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分种类及赋分规则-激励的本质与主体性的转化

积分种类及赋分规则-激励的本质与主体性的转化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分制将对超标准完成工作的行为和通过创新对公司标准进行了优化的行为计以正分,分值的大小将根据行为的贡献程度确定。职责积分与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相关。为此,职责积分中还包含与工作态度有关的积分。在培训或技能竞赛考核中得分前列的员工将得到正积分,得分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员工将得到负积分。分值的大小将根据行为产生的影响确定。另一类是员工因特殊事件得奖或受罚,其直接上级连带得到相应的正负积分。

积分种类及赋分规则-激励的本质与主体性的转化

积分主要包括四大类:职责积分、连带积分、团队积分和优秀公民行为积分。

(一)职责积分

职责积分是员工在完成自身职责时所能获得的积分。职责积分是最基础的积分,因为完成本职工作是每个员工的天职。

完成本职工作是每个企业员工的天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明确的完成标准。这些标准的高低和完成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就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每个企业都希望员工能高标准甚至是超标准地完成本职工作。其实,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的天性,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积分制将对超标准完成工作的行为和通过创新对公司标准进行了优化的行为计以正分,分值的大小将根据行为的贡献程度确定。相应的,对于不能达到公司工作标准的行为,公司将计以负分,分值的大小根据这种行为的危害影响程度确定。

职责积分还分为很多类型,如敬业积分、进步积分、学习积分、配合积分等。

职责积分与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相关。但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在完成工作的能力上有天然的差异。为此,职责积分中还包含与工作态度有关的积分。如敬业积分、进步积分等。虽然创新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够做到的,但每个员工都可以选择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工作。只要愿意做好工作,就会有持续不断地进步,只要这种进步能得到其他同事的认可,也可以打正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加班,那些为了公司利益放弃休息,任劳任怨的员工在加班时间达到一定标准时,可以得到敬业积分。态度积分和敬业积分为天赋能力较弱但愿意为公司发展做贡献的员工开辟了获得认可的途径。只要想干好工作就有机会,这使积分制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激励模式中的丛林法则,在强调效率的同时兼顾了公平。

学习是每个员工的必修课,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积分制中,培训和业务技能竞赛成绩将积分化。在培训或技能竞赛考核中得分前列的员工将得到正积分,得分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员工将得到负积分。如何确定标准,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具备讲课能力的员工也可以通过讲课得到正积分,鼓励员工将优秀的个人经验进行分享从而更好地在组织中传承。发表文章或获得专利也可得到相应的正积分。通过学习成果积分化,可将学习成果与个人收益、企业利益直接挂钩,真正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落到实处。

现代企业中,配合其他岗位员工的工作也是每个员工应尽的职责。因为专业化和分工使岗位与岗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之间必须紧密配合、精诚合作才能共同实现企业的目标。以道为本的激励模式将员工在配合上的表现也列入积分。对于积极配合别人的工作,并得到一定人数认可的行为,将计正分;相应地,不配合别人的工作,并受到一定人数投诉的行为,将计负分。分值的大小将根据行为产生的影响确定。

由于合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不可能将所有的合作需要都写入岗位职责中。因此,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在那些没有明确规定责任的合作问题上经常出现问题,踢皮球、本位主义成为现代企业的通病。由于是否配合的标准很难准确定义,加上配合工作的频发性,大多数企业都回避对配合行为的考核,这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不配合行为。长此以往,企业官僚作风就会盛行,企业的竞争力就会下降。积分制可以细化到将每一次配合行为量化。配合不好的员工由于及时受到处罚而改善,积极配合的员工则会因为得到大家认可和感谢而得到回报,由此激发大家都往积极配合的方面努力。配合无极限,随着大家配合意愿的增强,好与不好的标准都会提高,如此良性循环,企业的配合氛围将逐渐达到很高的水平,企业的合作效率将会达到很高的程度。由此,企业的竞争力必将增强。

(二)连带积分

职责积分只与员工本人的行为或表现有关。积分制中还有一类积分来自于员工与其他员工的连带关系。这类积分称为连带积分。

在企业中,每个人的进步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尤其是新员工。很多企业推行师徒制,并提出“传帮带”的口号,有些企业还给师傅一定的经济补助,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同一岗位的员工存在竞争关系,师傅难免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积分制通过连带积分来解决这个问题。师傅带徒弟,徒弟如有进步取得积分,师傅也按一定比例连带得到正积分。在一定期限内,徒弟所获得的积分都按一定的比例给师傅相应正积分。相应地,如果徒弟没有积分,师傅也没有积分,超过一定的期限,还要扣师傅的积分。徒弟因故被扣分,师傅也要连带扣分。因为师傅没有起到师傅应有的作用。积分制激励模式通过积分这一利益纽带,让愿意教、教得好的师傅得利,而不愿教或没有教好的师傅不得利甚至受罚。保证师傅有教好徒弟的动力。同时,积分制还规定进入管理岗位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带徒弟积分,因为连徒弟都带不好的人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进一步促进师徒制的落实。此外,师傅还是一个终身荣誉,获得优秀师傅的员工将终身享受优师津贴。每年教师节,所有徒弟(可能职位早已高于师傅)都要看望自己的师傅,让师傅受到应有的尊重。当然,上述规则都是在师傅和徒弟可以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实施的。这样,可以保证优秀的学生能够找到优秀的师傅带,优秀师傅的贡献也可以通过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显现出来。没有人选的师傅和没有人选的徒弟都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企业的帮助。企业应及时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其进行帮助。如果他们因态度问题帮助无效,则企业只能将其重新送回社会,因为企业要面对市场竞争压力,要保证给每个员工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当然,如果这些员工愿意改进,改进后达到企业的标准,企业的大门对其还是敞开的。

