们已经对“点融通”教学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但是“点融通教学”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那就是具体的执教方法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点融通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确立起来。而具体的教学方法始终离不开“教什么”和“怎样教”这两个具体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以三年级《论语关键双语教学为例来加以探讨。

(一)《论语》关键词的选择原则

选择什么样的关键词就是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探索。

1.精选译本,开拓文化视野

对跨文化教学来说,译本的选择毋庸置疑是关键中的关键,而如何选择译本呢?我们的原则一方面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拘泥于某一个具体文本,而是多角度选择英译著作,力求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是但求其精、不求其多——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中相对锁定两三个经典译本。

关于《论语》,国内外已有多个版本的译本公开出版。其中,国外译者比较著名的有柯大卫(David Collie)、理雅各(James Legge)、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安乐哲(Roger T. Ames)等,国内译者著名的有辜鸿铭、刘殿爵、许渊冲、王福林等。译者所处背景不同,创作目的和翻译取向也各有差异、各有侧重。根据跨文化教学的需要,我们从中选择较为权威的,而且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代表作,最后确定了辜鸿铭、许渊冲以及理雅各的译著作为双语关键词选取的译著来源。这三者的翻译原则各具特色,辜鸿铭的翻译原则为“以西释中”,其立足于西方读者的视角,相对而言更贴近英语语言文化的接受习惯;理雅各采取的是直译、注释的方式,反而更加贴近中文原意;而许渊冲注重文学效果,多采用意译的方式诠释原文,文笔更为优美。这几个不同角度的译本互相参考就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跨文化教学的视野,把内涵做得更加丰富和精准。

2.依托教材,忠实经典文本思想

在中文教材方面,我们有一套郑国岱主编的课程,名为《国学》,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国学课程协同开发与建设实验教材”,已经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在2016年出版。这套教材从2009年开始启动编选工作,用了6年多的时间在一线课堂反复打磨,所以比较扎实、好用,我们的国学经典“点融通”教学实践就是在这套教材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安排教学活动时,我们先组织教师研读经典原文文本,明确文意,还选择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9]朱熹先生的《论语集注》[10]进行参照品读。在此基础上遴选出每一课时的关键词,以保障文本解读的规范性。

以《论语》关键词双语教学对接阶段对“君子”一词的选择为例:

原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6.18)

理雅各译:When the accomplishments and solid qualities are equally blended,we then have the man of virtue. [11]

许渊冲译:An intelligentleman should appear both cultured and natural. [12]

辜鸿铭译:It is only when the natural qualities and the results of education are properly blended,then we have the truly wise and good man.[13]

(画线部分为“君子”译文)

从上述译文中看,理雅各的翻译强调君子的道德品质,许渊冲与辜鸿铭则强调知识与教养的统一,共同点都是侧重于个人修养及道德品质。如果直接采用译文中的关键词,“virtue”“intelligentleman”对小学生来说较难且尚有争议,“wise and good man”虽相对简单易于理解,但只是对优秀、智慧的泛称,与仁爱、道德高尚的形象有所差距,在脱离文本语境时难以准确表意。关于“君子”,也有译者如林语堂、亚瑟·韦利使用“gentleman”来翻译。在《新汉英大辞典》中,“君子”对应的英文单词也为“gentleman”[14]。同时《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中“gentleman”的英文解释为“A man who is always polite and honest and considers other people’s needs; an old word for a man from a family in a high social class.”[15]据此看出中西方对“君子”概念理解有共通之处,皆有提及个人修养,而在核心理念上两者存在差异,“君子”更强调自身良好修养。“gentleman”除了个人修养,也强调社会地位。综上,我们改用“gentleman”一词讲授“君子”,既能立足于文本解读,又采用学生生活常见单词,减少学生的理解困难。尽管“gentleman”还不能完全展现“君子”一词的多层内涵,但重要的是,和其他几个翻译版本相比较,它最能够把“君子”在《论语》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意涵相对完整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跳出既定的三个跨文化基本对读文本选择了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对经典原著思想的忠实。(www.xing528.com)

