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者芒格的跨领域分析体系

智者芒格的跨领域分析体系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富兰克林对芒格的影响非常之大。它是由富兰克林整理的一本箴言集,部分箴言是富兰克林的原创,部分则是当时流传的民间智慧。芒格的观点是,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普世智慧”,就需要建立一个由多种重要学科的知识构成的分析体系。要避免陷入这种困境,芒格认为应当进行通才教育,建立普世智慧。在《穷查理宝典》那本书中,编者列出了芒格的推荐书目,共20本,外加几本该书编者考夫曼推荐的书。

智者芒格的跨领域分析体系

芒格最为尊崇的人是美国开国元勋、发明家、外交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富兰克林本身非常多才多艺,写文章、演讲、办学、做科学研究和实验(发明了避雷针)、外交、政治样样了得,还是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另外,他对塑造自己的良好品行极为重视,他选择了自己最想要得到的13种美德,每周轮流严格执行,每年有52周,因此他一年可重复4次,通过这种办法,将这些美德变为自己能够自觉遵守的好品行的一部分。美国常青藤盟校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又叫宾州大学),就是在富兰克林的支持下创办的,也是富兰克林实现其通才教育的重要试验田。

富兰克林对芒格的影响非常之大。在芒格的办公室里,摆着一个富兰克林的胸像。芒格讲话时,也经常引用富兰克林的箴言,这些箴言有很多是来自《穷理查宝典》(Poor Richard's Almanack。注意:《穷理查宝典》可不是《穷查理宝典》)。18世纪的美国家庭里,很多都会在家里壁炉边的桌子上摆一本箴言集,而当时最流行的箴言集莫过于这本《穷理查宝典》。它是由富兰克林整理的一本箴言集,部分箴言是富兰克林的原创,部分则是当时流传的民间智慧。在这本书中,富兰克林借虚构的人物理查之口,讲了很多处世和生活的道理。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称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宝典》所展示的伦理观,是当时新兴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5]。富兰克林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以及对通才教育的重视,深深影响了芒格。

芒格的观点是,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普世智慧”(Worldly Wisdom),就需要建立一个由多种重要学科的知识构成的分析体系。芒格常引用一句老谚语:“对于那些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来说,所有的问题看起来都像钉子。”

确实,那些知识面非常狭隘的人,有时会将在他们的认知能力范围以外的世界扭曲后,放进他们所熟知的、看上去很美丽的分析框架之下。事实上,随着人类知识的突飞猛进,需要研究得深,通常就需要专注,导致在现代社会,要产生像达·芬奇和富兰克林这样的全才的难度越来越高。将现实扭曲后装入看上去很美的分析模型进行研究的事情经常发生。想想那些经济金融分析模型的假设:“理性预期”(现实是投资者经常不理性)、“相关系数相对稳定”(现实是相关系数在危机时不仅不稳定,而且正相关可能变成负相关:你最需要它准确的时候,它就不准确了)。这就是赤裸裸的扭曲现实,但更可怕的是,扭曲现实的人无意中或者不知不觉中相信了他们扭曲后的世界才是现实——当某些“扭曲现实的人”还戴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常青藤大学教授”的光环的时候,无辜的人对他们的分析模型信以为真,在看似高大上数学估值模型下,各种风险暴露以几何级数增加。在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危机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这些扭曲现实者可谓对危机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不是危机唯一的原因)。[6]

芒格将这种现象称为“拿锤子的人综合征”(Man-with-a-hammer Syndrome)。要避免陷入这种困境,芒格认为应当进行通才教育,建立普世智慧。芒格眼中的通才教育,涵盖物理、数学、心理学哲学、金融投资、政治、历史、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个领域。当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涵盖了足够广的范围的时候,其分析体系就开始相互交叉并融会贯通起来。原本学科之间的壁垒显得模糊,这时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有很强的综合判断能力,用中文来说,就是“豁然开朗”,芒格将这种状态叫做“Lollapalooza”。人不仅有大局观,在不同领域之间娴熟地自动切换、思考、综合,而且在重要的细节问题可以考虑得比较深。从投资角度来说,这时候对投资的分析就有了高屋建瓴的感觉,而非一味在一个局部的小范围无助地摸索。

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当然不是一日之功。回头看看,那些大师级的投资者,几乎都是非常渊博的人,若不信,各位可去了解一下格雷厄姆、费舍、巴菲特、芒格、索罗斯(索罗斯在这群人中玩法属比较特别的,但论渊博程度他可毫不含糊)、罗杰斯、邓普顿、林奇、塔勒布等人的生平(塔勒布可算是个另类分子,从期权交易商变为思想家,在各地的咖啡馆思考人生。从他的书中可发现他的水平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对于这些大师级的人物,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已经非一般人可比拟,其投资上的成功可能只是他们各自的思考体系所产生的一个副产品而已。(www.xing528.com)

也许读者会问,这道理讲得没错,谁不想变得渊博?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人类知识的发展突飞猛进,每门学科的深奥程度都可让你研究一生都未必能够达到前沿的标准,何况同时研究多门学科?在现代社会要做到渊博谈何容易?这确实没错,不过芒格认为,需要达到跨学科知识分析框架,并不意味着你在每一门学科都达到顶尖的水平(当然那也不可能);相反,你只需要对每一门主要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主要分析模型有不错的理解就可以了。

这当然也不见得容易,但至少是可以达到的。

对于我而言,我看完所有有关芒格的书后,接着就按着芒格的书单一本一本读。在《穷查理宝典》那本书中,编者列出了芒格的推荐书目,共20本,外加几本该书编者考夫曼推荐的书。芒格阅书无数,由芒格看完最后推荐的书,当然是属于大浪淘沙后闪闪发光的金子。我自己非常喜欢这个书单。除了《穷查理宝典》推荐的20本书以外,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以及每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芒格和巴菲特也会推荐一些好书,并在展厅书虫书店摆出来让与会者选购。例如,在2016年的股东大会上,就有一本芒格新推荐的书,叫做《炼金术的终结》(The end of Alchemy),作者是前英格兰银行的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

如果各位读者有意沿着芒格的道路前进,大家不妨先从《穷查理宝典》和芒格推荐的书开始,相信你会感觉收获满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