积分制下,不仅是师傅带徒弟。只要是帮助其他员工进步并获得认可(要有确实的证据)都可以连带获得正积分的奖励。

连带积分还是管理人员的主要积分来源。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其积分除了来自职责积分外,还来自于管理连带积分。当其直接管理的下属得到正分或负分时,管理人员也相应地连带得到一定比例的正分或负分。因为其对下属负有管理责任。这种管理连带积分有两类,一类是通常情况下,一个管理人员管理的全部下属在一个时期内的积分将按一定比例转化成管理人员的积分。另一类是员工因特殊事件得奖或受罚,其直接上级连带得到相应的正负积分。(www.xing528.com)

(三)团队积分

在积分制激励模式中,除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员工还可以通过自己所在团队的表现获得积分。这类来源于员工所在团队的表现的积分称之为团队积分。

团队精神对于以分工合作为基础的现代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后,团队精神更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决定力量。一个好的企业不仅有优秀的员工,还有由优秀员工组成的优秀团队。在积分制中,个体与团队相辅相成。在一定时间阶段内和具有可比性的团队中,所有成员的积分总和最多的自然成为这一时间阶段内的优秀团队。优秀团队中的每个员工可以因此获得额外的积分奖励。同时,在业务或其他方面的各种竞赛评比中,获得名次或称号的优秀团队中的成员也可因此获得奖励积分。考虑到团队的先天差异,团队也设各种进步奖,如进步最快奖、持续进步奖等,以让每个团队都有得分的机会,实质是引导所有团队成员不断进步。天赋弱没关系,只要愿意进步,总会有和其他团队一样的机会。对应的,如果团队出现重大的事故或失误,或者连续在各种业务或其他竞赛评比中落后,则团队中所有成员扣减相应积分。

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带好团队是每个合格管理者必备的能力。因此,在积分制中,一定级别的管理岗位将设置团队积分门槛,以激励大家重视合作,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让最有团队精神的人成为企业的管理者,更有可能使企业的团队精神增强和持续。

团队积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在强调企业内部小团队通过竞赛获得积分,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也要重视企业整体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不让小团队的团队意识影响了更高层面大团队的利益。为此,积分制中对在团队间合作中表现优异的团队进行奖励。并且每年根据企业的效益,给企业中的每个人以团队精神的积分奖励,以贯彻企业整体的大团队精神,并让大家共同享有大团队精神的成果。

(四)优秀公民行为积分

在积分制中,员工不仅能通过在企业内的优秀行为获得积分,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外的优秀公民行为和因工作原因承受本不应承受的委屈等的行为获得积分。这类积分称为优秀公民积分。

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更是自然世界中的一份子。企业只有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健康长远地发展。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认为,优秀的员工是优秀产品和服务的最佳保障,因而提倡通过造就优秀员工造就优秀产品和服务。只有能够造就优秀员工的企业,才具有真正的和长远的市场竞争力。要造就一个优秀的人,除了企业的努力之外,社会中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努力也必不可少。为此,当企业员工在企业之外表现出某种优秀的公民行为时(如孝敬父母、见义勇为等),也可以在企业获得一定的正积分。相应地,当其在社会中做出有损公德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时(如不孝敬父母、打架斗殴等),视情节轻重也将扣减一定的积分。

很多人认为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给员工以经济收入,给国家以税收贡献就已经尽到了社会责任。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性组织,更是一个人性组织。因为进入企业是大多数人进入社会的第一站,企业是确定其人性色彩的第一个“染缸”。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一生中成年时期的大多数时间基本上都会在企业中度过,企业应该承担为社会造就优秀公民的责任,这是积分制中设立优秀公民积分的责任原因。同时,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的基本逻辑是通过造就优秀的员工来造就优秀的产品和企业。一个优秀员工的造就不仅在企业中,还要在家庭和社会中,因此,当一个员工有优秀的公民行为表现时,企业本身是一个受益者,应该对家庭和社会对这个员工的培养进行回馈。这是积分制中设立优秀公民积分的直接收益原因。另外,企业对员工优秀公民行为的奖励一定会得到社会相关人员或组织的赞赏,这对企业形象的宣传和建立有直接好处,这是企业设立优秀公民积分的间接收益原因。

还有人认为,“我不想做雷锋,我只要达到企业对我的要求就可以了,设置优秀公民积分对我不公平”。在民主社会,从个人选择的角度讲,这种认识不能说错,但对于一个优秀组织对员工的要求来说,这样的要求就太低。优秀的企业由优秀的员工组成。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都不好的员工,怎么可能对企业忠诚,怎么可能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以道为本的激励哲学是为追求优秀和卓越的企业准备的。无数的事实也证明,所有优秀的企业都有大批深具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员工。因此,设计优秀公民积分是完全必要的。

由于优秀公民行为的含义太广,认定难度较大。为保证公平,企业只对受到政府和法定社团认定和表彰的优秀公民行为(如员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获得政府的见义勇为认定,家庭被评为社区的五好家庭,孩子被评为学校级以上的称号或奖项等)进行积分奖励。对于无法认定其真实性的优秀公民行为,员工将无法得到积分奖励。

社会中也有对优秀的公民行为进行奖励的机制。企业对员工优秀公民行为的奖励只是从企业的角度进行鼓励和弘扬。奖励的数额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通过优秀公民行为积分,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会自然而然地植入每个员工的心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必然能够全面地落实和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