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中学数学改革的概况及学生能力培养

国内中学数学改革的概况及学生能力培养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数学教育进行过各种改革和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遭受了许多挫折。1954年10月、1956年教育部分别制定了第二个、第三个《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数学竞赛的广泛开展推动了中学数学教学及数学教材的改革。大纲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

国内中学数学改革的概况及学生能力培养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古国,是一个对数学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民族。早在古代社会时期我国数学教育已开始萌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过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数学教育制度,出现了我国数学史上第一套系统的数学教科书《算经十书》;明朝时期,西方文化开始输入,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就是当时引进到我国的第一本外国数学教材;清朝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期间,提出废科举,办学堂,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引进了大量外国数学教材,在中学先后开设了算术、代数、平面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等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数学教育进行过各种改革和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遭受了许多挫折。

(一)我国数学教学体系的创建和巩固时期

1952年8月,由教育部组织编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从1954年初春开始,教育部责成人民出版社在总结使用第一套全国通用课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教材改编。1954年10月、1956年教育部分别制定了第二个、第三个《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从1954年春到1956年秋,教材改编工作全部完成,这是我国第二套全国通用的数学课本,这套教材在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方面有所加强,重视并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我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在我国掀起了群众性的“教育革命”高潮,对数学教育的目的、任务、教学大纲、教材、数学课程的现代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种改革的方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数学教学改革实验。教育部于1961年10月、1963年5月分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个和第五个《全日制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62年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套具有我国特点的教材,即第三套全国通用的数学各科课本,有力地保证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恢复、调整、发展时期

第一,全国不少中学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各种改革实验,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20世纪60年代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自学辅导教学法”、北京景山学校单元结构教学法”;20世纪70年代有上海育才学校“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湖北大学心理学教授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20世纪80年代有辽宁实验中学“研究教学法”及上海青浦顾泠沅“尝试、指导、回授”教学法。

第二,我国数学竞赛恢复、成熟,走向世界,取得辉煌成果的阶段。我国的数学竞赛始于1956年,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江泽涵、柯召、吴大任、李国平等的倡导下,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4个城市首次举办了中学数学竞赛,除1959年、1961年因严重经济困难中断外,每年都有一些城市举行数学竞赛,一直持续发展到1965年。这一时期我国数学竞赛的势头很好,竞赛方式、试题难度、选手水平都与国际竞赛持平。1978年数学竞赛再次兴起,1979年从8省市的竞赛发展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竞赛。1980年在大连市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数学普及工作会议,会上商定每年10月在中国数学会的支持下,由一个省为东道主举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学联合数学竞赛”,从此我国的数学竞赛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数学竞赛使大批有才华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受到了高等思维的训练,为我国科技界和高等学校发现、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尖子人才。数学竞赛的广泛开展推动了中学数学教学及数学教材的改革。

第三,我国积极、稳定地进行教材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1978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六个《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中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可概括为三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思想。大纲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

1978年秋陆续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四套全国通用的数学课本,这套教材与以往教材的明显区别在于,采用三角与几何合编,并加大幅度提高了中学阶段的数学程度。

1980年底,在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课本进行了分科编写,1981年秋开始使用,1982年下半年开始修订中学代数、几何课本,把有关解析几何内容移到了中学,修订后的课本作为全国中学通用课本。(www.xing528.com)

1981年下半年陆续编出重点中学使用课本(甲种本),1983年为了从实际出发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中学提出了一般要求与较高要求两种教材,即甲种本和乙种本,这在我国第一次打破了教材一刀切的现象。

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编排,既照顾了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不继续升学的学生的要求,也照顾了一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学到一些较高要求的内容,重视了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出现了新的局面。

1992年,国家教委又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这是我国数学教育史上第一次在义务教育中,数学教育目的由升学教育到公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的转变,数学教学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多方面、多层次、多规格人才服务。

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这份大纲为21世纪初的中学数学教育提供了较之原大纲更符合时代、更切合实际的依据。1989年我国开始对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经过10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1994年编写了实验教材,并进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89年3月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研制,经过专题调研、综合研究、集中编写和征求意见几个阶段,于2000年3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总之,新课程标准应促进中学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增进数学与学生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实践、探索、交流、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社会、时代、学科的要求,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注释】

[1]鄂彦如.反例教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1(03):63—65.

[2]薛晨阳.新课标下中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

[3]董方园.中学数学“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

[4]张利苹.中学数学课堂中PBL教学设计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5]赵方.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