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金融危机再认识-新理论初探

国际金融危机再认识-新理论初探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虚拟经济的介稳性受到破坏之后,金融危机就必然爆发。因此,未来的金融危机理论需要以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认清当前虚拟经济运行方式的特点及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这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中处理货币的逻辑是非常一致的。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失稳都会导致金融危机。所以,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要能体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动态关系,看能否找到稳态的发展路径。

国际金融危机再认识-新理论初探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提出了虚拟资本的概念,按照马克思对虚拟资本之所以产生的分析思路,以资本追逐利益为本质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必然会出现经济的虚拟化。游离出实际生产中的虚拟资本构成了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范畴,它被认为是金融等机构的资本中大部分股票债券、衍生品等金融资产这颗大树不断茂盛的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详细论述了商品的内在矛盾怎样孕育并发展为庞大的资本主义经济,而今天的虚拟资本的新发展也正是商品内在矛盾继续发展的产物(刘骏民,1997)。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价值增殖,因此,一切可能产生利益或者收入的地方都将会被资本所吞噬。那些原本没有市场价值的东西,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如土地、股票和买卖的权利甚至是CO2的排放等,它们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都被资本化了。人们的工资、利润利息等收入被用来发行债券,这些债权也就都披上了价值增殖的外衣;银行、企业的各种应收款证券化取得了虚拟资本的形式;而对高收益的疯狂追逐使得由赌博、投机的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也被资本化了。所以虚拟资本在当代的发展,虚拟经济越来越表现出独立于实体经济而自行运行的特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虚拟经济的介稳性受到破坏之后,金融危机就必然爆发。因此,未来的金融危机理论需要以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认清当前虚拟经济运行方式的特点及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 弄清货币资本使风险如何在经济系统中积聚、积累和分布

如何认识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关系到货币资本在风险的聚集、积累和分布中的作用问题。

货币中性的理论依据不外乎货币数量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前者从货币数量仅与名义变量的物价总水平有关的角度,后者从市场上所有的商品包括货币的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将自动调节到相等的角度,都得出了货币丝毫不会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结论,所以在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中,货币是多余的,它仅仅是交换媒介,可以忽略不计。同样,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正统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金融活动是不会直接创造实际GDP的,它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只能通过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来实现。不可否认,货币数量公式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无疑是有效的理论工具,在虚拟经济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忽略虚拟经济部门几乎对我们分析经济现象而得出的结果没什么大的影响,但在经济虚拟化的当前如果还这样假设就会产生南辕北辙的结论。当前经济虚拟化下的货币恒等式已经变成MV+MV=PQ+PQ,P表示金融产品价格,Q表示金融产品的数量,PQ为商品市场总价值,PQ为虚拟经济市场总价值,MV为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量,MV表示虚拟经济的货币流通量。此外,就美国而言,除去为金融投资的服务创造GDP以外,金融投资本身也在创造工资和利润,它们不但被直接计入美国的GDP,而且其份额越来越大。美国的统计数据正在向人们显示:储蓄(金融投资)在虚拟经济部门就像实际投资作用于实体经济一样,可以直接创造GDP;以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及其租赁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创造的GDP已经达到总GDP的1/3。

事实已经证明,货币是非中性的。这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中处理货币的逻辑是非常一致的。在虚拟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虚拟经济已经居于GDP创造的顶端,而且货币资本的配置也正在成为资源配置顶端的市场机制,未来经济危机理论模型需要解决货币资本通过配置资源如何使风险在经济体系中聚集、积累和分布的问题。

2. 认识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动态稳态关系(www.xing528.com)

成思危(2003)认为虚拟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的特性。其中,寄生性是指虚拟经济是寄生在实体之上的,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偏离稳态。因此,成思危把实体经济系统看成经济系统中的硬件,并认为虚拟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中的软件。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具有独立于现实资本的运动形式,但它只不过是现实资本的一种存在形式(纸制复本)。实际上,虚拟经济本质上是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脱离实体经济基础的虚拟资产泡沫迟早要破灭。如对于一个封闭的国家来说,虚拟经济能提高实体经济的生产效率,而虚拟经济部门的利润所形成的购买力必须要有实体经济部门提供的物品与之相对应,否则经济系统将不能自我循环。此时,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规模与实体经济的规模之间的动态相对稳定关系。假如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刘骏民(2010)把该情况下的动态稳态的条件称为成氏定理,是指随着本国虚拟经济在经济总量中份额的增长,将促进本国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向逆差方向发展,促使本国金融项目的国际收支向顺差方向发展,只有二者可以长期保持均衡的时候,本国的虚拟经济才可以正常运行。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失稳都会导致金融危机。所以,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要能体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动态关系,看能否找到稳态的发展路径。

3. 金融杠杆泛化是经济虚拟化的本质,也是系统性风险动态积累的方式

经济虚拟化的本质是金融杠杆的泛化,而金融创新不过就是创造使用金融杠杆的新技术、新方法以便创造更多的金融资产和相应的收入。所以,金融衍生产品从其诞生起就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的出现提高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杠杆化交易,用少量的自有资金支配比自身大得多的外部资金,推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扩张,并通过利润创造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推动了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因其过度衍生和投机,信用链条延长,所涉及的参与主体众多。并且,杠杆化操作既可以放大自有资本的利润率,也可以以同样的倍数放大损失,甚至在危机期间使自有资本在瞬间损失殆尽,使整个金融市场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空前加大。如美国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的杠杆率从1990年开始,该机构的杠杆率从10一直上升到危机前的46的高水平。随着杠杆率上升,金融资产持有的风险也在不断地被放大。当这种金融杠杆泛化到一些高风险的投资群体,原有的信用风险被再次放大。不断上升的违约率使得信用风险最终爆发,并沿着金融创新链条从原有资产向高端金融衍生产品传递,导致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大爆发,从2007年开始,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开始出售高风险的金融资产,清偿高企不下的债务,即开启去杠杆化过程。去杠杆化机制在各个金融市场间产生联动效应。美国金融通过高杠杆增加自己的盈利能力,杠杆效应在放大收益率的同时也放大了未来可能的损失。次贷危机形成的坏账被放大几百倍,并且由于链式反映而传至各个金融市场。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弥补流动性的不足,不得不从全球抽回资本,以降低金融杠杆,这就产生了去杠杆化机制。由于这些资本的撤出,使得世界各地的股市、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价格信号产生了扭曲,对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向世界蔓延开来。因此,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需要认识到金融杠杆是如何泛化的,如何认识“去”杠杆化机制及其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4. 源于虚拟经济部门的危机是未来金融危机的主要形式

实体经济是技术和生产成本支撑的价格系统,而虚拟经济是心理支撑的价格系统。前者随技术进步价格呈下降趋势,从而边际收益递减成为普遍的规律;后者则是心理支撑的价格系统,从众心理等因素导致其存在着正反馈和边际收益递增的普遍规律。这样,虚拟经济领域内在的波动性(或不稳定性)将随着它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大而开始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运行,使得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不稳定性的根源从实体经济的物价不稳定逐渐转向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性。虚拟经济稳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稳定与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领域。这种不稳定性被成思危称为虚拟经济的介稳性,并分析认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虚拟资本本身的虚拟性,其价格的确定不是依据本身内在的价值,而是依据人们对未来价格的主观预测;二是货币虽然还具有作为支付手段的使用价值,但已经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已经被虚拟化了,货币的虚拟化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三是正反馈作用。所以,虚拟经济部门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未来危机的形式必然是金融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