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准治理学术不端署名问题

精准治理学术不端署名问题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防范不当署名首先要从定性的角度界定谁是作者。但在实践中,尚未形成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各家出版物对不当署名行为采取各不相同的治理措施,如撤稿、公告不端行为等,但选用治理措施时的任意性非常明显。定量确定作者贡献度与定性界定作者贡献分类相结合,能有效地预防“署名排序不当”问题,但如果论文全部作者形成不当排序合意,并因此伪造贡献情况,出版物便难以防范。

精准治理学术不端署名问题

国内已有一些研究基于署名顺序、署名资格等对防范不当署名问题做了探讨,如有学者在介绍国内外署名规范化研究现状后归纳出我国期刊论文中亟待解决的署名问题和解决方法[50],近来还有研究通过调研高影响力国际期刊防范不当署名的实践,对我国期刊的作者数量限制、署名更改规定、作者贡献声明等问题提出了建议。[51]当前,国内外出版界防范不当署名的办法有很多,但归结起来无非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类。

(一)防范不当署名的定性方法

确定署名资格是防范不当署名的起始点,因为只有作者才享有署名资格,非作者不得在作品上署名是规范署名行为的题中之义。署名资格至少指向《界定》中列举的五种不当署名情形中的三种,即“将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外”(删除有资格作者)、“未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在论文中署名”(无资格者署名)、“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其列入作者名单”(故意列入无资格者)。所以,防范不当署名首先要从定性的角度界定谁是作者。当前大多数国际期刊所广泛采纳的作者定义来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的规定。

从正面来看,作者应当“对研究的构思或设计,或对研究数据的收集、分析或解释等方面有实质性的贡献;负责起草和撰写工作,或对重要研究内容做批判性修改;确认最终要发表的版本;同意对文章的所有方面负责,能妥善调查并解决研究准确性或完整性的所有问题”。从反面来看,不符合作者资格的非作者贡献者(Non-author contributors)的贡献包括:“未能满足上述任何一项标准但提供了资金支持、对研究小组进行监督或行政服务、写作协助、技术编辑、语言编辑和校对等帮助。非作者贡献者不得出现在作者名单中,但应该在论文致谢中表明他们的贡献并予以感谢。”[52]

在准确把握作者资格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确定作者的贡献情况,贡献情况与《界定》中列举不当署名的第四种情形“作者排序与其对论文的实际贡献不符”(署名排序不当)相对应。国外一个专门为研究人员提供行政管理服务的机构发布了一个标准指南,对学术出版物中的角色和贡献度进行了标准化的分类[53],即作者贡献角色分类法。该分类法将作者贡献分为14个类别:概念化、数据处理、应用分析、资金支持、方法设计、调查、项目管理、资源、软件可视化、监督、验证以及初稿写作和修订编辑。

国外许多研究人员也在积极探讨作者贡献分类问题。Verhagen等人开发了一个被称为QUAD的系统[54],该系统将每个作者的贡献分成四类:概念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以及文稿准备。Clement则建议使用贡献四分法对作者贡献进行划分[55],其提出的四个类别分别是思想、工作、写作和管理。

在确定作者资格和对作者贡献分类后,防范“删除有资格作者、无资格者署名、故意列入无资格者”的行为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但在实践中,尚未形成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各家出版物对不当署名行为采取各不相同的治理措施,如撤稿、公告不端行为等,但选用治理措施时的任意性非常明显。在实践中,不当署名行为有着非常复杂的表现和内涵,需要从署名权角度逐步厘清,方能采取科学措施予以治理。

(二)防范不当署名的定量方法(www.xing528.com)

作者贡献情况除了贡献分类外,还包括贡献度。定量角度防范不当署名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作者贡献度。伴随着不当署名行为的增多,学术界和出版界对作者贡献透明度的要求增高,研究者们开发了许多衡量作者贡献度的指标,用以量化(不是简单界定)论文中每个署名作者的贡献[56],尽管目前尚没有一个指标体系被出版界普遍认可,但这种对作者贡献度进行量化的路径显然值得深入探索。

百分比是最为直接和简便的量化工具,它不受学科、人数和作品体裁的限制,所以很多出版物会要求作者在作品投稿阶段提供合作者之间的贡献百分比。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作品合作者对各自的贡献情况最为了解也最有话语权,故由其用自我报告的方式提供贡献百分比较为合理。百分比的具体应用方法一般是用100%除以作者的数量,然后估算每个作者是否提供了比其他作者更多或更少的贡献,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了这些贡献,最终得出每名作者的贡献百分比。

百分比贡献的一个明显缺点是,其很难在不同的论文之间进行比较,特别是在超多作者(Hyperauthorship)论文中,各作者很难获得高百分比,以至于和作者少的论文作者贡献情况相差太大,也即百分比标准使作者的贡献不能在作者数量不等的文章之间直接进行比较。为解决这一问题,Boyer等人[57]提出了一个通用衡量标准:作者贡献指数(ACI),ACI的计算公式是:

以作者i为例,Ci=作者i的贡献百分比(必须大于0且小于1),n=包括i在内的作者总数(必须大于1)。

ACI(i)反映了作者i相对于所有其他作者的平均贡献的贡献。当作者i的贡献大于其他所有作者的平均贡献时,其优位于其他作者;当作者i的贡献小于其他所有作者的平均贡献时,则其在作者中处于低位。例如,在一篇由三位作者撰写的论文中,作者i贡献了60%的论文,ACI(i)=3,这意味着作者i的贡献是其他作者平均贡献的三倍。在这一衡量标准中,还有一个有用的度量log10(ACI),当作者的贡献大于所有其他作者的平均贡献时,该度量为正;当作者的贡献小于平均贡献时,该度量为负。2016年成立的开放存取期刊Rethinking Ecology采用了ACI的方法,该期刊在文章的正文之后、致谢之前,以列表的方式给出每个作者的百分比贡献度和ACI值。

定量确定作者贡献度与定性界定作者贡献分类相结合,能有效地预防“署名排序不当”问题,但如果论文全部作者形成不当排序合意(属于滥用署名权),并因此伪造贡献情况,出版物便难以防范。此外,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尚很少涉及《界定》列举的不当署名的第五种情形“提供虚假的作者职称、单位、学历、研究经历等信息”(编造作者身份信息)的治理问题,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种行为的隐蔽性很高,目前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均不能有效应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