3.结合学情,有效把控教学难度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因为跨文化视野下的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的开展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尝试,作为教师我们没有什么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作为学生孩子们也没有很好的接受习惯,所以这对于教师也好、对于学生也好,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学情做好教学难度的把控。实事求是来讲,《论语》的跨文化解读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实施难度,从译本中直接选出的关键词有时会存在学生难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立足学情,做到知识性与适度性的统一。例如在讲《论语》“仁智”单元时,我们第一课时凝练的关键词是“仁”(“the benevolent”),第二课时凝练的关键词是“智”(“the intelligent”),这两个概念的单词构成都比较复杂,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挑战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第三课时关键词凝练的时候既要注意满足单元教学主题的需要,又要注意不再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而本单元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是《论语》的“井有仁焉”章,这是一个生动诠释了孔子对“仁”与“智”关系理解的故事,其中的“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是读解的重点,但是如果直接在这里面选择一个关键词作为双语教学的内容那就会增加新的认知点,从而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对此,我们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面对“可陷”和“可罔”的风险,君子依然会毅然前行呢?那是因为君子心中有“爱”,所以我们就把“爱”(“love”)作为本课时的双语关键词。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一方面要告诉学生:“仁德”的君子也具有“智”的特质,仁并不是愚昧的善良,而是有智慧的“爱”;另一方面“love”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的英语单词,不会增加他们的学习难度,从而满足我们降低单元整体教学难度的要求。在第三课时的时候我们还进行“连缀成句”,对所学三个关键词进行整合,形成“I love the intelligent and The benevolent”(我爱智与仁),这样学生的认知就会更完整,印象也更为深刻了。由此我们就比较准确完整地把《论语》的仁智观传递给了学生,而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将来也可以比较准确完整地在跨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和阐发“仁”与“智”。

(二)《论语》关键词的教法

选择了合适的关键词,接下来就是怎么教的问题。

1.探析构词,理解“单词”

将“英语单词构词法”与“汉字字理教学法”相结合,把握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对关键单词进行构词分析,发现其独特的意义内涵。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汉字字形分析探究其结构中蕴藏的逻辑。笔者将两种方式同时运用于国学课堂,将《论语》关键词的中英文本形式进行分析对比,从东西方文化视角对《论语》关键词对比阐述,多角度解读。例如,讲到“习”时,理雅各译为“review”,有“复习”之意。根据其词缀特点,我们将“review”分解成“re”和“view”,进一步解释“view”可表示“看”,“re”是词缀,可表示“反复地”。“习”可理解为“反复地看”。而汉字“习”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文解字》言“习,数飞也”,即小鸟反复地飞。尽管文字形式结构不一样,但是都注重“反复地实践”的。基于此,尽管中西文化的表达形式不同,但是两者的文化观点都存在共通之处。

2.趣味“炼字”,体会意味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论语》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以其为基础的译著在关键概念、核心观点的翻译也是经过反复揣摩、推敲的。通过比较教学,获得准确理解的效果。

基于译本表达准确性进行赏析,即译本如何准确表达文本含义。例如“学”,作为《论语》开篇便提出的概念,其重要性无须赘言。理雅各将“学而时习之”的“学”译为“learn”而非“study”,两者之间在学习的程度上存在差异,“learn”常指初级阶段的学习,即“认识、了解”,“study”着重于“研究、钻研”。朱熹《论语集注》曰:“学之为言效也。”“效”便是仿效。可见“学”译为“learn”表示学习无论深浅都要时常复习之意。倘若译为“study”,在语义表达、所指群体(只是指对知识研究到一定程度的人)、范围上都不够准确。

基于译本表达深刻性进行赏析,即译本能否深刻表达文本内在蕴意。例如,在讲授“孝”时,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强调“尽孝”须“敬而养”,而“敬”,不同的译者也给出不同的观点。辜鸿铭认为“敬”是“the feeling of love and respect”,理雅各认为是“reverence”。理雅各强调“敬”是“尊敬、崇敬”,辜鸿铭则认为是不仅是尊敬,而且还是爱。基于此,辜鸿铭的“敬爱”将寄寓在“敬”基础上的深层次情感表达出来,更加符合孔子仁爱思想。

3.连缀成句,丰富意蕴

在对《论语》关键词进行趣味解读时,须注重课时之间、所选英文关键词之间的逻辑性,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便于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更加系统、完整的理解。采用“连词成句”的方式能够将较为零散的《论语》双语关键词知识串联起来,加深理解。在讲解“为学”主题单元第三课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时,笔者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进行英文关键词之间的逻辑构建。如表1,通过对“为学”纵深理解,学生既能明白“learn”和“review”的趣味知识,又可以理解“为学”须树立“勤学、乐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同时以“It is pleasant to learn constantly.”记诵和理解,使得《论语》关键词跨文化解读的意蕴更加丰富、完整。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教学设计片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